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国压制,日本军事能达到什么程度,军国主义还能兴起吗?

世界前五

没有美国压制,日本军事能达到什么程度,军国主义还能兴起吗?

没有美国,今天的日本也许已经是一个彻底报废的国度。

因麦克阿瑟被引导、诱使,也因蓝党在大陆溃败,所以USA在1948年迅速放弃了改造倭国的计划,停止拆解财阀,放弃战争责任追究,放弃赔偿要求,吸收倭国进入自身贸易与科技圈子,并用军事保护让倭国节省大量军费开支与研究费,这才有倭国经济1950~1980年的腾飞。

所以,假设USA不压制倭国,那么是否也应该把上述保护引导的措施排除?

别的不说,《旧金山和约》让世界各国放弃的战争赔偿——如果没有USA的故意引导,那么倭国在1950年代能不能陪偿出来呢?倭国经济科技不进入欧美圈子,能不能迅速恢复?没有支付赔偿的倭国,能不能加入联合国?赔偿之后,倭国还拿什么发展经济科技?

没有美国压制,日本军事能达到什么程度,军国主义还能兴起吗?

能呀,现在美国压制这么厉害都有严重的军国主义,并且不断扩军到处挑衅。只不过不敢惹美国人、俄罗斯人、欧洲人。

如果没有美国狠狠压制,日本人军国主义大兴并极速扩军,会先狠狠打击亲日者的脸。

日本人的特点完全是弱肉强食崇拜强者。你的善意加上你是弱者,在日本人眼里算个屁,顶多一块鱼肉。

没有美国压制,日本军事能达到什么程度,军国主义还能兴起吗?

没美国压制,日本必然重新军国主义。同样,苏联肯定核轰日本,也许日本早已不存在了。

没有美国压制,日本军事能达到什么程度,军国主义还能兴起吗?

图片里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锐的两型战舰,左侧是30FFM护卫舰,右侧“金刚号”宙斯盾驱逐舰,对于日本武器装备了解的军迷都知道,日本战舰的性能都很高,但是这些战舰当中的主要子系统都是欧美国家的产品,比如说:“金刚号”上的SPY-1D 3D雷达、MK48垂直发射器和“标准3”防空导弹、LM2500+燃气轮机…等等均是美国武器系统,换句话说“金刚号”只是日本建造了一个舰壳然后装满了美国货,而没有了这些主要子系统日本是根本制造不出来大型战舰的!

另外,空中自卫队对于美国装备的依赖程度更深,图片里:F35A、F15J、F4J都是美国授权在日本组装的,F2虽然号称是自己研制,实际上洛.马公司帮了很大忙,几乎就是放大版的F16C,虽然说制造工艺不错,但是性能平平淡淡与现在的F16Block60版本的综合作战性能相比差距很大。

其实日本的军事工业能力在二战结束之前与当时的英美苏德…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就是近代工业化实际较短,而包括武器装备在内的这些工业制成品需要的是工艺积累,日本在进入到1900年代之后工业才逐步走向正轨,但是积累太薄加上资源匮乏制造业产能不足最终战败了。

而当麦克阿瑟专机降落东京的这一刻,日本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军工体系就永久性的不完整了!麦克阿瑟和美国政府非常清楚日本在亚洲的战略价值,只有完全控制日本才能控制东亚,而完全控制日本最首要的就是解除日本的武装和军工制造体系,使其不能成为“撕咬美国恶犬”,还要给他套上一根狗链成为美国的好狗。

所以,日本战前那些什么“三棱”、“住友”、“八幡”…等等这些军工企业统统被解体,关键性从事军工研制的人统统失业回家或者转行从是民用品制造,就这样这样严厉管制了70多年,日本研制军工的人早已经断代了,没有人才储备还怎么去研制新型武器装备?

有看官会说,日本战后的基础工业能力还在并且整体性的先进,若是转产军工工业不行吗?

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日本民品包括:钢铁、机械制造、电子…确实先进,但要把民品转产成军品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就像前面说的这里面包含着工艺积累,比如说:日本的90式和10式坦克安装的120毫米坦克炮,仍然是仿制德国莱茵L44型,它们之前的74坦克用的是英国的L7型105毫米线膛炮,当时在研制90式的时候日本想投机取巧,也就是将105毫米直径扩大到120毫米,结果就是试炮的时候多次炸管!根本不能用,最后老老实实的再次引进德国炮。

按理说日本钢铁和机械加工工业发达,工艺积累经验相比其他行业也更加丰富,而且美国对日本的陆战装备没有多少限制,那为啥研制不出来合格的120毫米炮呢?这就是长期不从事军工研究,民用的那一套拿到军工方面可借鉴的经验太少了!

坦克炮这个事情只是日本军工整体研发落后的一个小事儿,航空航天大飞机、太空飞行器、原子能、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等核心产业日本都是围绕着美国工业体系,说白了就是给美国打下手,核心仍有美国把持。

所以,即便是美国完全放松了日本的军品研发,日本就是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也得至少40年才能赶上美国现在的军工研发水平,问题是40年之后美国和其他军事强国的武器装备水平是什么样?就这还搞啥军国主义?不怕再次“招核”?

没有美国压制,日本军事能达到什么程度,军国主义还能兴起吗?

地球狂人,疯狂至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