天龙八部中,为何鸠摩智不觊觎降龙十八掌,只抢六脉神剑和易筋经?
因为降龙十八掌和他的风格不配。
鸠摩智作为吐藩的国师,他本是一个佛法精深之人,却因为对武功的痴迷,一度入魔,为了抢走少林派的《易筋经》,他派师弟潜入少林,企图偷走经书;为了抢走《六脉神剑》,他打着好友慕容博的名义,先是闯入大理的天龙寺,与天龙僧比武,又劫走了段誉,千方百计的拷问《易筋经》的下落。
为什么他放着很强的降龙十八掌不抢,而是想要得到《易筋经》和《六脉神剑》呢,非是他不识货,而是跟他的身份和武功体系有关。
少林二十四绝技与《易筋经》更相得益彰在少室山大战之前,鸠摩智曾闯入少林寺,他一个人以小无相功催动少林七十二绝技,震惊了当场,如果不是虚竹学过逍遥派的小无相功,怕是一群人会被鸠摩智给蒙过去。
为什么鸠摩智要用小无相功催动呢,我认为,作为佛教密宗的高手,他手里并没有佛教相关的精深内功心法,所以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小无相功》,才用他催动少林二十四绝技。虽说《小无相功》精妙无比,但他毕竟只是一个道家的武功心法,和佛家的理念是相违的,虽然可以催动,但在功力上相差很大。
而少林寺有《易筋经》这个高深的功法,正合鸠摩智的想法,所以才会千方百计获得。
《六脉神剑》与鸠摩智的拿手功法火焰刀比较相似说到鸠摩智,提到他的武功,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火焰刀,这是一门神乎其技的功法,和六脉神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天龙寺里,鸠摩智就曾经以他的火焰刀和天龙寺的黄眉僧人一行进行了比试。
鸠摩智使用火焰刀之时,只见他左手拈了一枝藏香,右手取过地下的一些木屑,轻轻捏紧,将藏香插在木屑之中。如此一连插了六枝藏香,并成一列,每枝藏香间相距约一尺。鸠摩智盘膝坐在香后,隔着五尺左右,突击双掌搓板了几搓,向外挥出,六根香头一亮,同时点燃了。火焰刀的催力之强,实已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
在天龙寺中,鸠摩智使用火焰刀,藏香所生烟气作碧绿之色,六条笔直的绿线袅袅升起。鸠摩智双掌如抱圆球,内力运出,六道碧烟慢慢向外弯曲,分别指着枯荣、本观、本相、本因、本参、保定帝六人。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火焰刀和六脉神剑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以内力外放伤人,无声无色,在演示的过程中,拈了一支藏香进行表演。
但是相比六脉神剑,火焰刀不管是威力还是在招式的精妙程度上,不是一个层次。
六脉神剑是由十指所施的六套精妙绝伦的剑法,所以,在天龙寺看到段誉所施之后,就见猎心喜,想要据为已有。
于是乎,他打着好友慕容博的收集中,缺少六脉神剑,想要带剑谱烧给对方观看的理由,非要强抢六脉神剑,还借这个理由,劫走了段誉,显示出一个高僧道貌岸然的面孔的一个虚伪狡诈之心。
鸠摩智为什么不抢天龙八部在金庸小说系列中,天下第一大帮的丐帮,有两大镇派法宝,一个是降龙十八掌,一个是打狗棒法。
从乔峰到洪七公,再到郭靖,凭着降龙十八掌,打遍天下无敌手。
但为什么鸠摩智看不上呢?我想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降龙十八掌与鸠摩智的武功体系不符
相对于《神雕侠侣》里的番僧金轮法王,鸠摩智走的是以内力取胜的精妙武功。这一点,从他钻研少林七十二绝技和他的拿手武功火焰刀可以看出。
而降龙十八掌呢,被扫地僧称为天下第一。它动作简单无奇,却招招威力无穷,招式简明而劲力精深,精要之处全在运劲发力,凭强猛取胜,每出一掌均有排山倒海之力。降龙十八掌专克花里胡哨,不管敌人招数真假虚实,花样百出,千变万化,只给敌人一掌降龙十八掌,敌人见降龙十八掌厉害,非回守招架不可,那敌人的招数自然也就破了。
不管是性格还是武功,直来直去的降龙十八掌都和鸠摩智不符,所以他才会舍弃不用。
2、降龙十八掌虽说丐帮武功,但内核却是道家的武功
鸠摩智所想夺取的武功,不管是易筋经还是六脉神剑,都是内力的运用方式的武功。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就都是佛家的武功心法。
但降龙十八掌呢,一方面,他是一套外功的武功,另一方面,从他的招式可以看出。降龙十八掌出自《易经》,《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他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单单的一本《易经》,就够鸠摩智精研一生,这与他所学的佛法也是想违背的。我想,这才是他不愿学的原因吧。
结语在金庸小说里,每个人性格不同,武功不同,降龙十八掌适合那种大气凛然,无畏无惧,义薄云天的大侠,比如说郭靖、洪七公与乔峰。而鸠摩智这样的伪君子,则适合火焰刀这表面上无害,实则阴人于无形的武功。
所以,不管是从鸠摩智的内功套路还是武功体系,易筋经和六脉神剑,都是对鸠摩智增益很大的武功,所以他想尽办法都要得到。
不知道我说得对否?
天龙八部中,为何鸠摩智不觊觎降龙十八掌,只抢六脉神剑和易筋经?
鸠摩智根本看不上降龙十八掌,也就根本不会觊觎降龙十八掌了。其实在萧峰之前,降龙十八掌是没有啥名气的,在江湖中甚至不如少林七十二绝技名气大,而且这门武功最初也不叫降龙十八掌,而是叫做降龙二十八掌。是萧峰临终之前和虚竹研讨武学,去繁就简删除了其中十掌,由原来的二十八掌变成十八掌,才有了后来威震天下的降龙十八掌。
鸠摩智是个武痴,虽然佛学精湛,但控制不住自己争强好胜之心和修炼武功的贪欲,于武学一途来说,吐蕃武学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贪欲了,所以他把目光锁定在中原少林寺。鸠摩智光临少林寺时,萧峰还是一个小孩子,慕容复还没有出生,为能够搞到中原的武功秘籍,鸠摩智事先还是做足了功课,在少林寺潜伏主要是为了偷学七十二绝技和易筋经,结识慕容博主要是为了上还施水阁。以鸠摩智的精明程度,当然能够分辨武功秘籍的好坏,可见在他心目中少林的武学,要强于丐帮的降龙掌和打狗棒。
萧峰的授业恩师是玄苦大师,十六岁时拜入丐帮汪剑通门下,学得丐帮绝学降龙二十八掌,后来经过汪剑通多次考验后,传授其打狗棒法,成为丐帮帮主。此后的萧峰凭借降龙二十八掌,在江湖上闯下了“北乔峰”的名号,其掌法精湛,威力无穷,每出一掌都有排山倒海之力。但是在萧峰之前,降龙二十八掌名气是不大的,甚至不如少林七十二绝技,就更不要提大理六脉神剑了,汪剑通身怀降龙掌和打狗棒两大神功,但是其江湖地位是不如玄慈方丈的,武功也在玄慈方丈之下,所以雁门关事件的带头大哥是玄慈方丈,而不是汪剑通 。
雁门关大战时,汪剑通是有参加的,此时他已经贵为丐帮帮主了,在武功方面有一定的造诣了,可是在萧远山手下依旧没有还手之力。很显然汪剑通在降龙掌的领悟上远不如萧峰,实战中的威力也不如萧峰来的干脆,萧峰在学习降龙二十八时,由于其武学悟性极高,看出了降龙掌的不足,其中有十招过于繁琐,运功时间过长,且威力不大。于是萧峰动了修改丐帮武学的念头,但是武功是恩师所授,自己擅自改动略有不妥,所以一直都没有修改降龙二十八掌,直到萧峰临终之时,请义弟虚竹代为传授降龙二十八掌,两人经过研讨才删除了多余的十掌,使得十八掌掌法更为简洁精要,使用起来更加连贯,威力也变大了。
萧峰道:“二弟,你就算没本来武功,单只学这一十八掌,也足可与天下英雄争雄。以后这十掌,变化繁复,威力却远不如头上的十八掌。我平日细思,常觉最后这十掌似有蛇足之嫌,它的精要之处,已尽数包含于前面的十八掌之中。只因降龙二十八掌是我恩师汪剑通所传,且是丐帮百余年的传承,我不便自行消减。新修版《天龙八部·第五十回》
虚竹代为传授降龙十八掌,他身怀逍遥三老两百年内力,且有小无相功为根基,所以降龙十八掌在他手上又一次进行了改良,威力比萧峰时期的更大了。后来传至洪七公时,降龙掌已经成为江湖上的绝学,其威力和江湖声望,已经远超过少林七十二绝技,而后在郭靖手中,加之以九阴真经辅助,威力更上了一个台阶,成为武林中最刚猛的武学,金轮法王一生未尝一败,入中原后就败在郭靖降龙十八掌下了。
过得多年,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为人稳重能干,人缘甚佳,群丐公议,推之为主。各人尊重萧峰原意,送此人去灵鹫宫,先由虚竹考核认可,再传他“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这少年帮主不负所托,学得神功,又将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竟尔中兴,丐帮自此便视灵鹫宫为恩人。丐帮这两门祖传武功,虽说“降龙二十八掌”少了十掌,但经萧峰与虚竹两位大高手删削重复,更显精要,威力非但不弱于原来的二十八掌,反而有所胜过,成为武林中威震天下的高明武学。新修版《天龙八部·第五十回》
可以说是萧峰成就了降龙十八掌的威名,在此之前由于历代帮主平庸,没能发挥出这门武功真正的威力,所以鸠摩智才不会觊觎这门武功。降龙掌最后几招对修炼者内力要求较高,若内力达不到修炼的高度,是发挥不了招式的威力的,像武修文和武敦儒同样学习过降龙掌,但是他们内力低微,发挥不了这门武功真正的威力,以至于耶律齐之后,这门武功濒临失传的境地,传至史火龙时,只有十二招了。由此可见这门武功对内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萧峰因为从小师从玄苦大师,得名师指点,学得一身强悍的少林内力,加之武学天赋极高,才能将这门武功大放异彩,汪剑通资质不高,差点埋没了这门武功。
鸠摩智抢夺六脉神剑和易筋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武功的传承方式不同,六脉神剑和易筋经都是秘籍传承,而降龙十八掌历代是口口相传,根本没有秘籍一说。襄阳城破之前,郭靖和黄蓉担心前辈武功心血失传,才会把降龙十八掌秘籍藏于屠龙刀倚天剑内,但是在此之前是没有秘籍传承的,即使萧峰在雁门关外自杀,也是要义弟虚竹代为传授,根本没有留下武功秘籍。传承方式的不同,也成为鸠摩智取舍的原因,毕竟抢夺武功秘籍容易,从武林高手口中撬出秘籍,是相当不容易的,这一点从后来鸠摩智挟持段誉,想从段誉身上获取六脉神剑就可以看出。
六脉神剑藏于大理天龙寺,易筋经藏于少林寺,两部武功秘籍都有固定的地方,不能力敌便可智取,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丐帮降龙掌就不一样了,一旦挟持丐帮帮主,必然会得罪整个丐帮,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鸠摩智武功再强,也不是整个丐帮的对手,就算成功得到降龙十八掌的秘籍,也会遭到丐帮无情无尽的追杀,甚至还会连累老东家吐蕃。分析来看的话,还是抢夺有武功秘籍的好一点,至少变数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事实证明鸠摩智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先盗取少林七十二绝技和易筋经,然后再上天龙寺抢夺六脉神剑。
鸠摩智的运气是非常好的,不废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慕容博赠送的少林七十二绝技,然后在曼陀山庄又发现了小无相功秘籍。有了逍遥派的小无相功之后,内力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原本分散的少林武功,也可以灵活切换收放自如了,而后又从游坦之处得到少林易筋经,这样的人生境遇堪比主角了。只是因为贪欲太重,又强行练习易筋经,导致体内戾气急剧增加,真气开始沸腾翻滚,若不舍弃一身功力,就有走火入魔的风险,好在段誉吸走了他全身内力,保全了鸠摩智的性命。
鸠摩智这个人精明无比,盗取中原武功秘籍之前,事先会做好功课的,那些武功可以硬抢,那些武功不能抢,那些武功不值得抢,他心中都有盘算。很显然降龙十八掌不在他的目标之内,一来是萧峰之前,这门武功根本没有名声,江湖中也不会把他看成天下第一掌法,所以不在鸠摩智觊觎的范围之内,二来是降龙十八掌的传承方式不同,需要历代帮主口口相传,这样就不容易获得秘籍,抢夺的难度和变数也是大很多,鸠摩智是个精明之人,怎么会做此愚行,所以不会觊觎丐帮降龙十八掌。
本文由君临天下明月夜原创,欢迎交流武侠心得
天龙八部中,为何鸠摩智不觊觎降龙十八掌,只抢六脉神剑和易筋经?
《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不觊觎降龙十八掌,只抢六脉神剑和易筋经的原因如下:
一、鸠摩智不需要抢降龙十八掌,他抢了降龙十八掌也没什么用。小说《天龙八部》里,只有萧峰会降龙十八掌。鸠摩智之所以不觊觎降龙十八掌,要比较鸠摩智与萧峰的武功高下。
虽然鸠摩智与萧峰没有直接比试过掌力,但鸠摩智曾经与萧远山对了一掌,结果功力悉敌。而萧峰与自己的父亲武功相若。
可见,鸠摩智的掌力功夫与萧峰不相上下。
而鸠摩智最擅长的以无形剑气杀人的火焰刀,却是萧峰无法匹敌的。萧峰害怕段誉初期的六脉神剑就是明证。鸠摩智的火焰刀和段誉初期的六脉神剑威力差不多。
既然鸠摩智的掌力不比萧峰低,而远距离搏斗,萧峰不是鸠摩智的对手,鸠摩智要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干吗?所以鸠摩智不觊觎降龙十八掌。
二、鸠摩智为何要抢易筋经。易筋经是少林寺最高内功秘诀。金庸小说出场的人物里,练会了易筋经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笑傲江湖》里的方证大师,一是《天龙八部》里的游坦之。
方证大师在《笑傲江湖》里,是威震天下的魔教教主任我行最佩服的三个半高人之一,武功差不多可以横行天下。
游坦之仅仅凭借半拉子的易筋经功夫,就能与萧峰直接对掌,而且不处下风。少林寺内,萧峰是凭借腿力扫断了游坦之的双腿,但凭掌力,是很难击败游坦之的。即使游坦之没有练冰蚕毒功,只比试掌力,也能与萧峰一较短长。
游坦之并没有学全易筋经内功,可见易筋经的确是修炼内力的无上神功。
所以,鸠摩智要抢夺易筋经,以增强自己的内力。
三、鸠摩智为何要抢夺六脉神剑。六脉神剑是大理天龙寺镇寺之宝,也是天下最厉害的以无形剑气杀人的功夫,比鸠摩智的火焰刀更加厉害。因为六脉神剑大成后可以六脉其出,形成交叉火力,令人无从防范。
如果说少林易筋经是最好的修炼内功的功法,六脉神剑就是最厉害的运使内力,克敌制胜的功夫。
阿朱就是因为害怕萧峰被大理段氏六脉神剑所杀,而化妆成段正淳,故意让萧峰打死自己,借以阻止萧峰与大理段氏为敌。
阿朱虽然是段正淳的女儿,她舍身就死,并不是为了救段正淳。阿朱与段正淳几乎没有交集,她与段正淳那个名义上的父亲没有那么深的感情。
阿朱临死时,与萧峰的对话,明确地表示了萧峰没有学会易筋经内功,肯定不是六脉神剑的对手,她害怕萧峰与大理段氏为敌,可能死在六脉神剑之下,所以她舍身以代。
所以鸠摩智要抢夺六脉神剑这个天下无敌的克敌制胜的功法秘籍。
一句话,鸠摩智不觊觎降龙十八掌,是因为他的武功已经胜过萧峰的降龙十八掌。鸠摩智抢夺易筋经和六脉神剑,是为了增强内力和提高运使内力的功夫,使自己的武功更胜一层楼。
天龙八部中,为何鸠摩智不觊觎降龙十八掌,只抢六脉神剑和易筋经?
鸠摩智为什么不抢“降龙十八掌”?其实小说一开始段誉误打误撞进入“琅嬛福地”时就揭秘了。
原来这“琅嬛福地”是个极大的石洞,比之外面的石室大了数倍,洞中一排排的列满了木质书架,可是架子上却空洞洞的连一本书册也无。他持烛走近,见书架上贴满了签条,尽是“昆仑派”、“少林派”、“四川青城派”、“山东蓬莱派”等等名称,其中赫然也有“大理段氏”的签条。但在“少林派”的签条下注“缺易筋经”,在“丐帮”的签条下注“缺降龙十八掌”,在“大理段氏”的签条下注 “缺一阳指法、六脉神剑,甚憾”。
琅嬛福地是逍遥派掌门人无涯子和他的师妹李秋水开辟的一个收藏天下武学秘籍的宝地。他夫妇二人几乎收录了天下所有的武功,按照这个规模,夫妻二人可以说患有严重的“秘籍收集癖”。
患有“秘籍收集癖”的夫妻二人怎么能容忍这种不全呢?而他们的武学宝库中偏偏就不全,缺少了少林的“易筋经”,大理段氏“一阳指”、“六脉神剑”和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只能以甚憾注解。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去搜集或者说搜集不到这几种武功呢?
究其原因应该有三点,一是武功没有秘籍,没秘籍自然就没法抢了。二是持有该秘籍的人武功太高或者秘籍收藏点太隐秘,打不过、打不赢或者找不到,也就没法抢了。抢不了,对高手来说是可以模仿,第三就是该武功高深莫测,无法模仿。
首先这几样功夫都是不能轻易模仿的。
其次少林寺的“易筋经”应该是不好找,这几届少林寺高手没人练这个,秘籍又是“梵文”,要不是阿朱阴差阳错的偷出来,估计还要在少林寺隐藏很久。
大理段氏的一阳指是大理段氏皇族的必学技能,学会一阳指可以在江湖纵横,武功级别也算可以,同时身为皇族,护卫很多,这些人又很少到江湖露面,应该是不好抢。而六脉神剑则隐藏在天龙寺,那是大理段氏皇族隐退的聚集点,更不好搞。
虽然不好搞,以无涯子夫妇的武功还是可以试着抢一抢的。无涯子夫妇隐居无量山说不定就是有窥探“一阳指”和“六脉神剑”的想法,只不过最后还没有实施,夫妻间的感情出了问题不得不中断。
降龙十八掌则有第一种情况没有秘籍,这套掌法是掌门人手把手地传授给下一任掌门(或储备接班人),当然也有下面弟子表现出色,帮主奖励传授个一招半式的(见《射雕英雄传》分舵弟子就有人会一招半式的),但是单招威力有限,参考价值不大。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就是上任掌门汪建通手把手教的。乔峰因丐帮变故并没有来得及定传人,降龙十八掌差点失传。幸好乔峰未雨绸缪将“降龙十八掌”传给了虚竹,让他日后帮助丐帮找一个接班人,把掌法传授出去(虚竹找的这个人貌似是洪七公)。
鸠摩智是个武痴,他知道“琅嬛福地”缺失这四样武功,会在心里给四种武功一个定位“没得到的就是最好的”。他步入中原就是为了这四种武学秘籍。
去大理天龙寺为的是抢“六脉神剑”秘籍,去少林闹事为的是“易筋经”,之所以没打“降龙十八掌”的主意,就是因为它没有秘籍,无从抢起。想得到这套武功就得先制服乔峰 。乔峰成名已久,鸠摩智应该不敢去轻易去碰触这个霉头的。当然也不排除他还没来得及算计这套武功。
另外在《天龙八部》少林大战中,鸠摩智和站队慕容博父子,如果当时扫地僧没有站出来,乔峰父子二对三的情况下一旦战败,鸠摩智的获胜诉求说不得就是“降龙十八掌”。
天龙八部中,为何鸠摩智不觊觎降龙十八掌,只抢六脉神剑和易筋经?
六脉神剑被称作天下第一剑,易筋经是天下第一内功,而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则是天下第一掌法,逍遥派当年收藏天下武学秘籍的时候,这三样都是没有的。
对于鸠摩智来说,绝顶武功都有巨大吸引力,但降龙十八掌例外。
鸠摩智虽然被称作“天龙四绝”之一,但他的武功与萧峰相比还差得远,他的实力就算觊觎六脉神剑与易筋经也只能玩儿阴的,根本无法夺得降龙十八掌。
降龙十八掌没有写下来,不好明抢鸠摩智出场的时候,是在大理天龙寺抢夺《六脉神剑》的剑谱,并且说的冠冕堂皇,说是要将剑谱带去慕容博的墓前焚化,以了其心愿。
当然,鸠摩智抢夺剑谱到底是为了什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之后,鸠摩智又从游坦之那里夺得了《易筋经》秘籍,只不过修炼不得其法,与其修炼的道家小无相功内力冲突,以至于走火入魔。
无论是《六脉神剑》还是《易筋经》,都是明确记载在书面上的,所以鸠摩智可以直接夺走秘籍然后慢慢修炼,但降龙十八掌完全不同。
作为丐帮的两大绝技之一,降龙十八掌是历代丐帮帮主口耳相传,言传身教亲自传授的,根本就没有什么秘籍记载下来。
萧峰奔赴雁门关之前,将降龙十八掌传授给了虚竹,让其代为传授给以后的丐帮帮主。
换言之,汪剑通离世之后,萧峰是世上唯一懂得降龙十八掌的人,如果鸠摩智想要学降龙十八掌的话,只能从萧峰身上打主意。
不过很尴尬,萧峰的武功高得惊人,而且其为人宁折不弯,鸠摩智不论怎么样都不可能从萧峰身上得到降龙十八掌的修炼法门。
萧峰没那么好得罪,背后是辽宋两国虽然说鸠摩智觊觎天下各种武学,但真正明抢的,只有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他堂而皇之闯入天龙寺,根本无视天龙寺的诸位高僧。
事实也证明,天龙寺诸僧根本挡不住鸠摩智的功力,无奈之下只能毁掉剑谱。
鸠摩智乃是吐蕃国师,当时的大理根本无法与吐蕃抗衡,而天龙寺众人的武功也无法与鸠摩智抗衡,所以鸠摩智根本没有在怕的。
抢夺剑谱不成,鸠摩智甚至直接抓走了保定帝,根本就没把大理放在眼里,然而萧峰可没那么好对付,他的背后是吐蕃欺负不起的。
萧峰不同于大理段氏,他在做丐帮帮主的时候,虽然与大宋的朝廷没有关系,可丐帮毕竟是天下第一大帮,声势浩大影响力惊人。
而在萧峰的身世解开之后,其背后的大辽更加难以对付。
萧峰是辽国的南院大王,而辽的实力远非当时的吐蕃可以相比,更何况与近在咫尺的大理完全不同,鸠摩智要抢降龙十八掌,只能深入中原北国,来得同意,想走却难。
纵观鸠摩智的抢夺秘籍的人生,除了六脉神剑之外,其他的秘籍几乎都是靠偷看之类的方式学到的,他的胆子根本就没有那么大,敢去抢降龙十八掌。
萧峰的武功,要比鸠摩智强很多其实在原著之中,萧峰与鸠摩智之间并没有直接交过手,但从各方面来看的话,萧峰的武功之高的确惊人,根本不是鸠摩智所能比。
当然,鸠摩智的武功也是非常高的,能胜过他的的确没几个。
鸠摩智最初的武功就是火焰刀掌法,而后又练了小无相功与少林易筋经,以火焰刀掌法从姑苏慕容处得到了少林七十二绝技的修炼法门。
若非鸠摩智欲念太盛,以至于最终误入歧途,他的武功造诣绝非常人可比,他在天龙寺以一敌六且不落下风,就是最好的证明。
原著中萧峰作为三兄弟里的大哥,他的武功是完全靠自己炼成的,并且萧峰的设定就是个练武奇才,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非常惊人。
就算虚竹与段誉身负各种奇遇,还有北冥神功加持,真打起来也未必是萧峰对手。
因为降龙十八掌没有文字书写的掌谱,所以鸠摩智要学,只能去找萧峰,但很可惜,以鸠摩智的实力根本打不过萧峰,觊觎也是白费劲。
鸠摩智也是个欺软怕硬的,敢去天龙寺明抢也是因为寺内无人,像姑苏慕容家还有少林寺,他就算觊觎也只能用偷的,更别说萧峰的降龙十八掌了。
天龙八部中,为何鸠摩智不觊觎降龙十八掌,只抢六脉神剑和易筋经?
《天龙八部》里,作为顶级高手,吐蕃国师鸠摩智一直觊觎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和少林寺的易筋经,但却没有对降龙十八掌表现出多大的兴趣。
在故事里,乔峰几乎也是凭借着这部神功才威震江湖,以鸠摩智对武学的痴迷来说,对降龙十八掌不闻不问,似乎又是一件很没道理的事。
究其原因,一个是因为降龙十八掌的威力被高估了,另一个大概就是真的不好抢,且抢来无用。
降龙十八掌还处于“二十八掌”阶段,并非顶尖武学在世纪新修版的《天龙八部》中,金庸填补了关于“降龙十八掌”的漏洞。
乔峰被免去丐帮帮主之位后,虽然归还了打狗棒,但无论是打狗棒法还是降龙十八掌并没传授给丐帮中人。
一来是因为乔峰对丐帮众人失望太甚,不愿意再与他们过多接触;二来也是因为这两种绝学只传帮主,当时的丐帮还不具备条件。
在旧版里,乔峰一走了之,直至死亡也没有提及传承问题;而在新版中,乔峰将这两种绝学传给了二弟虚竹,请他代其传给丐帮未来的新帮主。
而在这一过程中,乔峰传给虚竹的还是“降龙二十八掌”,并非“降龙十八掌”。
虚竹在学到第十八掌的时候,就表示,这套掌法的精髓其实在“亢龙有悔”一招上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了,后十掌有些多余。
乔峰表示,自己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这套掌法的后十掌太过繁复,对于武学威力并没有显著提升,一般也不怎么用,显得非常多余。但因为这是前任帮主汪剑通教给他的,他为了表示尊敬,不好擅自删减。
虚竹集无崖子、李秋水以及天山童姥的内力和武学于一身,又因为“逍遥派”武学无穷无尽的特性,可以说论见识,整个江湖都找不到可以超过这位逍遥派掌门人的。乔峰也是当时武林翘楚,从实际使用的角度来探讨,对这套武学的优劣有着无可争议的发言权。
果然,乔峰嘴上说着不好删改前人武学,但并没有将后十掌传给虚竹,这已经表明了态度。
“降龙十八掌”真正成为绝顶武学,是因为虚竹的修缮。
在世纪新修版的《天龙八部》里,虚竹习得丐帮传承之后,在灵鹫宫中对它们进行了修改,使其威力更胜一筹。
后来丐帮又出现一位少年帮主,按照约定前来求取“真经”。虚竹在考验了他一番后,将丐帮绝学传授于他。
丐帮再次被发扬光大,就是在这位少年帮主手中,而他的姓名书中没有透露。但从时间关系来看,南帝是段誉的孙子,那么这位少年帮主是“洪七公”的可能性很大。
“降龙二十八掌”之所以在乔峰手中比较厉害,书中给出过解释,认为是乔峰个人的特性,很多武学在他的手中往往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一套最基本的“太祖长拳”都能大战群雄。
反观易筋经和六脉神剑,这才是当时武林中的顶尖绝学,其威力也远超所谓的“降龙十八掌”。
易筋经能使得武艺低微的游坦之在很短的时间内练得一身毒功,还能让鸠摩智功力大进,本身就符合其少林绝学的特性。
而六脉神剑全凭一缕无形剑气伤人,防不胜防,就连乔峰都对其忌惮不已。阿朱跟着王语嫣身边,接触过大量武学,其眼力自然不俗,都认为乔峰挡不住六脉神剑。
少室山“三兄弟”结义,对战慕容复、游坦之和丁春秋的时候,慕容复在段誉六脉神剑下也没撑几招,“斗转星移”神技根本毫无用处,败得比对阵乔峰还要快,也可以对比出来。
降龙十八掌与六脉神剑、易筋经比,更不好抢,作用还不大慕容复在姑苏燕子坞收纳天下武学,但也只不过是一些比较容易获得的罢了。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大理段氏六脉神剑等武功都是没有办法得到的。
但如果真的要比较一个难易程度,显然降龙十八掌更难一点。
在书中并没有发现降龙十八掌有具体的图谱、秘籍一类的实际载体,从乔峰传功虚竹来看,这种武学很大程度上就是“一脉单传”,通常情况下,普天之下只有丐帮帮主一人才会。
这与六脉神剑、易筋经不一样。这两种武学都是有记录载体的,这就存在遗失的可能性。
像易筋经就是阿朱从少林寺里偷出来的,而乔峰又不慎掉落,被游坦之捡到,最后又被鸠摩智得到,可以说泄露范围“极广”。
要不是段誉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使得天龙寺最后关头紧急烧毁了六脉神剑剑谱,鸠摩智打上门去,基本上也就得手了。
除此之外,乔峰所在的丐帮也明显更不好惹。
大理段氏偏安一隅,在江湖上的地位多靠人脉和传说。六脉神剑正常人也是只闻其名,要不是少室山段誉露了一手,估计很多人都得怀疑这种匪夷所思的武功到底存不存在。
毕竟论招牌,大理段氏还是“一阳指”更出名一些,但这是一种高超的点穴手法,被它点中,一般人是解不开的。而六脉神剑却是靠无形剑气伤人的绝技,这种武学就显得比较神奇了。
《天龙八部》中的少林寺是典型的保守派,要不是乔峰找“带头大哥”,打上门去,江湖上都对它敬而远之。虚竹在外闯下名头,还是改换门庭之后的事情了,可见故事设定就是如此。
少林寺对于自身绝学的外泄其实看得并不是特别重,鸠摩智的师弟在少林寺偷经书,最终也就是囚禁罢了。萧远山、慕容博这两个老家伙直接偷学武林绝技,还抄录副本,鸠摩智后来也参与其中,但扫地僧即使发现了他们,也并没有惩戒。
鸠摩智对于六脉神剑的狂热,其实还是看中了其“天下第一”的名头,可以理解为他对武学的痴迷。但是少林寺的易筋经对鸠摩智来说,就是救命的良药了。
这些武林高手一般都懂点医术,最起码对人体是比较了解的。鸠摩智练道家的小无相功,用其催发佛门武学,身体上出现了问题,他心里也清楚。
至于说根源在什么地方,鸠摩智又不蠢笨,自然也能猜测得到,所以少林寺正宗的易筋经被他当做化解痼疾的手段,是再正常不过了。
如此一来,丐帮的降龙十八掌既非绝顶武学,对鸠摩智也没什么太大的好处,又何必费那么大力气去和乔峰对战呢。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