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有什么历史名人?

介绍三位江苏昆山的名人,他们是:

△吴建初,江苏省昆山锦溪人,少将军衔。1957年8月出生, 1976年2月入伍,197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济南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军区参谋长,某集团军副军长,2011年12月任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2010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 钱七虎,1937年10月26日出生于江苏昆山,解放军少将军衔,防护工程专家、军事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科技委副主任。

△费俊龙,江苏省昆山人,少将军衔。毕业于长春航校,大学文化。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特级航天员,曾任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飞过歼教五等机型,安全飞行179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2005年10月12日随神舟六号飞船和聂海胜一起执行为期五天的中国航天第二次载人飞船飞行任务。

昆山有什么历史名人?

苏州昆山出过不少历史名人,这里介绍3位与读者分享。

陆仁生 (1919—1980),昆山巴城镇人,13岁在昆山县立中学初中毕业。1940年6月加入抗日义勇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江阴祝塘区区长,宝应汜水区、江都丁埝区区长,为发展革命根据地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调到华中野战军,任新华社前线分社摄影美术课课长。跟随陈毅、粟裕转战千里,抢拍很多战斗现场新闻照片,《出征归来》《淮海战役总前委》《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研究作战计划》《解放上海》《露宿街头》等照片。记录了解放战争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珍贵画面。1950年调任华东军区政治部画报社长。1954年转业到安徽省干部文化学校工作,956年任《合肥晚报》社摄影组长。他生前的珍贵摄影作品,被列入军事博物馆长期保存展出。

▲陆仁生

▲《淮海战役总前委》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陆仁生1948年11月摄于安徽宿州萧县蔡洼村

▲第三野战军突入上海后向市区挺进。陆仁生摄

林山(1917—2012,昆山巴城镇人,1935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1937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毕业于延安抗大,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营、团级政治工作干部。参加过百团大战和山西临汾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师、军级政工干部。1969年提升为正军级干部,曾任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宁夏军区政委,直至1984年离休。荣获过“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季聚兴(1936—2014),昆山巴城镇人,1953年参加志愿军,入朝参战。1959年至1962年,在第47军军事法院、政治部保卫处工作,1963年任广州军区秘书,后历仼军区保卫部副科长、军事法院副庭长,副院长,1985年任军事法院院长。1990年6月,任湖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93年晋升少将军衔,1994年8月退休,2014年去世,终年78岁。主编有《新时期预防犯罪对策:畸形心理探索》,合著有《军队法制心理学》。

昆山有什么历史名人?

昆山,位于江苏,是江苏的县级市。提到昆山,自然会想到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于14世纪发源于昆山,而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昆曲也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昆山历史久远,从秦朝设县以来,就已经有了两千两百年的历史了。

那昆山有哪些历史名人呢?

昆山历史久远,自然出现了不少名人,比如顾炎武。

提到顾炎武,可能有些陌生,但提到一句话,大家肯定听过,这句话就跟他有些关联,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当然,原句是出自他的《日知录·正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贼与有责焉耳矣。”

而正是由他的这些几句原句,后来梁启超就引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八字成语。

他是谁呢?

他就是顾炎武。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时期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他又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他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了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顾炎武于公元1613年7月出生于江苏昆山千灯镇,江苏昆山人。从小家人就以岳飞、文天祥的忠义气节去教他,使得他在小的时候就有着很强的气节。

清兵入关后,顾炎武就投到南明弘光朝廷继续抗清,但却遭到失败,期间顾炎武本人虽然没有失去性命,但的生母何氏右胳膊被清兵坎断,两个弟弟被杀。

后来顾炎武在45岁时变卖家产,离开故乡昆山一去不返。之后他在行踪不定的时候,又博览群书。

康熙21年,也就是公元1682年,顾炎武在去好友家时,由于骑马而失足摔倒,不几日,就离开了人世,当时他70岁。

顾炎武有“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之称。他知识渊博,成为了开启一代学术先路的杰出大师。而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昆山有什么历史名人?

我来说两个昆山历史名人,大家肯定都有耳闻,一位是沈万三,另一位是顾炎武。

第一位是沈万三,元末明初大富豪,据说家财万贯,富可敌国。民间传说他有一只聚宝盆,放一个钱币进去,可以取出一捧钱币,由此也可以反映出他财富之多,生财技术之高。

沈万三原名沈富,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市。元朝中期,沈万三随父亲沈祐迁徙至昆山市周庄镇。

沈万三的经商足迹遍布沈庄、周庄、苏州、南京、云南, 苏州是他最为重要的经商地,昆山周庄是他的立业之地。

有一个典故,相传,有一次皇帝朱元璋同沈万三及一众爱卿吃饭,刚好下人端上来一盘红烧猪蹄,朱元璋故意刁难他,指着红烧猪蹄问他:“这是什么菜?”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古代是避讳皇帝的姓氏的,沈万三灵机一动,说:“是万三蹄。”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沈万三凭他的聪明才智,逃过一劫。

据说,现如今周庄著名的美食万山蹄之名就来源于这个典故。

不过伴君如伴虎,后来沈万三还是因为得罪朱元璋皇帝,被抄家流放,在云南度过余生。

第二位是顾炎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及唐甄合称明末清初的“四大启蒙思想家”。

顾炎武原名顾继绅,后改名炎武,出生于昆山市千灯镇。后来居住在亭林镇,就是今天的昆山亭林公园附近,被学者们尊称亭林先生。

昆山现在的亭林园位于昆山市内西北角,最初名为马鞍山公园,1936年为纪念顾炎武(号亭林)改名亭林公园,后来更名为亭林园,占地850余亩,号称"南朝四百八十寺" 之首。

顾炎武被称作“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

他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强调学以经世,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之事,都应探究原委,反对明末空谈心性的空疏学风。

曾提出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名言,被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后人影响深远。

老年,在山西朋友家骑马时不慎摔倒,不久后去世,享年70岁。

你觉得他们两位算得上昆山历史上的名人吗?欢迎评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