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三国时期有两个人能够打赢张飞,一个是吕布,另一个是关羽?

这样的说法当然是有一定根据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张飞是《三国演义》中的超一流高手。张飞的勇猛精进,就连曹营第一猛将许褚都头皮发麻。而且,老年的张飞能和壮年的马超大战200多回合不分胜负。由此可见,想要打赢张飞是何其的艰难?

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吕布和关羽的武功在张飞之上;赵云的武功修为不在张飞之下,甚至也比张飞强那么一点点。这些说法都是混淆视听的?还是别有用心?应该都不是,因为这些说法都不是空穴来风的,而是有事实说话的。

吕布能够打赢张飞的铁证:

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八路人马,都看得痴了。

这是《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里的原话。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张飞大战吕布,五十合不分胜负,其实虽然胜负未分,但是强弱已现。就是:吕布强,张飞弱的结果已经判别出来。

是谁给判别出来的?当然是关羽。关羽眼见张飞逐渐开始枪法散乱而且手忙脚乱,还几次差点被吕布刺中,这才不得不出手帮忙的。要知道,以关羽的傲气,不到生死关头,怎么会如此不顾脸面,联手进攻另外一个高手呢?

我们知道,关羽以单刀斩颜良诛文丑为荣,经常宣之于口。如果是他联手别人斩杀的颜良文丑,他还能成天挂在嘴边吗?他难道还能见人就说:

“颜良文丑如何?还不是被我和三弟翼德联手杀了?”

大家觉得这话像那么回事吗?

所以,联手打败对手的含金量和荣誉感就远远不如单挑打败对手。

但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可顾不了那么多了。关羽此时想的就是赶紧上去搭把手,免得三弟一时失手,就悔之晚矣。所以,他就冲了上去。

这是从关羽出手的角度来考虑的。另外,从吕布的角度考虑:即使是吕布和张飞此时真的是不分胜负,也可以证明吕布比张飞强那么一丢丢。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就是:张飞挑战吕布之前,吕布的体力已经被大大消耗不少。

吕布开始是五个回合斩杀河内名将方悦;又三四个回合斩杀的穆顺;又大战武安国十多个回合,砍断了武安国的手腕;紧接着又大战了公孙瓒五六个回合。也就是说,吕布连战四将,战了三十多回合左右,这才又和张飞开战的。

两员战将野战,骑着马一个回合再调转马头回来,怎么也得二三分钟左右吧;因此吕布在此之前,已经大战了一个小时。这是在战场上,生死搏杀一个小时啊!朋友们,这一个小时的体力消耗就可想而知了。这可不是唱歌跳舞一个小时啊,是刀来枪往的,一不留神就可能人头落地啊!

吕布在这种不利局面下,大战张飞五十多回合还处于上风。这不就是明摆着吕布>张飞吗?

吕布在以后十多年里,因为酒色财气而掏空了身体,却依然可以大战巅峰期的张飞100多回合不分胜负。由此可见:衰落期吕布=巅峰期的张飞。以此类推:巅峰期的吕布>巅峰期的张飞。

关羽能打赢张飞,这个说法在《三国志》中是明确成立的。《三国志》是这样写的:

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成称羽、飞万人之敌。

威猛雄壮亚于关羽,就是武功和力气不如关羽。那么,张飞自然而然就打不赢关羽了。

《三国演义》中对张飞是否可以打赢关羽,阐述得很模糊,似乎作者也难以取舍。让张飞打赢关羽吧,不符合历史事实;让关羽打赢张飞吧,又偏爱张飞,舍不得让他一败。

于是干脆来个模糊不清的表态,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这其实也是文学描写中的手法之一,叫“留白”,即留有空白之处,让别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

于是《三国演义》中就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描写。

写纪灵大战关羽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而张飞却不到十个回合,就捅了纪灵。这样以纪灵来参照,是张飞>关羽。

但是,后来关羽到古城投奔张飞的时候,张飞二话不说,对着关羽就是一矛;这一矛却被关羽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并抓住了张飞的长矛,张飞无法再连续攻击。从这个细节来看,是关羽明显>张飞。因为关羽当时可是猝不及防的,完全是自身武功的自然、本能性发挥。可是差不得毫厘的。

再者,诸葛亮也公开表示过关羽的武功高于张飞。那是因为关羽听说张飞跟马超打平,就要进川跟马超比武。诸葛亮就给关羽写信,表明马超的武功跟张飞是一个档次的,比关羽还差那么一丢丢,关羽因此放弃了进川的打算。

通过这一事件,可以证明至少刘备、关羽、诸葛亮、张飞都是认为关羽的武功要高于张飞的。否则,如果关羽不如张飞的话,还有必要再去跟马超比武吗?张飞已经明显赢不了马超;换一个不如张飞的再上,岂不是多此一举吗?难道嫌丢人丢得不够吗?所以,关羽这样的表现,就等于是宣告天下:

我关羽的武功在三弟翼德之上,三弟打不赢的,还有我关某人在!

如果关羽的武功事实上不如张飞,他能这样做吗?那不是要张飞的好看吗?所以,只有在大家公认关羽>张飞的情况下,关羽这样的表现才属于正常现象。关羽要替兄弟做主出头,其他人没有任何非议,这就证明了关羽的实力>张飞既是蜀汉集团公认的;也是关羽和张飞二人内认的。

因为纪灵曾经大战过关羽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而纪灵又被张飞刺死,所以不少人坚定地认为张飞能打赢关羽。其实,这背后的内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解释清楚的。我们应该相信《三国志》的记载。毕竟《三国志》是正史嘛,它的记载是严肃的、力求精确无误的,所以我们尽管放心地去学习和领会。

为什么有人说三国时期有两个人能够打赢张飞,一个是吕布,另一个是关羽?

三国时期,武将之中,要数最厉害的,自然是吕布了,要论最敢于拼命的,自然是张飞。张飞曾多次曾挑战比自己厉害数倍的吕布,无所畏惧。然而,由于吕布太厉害了,非一人所能战胜的,张飞也不是吕布的对手。

关于张飞和吕布,有两次真刀实枪的单挑。

第一次是虎牢关之战,张飞大骂着冲上去,救下公孙瓒,和吕布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看到张飞五十回合还战胜不了吕布,于是上去和张飞夹击吕布,又过了三十回合,刘备担忧两个兄弟,也忍不住上去了,三人围攻吕布。合刘关张三人之力,才将吕布击败,并打跑。如果张飞一人,最多坚持到一百回合开外,很可能失败。这在小沛城外,得到了验证。

第二次小沛交手,张飞因抢劫了吕布的战马,被吕布寻上门来,话不投机,大战在一起。两人大战一百回合后,刘备怕张飞有闪失,于是将其召回。刘备向吕布求和,准备将夺取的战马送回,并赔礼道歉。然而,吕布却不同意和解,执意要解决掉刘备等人。刘备、关羽、张飞弃城而逃。

张飞和吕布这两次单挑,虽然没有分出胜负,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张飞不是吕布的对手。

三国时期,能够打赢张飞的武将,除了吕布,还有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不是曹营之中的猛将,曹营之中和张飞交手的猛将许褚败在张飞手上,被张飞一矛刺中肩膀,更不是东吴那些所谓的“虎臣”,也不是马超,马超和张飞战成平手。

这个人就是张飞的结拜二哥关羽,关羽是三国时期除了吕布之外,能够打赢张飞的第二个人,三个原因如下。

其一,关羽是张飞的结拜二哥,除了关羽岁数比张飞大之外,也代表着关羽的实力不弱于张飞。

桃园结义中,刘备是老大,关羽是老二,张飞只能屈居第三。有人说,这主要是因为张飞岁数小,根据年龄排,自然是张飞排老三了。并不否认这种排法,可是除了年龄之外,还有其他因素。

如刘备是汉室宗亲,还是汉献帝刘协皇叔(演义中),将来可能当大官,甚至成为皇帝(这个目标实现了)理所当然地成为老大。关羽和张飞就变成了给刘备打工的了。

如果关羽的武功比张飞差,在攻打黄巾军等后面一系列大战中,张飞很可能不服关羽,甚至取而代之。然而,从三人桃园结义,直到三人去世,张飞都一直对二哥关羽毕恭毕敬,在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擒杀后,最想为其报仇雪恨的就是张飞。

在刘备被诸葛亮等文武大臣劝说准备放弃给关羽报仇雪恨的时候,张飞质疑刘备忘了桃园结义,这才促使刘备下定决心,开始讨伐东吴。

其二,关羽曾在张飞的偷袭之下活命,说明关羽武功不次于张飞。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来到古城,在城外见到三弟张飞。关羽看到张飞之后,喜出望外,将青龙偃月刀交给随从周仓,赤手空拳骑着赤兔马和张飞相见。没想到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挥舞着丈八蛇矛杀向关羽。关羽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还能躲闪开,说明关羽的武功不次于张飞。如果关羽武功不如张飞,很可能死在刚刚张飞的一矛之下。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关公望见张飞到来,喜不自胜,付刀与周仓接了,拍马来迎。只见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吼声如雷,挥矛向关公便搠。关公大惊,连忙闪过,便叫:“贤弟何故如此?岂忘了桃园结义耶?”

其三,《三国志》中明确提出张飞的武功不如关羽。

三国志中,曹操手下谋士程昱称赞关羽和张飞都是万人敌,都是刘备手下难得的大将。张飞威武雄壮,打战不怕死,可是却明确说出张飞的武功亚于关羽。正史上对于武将的武力很少有描述,却偏偏指出张飞的武功不如关羽。

《三国志》中记载:初,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结语

演义中,能够打赢张飞的猛将,吕布是第一个,没有争议。第二个能够打赢张飞的是关羽,主要有以上三个原因,第一个是张飞心甘情愿作为关羽的小弟,第二个是张飞在古城外偷袭关羽,却被其从容避开,第三个是三国志中的明确记载“飞亚于羽”。其中三国志中记载的“飞亚于羽”是最有力的证据。

前往“魁哥说历史”公号,观看更多三国精彩文章。

为什么有人说三国时期有两个人能够打赢张飞,一个是吕布,另一个是关羽?

这个问题争论很多,我认为吕布能战胜张飞没有什么悬念。

张飞虽然不惧吕布,但与吕布交手都没有取胜。虎牢关与吕布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关羽一见舞刀挟攻吕布,又战三十余合战不倒吕布,刘备又上了,哥三个围殴吕布。吕布一看形势不妙,照刘备面上虚晃一戟,趁刘备一闪,冲开阵角跑了。

此战是张飞救下公孙瓒接战吕布,之前吕布己经连战四阵,五合杀方悦,一合杀穆顺,十合伤武安国,不数合打败公孙瓒。

在这种以逸待劳的情况下,张飞如果强于吕布,五十合内必见分晓,正因为关羽见张飞不占上风,没有取胜的希望,才出手相助。

徐州之战,张飞与呂布大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刘备恐怕张飞有失,连忙鸣金收兵。

所以吕布完全可能打蠃张飞。

第二个能打蠃张飞的,关羽是有可能的。

张飞与关羽没有交过手,不好比较,只在古城下刺关羽一矛,被关羽闪过,也不算交手。但是凭武艺,巅峰时期的关羽是能打蠃张飞的,因为张飞本来武艺就不如关羽。《三国志》中说:“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

为什么有人说三国时期有两个人能够打赢张飞,一个是吕布,另一个是关羽?

三国演义中,单挑之王非张飞莫属,武将单挑,讲究的是悍死畏,拼命死战,三国中,可以说没有人能完胜张飞,三英战吕布之时,张飞与吕布战了五十回合关羽才上,说明吕布斩不了张飞,纵然整个三国时代,斩将多在十回合之内,超过十回合,只分胜败,后来,张飞屡次挑战吕布,吕布畏其勇而避让,说明张飞猛烈。

其实,武将在勇,都是匹夫之勇,武将之贵,贵在退敌,当阳桥上,张飞一吼,吼退曹操雄兵百万,战将千员,足以说明,三国时代的第一武将,非张飞莫属。

为什么有人说三国时期有两个人能够打赢张飞,一个是吕布,另一个是关羽?

题主这个问题不确,不论是吕布还是关羽,都没有击败张飞的把握。

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时,第一个冲上去和吕布厮杀的是张飞。两人战了五十余合以后关羽上前助战。很多人认为是张飞不敌吕布,关羽才会上去助战。不过从此后吕布遇到张飞的反应看,并非如此。

在衮州之战失败以后,吕布跑到徐州投靠刘备。后来刘备率军去和袁术作战,留下张飞守城。张飞因为部下曹豹不肯喝酒,将他鞭打了一顿。曹豹一怒之下就写信给吕布,让他来夺取徐州。

吕布自然是非常高兴,亲自带了五百轻骑开路,陈宫率大军随后出发,直扑徐州。曹豹打开城门放吕布进城。此时张飞还醉卧府中,左右把他叫醒,匆忙披挂上马,吕布已经赶到。

张飞因为宿醉未醒,身边又只有十八骑燕将,人单势孤,因此不敢和吕布交手,突围而走。而吕布虽然兵多,但是“素知飞勇”,不敢进逼,坐视张飞离去。面对醉酒状态不佳的张飞,吕布还是如此小心,可见他对张飞的忌惮。

在徐州之战前,吕布只有在虎牢关下和张飞交过手。如果当时五十几合就能击败张飞,那么吕布根本不会这么怕张飞。而张飞遇到吕布也从来没怕过。因此在三英战吕布时,光张飞一人就和吕布差距不大,吕布并没有绝对的胜算。

吕布尚且如此,关羽就更没把握了。所以要在正面交锋中击败张飞,演义中估计美一个人办得到。

为什么有人说三国时期有两个人能够打赢张飞,一个是吕布,另一个是关羽?

如果做个三国演义武力排行榜,武力比张飞强的,有五个人。吕布、赵云、典韦、马超、关羽。理论上他们也就是三国武力前五。

但题主说关羽单挑能打赢张飞,老实说,这个我是不太信的。稍微给分析下张飞这个人,大家就明白我为什么不信了。

张飞这个名字起得挺猛,画像看着粗豪,其实这家伙心细得很,心眼儿最多,真的是属于超多的那种。

从义释严颜,装醉破张合,截击救阿斗,举荐庞统、诱骗秦宜禄,古城自己占了个城池,包括他偷没声娶了夏侯家的媳妇,把二个女儿先后嫁给刘禅。这些件事,那一样不是老谋深算心机深沉的人才能想到办到的?真是一点不吹牛。

关张赵之间有两次内讧,或险些内哄,其实都是他挑的事。

出于误会,长坂坡他拿枪在刘备面前说要一枪戳死赵云,结果呢,果断没出手。

还是出于误会,古城会的时候,他拿枪说要拿下关羽,结果呢,果断出手了。

其实两件事都是可以用言语解释的,为啥张飞选择不一样?而且关羽还是拜了把子的,还更亲一点。

因为赵云他干不过,干起来有生命危险。关羽他盘算过,可以干。关羽跟他真打,最多是个不分胜负,他心里有谱得很。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关羽的长处和弱点了。

关羽赵云的例子,可能有还不信的,再说吕布的例子。

众所周知,虎牢关张飞是干不过吕布的(罗贯中先生的话是,枪法逐渐散乱。)那后来徐州城,张飞怎么就敢果断挑战,一再挑战,而且就能和吕布打八十回合不分胜负了呢?

观察,心眼。

这是徐州地盘,刘备在,吕布不至于杀了他。另外更重要的是,他肯定观察到吕布的退步(这不知道是不是貂蝉小姐姐的功劳,哈哈)吕布武力值下降别人还没看到,加上他天下第一的名头,张飞要是干趴下吕布,这名头可不就分分钟威震华夏了?

张飞是标标准准一肚子心眼,货真价实的假粗真细不上头,他要是真鲁莽,被吕布袭击丢了徐州时,刘备家小都陷落,那时候他怎么不找吕布拼命,那不是最该拼命的时候吗?而他的选择是什么也不要,仓皇而逃。

他勇吗?他精才是真的。

这么精明的张翼德,既然他能选择跟关羽动手,我认为关羽肯定赢不了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