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还是古代男耕女织,是不是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婚率逐年上升?

现在就是恢复到古代的男耕女织的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也未必能够使离婚率下降,因为导致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是男耕女织还是外出打工,原因是现在农村青年的思维方式、生活追求与过去有了明显的区别,这也是随着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不仅中国的离婚率上升,世界各国的离婚率都在上升,我在日本工作六年多,日本的离婚率也是居高不下,而且根本不结婚的人的比例更高。

古代中国讲究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之下,人们不要说有感情,没有感情也会在一起生活一辈子。古代人没有自由恋爱,男女之间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维系他们婚姻的是封建礼教的约束,古代几乎没有女性能够主动提出离婚的可能性,因为古代中国男尊女卑,女性没有社会地位,出现离婚也是男方把女方给休了,所以古代社会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完全靠碰运气。很多夫妻之间出现不和的现象,也只能忍气吞声将就一辈子

社会发展到今天,在思维方式和生活追求上完全不一样。现在国家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婚姻法所保护的是婚姻双方的合法权益,对于不和谐难以维持的婚姻,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规范都没有要求勉强维持。这和古代相比,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维系婚姻的外部条件已经发生了逆转。

现在的年轻人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比较多,更注重个人的价值体现和个人喜好的满足,对婚姻并没有像古代看的如此的重要,互相的包容性比较差 ,所以三句不合或者一点小事就有可能导致离婚。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外界的刺激和诱惑因素大为增多,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很多的年轻人不再随遇而安,而是利用一切手段实现自己更丰厚的物质享受,这样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远远大于了古代对于维系婚姻的追求和对于维系家庭的欲望。一旦达不到自己的理想要求,往往就会分道扬镳。

现在年轻人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应该承担的一些家庭义务,比如照顾老人,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等缺乏过去那种责任感,有的人因为不堪这些负担而选择离开。

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风尚,很多的人不因离婚而感到难堪,不因为离婚而感到过度的伤感,稍有不合就选择离婚,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传染趋势,离婚率越高更多的人越不注重对婚姻的维护,导致离婚率循环增长。

当然,现在因为很多人到外地打工,造成夫妻分居,也是离婚率上升的原因,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即便是夫妻双方都一起外出打工或者一家人都一起外出打工,也有很多人离婚。

所以靠古代那种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在现在是根本无法解决离婚率高的问题。而且现在的社会现实已经在农村根本无法维持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已经几乎见不到年轻人,年轻人都早早离开农村,到了城市,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现在还是古代男耕女织,是不是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婚率逐年上升?

如果现在是古代的男耕女织,离婚率肯定的少。

为什么?因为古时候的人大多都讲究夫唱妇随,相夫教子,女人出门肯定的少,因为男出外负责耕田,女居家负责织布,女性接触社会面少。古时侯,女性都讲究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礼、仪、廉、耻,因此,古时女性交际面少,加上种种条条框框束缚,肯定没有离婚这种概念啦!既使丈夫早死,再嫁的也少。

现在就不同了,改革开放,思想开放,社会接触面广,网络信息铺天盖地,一夜情,闪婚,网恋,各种五花八门的恋爱情缘,离婚率不高才怪呢!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男女象古代那样接触面少,没手机没电话没有象现代通迅交通等发达的社会,肯定离婚率就不会有这么多啦!也不会有逐年上升的现象啦!

如果现在还是古代男耕女织,是不是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婚率逐年上升?

“离婚”的根源是什么?是诱惑、挑剔后而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人的诱惑力也就越大,节制不好便是矛盾的进一步恶化,其结局只能是“分道扬镳”道扬镳,当然,古代男耕女织的原始而落后的生活方式相对而言则少了太多的“势利”和“诱惑”。

如果现在还是古代男耕女织,是不是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婚率逐年上升?

有许多事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禁锢久了,自然向往自由,自由久了一定思念稳固,人性的使然。

如果现在还是古代男耕女织,是不是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婚率逐年上升?

起码不会这么普遍。如果现在还是男耕女织的生活,我想离婚率肯定不会这么高,问题是仍然男耕女织,每家一垧多地,怎么生活呀,到头来,不还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离婚吗?现在男的都去得外出打工,女的在家种地,这样夫妻一年得有七八个月不在一起生活,男女都有生理需求,怎么办?见异思迁是很正常的。

如果现在还是古代男耕女织,是不是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婚率逐年上升?

很多时候婚姻的质量不在于形态意识,而在于人的思想。古代人从小学习孔孟之言,受儒家思想影响,讲究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男子则先修身在齐家,女子相夫教子,无才便是德。对于婚姻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庭主次、等级分明,核心思想观念代代传承,所以我们在电视上常看到一些百年大家族,四世同堂、五世同堂,逢年祭祖,盛世空前,孝道文化、家庭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试问当代这样的还有多少?就算逢年过节聚聚,除了玩手机、炫富还有什么文化?

我们在看古代人对婚姻是多么重视,首先是三书六礼,聘书、礼书、应聘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生肖属相、生辰八字,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拜庙跪祖。在看现在婚姻中,除了红包文化传承了,还有什么?

所以在我看人看来,离婚率的居高不下、婚姻质量的缺失,不是现在生活状态决定的,而是思想文化决定的,是道德底线的缺失、是追寻自我、从尚自由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结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