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把汉城改名首尔一共花了多少钱?
题主提出这个问题估计是对韩国把汉城改为“首尔”这一改名过程存在误解,认为韩国把首都汉城改为首尔是在韩国国内和国外都做了修改吧?如果是那样的话,韩国确实要花很多钱,因为在国内涉及到很多的印刷品,单位名称、很多的文件都需要作全面的更改。
其实在韩国把汉城改为首尔并不是在韩国国内也做了修改,而是针对针对外国进行了修改。在韩国国内一直汉城发音就是首尔,而使用的汉字是汉城。所以在2005年的时候,时任汉城市长的李明博对外宣布,汉城不再使用汉城而改为音译的叫法“seoul”。韩国本身并不会花什么钱,就是开了个新闻发布会。这也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叫法。
其实在这之前,中国已存在这种改变,大家可能记得中国首都北京英语曾经叫做PEKING,后来随着中国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国家对外统一要求中国的地名一律采用汉语拼音的方式,所以北京也就改成了BEIJING,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国际交往方便而采取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韩国把汉城改名首尔一共花了多少钱?
在2005年的时候,韩国将汉城的中文名称正式改为“首尔”,“汉城”这个名字不再使用,众所周知,城市改名的相关花费不少,不过当年汉城更名首尔,韩国倒是没花什么钱,倒是我们因为韩国改名,花费了不少。
首尔最早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百济王国时期,当时被称作“慰礼城”,之后被高句丽所占据并改名“北汉山郡”,新罗王国时期称作“汉州”,高丽王朝时期称作南京汉阳府,李朝建立后定名为汉城府,而当时的百姓称为“汉阳”。李朝五百多年的岁月里,汉城、汉阳这两个名字一直都在广泛使用着,其历史比“韩国”更加悠久。
李朝末期的1897年,李朝第26代国王李熙正式更改国号为“大韩帝国”,韩国之名由此诞生并且沿用,不过,汉城的名字始终没有改变,不久以后韩国被日本所吞,日本将汉城的名字改成了“京城府”。直到战后半岛光复,韩国人废除了京城府的名字,并且废除了汉字的使用,直接用韩语固有词汇“Seoul”来称呼,意思就是“首都”,汉语发音就是“首尔”。
汉字从汉武帝灭卫氏王权在半岛北方建立汉四郡开始,就已经开始传入,后来随着儒学在半岛的传播,汉字成为了后来古代韩国的主要使用文字,如此一来,古代的韩国就成为了一个有自己的语言,却使用着汉字的特别国度。李朝的世宗大王李裪虽然发明出了谚文,也就是韩文字母,但长期被文人士大夫排斥,所以并没有成为主流。
直到近代时期,随着日本的入侵与清朝的不断没落,韩国人逐渐产生了与汉字文明划清界限的念头,去汉字化就首当其冲,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冷藏数百年的韩语被重新使用,并且迅速复兴起来。战后,半岛南北先后都废除了在半岛使用上千年的汉字,很多汉语事物都被改成了韩语,不过地名除外,因为韩国大部分地名都与中文固有发音难以分离。
不过汉城是个例外,日据时期的“京城府”被废除之后,韩国也没把“汉城”的名字改回来,而是直接称作“Seoul”,事实上从那时开始,全世界除中国外,都已用“Seoul”这个名字来称呼韩国的这座都城,唯独中国仍旧在使用李朝时代的旧称“汉城”。也就是说,其实“汉城”这个名字只不过是中国的习惯称呼,战后韩国的都城就一直叫“Seoul”,并不再叫汉城。
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在古代将古印度地区称作“天竺”一样,其实这个名字是我们取的,他们自己压根儿就不叫“天竺”,按照他们的本土语言发音,更加接近“印度”这个发音,所以在玄奘西行回来之后,逐渐将其翻译改成了“印度”。战后的韩国首都如果按照意译,就叫做“首都”,按照音译,就叫做“首尔”,汉城的名字从此废弃,只有中国习惯了还在这么叫。
说白了,当年所谓“汉城”改名“首尔”,纯粹就是针对于中文译名来的,“汉城”这个名字既不是音译也不是意译,只是习惯称谓而已,而那时候全世界其他的国家早就使用了“Seoul”这个名字并没有用“汉城”的。说再明白点,韩国这次要求将“Seoul”的译名改成首尔,他们自己并没受到什么影响,因为需要名称全面变动的是咱们。
从国内以往地方改名的经验来看,需要的相关花费还是不少的,当年北京把自己的英文名字从之前的“Peking”改成“Beijing”就花了不少钱,但韩国这次“正名”,麻烦的却是我们。之前所有标注“汉城”的地图、标牌等等全都废弃不能继续使用,全部都要改成“首尔”,韩国与其他国家都没啥影响,我们却花了不少的钱。
韩国把汉城改名首尔一共花了多少钱?
韩国把汉城改成首尔不花钱,花钱的是咱们中国人。
这么说,你可能不太理解,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说我们中国现在通知美国,以后中国的英文名不叫china了,都要改成zhongguo,咱们中国需要花钱吗?
不需要,我们只要举行一个正式的发布会,向全世界宣布这一决定就行。
但是美国英国这些国家就麻烦了,他们以前称呼咱们是china,现在要改成zhongguo,那么所有含有词汇china的地方都要改,例如地图,图书,剧本,标志牌等等,算下来就是一大笔钱。
同理,韩国人把汉城改成首尔也一样。韩国人来一个发布会就完事了,啥也不需要改,他们本来就称首尔为首尔。
麻烦的反而是咱们中国,已经出版的地图都要换,图书标牌邮政等凡是有汉城这两个字眼的地方都要改,单独修改一处可能还没那么麻烦,可咱们中国有十四亿人,这么大的国家那么多要改的地方,汇总起来要花的钱可就多了。
那你可能要问了,其它国家比如美国英国不需要改吗?
还真不需要。
因为首尔在英语中一直翻译成Seoul,所以其它国家不需要改。
那为啥中国翻译成汉城,韩国人又为啥要把汉城改成首尔呢?
汉城这个名字是古代朝鲜王朝对首尔的称呼,这个词是汉字词,也就是从汉语里借鉴的,当时汉城这个称呼主要是作为官方正式名称来使用的。
至于普通老百姓,则不大用汉城这个名字,他们有另外的叫法,就是首尔。首尔서울是一个朝鲜语固有词汇,意思就是首都,所以首尔可以说是自古以来老百姓的习惯叫法了。
1910年日本殖民朝鲜以后,在官方场合称呼首尔为京城,当地百姓依然按照习惯称呼首尔。
韩国独立后,1946年确认首尔的正式名称时,遵从了普通老百姓的叫法,正式把首都命名为首尔서울,英文翻译为Seoul。
而我们中国人在称呼首尔这座城市时,则沿用了朝鲜时代的官方叫法,依然叫做汉城。
韩国虽然把自己的首都正式命名为首尔,但是汉城这个词在个别地方仍有使用,比如韩国有一所大学就叫汉城大学。同时韩国还有另一所大学叫首尔大学,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所大学。
这里就有麻烦了。
因为我们中国人把首尔翻译成汉城,很自然的就把首尔大学给翻译成汉城大学,这就和另一所汉城大学混淆在一起了。
假如你现在寄一样东西到汉城大学,你用中文写地址:汉城大学,那边邮局看到就犯愁了,中文汉城大学既有汉城大学的意思,又有首尔大学的意思,到底是哪一个呢?因为这个寄错东西的事情时有发生。
随着中韩两国交往日益频繁,把首尔翻译成汉城造成的不便也越来越大,于是韩国决定更改首尔的中文名称。
2005年1月,韩国政府正式宣布把首都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我们中国根据客随主便的原则,从此改称汉城为首尔。
我们中国网络上经常有一种说法,认为韩国把汉城改成首尔,是出于民族主义的考虑。通过以上介绍就能明白,改名实际上是为了方便两国交流,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况且韩国地名大多借鉴中国汉字,上到国家名称,下到城市里的某某洞,农村的某某里,都是汉字名。真要出于民族主义考虑改名的话,恐怕永远也改不完。
韩国把汉城改名首尔一共花了多少钱?
不花钱。因为韩国首都从一九四八年起一直就是 서울 。倒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花了不少钱去修改各种出版物。而因为改正名字一事其实是李明博管治首尔时期由首尔市厅提出的,韩国中央官厅(如外交部)也没有发生额外的行政支出。
其实文化自信主要是看两点,一个是看你的包容性,另一个就是看你的传承,那怎么看包容性呢,就是你对外国文化的包容程度,如果你连外国文化都不敢接受,起个外国名字就吓得视为洪水猛兽,是不是有点太自卑了?
韩国在2005年把它的首都改名为首尔,这里原来是叫汉城。韩国的目的就是为去汉字化,觉得韩国用到的汉字地名太多了。于是他想维护自己民族一种自尊,就想起来改名字,其实汉城这个名字很早在14世纪的时候,那时候还是朝鲜李成桂王朝。由于朝鲜国王比较崇拜中原文化,就把他们的都城改名为汉城。后来李明博当上汉城市长的时候,就把汉城改名为首尔。
从1394年的时候,朝鲜王朝开国君王李成桂迁都汉阳,后来改名为汉城后。到如今汉城这个名字已经使用了600多年。到了1948年8月,大韩民国建立后,就把汉城改为他们的首府,英文名字叫Seoul。后来世界各国翻译的时候,都把韩国的首府汉城英译为首午尔。但在韩国书面汉字仍然写作汉城。
随着韩国与世界的往来与日俱增,汉城名称造成混乱越来越多。而且随着韩国的民族感增强,他们觉得汉城越叫越别扭,于是到了2005年,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使用新的名称叫首尔,取代了使用600多年的汉城。其实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如果你足够自信的话,完全不必要这么自卑,你看看美国就知道了,虽然美国一直以来和中国不是很对付,但是美国就是足够的自信。在美国用中国人命名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
在2005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纽约市将纽约曼哈顿的一段东百老汇街命名为林则徐路。今天还有一个林则徐广场,矗立着林则徐的雕像。还有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南部,有一个城市叫卧龙岗。而这个1826年命名的路卧龙岗,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南半球最大的佛教寺院南天寺。还有在世界各国的外来地名中,最出名的洋地名,莫过于在各个国家都可以看见的唐人街了。
中国在这一点也做的不错,在2003年的时候,哈尔滨把一段街名改名为了果戈里大街。就是为了纪念当年的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所以就把这条街命名为了果戈里大街。这就体现了我们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而把汉族文化视为洪水猛兽。这正是韩国人小心眼和自卑的一个表现。
韩国把汉城改名首尔一共花了多少钱?
韩国的首都“改名”,就花了一场发布会的钱,或者说也没花什么钱。
韩国用的是韩语,韩国首都的名字在韩国建立后就一直是서울(Seoul,韩语“首都”之意),一直到现在也没变过。
不过,后来韩国也没确定首都的“汉语”称呼,我们也一直用传统习惯称谓称呼韩国首都为“汉城”。
然后么,2005年1月19日,当时还是韩国首都市长的李明博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正式确定韩国首都的中文称谓是“首尔”,也就是서울(Seoul)的中文谐音,并要求世界中文圈里不要再使用“汉城”的说法了。
这个记者会也不需要几个钱,反正场地和设备都是现成的,反正韩国官方就这么定了韩国首都的中文称呼“首尔”。
当然,我们这边也认可了,当然我们也不需要花什么钱,最多以后印刷的世界地图再改一下就行了,外交场合的一些材料啥的改下就行了。
其实,这个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改了就改了,毕竟这是人家的城市,要改一下某种语言的译名也无伤大雅,毕竟人家首都用自己的语言发音,那汉语谐音也确实是首尔。
韩国把汉城改名首尔一共花了多少钱?
你好,题主。韩国把汉城改名首尔一共花了多少钱?
一个国家,更改了城市名称,应该不用花钱吧?如果要花钱的话,这费用应该交给谁呢?
下面是汉城更名为首尔的历史。
现在我们叫的“首尔”在朝鲜时代被称为“汉阳”,在日本殖民时代被称为“京城府”,相当于京畿道的一个行政区(韩国的“道”可以理解为“省”)。1948年8月15日,随着日本的无条件投降,首尔市政府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在1946年8月15日,韩国解放一周年,首尔市从京畿道管辖中撤出,晋升为省级市。紧接着,大韩民国政府成立于1948年,首尔被确定为首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