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不用隐身术隐到妖怪身边给他一棒?
在《西游记》中,所有的神仙和妖怪们都会法术而且武艺超群变化多端。孙悟空要降妖除魔一般都是先施展拳脚跟妖魔大战一场,在武艺上分不出高低了,再开始斗法。
斗法有斗法宝和斗法术两种方式。斗法宝,这里就不重点阐述了。这个问题涉及的是斗法术的方面。所以,我今天也就重点探讨一下,孙悟空和其他的神仙或者是妖魔施展法术的情景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应该知道的是:无论多么高深莫测的法术,都需要施法者借助人体来施展。在施法的时候,如果人体发生变化,那么法力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孙悟空假设变成一只山羊,那么这时候孙悟空就只能够有羊的特性而不能具备其他的特性。也就是说,变成山羊的孙悟空只能吃草而不能吃肉;而且变成山羊的孙悟空还有可能被虎狼等猛兽吃掉。因此,孙悟空变化时,随着身体物理形态或化学的变化,其自身的功能也发生跟他变化的目标物是完全对应的。这就是自然法则,任谁也无法改变。
这一点在孙悟空大闹天宫大战二郎神的时候,描写的淋漓尽致。我们看《西游记》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里的片段:
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道:“这猢狲必然下水了,定变做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做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刻。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儿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去,刷地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面,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嗛 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水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
看到了吗?孙悟空和二郎神斗变化,变成什么东西就具备了什么东西的特性。二郎神总是变成孙悟空的天敌来克制孙悟空。这场斗法,孙悟空完全处于下风。
所谓的隐身法实际也是一种变化方式。孙悟空在隐身的时候,是无法任意发挥自己的任何能力的。身体隐藏起来,也就是把人体分解成了粒子或者是量子的状态,这个时候,所有的武功或者是其他本能都没有任何载体,就不能够发挥作用了。就象是坚硬的冰块能够打死人;如果冰块化作了水,还能打死人吗?用来洗个澡还差不多。
这种情况在《西游记》中也有多次暗示。每次孙悟空变化了或者隐身了,都需要显出本相,才挥动金箍棒朝着妖精一棒打去。如果孙悟空以隐身法潜到妖精身后,再显出本相,就需要一个时间差,在这一瞬间,妖精也早就反应过来了,可以照样实施防御。同样的道理,敢尝试唐僧肉的妖精都非同一般,个个神通广大。如果隐身法好用,他们也照样可以用来打孙悟空。这就是所谓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无论是哪一种法术的施展,肯定要消耗更大的能量。所以,神仙界的战斗开始也都是拳脚和器械的较量,不到最后关头,他们不会轻易地就施展自己的法术。
这就像是两个武林高手打架,不到万不得已是不用绝招的。否则,你的绝招就容易暴露出来,被别人研究透彻而找出了破解的法门。那么,你的绝招还能算得上是绝招吗?
像秦琼的“杀手锏”一生只用过三次。平时秦琼的武功修为只是中上游水平,但是一旦使用“杀手锏”就天下无敌了。就连武功修为排名第二的裴元庆都被打下马来。还有罗成的“回马枪”,不用则已,用则一鸣惊人一招致命。
孙悟空在跟妖精们武术的较量上,很少有失败的,顶多就是处于下风而已。但是,许多的妖魔都依仗着法宝厉害,才下凡为妖的。有个别妖魔的法宝就连佛祖和菩萨也无可奈何,只能是请妖魔的主人出来才能够降服的了。
所以,在一些武功修为高明,法宝众多,法力高深的老怪面前,孙悟空如果使用隐身法那也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献丑”而已。搞不好,在隐身时,防御能力下降,反而弄巧成拙被妖怪所伤害,那就得不偿失了。大家觉得是不是这样的?
再者,孙悟空也可能喜欢同妖精们光明正大地大战一场,而不愿意耍阴谋诡计。孙悟空对付妖精基本都是见招拆招,以法破法,实在不行就去请帮手找救兵,也比暗算别人有意义的多了。
还有一点就是,孙悟空和妖精大战的时候,唐僧已经被妖精捉走了。如果孙悟空一棒子打死了妖精,唐僧的人身安全就无法想象了。
孙悟空是“斗战胜佛”他的胜利靠努力、靠能力、靠斗争、靠智慧、靠坚持也靠人际关系。但是孙悟空从来不靠暗箭伤人也不靠蝇营狗苟……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不用隐身术隐到妖怪身边给他一棒?
你这样说,黄眉老祖在睡觉,猴子偷偷取回袈裟时候,可以顺便给他一棒,也没。
还有金银角喝大了,小睡一会,猴子也没趁机一人一棒让他们直接领饭盒
你有留意,有后台的,就算有机会一击必杀的情况猴子逗不用暗箭杀人手法。不过背后偷袭是杀过一只狐狸(金银角的干娘)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不用隐身术隐到妖怪身边给他一棒?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不用隐身术隐到妖怪身边?因为他不屑于用阴招。
孙悟空的“阴身术”在《西游记》中算是一绝,他在大闹天宫时曾经和二郎神斗法,最后靠隐身术取胜(两人比变化孙悟空的目的就是逃离),而二郎神却要靠照妖镜才能查到他的行踪。
真君前前后后乱赶。只见四太尉、二将军一齐拥至道:“兄长,拿住大圣了么?”真君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庙宇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可怪!可怪!”
连二郎神都无法识破孙悟空的隐身术,那么西行路上能识破的妖怪肯定不会太多。
所以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孙悟空用隐身术的话,想要降伏妖怪太容易了。比如,他完全可以趁着妖怪睡觉时隐身到他的身边,突然给他一棒。实际上除了隐身术外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也是一绝,他常常变成蚊虫之类的潜到妖怪身边、腹中,这和隐身术大同小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孙悟空大闹金兜洞去偷青牛精金刚琢时,都变成跳叉咬了他一口,但就是没有偷袭给他一金箍棒。
行者见了,将身又变,变作一个黄皮虼蚤,跳上石床,钻入被里,爬在那怪的胳膊上着实一口,叮的那怪翻身骂道:“这些少打的奴才!被也不抖,床也不拂,不知什么东西,咬了我这一下!”他却把圈子又捋上两捋,依然睡下。行者爬上那圈子,又咬一口。那怪睡不得,又翻过身来道:“刺闹杀我也。”
除此之外,还有孙悟空的元神出窍之术,连镇元子也无法看穿,要是孙悟空元神出窍潜到妖怪旁边不也能轻易偷袭?
行者将身一纵,滚到西边,咬破舌尖,把石狮子喷了一口,叫声“变!”变作他本身模样,也这般捆作一团;他却出了元神,起在云端里,低头看着道士。
由此可见,以孙悟空的本领要是偷袭、暗算、甩阴照,西行之路真的是畅通无险,这其实也是读者和观众都能想到的一处bug,但为了让这个bug不存在,作者肯定要找个理由来圆过去,所以就设定了孙悟空为了名声不愿甩阴招。
书中多处描写孙悟空为了名声而不用阴招,比如在平顶山时,他都已经从伶俐鬼、精细虫处拿到了葫芦,但还是还给了他们,硬是要请神仙帮忙来“装天”,用骗术来从他们手中骗来。
行者见了,心中暗喜道:“好东西!好东西!我若把尾子一抉,飕的跳起走了,只当是送老孙。”忽又思道:“不好!不好!抢便抢去,只是坏了老孙的名头——这叫做白日抢夺了。”
在狮驼岭时孙悟空钻到青狮精肚中,也是为了名声而饶了他,从肚中出来与三妖凭实力决斗。
行者闻言,心中暗想道:“是,是,是!我若如今扯断他肠,摁破他肝,弄杀这怪,有何难哉?但真是坏了我的名头。”
所以,孙悟空还是很看重自己名声的,不愿甩阴招。
当然,可能有人会问,孙悟空不是也钻到蟒蛇精把他弄死了吗,常常钻到别人肚子或者偷和骗都是阴招吗?
对于这些,我只想说:阴招也有底限,算不算阴招完全看孙悟空心情!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不用隐身术隐到妖怪身边给他一棒?
西游记中只有花皮豹子精那段,孙悟空用瞌睡虫把众妖弄睡着,豹子精突然醒了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其他场景里面没有出现过,原因如下。
第一,孙悟空不屑于用这种卑劣手短,包括狮驼岭他被妖王吞到肚子里,也没有选择直接弄死妖怪,就是孙悟空觉得这种手短太卑劣,就得实打实的战胜妖怪才得正果。
第二,剧情需要,说实话按照设定孙悟空完全可以偷袭弄死妖怪,但这样西游路上的磨难也太过简单了,也太儿戏了,所以估计如来那边有设定,这种不算,哈哈。
第三,妖怪都有来路,有的是天上的神仙,有的是神仙的坐骑,结束这一难的标准是从哪来的回哪里去,而并不是一棍子打死,所以孙悟空不能莽撞,偷袭打死不是最终设定,必须尘归尘,土归土。
综上所述,办法是好的,也可以实施,但是达不到最终的结果。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不用隐身术隐到妖怪身边给他一棒?
进了体制有体制内的规矩,不是在花果山当山大王的时候,都是上边派下来刷经验的,你不讲武德一棒子给打死了,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不用隐身术隐到妖怪身边给他一棒?
猴哥什么身份齐天大圣,而且几乎所有妖怪都是正面跟猴哥硬钢,猴哥搞偷袭,只会跌了身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