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宁波慈溪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哪些?
列写几位浙江省慈溪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韩启德,1945年7月生,浙江慈溪人,医学硕士学位,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珠江(1933.1.25-2006.10.2),浙江慈溪人,岩土工程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童坦君,1934年8月15日出生,浙江慈溪人,生物化学家,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陈宜张,1927年9月出生,浙江慈溪人,于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是神经生理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颜鸣皋(1920年6月12日-2014年12月24日),祖籍浙江慈溪,出生于河北定兴,材料科学家,金属物理学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祖祥(1916.10.5-1996.11.18),浙江宁波人,土壤学家和农业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阮可强(1932.12.19—2017.04.29),浙江省慈溪人,反应堆物理、核安全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谈家桢(1909年9月15日—2008年11月1日),浙江宁波人,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浙江宁波慈溪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哪些?
慈溪是浙江省宁波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由宁波代管;据说“慈溪”地名还来自一个“母慈子孝”的故事。
相传,西汉大哲学家董仲舒的六世孙-东汉时期的著名孝子董黯,因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终年以打柴为生,侍奉其母,被传为佳话;加上治南有溪,因而得名“慈溪”。
慈溪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天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的南岸;离宁波市仅60公里,距上海市也只有148公里之遥,去杭州更近,只要138公里,它是大上海经济圈的一座工商名城。
慈溪在浙江,又是一座典型的围垦城市,素有“唐涂宋地”之称,拥有丰富的海涂资源,也是浙江土地后备资源最富足的地区之一。
慈溪的围海造田历史悠久,历经600多年,陆续修建了新塘、八塘、九塘、十塘,甚至十一塘,长达480公里的新旧海塘,围垦出664平方千米土地,慈溪真正算得上是一座“沧海变桑田”的城市。
在这样一个“母慈子孝”、“沧海桑田”的慈溪县城里,走出来了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陈宜张。
陈宜张,1927年9月生于浙江慈溪,出身书香门第,其祖父是一位晚清秀才,父亲是历史学家,曾任金陵大学和之江大学教授,家族中的叔辈们,也大都是教授、老师。
陈宜张,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
陈宜张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主要从事神经生理及神经内分泌领域的研究工作。
早在20世纪60年代,陈院士就在实验中发现,单个电刺激可使幼兔大脑皮层树突电位长时间易化的现象。
20世纪70-80年代,陈院士又提出了下丘脑参与针刺镇痛的设想;并通过实验阐明了下丘脑-中脑连接的意义。
同时,他还通过实验阐明了脑内氨基酸和下丘脑神经肽与心理应激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陈院士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了,糖皮质激素作用于神经元的非基因组机制的假说。
同时,他还提供了甾体激素分别抑制、促进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分泌和重摄取氨基酸的实验资料。
陈院士的上述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被国际著名内分泌学教科书所引用。
总结:从浙江宁波慈溪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一位是我国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陈宜张。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从浙江宁波慈溪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哪些?
当然想到两院院士路甬祥了,他不但是科学院院士,而且还曾是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同时也是工程学院院士。
他家的四合院曾经是慈溪市人民医院的宿舍,现在不在了。但他父亲创办的医院经修复还在老城区繁华地段,现在成了青少年科普基地。
从浙江宁波慈溪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哪些?
其实很简单,只要去慈溪图书馆参观一下就都知道了,所有的院士都有海报展出!慈溪不仅仅盛产院士,还产院长呢!路甬祥:中科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