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是不是比关羽更适合守荆州?

恰恰相反,张飞更不适合守荆州。因为张飞属于鲁莽灭裂型的,进攻性强,防守性差。我对张飞的看法不是空穴来风的,我也不是信口开河,把张三爷给贬低了。我有大量的事实证明。

首先,我先来论证一下张飞的进攻能力强。

第一、张飞自己一人攻取了古城。

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

却说张飞在芒砀山中,住了月余,因外出探听刘备消息,偶过古城,入县借粮。县官不肯,飞怒,因就逐去县官,夺了县印,占住城池,权且安身。

要知道,夺取一座城市,有时需要多少的流血牺牲才能得手?而张飞却手到擒来,不费一兵一卒。以一人之力夺取一座城池,这应该也是《三国演义》中的唯一了。所以说张飞的进取能力当世无匹。

第二、张飞攻击袁术的部队,不到十合,就杀了袁术手下的头号大将纪灵。

纪灵能够颉颃关羽三十多合,勉强不分胜负。而张飞发起飚来,不用十合就一矛刺死纪灵。可见张飞的攻击力有多强悍。

第三、张飞带三千士兵,攻取了武陵郡。

张飞顺利斩杀了武陵守将金旋,夺取了武陵。

第四、张飞进川,打败了蜀中名将严颜,并收服严颜,夺取了巴郡。

严颜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且很会用兵。严颜得知张飞勇猛无敌,单挑自己不是对手,就坚守不出。张飞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后来,张飞采用引蛇出洞的战术,把严颜骗出城外,将其生擒。张飞擒拿严颜后,对他以礼相待,把他感化,情愿归顺。严颜的归顺,使得张飞一路兵不血刃过了很多关卡,比诸葛亮还抢先一步到达了雒城。

第五、打败曹魏大将张郃,智取瓦口关。

这一战张飞打出了威风,打出了智慧。此时的张飞已处于衰落期,而张郃却处于巅峰时期,蜀汉深以为患。张飞和张郃大战四五十合,张郃抵挡不住,也开始坚守不出。张飞借酒醉来麻痹张郃,才引诱张郃出来劫寨,终于大败张郃。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张飞无论是奉命带兵进攻目标城市,还是自作主张攻城,虽然不是攻无不取,大多数时候还是能够取得胜利的。但是,张飞如果作为防守方,成绩却很是差强人意。

第一次留守徐州、被吕布里应外合夺走了徐州。

刘备带关羽攻打袁术,本来关羽自告奋勇留下守城。但是刘备因为有事需要商议关羽,而留下了张飞,带走了关羽。临走之前,还专门叮嘱张飞不要喝酒误事。

张飞等刘备一走,就把刘备的叮嘱忘得一干二净,当晚就组织了大型酒会,邀请徐州所有的文武官员参加。陈登一再劝阻,张飞不予理睬。

酒会上,张飞敬酒时遇到了吕布的岳父曹豹不喝酒。张飞认为曹豹不给他面子,还抬出吕布压人。张飞就强行灌了曹豹一坛酒,并且鞭挞了曹豹。曹豹怀恨在心,趁自己在城门值班的晚上,放吕布进城夺取了徐州。张飞首次留守,就犯了酒后误事、鞭挞士卒、敷衍上司、疏于防范、树立强敌等几个错误,而且把刘备的家属丢下不顾。这几个错误犯其一,也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方面大员,张飞却接二连三地犯错。从这一天起,刘备就对张飞不太放心了。这也是刘备宁可用后起之秀的魏延守汉中,也不用张飞的缘故之一。

第二次协助刘备守徐州,出了一个馊主意,让刘备速丢徐州。

刘备借讨伐袁术带兵离京,打败袁术后,刘备杀了车胄,重新夺回了徐州。曹操就带兵前来讨伐刘备。刘备此时应该坚守城池,牵制住曹操,等待北方的袁绍起兵。曹操腹背受敌,自然而然就难以持久而考虑退兵。张飞却建议去偷袭曹操的大营。刘备对张飞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竟然听从了张飞的建议,当晚就亲自带兵去劫曹操大营。曹操是军事家啊,怎么会不知道这点军事常识性的东西?结果刘备中了曹操的埋伏,全军覆没,孤身一人投奔了袁绍。刘备大败而逃,多亏这次是由关羽保护家小的。关羽保护二位嫂子周全,并在不久的将来,就带着二位嫂子找到了刘备,重归刘备阵营。

第三次,张飞守阆中,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刘备的地盘扩大了,关羽守荆州,魏延守汉中,马超守阳平关。张飞自然就不可能闲置不用,刘备就派他守了阆中。张飞所守之地,北不接曹魏,东不连孙吴,这就不是战略要地了,也比较好守了。这次,因为没有敌方的攻打,张飞守住了城池,却丢了自己的性命。

张飞由于酒后鞭挞部将范疆和张达,激怒了范、张二人,被二人暗杀。张飞喜欢酒后鞭挞士卒,就这一点,就很容易被属下记恨而使自己时常立于危墙之下。

关羽善待士卒,很容易稳定军心和民心,是留守一方的大将人选。关羽丢失荆州的关键是因为曹魏和孙吴的联合。而且孙权还是背叛了吴蜀联盟,暗中联合曹操的,这就更加防不胜防。

当时的荆州,曹魏龙盘于北虎视眈眈;孙吴虎踞东南志在必得,在这种态势下,即使是诸葛亮也守不住。丢失荆州的根本原因不是关羽的疏忽大意,而是蜀汉的整体布局有问题。

张飞有明显的性格缺陷,不是镇守荆州的首选。再说了,一个人连续两次守不住同一个地方,第三次别人还敢再用他吗?

这就像一个母亲对两个孩子一样,一个孩子一独立出去就出事故,母亲还能放心他吗?另一个孩子,从不出事,总是安安全全地回来,母亲自然而然就对他十分放心。

不要因为关羽丢了荆州,就怀疑刘备重用关羽的正确性。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资历还是功劳还是军事指挥能力,关羽都是镇守荆州的不二人选。

张飞是不是比关羽更适合守荆州?

张飞肯定不行,当年守徐州醉鞭曹豹,致使徐州丢失,连刘备的家眷都陷在里面。若不是吕布还念起刘备当初收留之恩,恐怕甘、糜二夫人就难保了。也使得刘备无家可归,曾遭到关羽的痛责,张飞当时羞悔难当,还差一点自刎了。张飞生性野蛮,暴躁不稳,常常疟待部下,此乃取祸之道。面对范疆、张达的合理要求张飞竟不通一点情理,以无情鞭挞,扬言以死相逼。结果二人被逼无奈,杀死张飞投了东吴。在三国争战中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可怜一员稀缺的大将竟然死于小人之手。痛惜之余可以得出结论,张飞守荆州朝夕难保。如果从刘备阵营里选一人守荆州的话,唯有赵云堪当此任。赵云谨慎稳重,智勇双全,刘备、诸葛亮每遇大事,都派遣子龙担当。刘备招亲,诸葛亮吊孝,单舟接诸葛回营,都是非子龙莫属。当年长坂坡救主何等凶险,赵云竟能排除一切艰险,使刘禅安然无恙。但凡主上交给的任务,赵云都能出色完成,被誉为常胜将军。尤其是他对诸葛亮南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极为赞同,执行起来会畅顺无碍。再者他的名气也构成了对东吴诸将一定的震慑,比起关羽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赵云若守荆州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张飞是不是比关羽更适合守荆州?

其实张飞要不是靠着和关羽、刘备的特殊关系,他在蜀汉中的地位真就没那么高了。

关羽虽然有很多缺陷,但关羽好歹是有实打实的战绩的,而且还有坐镇荆州的经历,期间也确实起到过独当一面的作用。

那么张飞呢?要不是从旁协助别人来获得一些还不错的战绩,要么就是靠着其他人的评价来证明他有多厉害,也就是所谓的“万人敌”之类的形容词。

再看张飞有没有过独当一面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如镇守徐州?结果丢了;如镇守阆中?结果被下属刺杀了。

就这水平,要不是因为张飞属于跟着刘备的元从功臣中军事能力仅次于关羽的,实在没什么人可用了,我觉得刘备都不怎么想用他。

不然史书中看到的张飞,也就不会每次都是只率万人军队了。

之前与张郃对峙时的张飞是“率精卒万馀人”,之后在伐吴与刘备汇合前也是“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

堂堂蜀汉军方将领中地位仅次于关羽的二把手,皇帝刘备亲封的“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直到被刺杀前麾下也就是万人。

蜀汉虽然人少,但这点兵力恐怕也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总不能说所谓的“万人敌”就是指的这个万人吧?

另外我不否认张飞的个人武勇,在局部战场中张飞确实可以取得很棒的战绩,所以这也是周瑜、刘备很多人想用张飞的原因。

但你要说张飞适合指挥大兵团作战,可以独自率领一支军队独当一面,那就真的是夸张了。

其实同样的例子也可以参照汉初名将樊哙。

对于樊哙的个人武勇我相信但凡看过史书中的人没有人不会认可的,虽然樊哙是没有那种“万人敌”的称号,但其人在史书中一笔笔明确记载数量的斩首记录,都是实打实的战绩。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当时恐怕就没人真的把樊哙当人看过,几乎一直都被作为敢死队而存在。

但是大家知道到刘邦成为汉王后,给樊哙的封赏是什么吗?

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从入汉中。《汉书·樊哙传》

如上记载,刘邦对于樊哙的定位一直都很清楚,他就是一个基层的普通军官,虽然他非常武勇,虽然他的战功已经足以封侯了,但他的官职也就是个郎中。

而后直到三秦之战中,樊哙“先登陷阵,斩县令丞各一人,首十一级,虏二十人后”,才“迁为郎中骑将”;最后真正在正面战场上“从击秦(雍)车骑壤东,却敌”后,才“迁为将军”。

但即使如此,而后的樊哙做的最多的也就是跟着刘邦等人协从作战。

期间除了樊哙在彭城之战中因为护佑刘邦回荥阳被加封了“两千户”后,再到楚汉战争结束为止,樊哙也就是给稍微加了“八百户”,略表心意,但樊哙的权力依然还是很小。

再之后随着汉帝国建立,刘邦用人跟倾向于亲信之后,类似樊哙这样的人才逐渐升到了高位,逐步担任了上将军、右丞相、乃至相国这样权倾朝野的爵位。

那么请问樊哙都如此,试问刘备又会怎么用张飞呢?

张飞是很勇猛,是很忠诚,但战争终究不是儿戏,个人武勇在真正的战争中其实作用并不大,这点无论是刘邦还是之后的刘备都是很清楚的。

张飞的官职确实会越来越高,就如同樊哙一样,但终究还是因为他们和领导的特殊关系。

当然了,如果张飞后期能有樊哙那么多的历练机会,比如樊哙后期陆续领导指挥了对匈战争,平定陈豨战争,北伐燕国等战争后,其人的军事统帅才能也逐渐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如此也确实可以真正做到独当一面的统帅之才。

那么到时候的张飞,守荆州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张飞是不是比关羽更适合守荆州?

至少刘备应再一名上将协助关羽守荆州,比如赵云就行。应该把重心放在荆襄一带,因为这里人口众多,鱼米之乡。

张飞是不是比关羽更适合守荆州?

回答里头从小说《三国演义》角度回答较多,我就从《三国志》这一历史角度来回答。

首先,刘备更重视关羽。从关羽和张飞两个人的官职来看,稍有区别。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还给与他符节和渔斧钺。那么张飞则被封为右将军,并授予符节(没有斧钺),前将军高于右将军。虽然关羽和张飞两个人都是万人敌,但是在官职上关于仍然高于张飞。这显示出关羽的作战能力高于张飞,起码在刘备心目中是这样。

第二,从他们建立的功勋来看,关羽一直作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独当一面,驻扎在江北。在攻克了益州之后,全面负责荆州的军政事务。而在攻克益州的过程中,张飞是跟随着刘备一起作战的。张飞的特点在于勇猛,善于一线作战,而要处理大本营事务,还需要关羽承担。

第三,关羽对自己的士兵非常爱护礼贤下士,但在官僚士大夫面前则稍显傲慢。能笼络人心,才能让人甘心情愿做事,这是关羽的长处,也是使大后方稳固的基础。张飞正好相反,他非常敬重有知识有地位的士大夫,却一点儿不关心普通的士兵。这一点,刘备经常批评他,说他是取祸的做法。但张飞没有悔改。后来,张飞果然因此而身亡。从这一点上看,张飞不善于笼络士兵和下属。让他独自镇守一方刘备心里边儿不是太踏实。

我的回答没有推测和臆想,只是凭借《三国志》三十六卷“蜀书六”的内容来回答的。

张飞是不是比关羽更适合守荆州?

当然不是,刘备麾下唯一适合守荆州的人就是关羽。

寒微起步的刘备身边前期一直缺少人才,他最信任的人无疑就是关羽张飞二人了。

这两人性格不同,出身不同,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也是不同。

初期的刘备更加的信任张飞一些,比较比起家境贫寒的刘备和杀人逃亡的关羽,作为卖酒屠猪,自己拥有一个大庄园的张飞无疑算是成功人士了,刘备起步招募兵马便是由张飞出资的。

在刘备得到徐州的时候,袁术大军压境,刘备权衡之下,自己带着关羽出战,留下张飞守卫徐州,可见,此时在刘备心中,张飞比起关羽更适合独挡一面。

偏偏张飞失败了,在吕布的偷袭之下丢掉了徐州,使得刘备失去了前期唯一的基本盘,也正式开始了长期的漂泊生涯。直到得到益州,才再次稳住了阵脚。

丢失徐州直接使刘备在三国前期一直打酱油,失去了参与诸侯纷争的资格和能力,也是的刘备从此再也没有给张飞委以镇守一方的重任。

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带走了庞统和黄忠,镇守荆州的是诸葛亮,而关羽和张云等人都各自驻守险关要地,唯有张飞是“领四郡巡江”,作为一个巡逻岗的存在,没有单独镇守一方。

即使是后期刘备战事不顺,抽调大批人马入蜀支援,也没有想过要把张飞留下镇守荆州,一方面,失去徐州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另一方面,此时的关羽通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事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绝北道一役,关羽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率领两千杂兵,在一众曹魏顶尖名将之中来去自如,很好的完成了牵制他们,不让他们支援江陵的任务,使得镇守江陵的曹仁孤立无援,不得不在周瑜的猛攻下弃城而走,此战充分证明了关羽的军事实力,尤其是指挥水军的能力在刘备麾下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刘备留下关羽镇守荆州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关羽一直做的很好,在他镇守荆州的六年时间里,北据曹操,东防孙权,魏吴两方从未有过强攻荆州的心思,可见关羽的能力。

至于后期失荆州,关羽的责任其实只占三成,实在是情势使然,非战之罪,这在笔者其他文章里有详细分析,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

再回过头来说张飞,其实自从失去徐州之后,终其一生刘备都没有再对其委以独挡一面的重任了。

不仅是荆州,后来在汉中之战大败曹操之后,选择汉中太守的时候,众人都以为是张飞,包括张飞自己也这么认为,可刘备偏偏选择了魏延。而而张飞,则被派去了远离前线的巴西。

想必刘备在决定汉中太守人选的时候,眼前闪过的还是张飞醉酒失徐州的画面吧。

事实证明刘备看人的眼光很准,魏延曾经夸口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魏延真正的做到了这些,在魏延负责镇守汉中的时候,汉中从未有失!

综上所述,刘备选择关羽镇守荆州是正确的选择,至于张飞,在他失去徐州之后,刘备已经不再考虑让他独挡一面,镇守一方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