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毛泽东的书法?

喜欢毛泽东书法,却不知道好在哪里?

毛泽东的书法,普今天下谁人不晓?虽然他从来都是用很谦虚的语言说“我哪里懂得什么书法”。但明眼人一看他流畅洒逸的字迹,便知他有着豪爽宽廣的胸怀,干脆利落中若如行云流水,足显出他的高深远见和抱负。

毛泽东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自然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识风格,书法上,他虽然不是专业,但他对书法的喜好和造艺却不同于人,所以,他所写的诗词、名匾、招牌、题名及语录,无论是正体楷书,还是撩草简说,都非常潇逸流闲,表现出他的果敢风格。至使他说“前古所有书法他都看不上眼”。这并不代表说是别人的书法不及他,没有他写的好,而是因为性格,因为年代思想的政见和审美不同,毛泽东喜欢的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气势,如翻云覆浪的滂沱,他爱那气象万千的澎湃,所以他看不起别人的书法,总觉得那些字太多隐伤哀忧,缺乏了一些大气与豪爽思想。

其实大家也很容易理解这样一位伟人,由于思想观,政治观与理论观的不同,他的看法自然不同,所写出来的字墨自然不缺豪气,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招典牌匾,只要他挥笔行文,更不会缺一个王者的霸气风范……

毛泽东此人我是非常的佩服与敬仰他,不但具有超强的领导能力,也有深远的目光,更有着他不同凡响的霸气风格,放眼当今天下,能和他一比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怎样看待毛泽东的书法?

怎样看待毛泽东的书法?我认为毛主席的书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作为50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民领袖(没有之一),伟人毛主席无论在文章、诗词、哲学、历史、政治等诸多方面的成就,是其他任何国家和朝代的皇帝或者领袖们都望尘莫及的,特别是他老人家的军事才能,即使古今中外的任何军事家,诸如孙子、孙膑、拿破仑、希特勒等,在他面前也无疑是“小巫见大巫”。朝鲜战争上,更是打得麦克阿瑟瑟瑟发抖,甚至请求美国总统杜鲁门使用“原子弹”,来对付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

在书法上,毛主席虽然没有潜心研究过(已经有朋友找到了他关于自己书法的一些言论,这里就不再啰嗦了),但是,由于毛主席是天纵之才,加上他博览群书(他一生个人藏书大约有10万多册),和他长期指挥战争,以及他心系祖国和人民,甚至解放以后心系全世界受剥削和受压迫的人民,所以,形成了他特有的书法体“毛体”。特别是他晚年写的“毛体”,让书法特有的魅力,达到了5000以来新有的高度。

如果说年轻时代,或者青壮年时代,毛主席的书法还不够成熟的话,那么,毛主席晚年的书法(主要指行草体),已经达到了“化境”成为任何一个人即使集毕生之力也难以逾越的鸿沟。

有的人说:“毛主席的书法比不过王羲之,因为他是“书圣”,也有的人说:“毛主席的书法比不过张旭、怀素,因为他的书法是学习他们的”,还有的人说:“毛主席的书法比不过颜真卿、柳公权、黄庭坚、赵孟頫,甚至比不过当代的田蕴章、田英章”等等。我觉得真是笑话!为什么我要这么说?是因为个人的感情因素么?否也!我是从书法的专业角度上来说的。下面我就从书法的专业角度来具体分析一下毛主席的书法特点。

一、毛主席早年的书法

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仅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早在湖南长沙师范读书期间,他就组织过罢免校长张干的行动,在书法上也有独到的天赋。这可能和他不拘一格的天性有关吧?毛主席早年的书法,学习过王羲之的楷书;还在魏碑(魏楷)上下过功夫。

1、楷书。在湖南长沙师范读书期间,毛主席的楷书有明显的“王体”风格,其特点是“字体方正、笔划严谨、中规中矩”,典型的学生体书法。这一时期其实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只能算是毛笔字,我们从他早年在武汉东湖楚城的碑刻中“可见一斑”。从师范毕业,走上革命道路以后,由于时间的宝贵,毛主席不愿意再浪费时间在费时费力的楷书上,但是由于他从学校出来不久,多少还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所以,这时的书法改成了比较快的魏碑体,但也还是楷书字体,不过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的书法已经渐成雏形。特别在笔划的变化上,他的“霸气”已经有所呈现。

2、行书。青壮年时期,是毛主席从一个“不够成熟的领导者”,到领导军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英明领袖。这一时期,毛主席那“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坚强个性越加明显,他的书法在他个性的影响下,也越加“信笔成书,不落俗套”。逐步从一个临摹古人的书者,到自成一家的“书家”。不过,这一时期,毛主席的书法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

二、毛主席壮年和晚年的书法

俗话说“字如其人”,书法的本质,是可以表现出一个人个性的。因此,我们可以透过一个人书法的结构、运笔、书写习惯等等,大致可以看出他的个性特征。毛主席的书法,从学生时代的楷书,到青年时期的魏碑、行楷,再到壮年和晚年的行草,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从学生时代的“胸怀湖南”,到青年时代的“胸怀中华”,到壮年和晚年的“胸怀天下(世界)”,他的书法逐步从“隽秀”、“工整”、“规矩”,演变到“豪放”和“霸气”。

毛主席不愧是天纵之才,他的书法里洋溢着“才气、豪气、霸气、灵气、神气”,令人叹为观止、敬之仰之,即使用再多的词,也难以形容出它的魅力。

毛主席的草书,下笔:

1、犹如“力扫千军”,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又阴阳顿挫、大小穿插不失行草的章法;

2、毛主席的草书,虽然师从张、怀等,但是,却更加大气、洒脱、宽广和酣畅。犹如“万马奔腾”,又如“高空坠石”;如“锥画沙”、“折叉股”和“屋漏痕”

3、毛主席书法的线条,“刚柔结合、长短并济”,既“上下穿插”,又“首尾呼应”,如“慷慨激昂”的诗,又如令人“心旷神怡”的乐曲;

4、毛主席的书法,既有他“可上九天揽月”的狂放,又不失“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舒缓豪情。请问:王羲之、颜真卿、张旭、怀素、黄庭坚等又有谁能比?!

毛主席的书法,是中华5000年文化之集大成,“继承传统而反传统”的开拓者。他勇于创新,敢于“破格”,推陈出新,独领风骚。这种独特的“毛体”,也只有“学富五车”的毛主席才能够创造出来,即使今天有许多“毛体”的爱好者,也只能学到其“皮毛”,而难学到其精髓,更不能体会出他书法中所蕴涵的无穷魅力。

最后,用翰墨楚风先生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霸气是毛泽东书法的一股雄放之气,气势咄咄逼人,汪洋恣肆、纵横捭阖、节奏铿锵、一泻千里。如果站在“视觉冲击力”的角度观赏,其形式艺术的动感力,可以横扫千军,无人能敌。”

好,就这这么多了,水平有限,文中不足请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你的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怎样看待毛泽东的书法?

着实的不敢对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墨宝说三道四,不过从毛体字的一招一式的运笔功力来看,确实达到了历代书法大师们的书法运笔标准,可唯是集历朝历代书法精华于一身,自创了自古以来无以论比的毛体书法,龙飞凤舞,一气呵成,是人望尘莫及,无以论比。

怎样看待毛泽东的书法?

毛泽东书法现代人称为″毛体"。毛泽东主席博釆中华古今各流派书法之精华,形成了自由得体、狂放自如、浪漫有度的新型书法流派。在当代为书法的创新者。是当代书法的改革家。毛泽东书法:好似鹰击长空而刚劲有力;好似犀牛入海而巧无声息;好似七彩霓虹而霞光闪击;好似牡丹盛放而娇艳华丽;好似峭壁崖松而葱盈霸气;好似万丈高楼而顶天立地。

怎样看待毛泽东的书法?

一代伟人毛主席,是继古圣先贤后唯一举世公认敬仰的最伟大的书法家!

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开宗立派的毛体书艺,冠绝古今、雄峙天下、彪炳千秋,堪称五千年传统文化国粹中的至高无上的经(宝)典神品,红色文化中最璀璨夺目的珍宝极品!毛主席书法真迹,继承历史文脉,博采千古遗韵,荟萃众家之长,墨趣天生,神笔独耕,艺境独拓,心迹外化,天下独尊,空前绝后的艺术独创,神奇地演绎了气象万千、千古绝唱、荡气回肠、盖世绝伦、大气磅礴、内涵厚重的毛体,每个点画、每个单字均融入鲜活气质灵魂,颇具伟大格局,饶有个性风骨,更富民族血性气节,极具豪迈气慨。毛体真迹,独家将传统国粹推向艺术巅峰,独具划时代的里程碑书艺艺境,永远经得住艺术推敲和历史的大浪淘沙!必定照彻古今,流芳百世!

毛体真迹,艺已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古今中外,永远无人比肩,更无人相提并论,绝无超越!

顺发几幅本人临习的毛体作品。

怎样看待毛泽东的书法?

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老师说,毛泽东是古典诗歌的终结者。我认为这个说法站得住脚,我觉得郭沫若的诗歌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红红火火,他的《凤凰涅槃》响彻云霄,但是,生命力一般,百年的生命力。徐志摩也是一两百年,我觉得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可得永生,只要地球不爆炸,我大中华不覆灭,这首诗就会永远存在下去。

至于毛泽东的书法,必将流芳万万年。虽说他自己也谦虚说称不上书法家,但实际上是他内心深处看不起书法家这个称号。毛主席不爱绘画,也不太喜欢书法。这和他的性格有关系,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在文学上他完全够得上文学家,在书法上他完全够得上书法家,但文艺小道,致远恐泥,这种思想应该深植于毛主席的内心了。

毛主席的书法结字夸张,自由,但又不是绝对毫无法度的自由。他的笔法也有、线条硬朗,整体气势磅礴,气韵极佳。个体的字来看,似乎简单不乏稚拙,但整体一幅作品来看,有很强的表现力,情感喷薄,丝毫不弱于专业书法家,可以这么说,我还没看到过在气势上胜过毛主席的书法家。毛主席钟情于怀素,王羲之,从笔法线条来看,对此二家确实下过一番功夫。应该怎样评价伟人书法,我觉得,毛主席的书法胜在气势、气韵、格局,胜在情感。普通书法家胜在技术技巧,胜在功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