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清华、北大的人在当地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我们老家政府规定:参加当年高考的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的,县政府奖励5万元;考入校友排名前10的985高校,县政府奖励3万元;考入校友排名前20的985高校,县政府奖励2万元;考入其他985高校的,县政府奖励1万元。

除此之外,政府还积极为考入本科以上的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联系银行,办理低利率的入学贷款。

另外,各学校、乡镇在县政府奖励的基础上,也进行相应奖励:具体是,奖励数额不少于政府奖励的一半。

比如:考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县政府奖励3万元,学校奖励1.5万元,乡镇奖励1.5万元,该考生可以得到奖励金6万元,足够缴纳4年的大学学费了。

另外,个别稍微有钱的村,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但是数额不多,也就是几百一千左右。

因此,学生只要好好读书,考入好的学校,既不用担心学费问题,还有额外的奖励金。

考上清华、北大的人在当地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能够考上清华、北大在我们大山东,皆为大市状元、地级市状元、县级市(包括县、区)状元、省级规范化高中状元、班级第一名(很少有第二名、第三名),均为姣姣者,所以每年高考结束,录取工作开始,欢声雀跃的学校老师、家长、教育系统等开始街头巷议,发自内心的渍渍称道,学生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更是喜上眉梢,记得我们街办上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89年)当时教育局学校老师专门给家长学生道喜送上喜报和现金,初中老师更是细致,说该学生的祖上曾出过贡生,多少代祖上冒出青烟。

九零年我们邻居的女儿考上北大,记得山东实行什么标准分,居说科科满分,女孩子聪明伶俐长的才貌双全,她在高中阶段住在她姑姑家(她姑姑从事多年的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现为级步主任主抓毕业班工作),她姑姑对该生从严治学,没有假期,最多星期六下午让她休半天。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勇夺区状元考取北大,并且在中国北京举办的亚运会上担纲旗手,每年高考结束谁家孩子考上一本啦,家长有些忘乎所以时,背后总有这样那样的声音人家谁谁北大毕业现在在美国什么科研硅谷,现回到上海花上千万买的别墅(十年前的),位于国际金融中心陆家嘴,今儿身价多少呀?考上清华北大一生的光环连连,耀眼夺目。

考上清华、北大的人在当地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这个,不同地方不一样啊。

比如,上图这位童鞋,中学奖了30万,村里头奖了30万,商会奖了10万,市政府奖了30万,恒安奖了30万,北大还奖了5万,加在一起就已经135完了,而且后面还可能会有其他奖金。

这135万,在三线城市都可以买套房了。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干脆别去读了,复读一年继续考北大,然后再挣个一百多万。

当然,这个是个案,各个地方的政策是不一样的。

前段时间,广东江门恩平市,设立教育发展专项基金,每年有600万元专款对办学业绩突出、绩效考核优秀的学校进行奖励。

每年专项基金奖金总额为500万元。若当年有1人考取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则奖给考生100万元,奖给考生在恩平就读的小学、初中、高一、高二所在学校的教师各60万元,奖给高三科任教师160万元。

这就是为啥各地中学对于生源的竞争会这么激烈呀。

因为有了好的生源,考取了名校,那么,学校的声望就有了,招生就容易了,各种奖金、补贴也就随之而来了。

这个事情当然有利有弊,弊端就是会使得教育有些功利,对于一些“差生”来说也有失公平。

但是,好处就是,毕竟是促进教育的事情,而且,对于一些优秀的贫困生来说,这是非常好的机会,毕竟,高考可能是全中国最公平的考试了,甚至都没有之一。

不管怎样,这也是对那些说“读书无用”的人的打脸吧。

考上清华、北大的人在当地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

我老家是四川一个比较偏僻的地级市,虽然也属于交通枢纽,入川要冲,但因为川渝地区特有的地形,那里恰好处于盆地的外围,所以山多、水多,经济并不发达,教育并不发达,比起成都、重庆而言,差距很大。虽然恢复高考四十年来,也出了一些北大、清华的学生,但数量很少。每年最多出一两个,有时候还一个也没有。

我家是一个大家庭,亲友之中,从恢复高考后到现在,出了不少大学生,但考上北大的只有一个,是我一个表叔,91年考上北大,学计算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会儿,上大学对专业并不敏感,因为考大学很难,能考上是关键,至于什么专业,人们都不关心,反正考上了,国家包分配,前途是有的了。所以,考上大学就要挂横幅、放鞭炮、办酒宴等等。

比考上大学更牛的事情,就是考上北大清华了。表叔考上北大,而且似乎考了全省前几名,据说是市委宣传部、教育局、电视台的人联合出动,专门送录取通知书到家门的。通知书送到家门,放了很大一阵鞭炮(那会儿并不禁止鞭炮),还有大红横幅,上书“热烈祝贺我市XX中学XX同学考取北京大学”。然后是电视记者采访,领导讲话之类。就在现场办了个小型庆祝大会,还奖励了六千元(那会儿六千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自然,城内是挂了大红横幅的。还有电视台、报纸的跟踪采访报道之类。那会儿上大学需要办理户口迁移、粮食户口迁移,表叔这些事情都是相关部门直接办好了送上门的。

据说有当时的市委领导亲口对表叔说,去了北京,要么就留在北京当官,以后家乡人在北京办事,也可以提供一些方便;家乡缺人才,更缺高材生,如果能被分配回来,我们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表叔大学期间,他们家因为出了北大的大学生,政府都给予了关照,得到周围人各种羡慕和尊重。表叔也成了老师们、家长们嘴里常常提到的人,成了孩子们的榜样。

不过,他毕业后,并没有走仕途,而是被分配到了北京一个科研所,过了两年辞职下海,在中关村和大学同学创业,因为懂电脑,哥们几个迅速发达了,在2000年前后赚了数千万,后来又投资北京的房产,收获颇丰。

这几年能考上北大清华同样很难,同样会有亲友祝贺,也有不菲的奖励(据说各种奖励,包括学校奖励,政府奖励等,加起来可以拿到数十万),但荣耀程度似乎不太可能超越当年表叔考上时候的盛况了。

谢谢大佬们阅读,手机打字,欢迎点赞、评论,说出你们知道的相关故事。

考上清华、北大的人在当地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在我们这儿,一个四五线小县城,如果你考上清华北大并承诺上完学后回家乡发展的话,不仅有钱,还有房。

有人说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可是在广泛的四五线小城市里,出一个清华北大还是不得了的事。我们市今年考清华北大的有30个,可是把市区和一个教育强县的学生去掉,我们有2个,有的有1个,还有4个县一个都没有。尽管我们每年能有一两个,但现在还是要挂红条幅宣传的,当地电视台采访,还有一些本地教育机构的采访,这是本地教育局的政绩。

关键只要考上比较不错的大学(985)的学生,一般很少返回家乡工作,宁愿在大城市里漂泊。更不用说北大清华,回当地不说地位怎么样,开个教育结构轻松招满人。

考上清华、北大的人在当地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就以我们一个普通县城来说,考上一个清华北大生,足够全城狂欢了。

一旦确定被录取,便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巨大命运转折了。

不需要等到功成名就,只需要确定被录取,名利就会纷至沓来。

首先第一波抵达的是老师和同学的祝福与羡慕。然后是学校领导陪同县乡村三级领导到学生家里嘘寒问暖,表示慰问。然后拿出带来的当地政府的十万奖金。当然乡政府,村委会,当地爱心企业和组织的奖金也都已经在路上了。

然后被各级领导会见,并合影留念。当地各级各类学校邀请做励志报告,当然也是名利双收的事情。

县城的大街小巷到处是红色横幅,上面用黑体字书写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名字。

学生家里也开始忙碌起来,亲戚邻居都来祝贺,当然也不会空手来。

上面这些待遇还只是刚考上的待遇呢。如果这位同学毕业后觉悟够高选择助力家乡建设,回到当地县城,也会一路高升。

在单位里,学历是个硬条件。有清华北大的名校光环,这位同学的评优晋级,职务晋升都大概率会一路顺风。因为他的学历在小地方太扎眼了,哪个领导不喜欢带着一个清华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检查工作?几乎不是他需要单位,而是单位需要他了。一个单位有了清华北大毕业生,那简直是给单位脸上贴金呢。

至于找对象,当然不再是问题。

唯学历的环境里,清华北大毕业生在当地的待遇好的让人几乎不敢相信。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