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刘邦差多少辈,多少年?什么关系?
既然刘备反复强调自己是汉孝景皇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我们就必须整理一下两个人的信息,不然说不过去。这两个人就是:
第一: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24日~公元前195年4月25日),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功不可没。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年轻时候不事生产,游手好闲。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了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又投奔项梁,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掉了。刘邦废除秦朝的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刘邦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既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干,又能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登基后,逐步消灭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王,又裂土分封了九个刘姓诸侯王。刘邦积极建章立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回家,豁免其徭役,重视农业,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刘邦的一系列措施,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缓和了双方的关系。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一病不起,同年驾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第二:汉景帝刘启。刘启是汉文帝刘桓的长子,母亲是大名鼎鼎的窦太后,公元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他是西汉第六位皇帝,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16年。
刘启于公元前141年病逝,享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太子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
说完了刘备的两位命世之英的祖先前辈,我们再说说刘备。
先主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4年)刘备自桃园结义后,率领关羽、张飞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因军功封为安喜县尉,后因张飞鞭打督邮弃官而去。后又追随公孙瓒讨伐董卓,担任了平原县令,又担任平原相。刘备以仁义为怀,曾帮助陶谦守徐州,陶谦把徐州让给了他。
刘备被曹操以驱虎吞狼之计派去攻打袁术,留下张飞守徐州。吕布趁火打劫,在张飞醉酒的一个漆黑夜晚,带兵攻取了徐州。刘备无奈只好投奔曹操。
曹操和刘备联手做了吕布。刘备随曹操进京面见汉献帝。在朝廷上,汉献帝令宗正宣读宗族世谱,宗正宣读曰: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看,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家谱。由此可见,刘备是汉景帝第19代玄孙。汉景帝刘启是汉高祖刘邦的所以,所以,刘备就是刘邦的第22代玄孙。
汉献帝由于饱受曹操欺凌,急需外援,以对付“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就迫不及待地认刘备为皇叔。
汉献帝把刘备当做“救命稻草”。刘备也对献帝同情万分。在许田狩猎之时,曹操对献帝不恭并越礼接受群臣高呼“万岁”,致汉献帝于尴尬境地羞愧难当。刘备目睹了这一切,从此走上了与曹操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彻彻底底的反曹之路。也似乎是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刘备在汝南闹事,穰山之战,刘备几乎倾家荡产。
投奔刘表,在新野经武整军,迎战曹操。刘表死后,刘表的儿子刘琮带领荆州投降曹操,刘备誓死不降,与曹操死磕到底。
被曹操追杀的无路可逃的刘备联合孙权发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
取得成都以后,刘备又和曹操在汉中决战,终于打败曹操,建立了蜀汉基业。
面对反复无常、背后捅刀的大舅哥孙权,他绝不迁就妥协,发动夷陵之战。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兴复汉室,讨伐国贼的信心和决心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
在刘备与曹操斗争到底的艰苦漫长的过程中:赵云来投了;徐庶来帮忙了;诸葛亮出山了;庞统来参加了;黄忠归附了;张松献来了西川地图;法正主动来沟通了;魏延一次又一次地投怀送抱;马超真正地找到了归宿……这一切一切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这些人投奔刘备的人,几乎都是两袖清风,个人利益,他们好像都是不此之图。
刘备的一生是坚决反曹的一生;是不懈努力的一生;是英勇战斗的一生;是艰苦卓绝的一生;是伸张正义的一生;是仁尽义至的一生;是忠于信仰的一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虽然有可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做到,但是这可比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无耻言论要优秀的多!大家觉得呢?
刘备和刘邦差多少辈,多少年?什么关系?
刘备自称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按照刘备的这个说法,那他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正宗的汉朝宗室后裔。且不管刘备的说法是否属实,我们就按刘备的说法来推算下他与刘邦是什么样的关系。
直接推算刘备与刘邦的关系显得有些复杂,但刘备既然以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自居,那我们就从这位中山靖王刘胜与刘邦的关系间接来推算刘备与刘邦的关系。
中山靖王刘胜是何许人也?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九个儿子,也是汉武帝刘彻的同父异母兄,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刘胜被封为中山王,封地在河北境内。
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出中山靖王刘胜其实是汉高祖刘邦的曾孙,也叫三世孙。
刘备虽然自称是刘胜之后,但其实两人之间相隔300多年。刘胜死于公元前113年,刘备出生于公元161年,也就是说刘备出生时刘胜都已经去世270多年了。
刘胜之后传了16代才到刘备这一辈,再结合刘胜是刘邦的曾孙,可以得出刘备其实是刘邦的十九世孙。刘邦于公元前195年去世,而刘备是161年出生的,即刘备出生在刘邦去世356年后。
刘备和刘邦差多少辈,多少年?什么关系?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豪强争霸中原,其中刘姓地方豪强有兖州刺史刘岱、益州牧刘焉和刘璋父子、扬州牧刘繇、幽州牧刘虞、荆州牧刘表、蜀汉刘备。有人怀疑建立蜀汉的刘备是假冒汉室宗亲,和刘邦没有血缘关系。
下面依据演义及《三国志》中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刘备和刘邦相差多少代,佐证刘备是正宗汉室宗亲,并不是冒认的。《三国演义》中:刘备和刘邦相差21代,相差417年刘备,一直自称为“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演义中第二十回,曹操战败温侯吕布后,带着刘备朝见汉献帝刘协。期间,汉献帝刘协得知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查验家谱。演义中查验家谱描述如下: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根据以上家谱,可知刘备是汉景帝的第十九代玄孙,而汉景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由此推出刘备是汉高祖刘邦的第21代。而演义中未交待刘协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多少代,只是得出刘备是自己“叔叔”的结论,想来是第22代。他大喜过望,将其请入偏殿,叙述叔侄亲情。刘协感叹黄权不振,将希望寄托于新认的“叔叔”刘备身上,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帝暗思:“曹操弄权,国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遂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而刘备出生于公元161年,中间相差417年,古代实行早婚早育,大约20年一代,基本符合历史规律。
《三国志》中:未交待刘备和刘邦相差多少代,大约16到20代左右正史上,刘备传记中,刘备是涿郡涿县人,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胜之后,具体为刘胜的第儿子涿县陆城亭侯刘贞。陆城亭侯刘贞是涿郡刘姓始祖,而刘备恰恰是涿郡人,可知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陆城亭侯刘贞曾因小过错,失去了侯爵,沦落为布衣。
刘备与陆城亭侯刘贞中间的家谱世系,三国志上并未记载,只是记载刘备世代居住在涿郡,并非外来户。他的祖先刘雄曾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父亲刘弘早亡,并未致仕。刘备出生后,家道中落,沦落为编草鞋为生。《三国志》中相关记载如下: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㈠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由三国志可知,陈寿考证先主刘备是汉室宗亲确凿无疑,到底是刘备第多少代,由于时间过去太久,又经历了王莽之乱、东汉二百年,记载丢失。刘备出生年代和刘邦大约相差400多年,依据古代20年到25年为一代,可知刘备是刘邦的第16到20代。
总结: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明确指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嫡系子孙,是正宗的汉室宗亲。刘备和刘邦相差16到20代左右,大约相差400年左右。
还有一点,刘备和刘邦两人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出生,都非常相似,都是崛起于草莽之间,大器晚成,都能识人用人,最后建立国家。虽然刘备建立的蜀汉最后被曹魏所灭,这也不能磨灭刘备的功绩。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刘备和刘邦差多少辈,多少年?什么关系?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驾崩于公元前195年;刘备出生于公元161年,驾崩于公元223年。从刘邦离世到刘备出生,两人相差了356年。可以肯定的是,刘备是刘邦的后代,但早已超出五服之外。汉献帝刘协是汉高祖刘邦的第16代孙,而汉献帝称刘备为刘皇叔,可见刘备是刘邦的第15代孙。
刘邦共有八个儿子,每个儿子都封了王;刘备虽为帝室贵胄,却沦落得卖草鞋为生。在西汉初年,刘氏皇族数量不多,故人从都以封爵,大者为王,小者为侯,都是王侯之家。不过刘氏诸侯对中央造成了威胁,还引发了七国之乱,故历代皇帝都在想法削藩。最终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也就是每个诸侯王的儿子都可以从父亲那里得到分封,这样数代过后大诸侯国就变成数百个小诸侯国了,中央再一一收回小诸侯国的治权,完成了中央集权。刘备就是推恩令政策的受害者,他的家族分封到他时就只有一个皇族名号了,什么财富都没有。
刘备见汉献帝时,太监查阅了刘备的生世,承认了刘备的皇族身份。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这样算下来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也就是说刘备的爷爷曾是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没有当官,所以才沦落到贩履织席以维持生计的地步。东汉末年,刘氏皇族宗亲有十多万人,大多数都已经没有爵位了,因此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是不用怀疑的。
汉献帝由于是汉朝皇帝,因此他的身世是十分明确的 ,根据推算他是刘邦的第16代孙。汉献帝的传承如下:1世高祖刘邦—2世文帝刘恒—3世景帝刘启—4世刘发—5世刘买—6世刘外—7世刘回—8世刘钦—9世光武帝刘秀—10 世明帝刘庄—11世 章帝刘炟—12世 刘开—13世刘淑—14世刘苌—15世汉灵帝刘宏—16世汉献帝刘协。既然汉献帝刘协认刘备为皇叔,那么刘备就是刘邦的第15代孙。
刘备和刘邦差多少辈,多少年?什么关系?
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与刘备(161--223年)相差了417年,但由于刘备族谱记载不清楚,不知道二者究竟差多少辈。
刘备作为汉室宗亲,是刘邦的后代,这个不应该怀疑。
理由有二:
其一,四百多年后的刘邦后裔恐怕已经有几十万,不可能都混得很好,种地的、做小买卖的不仅仅是刘备一人。
其二,历代的族谱是很严格的,不必说冒充刘氏宗亲,就是冒充刘姓也是很难的,这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刘备与汉献帝同根同祖,都是刘邦的后裔,这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献帝刘协是刘邦的第十六世孙,这是帝王谱系有明确记载的。
但刘备搞不清是刘邦的第几世孙,也就没法确认刘备与刘协的关系。
但起码皇叔一说是错误的。
《三国演义》第二十回写到:
帝宣上殿,问曰:“卿祖何人?”玄德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令宗正卿宣读曰:“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从这里看出刘备是汉景帝的第十九世孙,也就是刘邦第二十一世孙。
在这里,老罗给刘备的自报家门就是扯淡。
玄孙是明确的一代,就是孙子的孙子。
具体就是:高祖刘邦--文帝--汉景帝--中山靖王--刘雄--刘弘--刘备。
这么说来刘备应该是刘邦的六世孙,比九世孙光武帝刘秀还高三辈。
这显然是错误的,违背基本常识。
另外,献帝拿出族谱,就把刘备认作皇叔,这也是错误的。
东汉开国帝王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传到献帝一共有十三位帝王产生,但献帝刘协并不是刘秀的第十三孙,也就不是刘邦的第二十二世孙。
刘备就不可能是刘协的皇叔。
看一下东汉的帝王谱系:
光武帝刘秀,刘邦九世孙;
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刘邦十世孙;
章帝刘炟,刘庄之子,刘邦十一世孙;
和帝刘肇,刘炟之子,刘邦十二世孙;
殇帝刘隆,刘肇之子,刘邦十三世孙;
安帝刘祜,章帝刘炟之孙,刘邦十三世孙;
顺帝刘保,刘祜之子,刘邦十四世孙;
冲帝刘炳,刘保之子,刘邦十五世孙;
质帝刘缵,章帝曾孙,刘邦十四世孙;
桓帝刘志,章帝曾孙,刘邦十四世孙;
灵帝刘宏,章帝玄孙,刘邦十五世孙;
少帝刘辩,刘宏之子,刘邦十六孙;
献帝刘协,刘宏之子,刘邦十六世孙。
从这个帝王谱系看来,如果老罗所说的刘备族谱是正确的,那么献帝应该是刘备的五世祖,哪里会有皇叔一说。
由此看来,皇叔一说不成立,刘备是刘邦第二十一世孙一说也不能成立。
老罗的说法也就没有依据。
除此之外,没有史料可查。
因此,刘备与刘邦差多少辈也就无可考证。
但不能就此否认刘备是刘邦的后代。
我认为,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还是不必怀疑的。
只是刘备在刘邦出生417年之后才出生,与当时的皇室,特别是献帝的亲疏关系较远罢啦。
犹如今天有刘姓人士拿出家谱,说祖上曾经很阔,多人做过皇帝,这不必怀疑,但也仅仅剩下自豪而已。
谁家祖上还没阔过呢?
不足为奇哦!
刘备和刘邦差多少辈,多少年?什么关系?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刘胜是汉景帝儿子,汉景帝刘启是刘邦的孙子。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中阳里街道)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胜(前165年-前113年),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母为贾夫人[1],西汉中山靖王。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从年代来看刘邦比刘备大400多岁,一百岁按五代来算,刘邦和刘备差了二十辈左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