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王的名人除了王明阳还有谁?

王姓是中国的一个大姓,名人也很多。借此介绍几位王姓的老一辈革命家。

△王稼祥,安徽省泾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早期留学苏联,是“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曾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长征中,与毛泽东、洛甫一起经常交流、探讨,促成了遵义会议的召开,在会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投下了关键的一票。1943年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届全国政协常委等。

△王若飞,贵州安顺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参加过讨袁战争,留学法国,与周恩来等建立旅欧支部,后任豫陕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1946年随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4月8日,在返回延安时,因飞机失事遇难,成为“四八”烈士。2009年,王若飞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王树声,湖北麻城市人,共和国大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6年入党,参加领导了黄麻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副师长兼团长、师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31军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9军军长、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委员、国防部副部长、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党委第二书记。

当然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欢迎大家补充。

历史上姓王的名人除了王明阳还有谁?

历史上的王姓名人很多很多,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领域都有王姓名人,开国将军中王姓的就有102人,这里介绍1位开国大将和5位开国上将。

王树声(1905—1974),湖北麻城市乘马岗人,开国上将。

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红军西路军副总指挥,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令员,中原军区副司令员,鄂豫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参加过黄麻起义,参加过反“围剿”作战和长征,为创建鄂豫皖、川陕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功勋;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参与指挥中原突围,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清剿”,重建大别山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总军械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他是我军军械装备建设和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领导人。

王平(1907—1998),湖北阳新县王英镇东源大湖地村人,开国上将。

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三军团第3师教导大队政委,陕甘支队第2纵队11大队政委,红27军政委,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政委,冀中军区政委,冀晋军区政委,北岳军区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司令员等职。

参加过攻打岳阳、长沙作战,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东征,参加过百团大战、平津战役,指挥察北、察南剿匪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察哈尔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参谋长,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志愿军第20兵团政委,志愿军政委,炮兵政委,武汉军区第一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王震(1908—1993),湖南浏阳人,开国上将。

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八军师政委、代军长,湘赣省军区代司令员,八路军第120师军政委员会委员,第120师359旅旅长兼政委,绥德警备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北野战兵团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一野战军第二军军长兼政委、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等职。

参加过反“围剿”作战和长征;为晋西北根据地、雁北根据地的创建做出贡献;参加过吕梁、汾孝,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战斗,为解放大西北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家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王宏坤(1909—1993),湖北麻城乘马岗石槽冲人,王树声堂弟,开国上将。

曾任冀南军区副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兼桐柏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创建人民海军的领导人之一。

王建安(1908—1980),湖北红安县桃花区朱家垅村人,开国上将。

曾任山东纵队副指挥兼第1旅旅长,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山东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6年1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王新亭(1908—1984),湖北省孝感市王家岗村人,开国上将。

曾任太岳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18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西南军区副政委,济南军区代司令员兼第二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你知道的王姓名人有哪些,还有交流哦。

历史上姓王的名人除了王明阳还有谁?

明代王阳明文武兼备,而且开创了“心经”学,门下弟子众多,很多成为东林党人。

王姓是我国大姓之一,从古至今人材辈出,群星璀璨。

如:

1.湖南省明清之际的大儒王夫之,名船山,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清三大学者,他很有名的一句话:“王者能臣天下之人,不能擅天下之士”。

2.王闿运,字壬秋、号湘绮。咸丰二年举人,1833一1916,明清经学家,文学家、湖南人。

王脩,三国时郡营建陵县人,一个危难之际不叛变、不变节的忠臣,虽然袁谭为一方小诸侯,却不离不弃,当曹操攻陷邺城时,王脩家中仅搜到谷百斛,书百卷。直到袁谭去世,方为惜才的曹操重用,至曹丕时,他仍然清廉为官,直到去世。

王凌,三国太原郡祁县人,叔父为杀董卓的王允,李傕、郭汜诛杀王家时,王凌年幼,翻墙逃走。

后投奔曹操,为中山太守,丞相椽属等职。后来参与主谋废齐王芳而迎立曹彪称帝。破司马懿所破后服毒自杀。

王蕃,字永元,庐江郡人,博学多才,精通天文地理,任吴国兵部尚书郎,夏口监军。

此人才能出众,但情商低,性格乖张,心胸开阔,却不懂为人处世之道,惹恼孙皓,直接在殿堂斩首。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大约是四川南部),原为曹操部下,在汉中一战中投降刘备,任牙门将、裨将里,街亭一战中因为马谡而出名,实际上王平是一员稳健战将,弄不清楚为什么总是在仕途不顺,如果蜀汉后期使用,不致于使“蜀中无大将”之虞。

历史上姓王的名人除了王明阳还有谁?

既然说到明朝王阳明。就先说说明代除了王阳明,还有两个同样以文人身份因军功封伯的王越和王骥,都是百战百胜,牛哄哄得不得了,只是王阳明在立德立言立功方面建树和影响力太大太深远,爵位也高,才把这两个的牛人变成巨人背影下的牛人。

历史上姓王的名人太多:王剪、王羲之、王莽、王洪文

历史上姓王的名人除了王明阳还有谁?

王富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