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入蜀后是不是就再和关羽没见过面?
刘备应刘璋的邀请,入川帮助抗击汉中的张鲁。因为张鲁有夺取西川,然后再称王的野心。消息传到刘璋耳中,刘璋就惊慌失措了。
益州别驾张松就提议请曹操攻打张鲁,这样张鲁受到牵制,就无暇顾及西川了。策略是不错,但是人家曹操不是你想利用就可以利用的。
张松也没有想白白利用曹操,而是想借进京的机会把益州献给曹操。因为刘璋昏弱无能,益州的一些名士纷纷想改投明主。张松就满载着刘璋献给曹操的一大车礼物,怀揣着益州的地图就去见曹操了。
不曾想,曹操很难得一见哪,曹操的门官因为张松不肯行贿而阻挠张松。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侯门深似海啊。”好在有杨修的引见,张松才得以面见曹操。见是见着了,曹操却又因为张松的相貌丑陋而厌烦无比,就一方面敷衍张松,一方面炫耀武力威胁张松。张松因此倍感耻辱,就出言不逊讥讽曹操。
“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见《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俗话说:“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哪!”庞统把曹操次数不多的几次大败一一都罗列出来了。曹操勃然大怒,要杀张松,以泄私愤。杨修急忙求情,荀彧也赶紧谏止。曹操命令把张松乱棒打出。
张松是怀揣益州四十一郡县的地图而来的,原本希望曹操能够以礼相待,自己把地图献给曹操,追随曹操成就大业。可是曹操不德啊,也非明主啊,张松大失所望。
也就是说,张松热脸贴上了曹操的冷屁股。张松百无聊赖地离开了许都,可是任务完成的不好啊,也不能就此打住啊。于是他想到了仁义之名远播的刘备。
张松就打道荆州。刘备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君子啊。远离荆州几十里,赵云就带五百军士迎接,到了驿馆,关羽早在门口等候。关羽和赵云带路,带张松去见刘备。刚走了三四里,刘备和诸葛亮就夹道欢迎来了。刘备礼贤下士可是做的无人能比了。
刘备对张松给予无与伦比的礼遇,感化了张松。张松终于拿出了益州的地图交给了刘备,并承诺联络法正、孟达等做内应,帮助刘备夺取西川。
后来,也是张松建议刘璋请刘备带兵入川的对抗张鲁。刘璋昏弱,就不顾黄权等忠臣的谏阻,请刘备入川了。
刘备带领黄忠、魏延、刘封和庞统入川后,庞统提出取西川的上、中、下三策。刘备采纳了中策,进军成都。刘备在进军途中受阻,庞统也战死落凤坡。刘备就向留守荆州的诸葛亮求救。
诸葛亮和张飞兵分两路进军成都。诸葛亮带赵云一路,张飞一路。留下关羽带周仓等镇守荆州。这样关羽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荆州。
而刘备从入川到取成都到夺取汉中,到发动夷陵之战,直到最后驾崩于白帝城也没有再回到荆州。因此,刘备离开荆州入川以后就没有再跟关羽见过面。有大量的事实证明。
第一、葭萌关,马超前来挑战。诸葛亮为了激发张飞的潜力,就说:“马超勇猛,只有去荆州搬取关云长来,方可敌马超。”张飞果然豪气干云,大战马超二百多回合不分胜负。最后诸葛亮用计逼迫马超归降刘备。
第二、刘备取得益州后,关羽听说马超英勇就要来益州找马超比武。当时是关平带信的。诸葛亮就给关羽写了一封信,让关平带回荆州。诸葛亮在信中强调,马超和张飞是一个档次,不及关羽的超凡绝伦。关羽得意洋洋地把信给左右的人看了。
关羽纯属多此一举,自己已经是一方诸侯了,马超此时犹如是丧家之犬,你跟人家较的什么劲呢?马超如果知道了诸葛亮的评价该多么伤心难过啊!对于马超来说,这样的评价不是夏炉冬扇吗?
第三、刘备称汉中王以后,派费诗到荆州宣王旨,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当时关羽大怒,不愿与黄忠同列。费诗巧舌如簧说得关羽心服口服接受了封号。费诗说:
“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将军受汉中王厚恩,当与同休戚,共祸福,不宜计较共共官位之高下。愿将军熟思之。”
见《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听了费诗的话,关羽幡然醒悟,立即认错并接受刘备的命令,进攻曹魏。
第四、得知云长被围以后,刘备欲亲提一军去救云长。这也说明,刘备和云长各处一地。
刘备和关羽自从刘备入川以后到死再也没有见上一面。这对于情同手足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感受。但是为了实现兴复汉室的远大理想,这点痛又算得了什么?
刘备入蜀后是不是就再和关羽没见过面?
刘关张自出道以来,就一直在一起并肩做战,直到被曹操打散后,关羽无奈投降曹操,而归心似箭,一直都在打探刘备的下落,后来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哪里,就挂官封印,想追随刘备而去,也就有了特别著名的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刘备自从入蜀后,把最重要的荆州交给最信赖的兄弟关羽镇守,时局动荡,人心难测,孙权时刻觊觎荆州。关羽也明白孙权之心,时刻不离荆州,孙权也无可奈何,连亲关羽也不认,打又惧怕关羽威名不敢。
荆州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关羽威震天下,只有关羽能够镇守住荆州,才使孙权隐忍不发,但得到荆州之心无时不刻的迫切,荆州距离蜀地千里之外,关羽即便想回和刘备叙叙旧都因为路途阻隔,一去一回多则一年半载,少则半年,所以,心有余而力不足,去不了,
荆州是蜀汉视为根本的战略地,刘备说过,蜀中无论发生如何事件,需要军队,都不得调动关羽军队,因为刘备集团深知荆州的战略位置,失去荆州,蜀国就会被动,后来关羽失去荆州后,蜀国的国力就不及吴国了,再别说当时很强大的曹魏,因为荆州战略性特别重要,荆州也不能一日无主,谁也替代不了关羽作为中军主帅,加之关羽也特别重视荆州的防收,自己不能私自脱离工作岗位去蜀中,所以一直至死,桃园三结义的兄弟再无相聚。
关羽张飞刘备的出生地都在曹魏的统治区里,再说老家也由于战乱和年年灾荒,几乎都没人了,地理位置上也相隔千里之外,所以回乡探亲,荣归故里更是无从谈起,诸葛亮的故里虽然在蜀地,但由于诸葛亮日理万机,没有机会和时间去故地重游。
刘备入蜀后是不是就再和关羽没见过面?
在《三国志马超传》的注中,记载了张飞因为马超对刘备不尊重,和关羽一起警示马超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裴松之认为是虚构的。他的理由之一就是刘备入蜀之后,关羽镇守荆州,没有入川过,双方不可能见面。那么刘备入川之后,刘备和关羽真的再也没有见面吗?
一、刘备和关羽的最后相聚。其实在刘备入川之后,关羽和刘备确实见过面,那是在湘水之争时。刘备接受刘璋的邀请入川,但是他并没有按照刘璋的要求,去攻打张鲁。在经过一年时间厚树恩德,广收人心之后,刘备发动了益州之战。经过艰苦的征战,刘备最终攻破成都,夺取了益州。
在这段时间里,关羽一直镇守荆州。在诸葛亮、张飞、赵云、刘封等人率援军入川后,关羽手中的兵力锐减,坚守荆州的难度倍增。但是关羽依然把荆州守得坚如磐石,多次打退了魏军的进犯,保证了刘备后方的安全。
在刘备夺取益州后,对手下有功之臣进行赏赐,关羽与诸葛亮、法正、张飞等人一起得到了最高的奖赏,计有金五百斤,银一千斤,钱五千万,锦缎一千匹。但是当刘备阵营弹冠相庆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
东吴的孙权也在一心发展自己的势力。在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一起从曹操手中夺下了荆州五个郡的地盘,连同刘琦占据的江夏郡,两家一共控制了荆州六个郡。东吴为了达到全据长江的战略目的,占有了其中的江夏、南郡两个郡,江南的四个郡交给刘备管理。
刘备为了自己的《隆中对》战略,向孙权借取南郡。在鲁肃接管东吴兵权后,劝说孙权把南郡借给了刘备。这样在这六个郡中,东吴只占有江夏郡,其他的南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五个郡归刘备管辖,再加上赤壁之战的主力是吴军,这样的分配明显对东吴不公。
周瑜在世的时候,决定入川夺取益州,但是这个决定遭到了刘备的强烈反对。刘备对益州势在必得,怎么可能让它落入孙权之手。于是刘备对孙权表示,刘璋是自己的宗亲,绝不能看他被孙权所灭。如果孙权非要攻打刘璋,自己就披发入山,再也不问世事。
恰逢周瑜病逝,再加上刘备的反对作梗,孙权放弃了夺取益州的企图。但是让孙权意想不到的是,刘备转眼就进入益州,夺取了刘璋的基业。孙权认为自己遭到了刘备的欺骗,气得大骂刘备是“滑虏,挟诈如此!”于是,在刘备夺取益州后不久,孙权就向刘备索还荆州。
刘备在接到孙权的要求后,回复说等自己夺取凉州后再归还整个荆州。孙权认为刘备这是拿空话敷衍自己,便派人去接收荆州诸郡,又被关羽赶走。于是孙权派鲁肃、吕蒙出兵,夺取三郡。于是,得知消息的刘备率领川中主力驰援荆州。
建安二十年,刘备率领五万人马赶回荆州,来到公安。他命令关羽率领荆州主力进攻益阳,准备与东吴决一雌雄。但是此时曹操攻打汉中,严重威胁了益州的安全。刘备在这种情况下,与孙权讲和,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重结盟好。
刘备率领川中主力前往荆州,是与关羽最后一次相会。刘备在解决湘水之争的过程中,必定要和关羽紧密配合。在解决湘水之争后,他们也迎来了难得的欢聚时光。可惜好景不长,刘备重回益州后,他们就再无重逢的机会了。
二、刘备、关羽失去了拯救荆州的最后机会。按照这一次刘备率领的兵力规模来看,刘备必定带来了阵营中的主要将领,包括张飞、赵云、马超等人在内。因为在曹操占领汉中后,他的手下夏侯渊、张郃多次对益州进行袭扰,都没有见到这些将领进行回击。只有在刘备率军回到益州后,才看到这些人的身影。
张飞和关羽一起警示马超,也应该发生在这个时期。马超因为刘备对他宽厚,再加上他身世高贵,是刘备集团中三位封侯的人物之一,所以对刘备不甚尊重,经常称呼刘备的字。这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刘备,引起了关羽的不满。
关羽向刘备请求杀掉马超,被刘备拒绝。张飞说如果不杀马超,那就要让他知道君臣之礼。于是第二天召开大会,请马超参加。关羽和张飞一起在刘备的身后,杖刀护卫刘备。马超在寻找坐席的时候没有看到关羽、张飞,等看到他们一起毕恭毕敬的护卫刘备,不由得大惊失色。
经此一事,马超对刘备变得态度尊重,不再用字来称呼刘备。他私下叹息道,我知道自己错在何处。因为称呼主公的字,几乎被关羽、张飞所杀。如果这个记载是真实的,也可以看出关羽、张飞对马超的态度。
关羽曾经写信,向诸葛亮询问马超的情况。诸葛亮回信夸赞关羽,说马超只能和张飞并驾齐驱,这实际上把马超排在关羽之下。关羽把这封信让宾客传阅,将诸葛亮的意见公诸于世。这种种迹象,让我们看到背后隐藏的含义。
马超在归降刘备后,刘备封他为平西将军,督临沮。临沮在荆州境内,是与曹魏控制区交界的前哨。刘备把马超放在这个地方,有让他协助关羽守卫荆州的意味。诸葛亮给关羽的回信中,也包含了这个意思。但是经过关羽、张飞的这番举动,让刘备、诸葛亮的意愿落了空。
马超从此再也没有去临沮赴任,永远留在了蜀中。刘备此次也没有给关羽留下任何大将,而是把他们全部带回了益州。关羽虽然得到了在荆州独断专行的权力,可是手下没有强将,只能靠他独立支撑。如果他个人发生变故,荆州就会变得岌岌可危。
这一次刘备回到荆州,是他最后一次拯救荆州的机会。如果他对荆州的局势有所警惕的话,就应该给关羽留下强有力的副将。就算关羽不欢迎马超留在荆州,也应该从张飞、赵云、魏延等人中选拔一位留下。在汉中之战中,实际上刘备手下将领富余,刘备把他们死死抓在手中,是对人才资源的一种浪费。
可惜的是,刘备对东吴想全取长江上游的战略目标没有认识。他认为通过解决湘水之争,认已经解决了与东吴的争端。因此,刘备根本没有把荆州潜在的危险放在心上。他留下糜芳、傅士仁这些能力低下的将领,就放心离去了。
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正是由于他对荆州掉以轻心,造成了荆州的悲剧。关羽在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只能亲自率军上阵,后方没有能够独撑大局的将领。当东吴发动袭击的时候,糜芳、傅士仁束手归降,使得东吴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荆州,宣告了关羽败亡的命运。
结语:在刘备入川发动益州之战后,就与关羽天各一方了。不过他在夺取益州后,因为与东吴发生湘水之争,率军回到了荆州。这一次是刘备与关羽最后一次相聚,刘备再次入川后,直到关羽败亡,两人再也没有了重逢的机会。
这一次相聚,是刘备最后一次拯救荆州的机会。由于刘备将所有的强将都带走入川,使得荆州只剩下关羽独力支撑。但是刘备对此毫无认识,终于没有给关羽安排强力的助手就离去了。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副将支持,使得关羽分身乏术,无法前线和后方兼顾,这也是关羽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刘备入蜀后是不是就再和关羽没见过面?
关羽是山西人,刘备,张飞,赵云都是河北人。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纷争四起,各路诸侯割据为王。刘备也凑热闹图谋他的霸业。自从他们出道后,转战各地,就像蒲公英一样,走在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家。
以刘备的个性,遇到危险老婆儿子都不要的人,为了自己的霸业,应该是没空回家乡去的。他们都不是什么大族,而且遭受全国战乱,就算回去,估计家乡一根毛都没有了。
刘备入蜀后,应该是与关羽见过一面的。
刘备拿到益州后,孙权找刘备讨要荆州,刘备说等得了凉州后再还荆州。
孙权不爽了,直接派鲁肃和吕蒙打荆州,吕蒙都没费什么劲就把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拿到手了。
刘备也不高兴了,带了五万兵马来公安,派关羽去益阳,准备夺回三郡。但是曹操夺取了汉中,刘备担心益州有失,赶紧与孙权谈和,与孙权谈和,西边三郡归刘备,东边三郡归孙权。之后刘备带兵回江州,与曹操去抢汉中。
很显然,刘备因为和孙权的荆州地盘之争,来过一趟荆州,还命令关羽去夺回地盘。这么大的事,刘备没道理不和关羽见面。
但是自从张飞入蜀后,两兄弟还真的到死都没再见过。
刘备入蜀后是不是就再和关羽没见过面?
刘备联合孙权火烧赤壁后,刘备屯兵公安,以土地稀少不利于发展为由,向孙权请求都督荆州,主要因为曹操。因曹操虽然赤壁之战大败,可是实力仍然不是东吴能够单独抵抗的,若得罪了刘备,被曹操率兵来攻,必不能挡。东吴刚得到荆州,在人望和号召力远不如刘备,且东吴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利用刘备得到荆州后地盘扩大树敌更多,减轻东吴的政治军事压力。就把荆州给了刘备。而刘备方面,得到荆州后,应刘璋之邀入蜀以拒张鲁,顺带图谋蜀地。那刘备入蜀,荆州得要人镇守,刘备当时也只能派关羽镇守荆州了,派别人他也不放心,且入蜀是去帮忙的,带着大将也不是刘备的风格。
而关羽镇守荆州,也得时刻防着曹操和孙权。且荆州大事小事都得关羽做主,一刻也离开不了。刘备入蜀三年才劝降了刘璋,得到了蜀地。建安二十四年。随着汉中之战的胜利刘备称王,关羽为前将军。
同年,关羽率军北伐曹魏,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一时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后兵败被杀,从刘备入蜀,就一直忙着在蜀建立关系网,为谋蜀而努力。直到做了王也没有出来,而关羽更是一直守在荆州,不敢松懈。所以他二人自荆州一别,再没见过。
刘备入蜀后是不是就再和关羽没见过面?
刘备入蜀后,刘关张三兄弟是否再见过面,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说法。虽然在野史的《山阳公记》中曾经有过马超对刘备不礼貌,关张二人为了提醒马超,就在开会的时候站在刘备身后的记载,可这毕竟是野史,不足以采信。
公元212年,刘备率军入川替刘璋抵御汉中张鲁。和以往不同,刘备此次出兵,关张赵都没有随行,而是由新进将领黄忠和魏延领衔,刘封、关平等小将随行历练。看来,这是刘备为了培养新人而做出的重要举措。
刘备为什么派关羽镇守荆州?可是,益州士大夫们对刘备深怀戒心,使得刘备的工作开展的不是太顺利。因此,庞统建议刘备以假借回荆州抵抗曹操的名义向刘璋借兵借粮,以此来试探刘璋的反应。如果刘璋慷慨解囊,那么,刘备就失去了攻占益州的借口,赶紧回荆州谋求其他办法;如果刘璋不借,那刘备则可以用刘璋忘恩负义的名义趁势起兵攻占益州。
刘璋果然上当。在拒绝了刘备的要求后,刘璋只肯借给刘备老弱残兵四千、粮草若干。这就激怒了刘备,于是,一场为时两年的战役就此展开。
刘备的攻势虽猛,但刘璋的部将抵抗的也很顽强,刘备深感兵力不足,于是就派关平回荆州调兵。历史上并不是庞统死后刘备才派人回荆州调兵,而是之前就派人回荆州调兵的,这一点和《三国演义》的描写截然不同。
诸葛亮接到刘备的求援信后,决定由关羽镇守荆州,自己和张飞、赵云率军从水旱两路救援刘备。之所以派关羽镇守荆州,不仅仅是关羽深通兵法,深受刘备信任,最重要的是,关羽是荆州水军的创始人和主将,在河网纵横的荆州地区,水军主将留守是最合适的选择。
刘备在入蜀后曾经和关羽见过一面那么,是否从此之后,关羽和刘备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呢?
据《三国志》记载: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
在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派人来索取荆州,可被刘备以“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的借口再次搪塞,惹得孙权大怒,派吕蒙发兵夺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大怒,马上率领五万大军出川,屯兵公安(也就是三国时期刘备屯兵的油江口),同时,派关羽出兵益阳。
按照距离来看,公安离关羽驻军所在地江陵为50里,即使关羽出兵益阳,离公安也不过480里,在这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大战前,刘备和关羽二人不可能不会面商讨军情。因此说,刘备和关羽是见过面的。
总结但关羽镇守荆州,责任重大,是不能随意离开荆州的。笔者揣测,刘备在与孙权争夺南四郡被逼妥协,率军回益州与曹操进行汉中大战后,除了为关羽报仇兴兵伐吴时,再也没有离开益州。二人在公安的见面应该是最后的一面了。
而关羽也是因为镇守荆州的原因,终其一生也没有到过益州。至于张飞和赵云,自从入蜀后,就再也没有和关羽见过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