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了夏侯渊和刘备死了关羽,都是死了弟弟,为什么区别那么大?

曹操本姓夏侯,所以和夏侯渊也是本家兄弟。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按说夏侯渊跟曹操有点血缘关系,刘备跟关羽却没有丝毫的血缘关系;所以曹操跟夏侯渊的关系比刘备跟关羽的关系也不远。夏侯渊被黄忠斩杀的时候,曹操也表现出很是伤心难过。而关羽被杀,刘备却表现得惊天动地,椎心泣血,简直痛不欲生。《三国演义》中分别是这样写的:

操闻渊死,放声大哭。操深恨黄忠,遂亲统大军,来定军山与夏侯渊报仇。

这是夏侯渊死后,曹操的具体表现。夏侯渊是曹操的起家班底大将,也是曹魏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第一个战死沙场的创始人大将。所以,曹操不顾年老亲自带领大军来给夏侯渊报仇。曹操的做法也算是十分到位了,也比较符合常规。

我们再看关羽被杀后,刘备的表现和表态:

未及天明,一连数次,报说关公夜走临沮,为吴将所俘,义不屈节,父子归神。玄德听罢,大叫一声,昏绝于地。

玄德泣曰:“云长有失,孤断不独生!”

玄德曰:“孤与关、张二弟桃园结义,誓同生死。今云长已亡,孤岂能独享富贵乎!”

玄德曰:“孤与东吴,誓不同日月也!”

先主曰:“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这些都是刘备放出来的咬牙切齿的狠话。对于关羽的死,刘备表现出不可思议的痛苦、生无可恋的绝望和死去活来的失态。简直就是:

“失去了你,我就失去了一切。”

刘备感情热烈的表达,竟然不加掩饰,痛快淋漓地让人觉得似乎有点虚伪。但是,刘备后来的所作所为,证明他所表达出来的感情是真实可靠的,是毫不留白的全部。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刘备本人的感情表达方式就是豪放热烈式的。

刘备向来都是恩怨分明,敢爱敢恨,该哭的时候,他不怕别人的嘲笑,失声痛哭;该笑的时候,他不怕别人的污蔑,喜笑颜开;该忧的时候,他忧心忡忡,溢于言表;该恨的时候,他咬牙切齿,不加掩饰……就这样,他越是实实在在地活着,越是被人怀疑有所企图;他越是忠厚善良,越是真心利他,越是被人怀疑是伪君子。

没有人相信刘备会一辈子不说一句假话。我却相信,因为刘备从不说假话其实也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活得不累,对此我感同身受。刘备已经不屑于说假话、说空话、说大话了。刘备已经达到了“大实若虚”、返璞归真的境界了。说假话真的太累了,说了一句假话,就有可能需要处心积虑地去说很多句假话才能把漏洞给补上。既然如此,何必要说假话呢?刘备的忠实被人说成了伪君子;我的真实被周围的熟人看成了大笑话。其实我和刘备之所以这样,都只是为了自己活得心安理得,仅此而已。

像曹操却完全不一样,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撒个谎,愚弄个人。比如:借人家一样东西(人头)用一下;还有在门上写个“活”字,让大家瞎猜;再比如自己夜里睡觉的时候会莫名其妙地杀人啦等等玄妙无比令人防不胜防。那么曹操和刘备的最大区别在哪?

曹操获得的利益比刘备多,占有的地盘比刘备大,但是活得很累,经常疑神疑鬼、头疼难忍;刘备则活得充实快乐得多,心安理得、踏踏实实得多。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成为了一代开国君主,另外就是最后都死了。介于刘备和曹操的感情表达方式不一样,所以他们在得知关羽和夏侯渊被杀的时候,态度就差异太大。

第二、关羽和刘备的誓言。

刘、关、张桃园结义,他们发誓同生共死,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而今,刘备事业有成,最应该分享一下成功的关羽却不能分享。刘备这种非常愿意同别人分享胜利果实的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很多人对这样的想法没有体会,当一个人失去了最亲的人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体会。就能够理解刘备所说的每一句切齿腐心的狠话。

第三、关羽对刘备有再造之恩。

关羽是蜀汉集团的不祧之祖,甚至可以说是对刘备有再造之恩也不为过。刘备被曹操赶出了徐州,成了孤家寡人只身逃到袁绍那里,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

关羽则借助曹操的势力,收降了廖化、周仓等人,并收服了汝南的刘辟,为刘备的东山再起建立了一块根据地,并且拉起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

刘备在被曹操搞得如丧家之犬的时候,关羽训练了一支水军,为刘备和孙权的谈判增加了筹码。

关羽保护刘备的家属,曹操不敢加害,二位嫂子安然无恙。关羽保护刘备去东吴会见周瑜,周瑜不敢加害,刘备幸免于难。可以这样说:“没有关羽,就没有刘备的蜀汉集团。”但是,夏侯渊对曹魏集团虽然有功,却没有发挥出像关羽这样不可或缺的作用。

没有关羽,就没有蜀汉集团;没有夏侯渊,曹魏集团照样会建立。

第四、关羽死得太过窝囊。

同样是被杀,夏侯渊是死于敌将之手,这也是战场上不可避免的,也是一种正常情况。而关羽却是死于盟友之手,而且这个盟友还是自己的大舅哥。被自己的大舅哥背叛,刘备又怎能不失望透顶?人往往都是这样的:越是亲近的人背叛了你,你的怨恨就越深,心里就越是纠葛,越是容易执著于仇恨。所以,刘备以倾国之兵去讨伐孙权。刘备的做法既是为了伸张正义,也是为了畅达人情。试想,如果人人都像孙权这样做,人还能区别于其它动物吗?

这就是刘备不惜发动战争,也要倡议的主题。

第五、刘备同关羽的感情之深,举世公认。

像费诗就曾经对关羽说过:

“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

刘备曾经为了立世子的问题征求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就说:

“此乃主公家事,可问关、张二位将军。”

由此可见,关羽在蜀汉集团的发言权要大于诸葛亮。在蜀汉集团的其他人的眼里,关羽就=是刘备=是张飞。

赵云就是因为不明白此理,结果赵云的职务一直不高。赵云的功劳之大,却一直在蜀汉处于中层位置,直到死后才被追封了高层职务。

同样是兄弟关系,关羽对刘备的作用和夏侯渊对曹操的作用,却有些天壤之别。关羽、夏侯渊的死都不能算是天夺其魄,他们都是死得有点出乎意料。相比之下,关羽的死更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憾事。

曹操死了夏侯渊和刘备死了关羽,都是死了弟弟,为什么区别那么大?

我的回答

曹操损失夏侯渊刘备损失关羽看似差别很大,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相似之处看差异且听我一一道来。(本文基于《三国演义》)

相似之处

壹·都是损失了国家军事的二号人物并成就了一位名将。

有很多人会说,曹魏的二号人物始终是夏侯惇。但事实上自打夏侯惇眼睛受伤以后,曹操就对他倍加的爱护。虽然加官进爵一次也不落下,位置不断上升但是出于对他的爱护逐渐让他远离战场,兵权不断交给曹仁、曹洪、夏侯渊。

东汉时期,武将的官职从高到低大致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

所以魏王国时期:夏侯惇转入魏国官职体系,任前将军。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负责西北军事,曹仁成为征南将军负责荆襄军事。此时夏侯惇排第一(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曹仁、夏侯渊并列第二,曹洪第三。所以此时的夏侯渊就是曹魏货真价实的二号人物。

图·新三国 夏侯渊

关羽从刘备起事开始,就一直是刘备的左膀右臂二号人物的角色就从来没有变过。关羽去荆州之兵进攻曹仁防守的襄阳的时候,刘备进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和夏侯惇是平起平坐的)。

图·新三国 关羽

夏侯渊的战死成就了黄忠,讨伐汉中的时候黄忠也就是讨虏将军,也就是说官职和夏侯渊比还低一级。黄忠斩杀夏侯渊以后,黄忠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提着人头进征西将军。刘备进汉中王以后封黄忠为后将军。此战也成为黄忠的成名之战和最重要一战。

图·新三国 黄忠

关羽被杀成就了吕蒙,水淹七军以后的关羽如天神下凡一般,吓得曹操都要迁都了。吕蒙此时虽然在东吴官职是大都督,但是相比较前任周瑜和鲁肃威望并不高,斩杀关羽以后吕蒙才算真正的坐稳了大都督这把交椅。

图·新三国 吕蒙

贰·都丢掉了战略要地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荆州对于蜀汉政权的重要性,因为蜀汉政权本来土地和人口数量就是三个国家当中最小的。至于荆州市是富裕还是贫穷在后世还有很多争论。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在那个战争年代人口和土地都是宝贵的战争资源。关羽丢失了荆州让东吴的版图直接扩大到了永安城,这样蜀汉政权就失去了从荆南向北边进攻与汉中出兵两面夹击曹魏政权的可能。

图·荆州、汉中的重要性跃然纸上

但很多人不知道汉中对于曹魏政权的重要性,汉中属于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处,属于又川入陕和由陕入川的交通枢纽成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以汉中为中心辐射上庸、梓潼、陇右、陇西、长安。蜀汉得到汉中,可以随时骚扰拢右、拢西、长安让曹魏版图的西边永无宁日,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诸葛亮的多次北伐都是从汉中出阳平关行军攻魏,北伐失败也可以退回阳平关和汉中不伤蜀汉国体。曹魏得到汉中,便可以以汉中为跳板威胁梓潼,并且可以用精兵从汉中取阴平小道,直接袭击成都。而这些计谋都必须要汉中在曹魏势力手中才能得以实施。事实也证明在姜维守汉中一年后丢失,为蜀汉政权灭亡埋下祸根,邓艾正是利用汉中以北的阴平小道精兵陈列成都城下,刘禅投降,蜀汉国灭。

叁·国家一号人物都率兵复仇但都铩羽而归,智谋之士一战定乾坤。

夏侯渊战死以后,曹操大怒,率大军为夏侯渊报仇为名,实际是想要夺回汉中。此战当中诸葛亮继续谋划全局,刘备军团以逸待劳,以少胜多,曹操则损失了近20万国中精锐。从此曹魏西北战事以守势代替了攻势。

图·新三国 诸葛亮

关羽死后,又失去张飞刘备哀痛,举国之兵水陆并进名为复仇,实为取荆州灭江东二分天下。在猇亭一线与东吴军队发生激战。东吴第四任大都督陆逊在夷侯渊复仇发动火攻,火烧连营七百里。此战蜀汉后起之秀和沙场老将损失殆尽。蜀汉成为三国最弱一方势力。

图·新三国 陆逊

不同之处

态度不同

如果一定要说不同之处那就说曹操骂了夏侯渊是莽夫,那也是丢失汉中情急脱口而出,但内心还是以悲痛为主,毕竟是自己的胞弟。

刘备是泣不成声,几近奔溃。毕竟桃源三人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毕竟关羽在刘备最困难挂金封印的时候还挂金封印过五关斩六将来投寸心未改。

影响不同

整个三国形成以后毫无疑问,曹魏一直都是实力最强的一方,死了夏侯渊还有曹仁、曹洪来补,丢失汉中虽然影响严重,但依靠曹魏地区广袤土地、稠密人口可以快速恢复战力,并可以夺回汉中。

图.三国各方实力图

对于蜀汉来说,关羽身死最强战力失去,无人能接替他的重任,丢失荆州蜀汉失去二分之一领土,光凭益州之地无力再与孙吴、曹魏对抗,成为三方最先灭亡一方。

结语

曹操死了夏侯渊,刘备死了关羽所说都是死了弟弟,两人情绪反应不同。为弟弟报仇的心态和行为却是相同的,结果都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付出惨痛代价。也正是有这些遗憾才让整个三国情节跌宕起伏,让三国人物如群星璀璨,让三国迷们如痴如醉。

文/淦珩 图/网络

曹操死了夏侯渊和刘备死了关羽,都是死了弟弟,为什么区别那么大?

按《三国演义〉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曹、刘两大阵营各损两员大将,即夏侯渊和关羽,一个是上半年,一个是下半年。二人都是与自己的主人有兄弟之情。关羽与刘备是异性结义兄弟,情同手足,与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时曾设誓,为匡扶汉室,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同心协力,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生逢乱世,三人白手起家开始闯荡天下,为国家建功立业。可以说关羽是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地位举足轻重。初始刘备与关、张食同桌,寝同席,刘备稠人广坐,关、张待立,终日不倦。可见兄弟三人同甘苦,共命运,亲密无间。夏侯渊与曹操有血缘关系,曹操起事,夏侯渊随兄夏侯惇襄助,虽然是本家兄弟,但体现的多是部属关系。曹操帐下武将众多,对夏侯渊的使用虽然倚重,但却不是至关重要。当年神卜管辂曾为曹操卜得一卦,“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曹操考虑到守东川的夏侯渊有凶险,特派曹洪领兵五万前往东川增援。由于夏侯渊性情争躁,被黄忠斩杀。曹操得知渊死,放声大哭,显得出有兄弟之情。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被杀传到西川,刘备听罢,大叫一声昏绝于地,一日哭绝五次,三日水浆不进,泪湿衣襟,斑斑成血。为践誓言,刘备曾言:不能为二弟报仇雪恨,纵有万里江山又何足为贵?可见关羽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比之夏侯渊在曹操处不可谓差距不大。一是刘备在艰难创业中与关羽结下的生死之情不可言表,二是刘备重信义,不忘初心的品德非常可贵。这一点曹操与夏侯渊的情谊是无法相比的。

曹操死了夏侯渊和刘备死了关羽,都是死了弟弟,为什么区别那么大?

曹操死了堂弟和刘备死了义弟,两人的战况处境不同,决定了两人截然相反的处置。

夏侯渊是死在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的战场上,导致了刘备最终全面击退了曹操,结束了近二年的争夺战。

刘备由此进入了人生的鼎盛期,可以挥鞭跃马进取益州。而曹操经连续赤壁大败、汉中溃退,开始跌入人生的低谷期。

他之所以下令退出汉中争夺战,已经深深感到刘备的五员将领(张赵马黄魏)已经是一股难以战胜的力量,况且还有一员上将关羽还未出战,加上刘孙联盟,己方已无取胜希望了。他当然只能忍气呑声了。后来接线人报,张飞夫妇厚葬了堂叔夏侯渊,也让曹操稍稍放下心来。

不久,曹操头痛的老毛病又犯了,也就更不会想出征了。

而刘备闻讯关羽被盟友突射暗箭,被虏身亡,极度悲伤欲绝。想想当初桃园结盟,三兄弟曾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凭借着手中兵强马壮的态势,急切切地讨伐东吴。

刘备甚至不听诸葛亮和赵云的力谏,自信自己能战胜东吴,为关羽兄弟复仇,同时再占据江东。届时军力更加强大,再挥兵北上,一举打败曹操,光复汉室有望。

曹操连败,已无心恋战。刘备顺利,被胜利冲昏头脑,倾巢出动。

都是大哥,都是弟弟被杀,一个是知难而退,一个是当仁不让。结果都是人近黄昏,步入归宿,殊途同归。

曹操死了夏侯渊和刘备死了关羽,都是死了弟弟,为什么区别那么大?

三国,曹操听到夏侯渊被杀,伤心之余大骂夏侯渊为“白地将军”;而刘备听到关羽的死讯,放声大哭,伤心不已,并举国伐吴。为何会区别那么大呢?

下面从夏侯渊之死和关羽之死的结果影响,两人与其主公的关系,被杀的原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原因。

1.结果影响不一样

张鲁投降曹操后,曹操轻松取得汉中,并安排夏侯渊留守汉中。汉中之战,由于前期夏侯渊被黄忠所杀,让刘备占据了战场优势据险而守,最终,曹操不得不放弃汉中。汉中对于刘备非常重要,关系存亡;但是,汉中对于曹操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失去汉中影响也不大,加上本来就是张鲁献的地盘,曹操也没必要为了汉中与刘备拼命。

反观关羽之死,丢失荊州据点,直接导致刘备阵营走向衰败。刘备本身地盘就很小,失去荆州后,相当于少了一半的地盘和人口,而且荊州是战略要地,北进可威震曹操的华夏,向东可以威胁孙权的江东,但是,随着关羽之死,所有优势全化为乌有。

2.关系不一样

夏侯渊是曹操同宗兄弟,是曹操非常信任的将领。在汉中之战的时候,曹操已经在各个方向派了亲信镇守,南面由曹仁防范东吴;东面由夏侯惇坐镇;西面由夏侯渊统领汉中和凉州。从曹操当时的军事部署,可见夏侯渊与曹操的信任程度。

虽然,曹操对夏侯渊信任有加,但是,曹操不会因为夏侯渊之死,而倾国之力去找刘备复仇,因为之前爱子曹昂被张绣所杀,曹操都能宽恕,何况夏侯渊。

而关羽和刘备是桃园结义兄弟,但感情早胜过兄弟之情。刘关张自桃园结义后,三人同甘共苦,感情深厚,关羽不但是刘备义弟,而且是刘备的左膀右臂,也是刘备阵营二号人物。所以,张飞听闻关羽被杀,准备举兵伐吴;而刘备更是举国伐吴。

3.两人被杀原因不一样

汉中之战中,夏侯渊派张郃守鹿角东部,自率精锐守鹿角南部,刘备猛攻张郃,张郃不敌,夏侯渊便分军一半去救张郃。刘备军却在走马谷烧围角,趁夏侯渊前去救火、修补鹿角之时,黄忠一鼓作气杀死了夏侯渊。夏侯渊因为“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而被曹操大骂。

关羽在樊城之战前期,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后期,因大意失去了对东吴的警惕,被东吴偷袭荆州,因此兵败而死。总的来说,关羽以荆州之力对抗东吴与曹魏两家,可算大手笔,在军事上可圈可点。因而,刘备对关羽之死除了伤心外,其实内心更加痛恨东吴对关羽的小人行迹。

总而言之,夏侯渊虽深受曹操信任,却亲战补鹿角而死,并丢失汉中,被曹操大骂。关羽与刘备感情深厚,在荊州被东吴偷袭身亡,失去荊州要地,引发刘备举国伐吴。

曹操死了夏侯渊和刘备死了关羽,都是死了弟弟,为什么区别那么大?

夏侯渊与关羽都是死在于公元219年,只不过夏侯渊死在年初,关羽死在年尾,另外,两人的死法也有所不同,夏侯渊是在战场上被杀阵亡的,而关羽是兵败被俘虏后再杀害的。

如果从两人在各自政权中所处地位来看的话,关羽对刘备的重要性,远大于夏侯渊对曹操的重要性。

夏侯渊是曹操手下三大军区司令之一,曹操把整个南方划分为三大军区,分别是:关中军区(含汉中、陇右、凉州,是曹操最大的军区)、荆州军区(含宛城、襄樊)、合肥军区(包括整个淮南与紧靠长江的地区),而夏侯渊则是关中军区的司令员,管辖的范围是最广的。

夏侯渊

但是关中地区不是曹操手下的核心地区,曹操控制区的核心地区在中原一带,相比于关中,荆州与合肥显得更加重要,这是相对的,并不是说关中不重要。

关羽是刘备手下唯一的外派军区司令,刘备政权控制区只有两个军区,一是荆州军区,由关羽镇守,另一个就是益州军区,由刘备自己负责,而荆州是刘备北伐的重要支点之一,因为荆州离中原最近,交通最方便,荆州在刘备政权的地位中甚至比益州还要重要。

另外,刘备是从荆州发家的,荆州也是刘备的从龙之地和发家之地,不论是从感情上,不是从战略上,或者是从地理位置上,荆州都比益州重要,所以荆州对于刘备来说非常重要,是不能丢失的。刘备让关羽镇守荆州,原因就是关羽的能力让刘备放心,并且关羽对刘备非常重要。

关羽

如果从两人被杀后对各自政权的影响来看,当然是关羽的死对刘备的影响最大,比夏侯渊的死对曹操的影响大得多。

如果从刘备整个政权来看,刘备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一半多的人口、三分之一的军队、二分之一的基层官吏,以及无数的赋税、财富。

关羽被杀就像多米诺骨牌和蝴蝶效应一样,引发了后来的夷陵之战,又让蜀汉损失了4万精锐之师,以及数不清的身经百战的基层武将和刘备数十年来建立的威信,并且还直接导致了刘备的去世,从某种意义上说,关羽的死,引发了张飞和刘备的死,三人如果真的是结义兄弟的话,虽然没有同年同月同日死,但也离得不远了。

曹操

这还只是刘备看得见的损失,至于看不见的损失,那就更大了,因为蜀汉势力彻底退出了荆州,彻底地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实力与资本, 彻底地不能完成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这让蜀汉沦落为偏安一隅的割据小政权,失去了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这才是刘备最大的损失。

夏侯渊被杀,导致曹魏在汉中之战处于绝对的劣势,即使曹操亲自率军与刘备在汉中开战,但是也改变不了战场形势,曹操大军驻扎在汉中,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从关中到汉中的道路难行,水路运粮食又被蜀军攻击,所以最终曹操彻底地失去了汉中,这一失就是永远。

曹操虽然失去了汉中,但并没有本质上的损失,只是损失了军区司令夏侯渊和益州刺史赵颙,损失士卒最多不超过一万人,曹操最大的损失就是彻底地失去了汉中,直到公元263年,司马昭南下攻蜀,才重新占领了汉中,但这已经过去了44年。

刘备

曹操虽然失去了汉中,但并没有影响到关中军区的形势,因为曹操仍然可以在秦岭以北关中地区设防,防止刘备势力从南向北进攻,因为汉中对于刘备来说,非常重要,是益州的北大门,但是对于曹操来说,不是那么重要,因为汉中要不要,都不会影响关中的局势,汉中唯一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很方便南下攻打益州,除此之外,没别的因素了。

另外,即使曹操失了汉中,也对于整个政权来说显得微不足道,要知道当时曹操占据了天下十三州中的九个州,而汉中只是益州的一个郡,原本就是属于益州的,只是被曹操从张鲁手中夺走的,对于曹操来说,汉中丢了,完全在其承受范围之内,并且不会影响到曹魏政权的实力。

所以,从双方的损失来看,刘备的损失远远大于曹操数倍都不止,关键问题是刘备的实力还非常弱就损失了这么大一片地盘,而曹操的实力这么强,却损失一块不太得重要的地盘。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能说明曹操没有多大的损失,因为曹操在汉中之战结束前,迁了汉中郡几十万人口,要知道当时的人口就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人口,即使有再大的地盘,也是没有用的,只有人才是最重要的。

定军山斩夏侯渊

从两人的死亡对天下形势和战略的影响来,关羽的死,比夏侯渊的死重要得多。

刘备失关羽和荆州,是因为孙权的偷袭,这可以理解为刘备的一部分实力被孙权抢走了,三国鼎立的关键在于两弱联合共抗一强,也就是孙权与刘备联合,共同抵御强大的曹操,现在平衡被打破,较弱的两大政权反而先打起来了,这绝对会导致三国形势发生战略性的转变。

事实上,这是曹魏政权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可惜的是曹丕没有抓住这个机会,错失一生中最好的统一天下的机会,这都是由关羽被杀,荆州被夺而引发的。

关羽大意失荆州

曹操失去夏侯渊和汉中之地,对于整个天下局势来说,除了让曹魏势力退出汉中之外,没有任何影响,相当于曹魏势力的前线向后移动了一个秦岭而已,虽然这有利于蜀汉的进攻,但是无法改变天下的形势。

当然了,蜀汉夺取汉中对于后来的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很有好处,但由于彻底地失去了荆州,所以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的北伐,是根本改变不了局势的,所以算起来,还是刘备失关羽与荆州造成的影响比曹操失夏侯渊与汉中大得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