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组织聚会,你会去参加吗?

我先告诉大家,我会去参加的。因为,我们的战友情,比兄弟情浓烈。参加这种一年一次聚会,是联络一下感情,回忆一下青年时一期的军营生活。

1984年冬天,我当兵了。当年全县一齐入伍的有两百人,云南分去了80人,贵阳120人,我属贵阳这批。

三年一晃而过,因当年无电话更无手机道信,于是,除三五个较为熟悉的外,就没有联系了。

近几年,道路交通和通信信息普及,于是,有很多开始了联系,由于工作分散,在原城市能稳定居住的有三十多人,这些人便成立了战友会,但每年能到会的,不到80%,因为工作等诸多原因,总有几人不能参加。

我们的战友会不是定在八一这天开,是定在临近八一的这个星期六这天开。每年交纳300元会费,由专人管理,战友聚会后余下的钱,做结余资金。用于战友们的红白喜事开支。

我父亲生病住院,战友会的会长等,带上战友们的祝福,亲自到医院看望,让我父亲觉得这些战友重情重义,十分欣喜。

我有个战友,因一直在外打工,未参加战友会,后来妻子脑血管爆了,成了植物人,在医完了打工时的积累后,无奈回家。

回来后家里一无所有,女儿几年前离家出走,音信查无,儿子一同回来,在县城找零活干养家糊口,他每天护理瘫在床上的老婆,日些家务,生活十分困难。

我去看到这个情况,把所见的一切告诉战友会的战友们,虽他没入会,但会里仍拿出了一些资金和号召大家捐款,去看望了他。

这次一共捐了四五千元,让这位被生活和灾难折磨得快撑不下去的战友,感受到战友的关爱和无比的温馨。

我愿参加战友会的目的,不图什么,图大家有个联络,有个沟通交流,同时在战友遇上什么困难时,送去一分关心,一分帮助,一分力量。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在战场上会用生命相互保护,这份情,这份爱博大无比,虽然离开了军营,但仍值得传承,我想这才是战友会的意义!

我们战友聚会,除叙叙旧情,了解大家最近情况外,每次谈论的都是爱国话题,并且都要求大家不忘初心,要教育家庭成员,热爱祖国,满满正能量,这样的战友会更坚定了我参加的理由。

战友组织聚会,你会去参加吗?

我是85年11月入伍,86年的兵。

我当这个兵比较特殊,入伍一个月就赶上轮战,在86年1月到的云南文山临战训练,毕竟大家都是刚到部队的新兵,所以比较陌生,临战四个月后就换防到一线阵地。

就这样,我们总共在云南前线呆了一年半多的时间又换防到宁夏吴忠,

这时候我已经是连队文书。回到新营房后,通过一年多的轮战大家全部熟悉和亲切(因为在阵地是各班分散执行任务)又在宁夏吴忠呆了一年多,这时候战友的关系已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了,能说的在一起,不能说的找自己的圈子,我是文书,也不和谁走的近,所以把战友们看的比较透彻。

在2009年我们全连在一个战友比较多的家乡组织了一次聚会,聚会比较成功,也相对和谐,包括连队的领导基本上都参加了。当时大家的热情比较高涨,相互交流各自退伍后的家庭工作孩子等等。但是就是这一次聚会将战友一下子划分了三六九等,最后各自寻找自己可以利用的关系战友,家庭条件不好的,一般的,内心自卑的,春风得意的,时来运转的分的一清二楚。

从那时起再也没有一次聚会,策划了几次聚会计划,终因种种原因而流产。所以到现在都是几个相近的战友平时没事的时候坐坐。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已经成为过去时,在经济社会的大潮中已经变得红尘滚滚,还是上面一个连长说的那样,相见不如怀念只能在自己的内心里祝愿每个战友身体健康。

本来要发个战友的合影照,考虑了许多,还是不发为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战友组织聚会,你会去参加吗?

我是73年的兵,湖南省军区独立师的,78年部队解散,至今42年那时靠书信联系,几十年无音信,我连保持连队荣誉编入独立团警通连,因两个连合并,超员,除干部和新兵其余老兵退伍,2017年有广州边防总队大校(现离休)组织在原湖南省独立师旧址战友聚会,我们一个连的战友们有民政厅的领导,有军分区司令员,团以上干部20几人,有农村务农的有工人,全连聚会达到53人,当时连长指导员,排长,电台台长班长,炊事员,文书,我是通信员,都按当时的职务称呼,花费AA制,10个省的战友,最小的65岁了,关系非常好,今年5月份在泰安第二次聚会,还是和上次一样,战友情不能比谁行谁不行,人是一样的人,我们都老了,见一面少一面,何况己经去世了20几个了,珍惜啊

战友组织聚会,你会去参加吗?

我,八五年度兵,八十年代末退役在部队驻地结婚成家之后,原部队没换防时,经常去部队找认识的战友玩,九四年部队换防之后就很少和战友联系了。我们一个乡镇一起当兵的就在驻地有三个,平时也很少来往,人家过的比较好,有些瞧不起咱。

一二年夏天在街上登车偶遇当兵时的排长,聊了一阵,彼此留了电话。初秋时排长给我打电话参加战友聚会,时间是七月二十六号在某地集合。

他们已经举办六届了,每两年一届,我参加这次是第七届。那天战友聚会,大多数都是生面孔,除几个原部队面熟外,还有几个职业兵退役的较熟悉,其它的都不熟。我们会长把这届新参加的一一介绍给大家。这次战友聚会人数最多一次,一百好几呢?通过大家自我介绍,我感觉是混的最差的,绝大多数都是转业干部,一些职业兵退役的都是事业单位上班,可咱还是个无业游民,靠登倒骑驴生活。

战友会战友,就是喝大酒,我那天喝散了几桌,也不知道喝多少,怎么回的家都不知道,后来听说是我们会长打的送回家的。

通过这次战友聚会,认识了很多在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战友,有时有事时找他们帮忙却不冷不热的,但我的老排长和曾经给我当过几个月的老连长帮我很多次,每次年节去答谢时他俩却拒收,再有事咱也不好再求人家了。

一四年又参加了一次,我们每届每人拿二百块钱,除吃喝消费,剩下的钱由协会掌握,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婚丧嫁娶,协会都出份子钱。一六年战友聚会通知时,我因腿摔坏住院呢?聚会那天我拄双拐去的,交份子钱时,会长不让收我的份子钱,并和大家说:有些人通知他们的时候,总是找各种借口搪塞,人家住院还能拄着拐来,他是来奔吃喝的吗?他是在意战友这份情谊。当时我感动的快要哭了,那天协会还发了纪念品,每人一件短袖衬衫。

一八年回老家伺候瘫痪母亲没参加,今年二零年应该是第十一届了,不知能否赶上。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肩膀头平齐论弟兄,仰着脸Ben别人下巴时,或拿热脸贴冷屁股就失去战友情了,还有什么亲如兄弟呢?

战友组织聚会,你会去参加吗?

本人是1972年底入伍,1986年9月转业。不知从哪年开始,社会兴起了部队战友聚会的活动。从2014年退休开始,连年不断地接到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战友聚会活动,都是跨省市地区的连聚会带旅游的AA制活动。本人都以在家中带外孙小孩为由,没有参加这样的战友聚会活动,被有的战友人称为"缺少战友情谊的人"。不论怎么说,本人对这样跨省市地区的战友聚会活动是不感兴趣的。

2014年以来,在本市地区也参加了几次不分入伍年代战友层次的聚会,都实行的是AA制活动。但是聚会时除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外,就是连吃带喝的,几次下来,就感到很是乏味了,提不起兴志有点累。总的感觉这样的战友聚会,还是缺少"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味道,没有什么值得寻味的意义。

从此,索性也就不想再参加类似的战友喝酒吃饭的聚会活动了。真正成为了"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孤独寡人了。

战友组织聚会,你会去参加吗?

肯定地说我会去的,我们已经聚会一次了,那是2016年的八一,我们连的战友从63年到85年入伍的总共七十多人参加,我们聚会战友之间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炫富的,见面后最多的语言就是:这不是那谁谁谁吗,哎呀几十年了还是当初那模样,就是头发白了哈哈……场面气氛特别的友好!特别的怀旧!正所谓相见恨晚。应该说在世间我们有缘才能共同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吃住,战友情也就是生死情,和平年代不太明显,如果在战争年代,身边的战友倒下了你的感受如何?肯定会不顾生死也要为战友报仇!满腔的怒火仇恨的子弹会一起射向敌人!和平年代在一起生活有时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也会有些小小矛盾,但想想比起战友情和生死情那算得了什么!我们多数人虽然没有参加过战争,但是当兵就意味着随时准备打仗,随时准备为保家卫国而牺牲一切,但想象一下假如我们遇上一次,我们身边还能有这么多战友健在吗?肯定地说牺牲的是你我他……和那些参加战斗牺牲的战友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有幸还能相约聚会有说有笑,那是祖国强大才避免了战争,我们才没有失去身边的战友,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战友情,更要珍惜战友之间的生死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