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老家在农村,公婆已去世,但他坚持过年要回老家,年前不回,年后也要回,怎么办?

落叶归根,思乡情浓,这种事你也要烦恼么?作为妻子,你该陪他走一程,让他了了思乡之愿岂不是更好?何必为了这些事而烦恼!

凡人都有父母亲情,也有乡情,几十年的短暂人生转眼即过,怀念卷恋都是正常的事,你大可不必为这些而烦恼!但毕竟离开时间太久了,虽然父母是不在了,他家乡还是有很多思念与回忆的!谁能忘记得了曾经生养自己的土地,谁又能忘了曾经的乡土亲情!

所以,你大可以放下心来,让他回去看看,感受一下故乡情怀,让他了却思乡之念,然后他自然就会忘记过去,面对现实,和你过一段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当然啦,这是我个人的思想意见,仅供参考!

丈夫老家在农村,公婆已去世,但他坚持过年要回老家,年前不回,年后也要回,怎么办?

我也来说说吧。

我的父母都还健在,只是身体没有早先那样健朗。他们还种着一块菜地,菜地里种着油菜,还有一些蔬菜。母亲和父亲说到了油菜花开的时候,他们希望我们几个孩子都能回家看一看故乡的风景,不要忘了我们的根在这片土地上。可是,每年的油菜花开的时节,我们几个孩子很难聚到一起陪父母团聚,因为我们几个孩子各自离家太远,又都有自己忙不完的工作。有时候想想,真心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父母。

图片是我四叔家的老房子,四叔一家人离开老房子在杭州定居已经有了快四十年。每年的大年三十下午,我父亲和我的哥哥(我哥哥即使工作再忙,都会赶回老家陪我父母过新年。)都会在四叔的老屋的大门上贴上喜迎新春的对联,然后再燃放烟花爆竹,祝贺四叔一家人能够幸福快乐的生活。

我的爷爷奶奶早就过世了,我父亲一共兄弟四个,其他兄弟都在城里生活,我父亲为了照顾我的爷爷奶奶守在了老家土疙瘩地里,这一守就守了一辈子。

我的叔叔们说:“我的父亲和母亲的家,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根,无论他们走到哪里,永远都不会忘记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和他们对土疙瘩地的深情厚谊。

去年元旦,我因为参加同学聚会,回到老家,和父亲一起去拜祭我那已经故去的爷爷奶奶。

那天,父亲担着扁担,我紧跟着父亲的身后,在铺着厚厚的杂草丛里,去给我那已经故去的爷爷奶奶上坟。

我的父亲已经是满头白发的年纪,可他的那双脚踩在杂草丛中,还是那么的有力。父亲一路和我谈过去和未来,父亲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急着离开农村,就剩下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留守在村里,只怕若干年以后,这块地除了杂草荒芜,再也不会有人踏上这片土地。”

父亲虔诚跪拜,对长眠在故土的爷爷奶奶说:“今年冬至,孩子们都忙,也不能回家看您二老,就请二老原谅吧,孩子们在外面打拼过日子不容易,还望二老能保佑孩子们在外面不求富贵,只求平平安安就好。”

父亲坐在爷爷奶奶的坟前,和爷爷奶奶聊四叔家的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日子过得都很好,聊小叔家虽然是俩个闺女,但是俩个闺女都有出息,说是让奶奶和爷爷放心。

然后父亲又说起我们兄妹三个,说我大哥能撑得起家,即使他和我母亲百年作古,也不会冷落到孤苦无依的地步,父亲是让爷爷奶奶不要再担心他,说他和我母亲现在的身体很好,还能帮衬着小辈们一把。

其实,像我父亲和母亲这么大年纪的人,究竟能够帮衬我们什么呢?他们能帮衬我们的就是坚守心中的那一座城池,还有在土地上长眠的我们的至亲至爱的人。

每逢春节前后,回家的小道被堵的水泄不通,老人们看着心里喜庆,而坐在车里被堵的心慌的孩子们,心早就飞回了家。

大年三十晚上,我母亲说:“趁着我们俩个老人还健在,你们兄妹三个能常聚聚就聚聚,等我和你爸百年之后,你们兄妹三个想要再聚,只怕会更加艰难。”

我大哥那天晚上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在心里偷偷流眼泪,我的妹妹比我年龄小得太多,她似乎还没有明白我母亲说的话,她说:“大过年的,说的什么话呢?”

我嫂子向我妹妹使了个眼色,我妹夫赶紧跟着打圆场,说:“今天晚上是大年三十,来,我们每人给爸妈表演一个节目,谁能让爸妈笑了,另外的人可要记住发红包哦!”

我看见我大哥眼里蓄满了泪,我母亲和父亲看着眼前一家人,掏出他们早已经准备好的红包,还像我们小时候那样,说:“发新年压岁钱,越发越发!”

可是,在我们离开家,和父亲母亲说再见的时候,父亲和母亲的叮咛:“你们兄妹几个在外面要注意身体,平平安安才是真,不要都忙着工作,把身体都累垮了。”

至始至终,父亲和母亲没有向我们兄妹几个提出任何的要求。但是,我们兄妹几个心里都明白,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根都在父亲和母亲的心里,永远都挥之不去,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增加想他的厚度,与他们心手相牵的日子,烙在记忆的深处,是永远藏在心里的爱与牵挂。

所以提出问题的题主,还是多理解和支持你的爱人,陪他一起常回老家看看。谁都有恋家恋乡的情结,虽说你爱人的父母都已经故去,但是,留在你爱人心里的声音,永远都还在。

丈夫老家在农村,公婆已去世,但他坚持过年要回老家,年前不回,年后也要回,怎么办?

俗话说,猫老归山,人老归家。其实人不老的时候也是会非常想家的。

你的公婆在农村,他们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作为他们的孩子,过年过节的时候,还是想回去看一看。看一看家乡的模样,看一看小时候的伙伴,看一看埋在地里的爸爸妈妈,看一看小时候玩的景点。所以每到过年,年前不回,年后也要回家看一看。

这是人们想家的情怀。对每个在外漂泊的人来说都是这样的。因为他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它们的根也在这里。现在父母虽然不在了,但是他们他们的家还在,家里的人还在,父母的魂魄还在。所以不管他们漂泊多远,它们的根永远还是在家里边。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深深的理解他的这种情感。我虽然现在已经老了,退休在家,但是每次回老家的时候,都会去老家里看一看。

那个家虽然已经破烂不堪,家徒四壁。但是我每次看到这个家,还是激动不已。站在哪里,久久的观看。望着那个小院,就想到了小时候的一切,在我的心里仍会泛起不小的波澜。

让他回去吧,城市的繁华,挡不住对家的思念。城市的人摩肩接踵 ,虽然没有一个小时候的玩伴。唯独家里的一切,才会让他留恋忘返。

留不住的思乡情,斩不断对家乡的思念。

丈夫老家在农村,公婆已去世,但他坚持过年要回老家,年前不回,年后也要回,怎么办?

只要买得起车票,只要身体允许,年年回到故乡看看,是每个游子对故乡的朝拜。

故乡,是游子们此生去过最多的风景区。哪里的风景,是一草一木,是沟沟坎坎,是人来人往。那怕物是人非,那怕物非人去,那怕早成记忆,故乡会越发沉重地镌刻在骨子里。

一个有着深厚故乡情节的人是值得信赖的,因为他有对人生过往的担当,回家就是在不断了却心愿。不要试图去阻止游子回乡的脚步,那样只能事与愿违。如果,你理解了游子,支持并陪他一同回乡,你也会发现人生的另一种美好。

或许游子父母已亡,或许游子在故乡已无亲人健在,但也不要打扰他对故乡的眷恋。因为,故乡并不仅仅是父母亲人,故乡是一个广博又深厚的存在。

丈夫老家在农村,公婆已去世,但他坚持过年要回老家,年前不回,年后也要回,怎么办?

你丈夫做的太好,太对了,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儿时的记忆,邻里发小都是纯真的感情,那里还有宗族,还有父母亲戚,哪怕父母走了,坟也要修缮拔草维护,这是根,顺带带孩子熟悉一下环境,认识一些人,不然他以后连爷爷奶奶的坟都找不到。我十七岁异地读书开始,现在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了,每年都回老家,压根就没有想过不回去的,哪怕身无分文的时候。我也只能做到自己留住老家的根,年老回去休养。至于孩子们的归属感或许真的有心无力了,在深圳出生,在这里读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从说话开始我就教他哪里人,什么镇什么村,来了就深圳人这句是废话,哪怕以后你户口来这里了,在这里生活几十年了,你也是我村的人,别人一问,你必须说老家那个小山村。也只能做到这了,以后大了回去呆的住呆不住也不知道。反过来说我那的农村比较发达,目前小孩子也没有不适感,都很乐意回去。男人吗,思想难免会和女人不同,在这些农村城市有分歧也很正常,大方向原则性问题就不能退。我平时也经常被老婆数落,一般事都不发表意见。但关键事绝对不会退让,半步也不会,13年老爸说老家造房子,我独子,老爸有两间三层楼,我自己另外有两间宅地基,我老婆坚决反对,说一年最多住十来天,造起来干嘛。这些问题怎么可能会犹豫,造。造了两年,造好了,分歧又来了,老爸意思和邻居换一套平层两套打通一起装一套,老婆意思是楼上楼下装两套,分开住。后来老爸说了长期住肯定装两套,不然矛盾多,现在一年总共十来天,这十来天都不愿意一起住,那他呆在他自己房子不搬了,毕竟那房子09年的时候重新全部装修过也不旧。我凑了一些再借了一些直接汇回去,叫老爸装一套大的,后来还是不够,实在没钱了,只能老爸他自己出了。去年我奶奶也来住了,四代人一起住一套,年底亲戚来了热闹的很,我老婆现在都牢骚满腹,我就很喜欢这氛围。老古板的人就比较念旧,我就是这种人,一直呆在大城市,这只是谋生活没办法,从没怀疑过迟早会回老家,假如有能力无后顾之忧六十岁退休,立马打包回去,还得去慢慢学习种菜,锄头都没拿过得培训下,老人亭麻将得加强训练,喝茶打牌种田慢慢到老。

丈夫老家在农村,公婆已去世,但他坚持过年要回老家,年前不回,年后也要回,怎么办?

老公回去可能就是说去坟前看下父母,现人没有了。我公公前年冬月间没有的。老公周年都回去,清明有都回去。周年的话是我们全家一起回的。小孩上学只能请假,正常是周年必须回去的,但是第二周年第三周年我老公都要回。我不会阻挠的。毕竟是我们的爸爸,养我老公长大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