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连父母都不会感谢的人,还会有感恩的心吗?
父母是生育我们的人,在我们农村人的正堂屋上方,安有一个神位,这神位叫天地君亲师位。除了天,除了地和国家领导人,就只有父母亲在第一位,然后是老师。
凡这个家神位上的我们都得顶敬,这是中华人民族的优良传统。
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更是我们的优良品德和良心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念。
假如一个人连生育他的父母都无感恩尊重孝敬之心,那么这个人天丧失,他是一个不可结交的人,他是一个无用之人,一个一生无所作为的人,一个结交不到真正真心实意的朋友的人。我们村里的李大爷家就出了个这样的忤逆不孝的儿子。李大爷与李大娘早年生育了多个女儿,但都妖折,直到中年才生一儿子,人人喊他李老幺。因得了个么儿,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根本不懂得怎样做人。
李老幺娶妻后,就与父母分居,那时父母都快七十的人,但因几句话不对就会对父母恶语相向,弄得父母不得安宁,加上不是冤家不聚头,娶个媳妇更霸道,多次与父母打架,弄得一个村子里的人都对这两口子议论纷纷,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两口子有多不懂感恩和孝顺呢?农村用粪种菜,两老各自生活,就得种菜,他们连粪都不许父母用,一见父母去挑粪,马上拦着推来到了。
更让人气愤的事是后家人来(当然别的亲朋是不会到他家作客的)做客,他们煎肉推豆花,不但不喊父母吃,把豆花第一轮抬上桌子,赶紧把锅铲拿去锁了,怕他们吃饭陪客时,父母趁机去锅里偷他的菜吃。
你们说说这种人是不是人!这种作派是人都干不出来,都无脸干出这种忤逆不孝的行径!人是感情动物,离开了懂得感情、感恩、知恩、报恩外,他就是个动物,还不如家养的畜生。狗喂久了见了主人都知道摇尾巴表示亲近。
一个不懂感谢父母生养之恩的人,一个不懂尊敬老人的人,一个不懂感恩有恩之人的人,我们要远离他,孤立他并教育惩戒他。这种人无论他怎么对你好都不能交为朋友,因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他都不知孝顺,不懂感恩,这种人是一个无情无义之人,你可想他会不会对朋友好?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父精母血而成,是父母双含辛茹苦的抚上才能长大,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孝顺。做一个让人尊敬的多情多义而且有孝心,有爱心的人。我们不但要孝顺感恩父母,还得感谢身边的人,还得感恩社会,热爱伟大的祖国!孝行天下,爱才能满人间。(图自网络,侵权删除)
一个连父母都不会感谢的人,还会有感恩的心吗?
父母有生养之恩,有什么恩能比生养恩再大?如果连父母恩都不知感谢,不会报恩,谁还敢保证这人会有感恩之心?父母恩深如海,做人要报恩感谢,首先应报的就是父母,没有父母,那有你的生命,没有父母的生与养,那有你的今天?所以百善孝为首为先,人之善,没有孝为先为首还能是善吗?人怕伪善,有人对父母不孝不善,他别人则显善,这是真善吗?看人不可只看表面现象,更应看实质内里,如果一个人对父母没有孝心,不知谢恩,却以种种理由或借口来为自己不孝不报恩辨护,那我就要怀疑这人不是真善而是阴恶了。不管其他场合表现如何善,我都认为是有动机不纯,不是真善的了。
有人长大成人后,不用求靠父母了,便忘了父母恩,不知报答了。也有因与父母观点意见不合,而闹情绪故意不报恩了,更有认为父母偏心处事不公,对父母意见大,甚至争打成了仇人,也不报恩了,世界之大,种种情况都有,但不管怎么说,父母有生养之恩是必然的,做人,要做好人,就必要知报恩,首报父母生养恩,饮水思源,做人怎能忘了父母?以各种借口搪塞,不感谢不报父母恩的人,其人格品德修养都是值得怀疑的。
一个连父母都不会感谢的人,还会有感恩的心吗?
一个连父母都不会感谢的人,还指望他有感恩心?即使有,也脱不了利益关系。
这种人通常好面子,哪怕一个细节让他觉得丢脸,都会大发雷霆。
在外表现得通情达理,人人称赞,回到家就是另外一个面孔。对家人指手画脚,稍不满意便怒骂,甚至摔东西。只有他和颜悦色时,家里人才能松一口气。
这种人,越是在外社会地位高,越是对家里人挑剔,也越嫌弃家里人衬不起他的所谓地位。
当他过得不好要依赖家人时,千万别以为他的态度会有所改变,说不定还怨赖家人无能,给不了好的生活让他无忧。
这种人戾气满满,不懂感恩为何物,是什么样的家庭才会培养出来呢?
1、父母家人从小宠爱,发现他有叛逆苗头的时候没有及时制止和正确引导。
因为爱,从小舍不得呵责,羽翼丰满时就更加变本加厉了。
别说感谢父母,不给父母脸色瞧就很好了。
2、从小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
疼爱子女可以理解,但是最起码要让他学会做人,有感恩之心。
所有的偏疼爱都只会害了孩子,最后做父母的也深受其害。
父母者,人之本也。
一个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的人,这一生注定是失败的,再好也只是表象;孝顺父母,才是最好的风水。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看到父母年迈两鬓成霜,手脚也不似以往灵活,身为人子女是什么感受?
多付出,少索取;多安慰,少顶撞。
多沟通,少争吵;多理解,少埋怨。
多一分耐心,少几分私心。
父母在才有来处,才有家;父母不在,只有归途。
一个连父母都不会感谢的人,还会有感恩的心吗?
题主好!
记得英国作家雪莱说过:“人有一颗产生感情的心,一个能思维的脑,一条能说话的舌”。那么一个连父母都不会感谢的人,还会有感恩的心吗?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去讲:
一、在家里。相信多数人特别是人到中年以后,平时都是把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谢的话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不会把“感谢”俩字挂着嘴上。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具体的行为来报答、感谢着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只不过感谢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亲情也有浓有淡而已。
当然了,在特殊的日子(比如年节或父母的生日)里,子女也会向父母表达美好的祝福,说出心中感谢的话。父母们听着也是幸福满满,美滋滋的。
若一个连父母都不会感谢的人,他的人生也不会好到哪去。因为他还不如低等动物。“羔羊跪乳”、“雏乌衔食”。对吧?!
二、在社交中。当他的某个需求得到满足或愿望得以实现的时候,他会产生感恩的心。因为他有“一个能思维的脑,一条能说话的舌”。若连这都做不到,别人怎会接受他?他咋能融入社会?又怎么能生存下去哪?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而“理性是人的显著标志”。所以,一个人的行为是被理性和其受到的教育所约束的。除非这个人是先天痴呆。
因此,感谢父母,感恩社会,是人应当具备的的本能和应有的德行。
否则,他就愧对人类,而非人也。
欢迎评论关注(原创)
一个连父母都不会感谢的人,还会有感恩的心吗?
对于这个问题,本人只作一个探讨,未必能回答准确。
感恩,或者说感恩教育,最近不论官方还是民间,议论的很多,究其原因当然是认为现在人们缺乏感恩之心,这正应证了这么一句话:缺什么,补什么。
人们在议论,中国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父母默默负重前行,刻意给孩子留一片静好岁月,却也将将孩子屏蔽在一个虚假的世界里,隐去了生活的真相,隐去了自己的辛酸和无助。一旦父母习惯了假装强大,孩子也会习惯父母的付出麻木无感,熟视无睹。
心存感恩的孩子,离不开父母懂示弱、有条件、有原则地付出。
无论从私德讲对父母的感谢,还是从公德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都需要培养孩子健全独立的人格,才能拥有对父母和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
愿天下父母,都能被子女温柔以待愿我们感恩之心长存。
一个连父母都不会感谢的人,还会有感恩的心吗?
从第一声啼哭,到我们一生的成长,父母可以说是操碎了心。
感恩父母在我们受到挫折时,鼓励我们,给我们勇气,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感谢父母,因为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使我们来到了人间……
一个人如果连对父母感恩的心都没有,可能这个人也就没有什么感恩可言了……,更别说感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亲人。我们养一只小狗,小猫的都有亲近之感,在回家的路上都懂得来接你,更何况一个人呢。
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孩子在出生之时,父母就离世了,那么这种感恩父母的机会比较小些,在这个大千的世界,好人还是多些,随处都可能见到温暖的一幕,只是你是不是善于发现这个美的世界。
有的人从早上就开始报怨,到晚上睡觉时还是一腔的怒气,你说这样的人有感恩可言吗,如果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生活是美好的,阳光的……,不信你试试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