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后,机关事务管理局应该改为什么编制?

机关事务局的改革大概情况是:市级以上务管理局机关还是保持参公单位不变,县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则从参公单位改为一类事业单位。下面介绍某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

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是负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等机关行政事务管理的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副处级,人员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人员经费由市财政核拨。

  一、市级机关事务局内设机构

  根据以上职责,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设7个职能科室(均为正科级):

  (一)办公室。

  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本局的党务、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工青妇、保密、信访、计划生育等工作;负责拟订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起草本局综合性报告、文件、文电处理等工作;协助做好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后勤保障和有关接待工作;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财务科(市机关大院财务结算中心)

  负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和市委办公室、市人大机关(含依法治市办)、市府办公室(含直属单位、挂靠单位)及本局经费的预算决算、财务开支的审核报批工作;负责上述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纳、货币分房等工作;负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举行的重大活动和召开的重要会议经费的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办理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部分行政和事业单位资金的划拨、转付、报销等财务管理及结算业务;协助核算单位完成市财政核定预算开支;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管理,堵塞各种漏洞。

  (三)物业管理科

  负责机关大院的规划建设、卫生、绿化和办公用房的统一管理;负责管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委办公室、市人大机关、市政府办公室及其直属单位、挂靠单位的房产和物业;负责节日及重大庆典活动、会议期间机关大院等场地的布置服务工作;负责管理机关大院内各有关会议场所。

  (四)保卫科

  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大院内单位做好机关大院的治安、保卫和防火工作,维护机关办公秩序;管理机关大院传达室;协助处理大院内的突发事件,协调管理大院警卫排。

  (五)车辆管理科

  负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班子领导的公务用车调配、更新报废等工作,负责市委办公室、市人大机关、市府办公室公务用车的调配、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市委、市政府车队及车辆维修中心。

  (六)办公设备管理科

  负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办公设备维护,负责市委办公室、市人大机关、市府办公室及本局办公用品和办公设备的采购、管理等工作。

  (七)生活服务科

  负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在职领导以及人事关系在上述单位的离退休市领导的各项保障服务工作;负责管理机关食堂、机关医疗室。

   二、直属事业单位

  市委市政府车队(正科级):负责市委、市政府车队及市人大机关的车辆维修、维护等工作。配备事业编制21名,设队长1名,副队长2名。人员经费由市财政核拨。

事业单位改革后,机关事务管理局应该改为什么编制?

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职能有两大类:一是党委、政府、机关单位后勤保障,二是公车管理。

1、从职能可以看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职能以公共服务为主,此项职能是可以被社会服务所代替。

2、从服务对象来看,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服务对象是机关单位,这在承担公共服务的社会法人中又是比较特殊的,服务人群单一,对象固定,工作有一定的强制性。

3、从人员构成来看,机关事务管理局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管理人员一般是组织任命、调动而来,负责管理、协调、考核等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主要是水电、司乘、维修、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人员,有体制内的,有合同制人员。

4、从工作方式来看,机关事务管理局部分职能有不可替代性,多半由体制内人员保障,部分职能可以完全或部分由社会服务代替,由合同制人员和社会租赁服务承担。

5、机关事务管理局由于其特殊性,一般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于其人员的特殊性,一般不能参公。

6、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改革方向,是直接提供的服务职能越来越少,管理、监督、考核等职能越来越强,机关会缩编,服务职能会剥离。

事业单位改革后,机关事务管理局应该改为什么编制?

在我所在的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是属于市政府直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大体有:

1、负责机关事务的管理、保障、服务工作。

2、负责机关有关部门行政经费、社会保障经费、职工住房补贴经费和行政机关事业经费的预算管理,及机关后勤服务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

3、负责机关房地产管理、修缮和机关宿舍和办公用房的分配管理工作。

4、参与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各项重要会议、举办重要活动的总务工作。

5、负责上级机关派来的挂职、交流的领导干部及离退休老干部有关生活服务保障工作。

在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具体职能中,有两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车辆管理,公车改革后,虽然这项职能已被削弱,但留存的公车,还是由机关局具体负责协调调派的;二是机关房产和离退休干部的后勤保障工作。这两项职能都与领导有关联,决定了机关局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即便有什么改革,想要动机关局的利益,基本上不太可能。机关局局长干得好的,提拔重用的也不少。在我们这里,此前几位机关局的局长都获得了重用,放到了县里当主官。

事业单位改革,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主体性质不会改变,应该还是全额事业编。但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会继续优化,压缩部分职能,采用服务外包的形式公司化操作,比如后勤门卫、车辆管理、保洁等,部分在编人员会分流,而后将职能逐步剥离体制,减少编制和职数,达到瘦身的目的。像我们这里,就专门成立了机关后勤中心,以公司化的模式承包机关单位的节能管理、食堂服务等。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事业单位改革后,机关事务管理局应该改为什么编制?

机关事务管理局属于参公改革单位吗,会如何改?

说到机关事务管理局,很多人都不知道属于什么单位,是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改革的推进,大家也在关心机关事务管理局接下来是否会改制?

先来看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概念,负责机关的后勤综合管理、公共机构节能、公务用车管理、机关基建及宿舍管理、机关食堂和机关幼儿园的管理工作。

至于接下来是否会改革,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和政策出台,不过这个话题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论和猜测,下面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回答!

网友A:原来省级大部分都是行政,只有个别参公,这次应该都改成行政了。市级的辽宁已经全部跟随事业单位改革成公益类事业单位了,感觉其他地方效仿的可能性比较大。

网友B:原来省级大部分都是行政,只有个别参公,这次应该都改成行政了。市级的辽宁已经全部跟随事业单位改革成公益 ...

网友C:那不是亏大了,以前有车补 考核奖 职级并行什么的,改成事业啥也没了,还干个毛线呐。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文:湖北中公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改革后,机关事务管理局应该改为什么编制?

机关事务管理局经过这一轮改革后,与以前相比工作性质没有变,还是负责党的委员会及政府机关事务的管理,保障,服务工作,区别较大是各市县,叫中心的居多,叫局的也有。嗯,有点更适应于市场的节奏。下面谈省机关事务局。

1,省机关事务局为正厅级单位,它是省政府的直属部门。是局本级预算单位一个,为局机关和局后勤服务中心两个单位合并编报预算。局机关共有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政策法规处,办公用房管理处,公务用车管理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房地产管理处,生活区管理处,机关党委和离退休干部处共11个处室,局后勤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2,局属参公单位一个,为省直机关住房改革办公室。

3,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共10个,它包括省直机关供暖中心,礼堂管理中心,老干部生活服务中心,省直机关建设服务中心,省直园林绿化中心,省直机关综合服务中心,省直机关综合执法应急用车保障中心,及省直机关一二三幼儿园。

从财政收入上来看,全年财政拨款为38,109万元,占收入总额的83.75%,事业收入1,363万元。占收入总额的3%,经营收入3,959万元,占收入总额的8.7%,其他收入2,073万元,占收入总额的4.56%。本着过紧日子的精神,今年还会继续压缩开支,更要把钱用在刀刃上。

事业单位改革后,机关事务管理局应该改为什么编制?

行政属性的改为行政编制,纳入公务员管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