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称得上福建十大历史名人?
介绍福建省十位名人,他们是:
△邓子恢,福建龙岩新罗区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职。
△陈丕显,福建省上杭县南阳区官连坑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政法委书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方毅,福建厦门人,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彭冲,福建漳州人,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王汉斌,福建省惠安人,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叶飞,共和国上将,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曾任福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海军司令员等职。
△刘亚楼,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人,开国上将。曾任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
△杨成武,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开国上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
△卢嘉锡,祖籍福建省永定县人,1998年3月,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罗豪才,福建安溪人,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
欢迎友友们补充介绍。
谁称得上福建十大历史名人?
谁能称的上福建十大历史名人
福建历史名人不止十位。自唐末开闽以来,福建地区接受了中原文明,极大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其中十位名人的影响最大——
第一,开闽王:王审知
第二,建茶第一人:常衮
第三,禅宗清规:百丈怀海
第四,理气派传人:蔡元定
第五,建学及宋明理学:朱熹
第六,法医鉴定鼻祖:宋慈
第七,心学倡导者:李贽
第八,东瀛弘法:隐元隆奇
第九,收复台湾:郑成功
第十,禁烟:林则徐
谁称得上福建十大历史名人?
介绍10位福建名人,他们都称得上福建大的历史名人。
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人。1930年入党,开国上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一军团第4军第3纵队干事,第12师秘书,连政委,教导大队政委,红11师第32团政委,红2师第4团政委,红1师师长兼政委等职。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第115师团长,独1师师长兼政委,晋察冀军区1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冀中军区司令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第一野战军冀中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野战军第2政委,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京津卫戍区司令员司令员,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著有《杨成武回忆录》、《杨成武军事文选》等。
刘亚楼(1910—1965),福建省武平县人。1929年入党,开国上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军营长、支队政委、红一军团2师五团政委及师政委、红一军团师长,陕甘支队2纵队副司令员,抗大训练部部长等职。
抗战爆发后,1939年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及东北军区参谋长,天津前线总指挥,第十四兵团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译作有《红军野战参谋长业务条令》等,著有《刘亚楼军事文集》。
叶飞(1914—1999),祖籍福建省南安市,生于菲律宾。1932年入党,开国上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红军闽东师政委等职。参与创建闽东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坚持三年游击战争。
抗战时期,曾任江南义勇军副指挥,新四军挺进纵队政委兼副司令员,新四军第1师第1旅旅长兼政委,苏中第3分区副师长,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苏浙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福州军区司令员、海军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郭化若(1904—1995),福建福州市人。 曾任曾任解放军第8兵团政委,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南京军区第1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南生(1905-1989),福建省连城县新泉乡人。曾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志愿军第20兵团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副政委等职。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罗舜初(1914—1981),福建上杭人。曾任海军参谋长、第2副司令员,国防部第10研究院院长,国防工办副主任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袁子钦 (1908—1968),福建省上杭县人。曾任志愿军第3兵团军政委,总干部部组织统计部部长,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总政治部秘书长,总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傅连暲(1894—1968),福建长汀农村,曾任总后勤部卫生部第1副部长,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苏静(1910-1997),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人。曾任第四野战军暨中南军区副参谋长,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罗元发(1910—2010),福建省龙岩县人。曾任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谁称得上福建十大历史名人?
王审知、朱熹、郑成功、林则徐、宋慈、俞大猷、辜鸿铭、黄道周、柳永、陈嘉庚。
谁称得上福建十大历史名人?
第一人剑神欧冶子,建冶城,自此闽文明开始。第二人王审知,建闽国,福建属地大约现。第三人林默娘,妈祖,护海女神。第四人,陈振龙,引进番
第一人剑神欧冶子,建冶城,自此闽文明开始。第二人王审知,建闽国,福建属地大约现。第三人林默娘,妈祖,护海女神。第四人,陈振龙,引进番薯。第四人朱熹。第五人林则徐拉开反西方史史幕。第六人郑成功,收复台湾。第七人严复,中国人开始真正反思旧思想缺点。第八人萨镇冰,中国人开始真正学西方现代的工业与军事理念。第九人法医学引路宋慈。第十人开漳圣王陈(名字忘了)
谁称得上福建十大历史名人?
福建,《禹贡》属扬州。在周朝为七闽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地。秦兼并天下,南平百越,置闽中郡,中央政权始达于福建。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海丝文化等文化,以及茶文化等一批内涵深刻、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1、林森
林森(1868年-1943年8月1日),字子超,号长仁,福建林森县(今闽侯县)人。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林森幼居福州,入英华学堂,因反清被开除,后参加反割让台湾斗争,并加入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成立时率会加盟。辛亥革命中,领导九江起义,并促海军反正,派兵援鄂、皖,稳定革命大局,被举为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由1932年起接替蒋中正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一职。1943年8月1日因车祸在重庆逝世,逝世后继续由蒋中正担任此职。
2、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3、郑成功
郑成功(1624年08月26日-1662年06月23日),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4、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5、宋慈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他所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本法医专著。
6、俞大猷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俞大猷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了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
7、辜鸿铭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字汤生,号立诚,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8、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9、黄道周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铜陵镇)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民族英雄。天启二年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抗清失败,被俘殉国,谥忠烈。
10、柳永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本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