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让人感兴趣的历史事件?
俄界会议在党史、军史上都是一次十分重要而又有影响的会议,他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被称为是“危急时刻定乾坤”的会议。
在经历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事件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迅速北上,脱离了险境,于1935年9月12日到达了甘肃俄界,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毛泽东、张闻天、博古、王稼祥、刘少奇、凯丰、邓发。另外还有
,叶剑英、林伯渠、蔡树藩、杨尚昆、李维汉、李德、林彪、聂荣臻、朱瑞、罗瑞卿、彭德怀、李富春、袁国平、张纯清等21人。周恩来因患重病未能参加会议,提交了书面发言。
毛泽东在会上作出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 阐述了中央一直坚持的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北上的战略方针,分析了张国焘坚持南下的错误主张及红军今后的任务与到达甘南后新的战略方针。公开批判了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和军阀主义倾向, 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为了继续教育和挽救张国焘,这个决定没有向全党公布。同时,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王稼祥组成的五人团,成为领导全党和红军的核心领导层。
遵义会议上,增补了毛泽东同志为常委,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而俄界会议,成立了新的“五人团”,毛泽东居首位,这就进一步提升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最高核心领导地位,是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有哪些让人感兴趣的历史事件?
76年打倒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不在人斗人,人整人,取消以阶级斗争为钢,中国人民从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才吃饱穿暖。
有哪些让人感兴趣的历史事件?
【项羽死亡之谜: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夺巨鹿,覆秦室,立霸业,咸阳一把火,焚尽天下人心。
鸿门宴,放走死敌,被取笑妇人之仁,乌江之畔,英雄末路,自刎身亡。
这大概就是众人对项羽的感官。那真实历史上的项羽,真的是这样吗?
兵败乌江后,本可以乘着小船东山再起,为什么一定要拒绝希望,拔剑自刎。
真相是什么?真的是项羽死要面子活受罪吗?也许事实并非如此....
一种说法是:项羽不想再打下去了。
他觉得打到这个程度已经够了,再打下去争王位劳民伤财,而且百姓苦啊!年轻人都上战场,田里的地没人耕种。得尽快恢复生产啊,项羽忧心忡忡,于是为了百姓,就自刎了。
《史记》中记载,项羽察觉到“楚国久相持不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遂对刘邦曰: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
项羽觉得老百姓辛苦,还曾让步与刘邦何谈,然而刘邦最终撕毁协议,继续楚汉之争。项羽不能不再次斗争,最后落败,为了百姓自杀,这种情怀难能可贵,但是否就是项羽身亡之谜?尚未可知。
一种说法是,虞姬的死给项羽沉重打击。
虞姬和项羽是青梅竹马,两人感情很好,在多年争斗中,一直是虞姬陪着他,两人可以说是患难之交。在虞姬先项羽死去后,项羽感情彻底崩溃,又好面子。既绝望又羞愧,此时的项羽受到很大的打击,心一横,兵也没了,干脆自刎以谢江东父老吧!
还有一种说法是,项羽并非死于乌江,而是在别处。
当时乌江亭长乘小船来接项羽,但项羽没有坐船,而是重回战场。本来也就二十多个人,因为寡不敌众,项羽无奈,眼看汉军越来越多,这时,项羽遇到旧部下马童,干脆自刎把头送给马童。
但这种说法也有疑点,如果项羽要自杀,完全可以乌江自刎,没必要去突围,然后再自刎送人头呀!
学者冯其庸认为,项羽不是不想过江,而是还没到乌江就死了,他认为项羽死在东城。
史记中也曾记载:项羽“身死东城”,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定远,距离乌江还有近三百里,率领不到三十兵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道路还不熟悉,项羽又如何能逃出升天呢?
项羽为何不过乌江,你们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有哪些让人感兴趣的历史事件?
永乐迁都,这是北京人和南京人都感兴趣的事件。永乐迁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可以说一直影响到我们现在,当时朱棣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是北京是他的根据地,他的势力在北京根深蒂固。二是北京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军事重镇,明朝当时最大的外患就是北方蒙古元军残余势力,定都北京可以有效的调动军队,天子戍边就是对朱棣最大的褒奖!三朱棣内心不想待在南京,靖难之役使他登上皇位,他心里发虚,南京城里的保守思想对他并不友好,即是不去北京,他也会去别的地方!
影响:迁都本来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可朱棣却用他的智慧,大力发展经济,对外宣扬国威,带领明朝开创了永乐盛世,为迁都重新疏通的大运河,确保南北贸易畅通,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改变了南强北弱的局面,经济文化发展也更加平衡。
有哪些让人感兴趣的历史事件?
一、历届奥运会上的奇闻趣事。
莫名其妙的掌声!
1900年,在法国巴黎的奥运会400米跑的决赛上,美国运动员马克西朗以49.4秒的成绩一举夺冠之时,却莫名妙的响起了现场法国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身在法国客场,现场观众的举动让得马克西朗像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原来,因为当时的马克西朗穿着哥伦比亚大学蓝白相间的条纹背心,这正好与巴黎赛马俱乐部的标志颜色一模一样。于是,现场的法国观众都误将他认成了法国选手!!
旅途中的奥运冠军
1896年的首届奥运会时,英国手津大学的学生博兰正好在雅典旅行。出于热爱并且受到了现场氛围的感染,博兰现场报名了网球项目!
没想到,这一随意的报名竟成就了奥运史上第一个网球单打冠军!!
二、“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由来。作为谚语“条条道路通罗马”现今用来比喻做事情的方法不只一种,人生的路出不止一条。然而最初,出自于《罗马典故》的这句话本质上的来源是当时罗马城的繁荣建设及其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原本只是一个小城邦的古罗马,在公元前三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后,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城成为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于是,在当时,有且只有罗马才建设了空前庞大的道路网!公元前312年,阿匹亚道路开始动工修建。随着罗马帝国在周边地区的战争胜利,罗马的道路也像网络一样延伸至四面八方。
有一种说法是:当时从意大利半岛甚至欧洲的任何一条道路开始出发,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抵达罗马!!
有哪些让人感兴趣的历史事件?
历史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趣的事件不计其数,例如下面这些人和事:
一、征战途中掉河里淹死的皇帝。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由三位国王率领,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腓力二世、英国狮心王理查一世。这三位都是当时闻名于世的国王,其中腓特烈一世又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在1189年6月10日骑马过萨列法河时掉进水里死亡,十字军随之瓦解。类似的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和第15位皇帝明熹宗都曾掉进水里,溺水留下了后遗症,不久就死了。真是好尴尬哈!
二、唐僧高徒辩机与高阳公主偷情事件。
辩机和尚是玄奘的高徒,是大唐高僧,在当时是非常有声望地位的佛学家,整理和编辑了《大唐西域记》。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第十七女,深得李世民喜欢,高阳公主嫁给了名相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后来婚后与辩机和尚私通,此事被唐太宗知道后,腰斩了辩机和尚,高阳公主因此事对太宗怨恨很深。这件偷情之事,发生在一位得道高僧和一位皇家公主之间,让人咋舌。《旧唐书》没有记载,《新唐书》却记载了,《资治通鉴》更是补充了两人私通的细节。
三、被自己设计的断头台处决的法国国王。
路易十六是个不幸的皇帝,和明朝崇祯皇帝处境相似,当皇帝的时候社会矛盾尖锐,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法国大革命爆发后,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一改往日的懦弱,深情威严地踏上巴黎革命广场,被自己设计的断头台处决。路易十六认为断头台刀是直的,会延长刑犯的痛苦,不人道,于是将刀改成三角形,没想到改进后的断头台用到了自己身上。真是世事难料!
更多历史趣事敬请关注后续文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