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颜良、文丑合力双战关羽,能否有机会击败关羽?

颜良、文丑两人如果联手出击的话,就可能是无敌于天下的存在,而不是有没有机会击败关羽。

颜良、文丑虽然是先后被关羽斩杀,但是都是关羽以智取之,而不是颜良、文丑的实力不济。颜良、文丑都具备超一流高手的实力。

我们先看颜良:冀州城门口立斩耿武;白马坡三合斩宋宪,一合斩魏续;二十合完败一流高手徐晃。

应该说斩杀耿武、宋宪、魏续是一流高手也可以做到的。但是二十合打败徐晃却不是随随便便地一个超一流高手就能做到的。要知道,徐晃曾经跟许褚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也就是说,徐晃的武功修为之高,比许褚也不遑多让。

颜良二十合完败徐晃,而许褚跟徐晃却是五十合不分胜负。由此可见,颜良的武功修为高于许褚,而且高出不止一筹。以此类推,颜良的武功修为即使是不敌关羽,差距也不是太大,不至于被关羽秒杀。

关羽斩杀颜良的细节家喻户晓,我就不多做赘述了。

我们再来看看文丑的武功修为究竟怎么样?

第一、文丑在冀州城门口,一合斩杀偷袭袁绍的关纯。

第二、磐河一战,文丑不到十合打败公孙瓒。由此可见,文丑的武功修为不如吕布但是接近吕布。吕布曾经不数合打败过公孙瓒,而文丑是不到十合。不到十合应该比不到数合多出几个回合,因此文丑的武功修为在吕布之下,但是也差距不大。

第三、文丑追杀公孙瓒,被公孙瓒手下四员健将围攻,文丑秒杀一人,其他三人皆速败溃逃。

第四、延津一战文丑面对一流高手徐晃和张辽两人的同时发难,不慌不忙,一箭射中张辽的战马,张辽摔落马下。文丑又从容自若地杀退徐晃。

当时,文丑箭射张辽,如果不是徐晃的提醒,张辽就可能当场牺牲了。张辽的这一次失败,是他一生征战沙场的唯一一次失败。

第五、文丑大战赵云五六十合不分胜负。

在赵云的身经百战中,这是和对手颉颃合数最多的一次。我们知道,赵云的武功之高超,杀人手法之高明诡异,实属匪夷所思了。在《三国演义》中,能够在赵云手下坚持五十合的以上,仅有这么一次。

通过仔细盘点,我们不难发现:文丑的武功修为高于徐晃、高于张辽,略微低于吕布。和赵云基本持平。再者,文丑和颜良一直都是相提并论的,加上他又主动请缨为颜良报仇雪恨,可以视同文丑的武功几乎等同于颜良。以此类推,文丑的武功修为也应该和关羽差距不大。

文丑的武功修为跟颜良和赵云几乎相等,跟吕布的差距不大,怎么可能只抵挡了关羽三个回合就落荒而逃呢?这其中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战局。偶然因素有哪些?

第一、文丑先是大战了徐晃和张辽几十回合,体力有所消耗。

第二、文丑带领的十万大军被曹公设计,都在捡拾争抢曹军诈败佯输丢下的各种物资。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里边的一小段描写:

文丑军既得粮草车仗,又来抢马。军士不依队伍,自相杂乱。曹操却令军将一齐下土阜击之,文丑军大乱。曹兵围裹过来,文丑挺枪独战,军士自相践踏。

在这场战斗中,曹公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乱而取之的策略。

文丑是在军事上被曹公打败了。这个时候,张辽和徐晃才飞马而出,直取文丑的。文丑在心慌意乱的紧急关头,杀退了张辽和徐晃,又遇到了关羽。

关羽和文丑一交手,文丑可能被关羽的刀沉力猛而震慑,加上此时他的队伍危机四伏,他无心恋战,就打了三个回合开始有所心怯,只好转身要及时撤退。

文丑当时的想法多半是:这一次取胜看来是没有希望了,先保证自己全身而退才是上策,以后重整旗鼓再来为颜良报仇雪耻也不迟啊!

但是,文丑意料不到的是,关羽的赤兔马奔跑如风。关羽犹如风掣电擎一般地追杀上去,脑后一刀,斩杀了文丑。

所以说,关羽斩杀颜良、文丑都不是在正常对阵交锋的情况下实现的。这两次斩首行动都有许多的偶然因素和意外事件发生,影响了颜良、文丑两人武功的全面发挥。而关羽有曹公在身后为他观敌掠阵,就可以心无旁骛而全心致志地攻击对手,所以取胜的砝码就增加了许多。

后来,关羽自己独立统兵作战,大战黄忠和庞德,都不能够斩杀对手,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说,为将和为帅在作战时的心态有很大的差别:为将者,只管一心一意奋力杀敌即可;而为帅者却需要统揽全局,不可能只盯着自己的阵前的对手。关羽在作为一名冲锋陷阵的大将时,几无对手;但是当他作为一名统帅时,却也是瞻前顾后、出手凝滞而不能斩杀对手。这是完全符合规律的。

关羽无论如何厉害,也不可能同时打败两个和他同等级的高手的联手。更不用说是斩杀对手了。

最后的结论就是:如果是现场观摩比赛,颜良、文丑两人联手进攻关羽,关羽必败无疑。如果是生死决斗,那就同时要看双方的心态和智慧等等,而不能只看武功修为的高低。

倘若颜良、文丑合力双战关羽,能否有机会击败关羽?

冀州有虎将,颜良与文丑。

军中为庭柱,宇内称魁首。

壮节白马坡,血沃延津口。

非是力不敌,命当绝北斗。

颜良、文丑,都是冀州袁绍麾下的大将,分列“河北四庭柱”中的头名和次席。两人皆武艺高强,战斗作风勇悍,都是不世出的猛将。但令人惋惜的是,他们两位都栽在关羽的赤兔马前,喋血于青龙偃月刀头,为关羽“威震华夏”的金字招牌增添了一抹浓重的血色。

白马坡斩颜良,延津渡诛文丑,可以说是关羽戎马生涯中最为得意的两场战绩。白马坡一战,关羽在万马军中单刀突阵,视河北大军如“土鸡瓦狗”,冲开军阵如“波开浪裂”,径奔颜良,一合斩其首而还,曹军众将惊畏为天神下界;延津渡口,关羽三刀劈退文丑,杀得他“心怯绕河而走”,再追上“脑后一刀”,斩之于马下。

这两场厮杀,是关羽“英名震于华夏”光辉历程中最为精彩壮丽的传奇,也是关羽一生最为自豪的巅峰之战。以至于关羽后来常常引以对其他敌将进行威慑:“汝比颜良、文丑如何?”

颜良、文丑皆死于关羽之手,一个是“正欲问时”就被关羽秒杀,另一个则“战不三合”就被打得心怯而逃,再被追斩,那么,假如颜良、文丑合力联手夹攻,可敌关羽否?咱们就来通过原著中这两场战斗加以分析。

白马坡斩颜良

颜良是袁绍麾下第一猛将,他的战斗非常惊人:冀州城外一合斩耿武;白马坡“战不三合”杀宋宪;“照头一刀”力劈魏续;“二十合”杀得曹军猛将徐晃“败归本阵”

徐晃是一员斧将,膂力超群,曾经与曹军第一猛将许褚厮杀,“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而仅二十合就被颜良打得落荒而走,可见颜良的武力值比“虎痴”许褚还要明显高出一截。而徐晃败阵之后,曹军“诸将栗然”,无人再敢出阵迎敌,这种骇人的威慑力甚至超过了后来的西凉锦马超。

曹军屡败,紧急召来了关羽。得到赤兔马的关羽如虎添翼,武力值大涨。到得前线,关羽倒拖青龙偃月刀,从山坡上单刀匹马直冲彼阵,河北大军如“波开浪裂”,关羽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状“方欲问时”,不防关羽“赤兔马快”,已到近前,颜良“措手不及”,被关羽“手起一刀,刺于马下”,殒命沙场。

我们不能不感到奇怪,颜良“二十合”就击退徐晃,武力值明显在许褚之上,居然在关羽马前连一个回合都没有顶住,这正常吗?同时我们注意到文中有颜良“方欲问时”,颜良到底想要问的是什么?

总之来说,我们可以确定,这决不可能是一场正常的交锋。一个武艺明显超过许褚,威慑力尚在马超之上的名将,岂能非关羽一合之敌?

纵观三国诸猛将,具备二十合击败徐晃实力能有几位?吕布有这个可能,颜良已经证明自己能行,曾力战吕布百合以上的张飞也许可以,但其他人包括关羽在内,都没有任何把握。

延津渡诛文丑

在冀州袁绍麾下诸将中,文丑的武艺仅次于颜良,在“河北四庭柱”中名列次席。他的战绩也是相当强悍的:冀州城外速斩关纯;磐河界桥边“战不到十余合”杀退公孙瓒,力斗公孙瓒麾下四健将,杀一退三,与初出道的少年赵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延津渡以一敌二,射掉张辽盔缨,再射倒战马;再与徐晃大战,徐晃退走。

能与少年赵云恶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的文丑,在关羽马前“战不三合”就心怯而走,难道是因为关羽的战斗力远超赵云吗?咱们就来分析一下延津渡之战的具体过程。

其实文丑在延津渡与关羽交锋之前是有过一系列战斗的:文丑率大军到达延津渡,遭遇曹军粮队,曹军“皆弃粮草”,部下向曹操汇报,曹操下令“军士皆解衣卸甲少歇,尽放其马”,文丑大军到来时,“既得粮草车仗,又来抢马”,就发生了混乱,“军士不依队伍,自相杂乱”。就在这个时候,曹军突然发起反击,文丑军顿时大乱,“曹兵围裹将来,文丑挺身独战”。由于部下“止遏不住”,文丑独立难支,只得拔马而回,这时徐晃和张辽冲了过来,文丑一箭射掉张辽盔缨,再一箭又射倒其坐骑,张辽摔下马来,文丑回马来杀,“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文丑后军赶到,徐晃“料敌不过”,拔马回阵。

我们可以看到,文丑在与关羽交手之前,先是在乱军中“挺身独战”,又射张辽两箭,再与徐晃厮杀。大家要知道,徐晃的武器是一柄开山大斧,毫无疑问是个力量型的猛将,文丑与他厮杀是相当耗费体力的。

关羽到来,挥刀直取文丑,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他的力量比徐晃还大,而且关羽的战斗风格就是前三刀倾尽全力,在战斗初期就要凭着力大刀沉的优势迅速击垮敌将的防御。在这种混乱局面下,文丑感受到的打击一次比一次沉重,“心怯”也是个很正常的心理反应。

为什么文丑“绕河而走”?大家别忘了,文丑还有一手好箭法,绕河而走就是想用迂回的方式脱离近战,拉开一段距离,为自己争取开弓放箭的机会。但“关公马快”,这个距离非旦没有拉开,反而被关羽追上,“脑后一刀”切掉脑壳,壮烈牺牲。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颜良、文丑的武力值是与关羽在同一阶层上,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同属于“超级猛将”的行列,三人之间并没有层次上的差距。彼此间的胜负关系由战斗风格和具体的战斗形势有关,但决不是武力值之间的差距造成的。

那么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如果颜良和文丑有机会在两军阵前联手合力双战关羽,结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关羽必然会落败。毕竟在汉末三分这个时代,除了吕布,没有任何人能够具备力敌两员“超级猛将”而不落败的实力。

倘若颜良、文丑合力双战关羽,能否有机会击败关羽?

以三国演义来看的话,关羽斩颜良只用了一个回合,诛文丑只用了三个回合,在不到三个回合的时间内,颜良、文丑这样勇冠三军的河北名将就这样死在关羽手中,首先得弄清楚,颜良、文丑为何如此轻易被关羽所斩杀。

首先说颜良,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就是说关羽斩颜良是偷袭的,因为颜良在出战关羽之前,刘备曾经叮嘱颜良,如果在战场见到关羽,就说我刘备在这里,可以叫关羽前来投靠,并且刘备向颜良描述了关羽的形象和打扮,当颜良在战场上遇到关羽时,颜良感觉这个人像关羽,并且准备向关羽问话,但是,关羽根本没有理会颜良,直接冲上前去把颜良给斩了。

关羽

当然了,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有必要根据三国演义,来描述一下当时战场上的情况:

颜良当时率领5万精兵,迎战曹操的10万大军,曹操看到颜良的排兵布阵,就感到害怕,也许是颜良的阵法让曹操产生了敬畏,当颜良分别与曹操手下的宋宪、魏续、徐晃等人单挑时,颜良三个回合斩宋宪,一个回合杀魏续,20个回合 击败了徐晃。

这个时候,颜良凭借战绩把整个曹营诸将都吓到了,尤其是徐晃20个回合就被颜良击败,要知道当时的许褚也只能和徐晃打个平手,要是许褚也打不过颜良,那曹营基本上没人能打赢颜良了,所以许褚当时怕丢脸不敢上,而其他曹营将领更是不敢上。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舍近求远到许昌召关羽前来迎战颜良,关羽到来后,是骑着赤兔马,拿着82斤的青龙偃月刀,基本上不用看关羽的衣着打扮,也知道这是谁了,因为赤兔马和青龙偃月龙就是标志,赤兔马是当年吕布的坐骑,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对于武将来说,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争霸天下的基本武器,天下英雄谁会不认识赤兔马。

关羽骑赤兔马冲锋

所以,当关羽提刀纵马直冲颜良大军时,颜良前军直接给关羽让出了一条路,由此可见,颜良不是在阵前与关羽对战的,而是在自己军队的阵中或者阵后位置,换句话,关羽等于是冲进了颜良大军的包围圈中,这也是颜良前军之所以让出一条路给关羽冲进阵中的原因所在。

一般来说,单枪匹马冲入袁军军阵之中,基本上是没有活路可走的了,颜良也是这么想的,颜良身为主帅,身边是一定有护卫士兵的,他们的作用就是保护主帅安全,虽然颜良勇猛善战,但身为主帅就是这个待遇,再加上关羽冲入了颜良军队的重重包围之中,再加上颜良个人武力高强,前面连斩曹操两员大将,又击败了徐晃,根本就不把曹营诸将放在眼中。

可以这么说,当时的颜良心中是充满了骄傲,至于刘备曾经告知颜良劝说关羽,但这事三国演义上并没有记载颜良是否同意了刘备的要求,以颜良在袁绍手下排名第一武将的位置,他有必要听刘备的吗?他有必要把关羽召过来跟自己争位置,还不如在战场一刀砍了关羽呢 ?

关羽斩颜良

各位站在颜良当时的立场上好好想一想,颜良有必要劝说关羽吗?要知道当时颜良的名声是如雷贯耳,而关羽的名声却不如颜良,再加上颜良在战场上的优异表现和手下军队团团围住关羽的情况下,颜良基本上抱着杀关羽百分之百把握的心态,你可以发现,这个时候的颜良应该是骄傲自大的情绪占满了心胸,因为战场上颜良 掌握着绝对的主动,对方的将领被自己重重包围,颜良本人又武艺高强,这不是明摆着的结局吗?

所以颜良放松了警惕,要知道关羽是面对面冲向颜良的,不存在偷袭的情况,当时只有关羽一个人冲向颜良,颜良的前军部队全部都让出一条路来,再加上赤兔马跑起来的声音,关羽怎么可能偷袭颜良,只有在当事人没有注意的情况发动突然袭击才叫偷袭,所以可以肯定地排除关羽偷袭颜良。

所以,关羽是直挺挺地、面对面地冲向颜良,此刻的颜良肯定也在注视着关羽,也许颜良想看看关羽到底有什么本事?也许颜良想问关羽报一报姓名?但是关羽根本不说话,直接冲过来,以颜良身经百战的经验来看,一个敌对武将面对面地冲过来,他难道不知道对方想要干什么吗?他难道不做任何防备吗?他难道不知道关羽是来杀他的吗?

关羽诛文丑

可以肯定的是:颜良知道。但是他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武力,同时低估了关羽的速度、力量和武力,本想着关羽冲到眼前再动手,结果赤兔马速度超出了颜良的认知,关羽的力量和武力也超出了颜良的认知,最终结果就是颜良瞬间被杀,也许颜良的大刀已经劈向了关羽还落在了半空之中,但慢了半拍,很明显,颜良的速度、力量与武力都不是关羽的对手,关羽的速度、力量与武力超出了颜良的认知,这就是颜良被杀的根本原因

颜良被杀,就像武侠小说中那些不相信小李飞刀极快速度的武林高手,在面对小李飞刀出手后的速度,直到被杀,脸上还挂着不相信的神情一样,这就是低估了对手,这就是技不如人。

颜良文丑

至于文丑,武力则是差了更多,关羽对战文丑根本就没有用到绝招,也就是加速度+力量+武力,来一个极度冲锋,关羽只是与文丑较量普通的武艺,在战场上取胜,武力不是绝对的因素,还要考虑环境与临战心理因素,文丑不敌关羽,根据三国演义的记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丑的心理素质极差,文丑只与关羽交手三个回合,就感到胆怯,为何?

一是技不如人,二是关羽杀气太强大,文丑不是对手,又联想到自己的带头大哥颜良都被关羽给杀了,颜良武力可是强于文丑的,所以文丑的心理崩溃了,不战而逃,一逃,文丑就把背后的致命空门露给了关羽,关羽骑着快速的赤兔马反手就是一刀,文丑就此被杀。

关羽战颜良文丑

如果颜良、文丑联手战关羽,仍然是关羽斩杀颜良、文丑的结局,原因很简单:关羽有着强大的气场,绝对的力量,闪电般的速度和高超的武艺,这四项临场因素,颜良和文丑没有一项比得上关羽,打个比方,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就是82斤,估计颜良和文丑拿都拿不起,拿起了也没法战,再比如关羽有赤兔马,移动速度非常快,颜良、文丑比不上,再比如关羽自信的气场,将天下英雄除吕布之外都不放在眼中,颜良文丑又不是不如,就算比武力,关羽仍然不输颜良文丑的联手,那么最终的结局就是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而且不用五十回合,因为关羽是颜良、文丑的天敌。

倘若颜良、文丑合力双战关羽,能否有机会击败关羽?

这问题问的,颜良、文丑联手的话吕布都要跪,关羽自然也抵挡不住。

在演义中颜良、文丑都是为了承托关羽而存在的龙套角色,因此出场机会并不多,而遇到关羽时更是直接被秒杀。不过实际上颜良、文丑的武艺并不弱,足以跻身超一流之列,和五虎上将也相差不大。

颜良第一次出场上阵是在白马之战。此战颜良先是三合斩杀了宋宪,又一刀砍死魏续,接着二十合杀败了曹军名将徐晃。徐晃在曹操手下也是排名靠前的猛将,曾经和许褚大战五十多合不分胜负。即使考虑可能颜良的武艺正好克制徐晃,或者是徐晃此战发挥不好等特殊因素,颜良的武艺也非常骇人了。

因此在徐晃战败以后,曹军众将包括许褚在内,再无一人敢上场合颜良厮杀。最后曹操不得不从许昌请关羽来助战,才将颜良杀死。而且颜良之死有被关羽杀了一个出其不意的因素在内。根据颜良的表现看,肯定要强于许褚,正常情况下一对一和关羽单挑也有一战之力。

而文丑出场就击败了公孙瓒,随即又和赵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在延津之战时,文丑又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杀败了徐晃、张辽二将。

虽然说文丑和赵云交手时,赵云还是一个少年将军,和巅峰期相比有些差距。不过综合看文丑的武艺也有超一流的水平,应该还在许褚之上。

许褚面对吕布都能打上二十合不分胜负,颜良、文丑对上吕布自然更有把握,如果联手的话吕布也难以抵挡。关羽自然就更不在话下。

倘若颜良、文丑合力双战关羽,能否有机会击败关羽?

颜良武艺高强,自立三军之中。忽然对阵中一单骑快马飞来,定神一看半疑惑莫非关羽弃曹投奔,故不曾力战。相近欲探,谁料关羽马快人快青龙刀更快,三个愣登人头以尸首两离。

再说关羽上堂的马打折飞回,曹营中观战众将惊坏不轻。

颜良死的很冤,出阵前依了刘备之言,若和曹军对阵,留意赤红脸持青龙刀的二弟关羽下落。

祸该颜良倒霉一一一

若颜良文丑两位大将去战关羽,胜负如何,谁也无法定论。就是战败也不至于死的那样干净利索。

倘若颜良、文丑合力双战关羽,能否有机会击败关羽?

如果关羽与颜良光明正大对决,不一定能赢!即便是关羽更厉害点颜良保命绝无问题,根本不可能被斩。如果是颜良加文丑,想都不用想关羽撑不了十合必败,再搞下去要被杀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