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哪个最重要?动力还是配置?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买车有许多需要纠结的地方,比如说,价格,设计(外观内饰),品牌,动力,配置,操控,空间,等等等等。任何一辆车,都不可能把方方面面做到满分的,即便做到了,也有一个大缺点,就是价格会很昂贵。
因此,我们在选车的时候,只能尽量在挑选一辆车自己喜欢的优点,可以接受的缺点,这个范畴来选择。抛开其他的因素不谈,仅仅从动力,和配置这两个方面来说,哪个更重要?
动力强悍的优缺点缺点
1油耗过大
动力和油耗永远是一个矛盾体,可能会有极个别的个例存在,但是大多数情况而言,动力越强悍的车子,油耗就越大。可能有人会和我抬杠,说我1.2T的车子,就比很多人1.5L的动力更强,油耗还更小。
这个我不否认,但是动力和油耗的对比,不是这么对比的。因为你的1.2T,带了个T字,代表多了一个涡轮增压,和1.5L的自吸系列发动机根本不是一回事。真正要对比,应该和同样1.2T的其他车型作对比,你会发现,同等排量情况下,那个车子动力越强悍,油耗肯定就越大。
就好像同样是跑100米,你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过去的,而且别人是以跑马拉松的速度跑过去,甚至慢悠悠地走过去,途中还休闲地点了一根香烟,你认为谁的能量消耗更大?应该是一目了然的吧?
拿车子来说吧,日系车一向以省油著称,但大部分日系车,动力其实都不怎么强悍,尤其是省油利器日产轩逸,说实话,那个动力,哪怕你直接一脚油门踩到底,车速也只会慢悠悠地提起来。别说同级别的美系德系了,就是同样是1.6排量的卡罗拉,提速都比它快。但是1.6的卡罗拉,还真是没有1.6的经典轩逸那么省油,虽然轩逸的后排空间还更大。
2不安全
这条是针对新手,和刚过新手期,自认为已经是老司机的新手而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已经有18年车龄了,而且我开过很多车,包括出租车和滴滴这种营运车,甚至还做过老板的专职司机。我接触过的职业,非职业司机太多。
对大多数普通人,包括我而言,从一个新手成为真正老司机,都会经历这么的阶段
新手期,胆小谨慎,宁慢3分,不抢1秒,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不轻易变道,超车。有了百分百的把握,很多时候还要瞻前顾后。偶尔遇到突然状况,还会紧张,不知所措,甚至脑子一片空白,还有可能会误把油门当刹车。因此,对于大部分新手司机而言,并不需要一辆动力特别强悍的汽车。
刚过新手期,自认为技术良好的“老司机”
一辆动力强悍的汽车,在这种人手里其实是最可怕的,可怕程度甚至比新手要厉害得多。因为这种司机,刚刚摸到一些车感,自认为自己的车技已经无敌于天下。正是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时候,甚至还很爱卖弄。心里经常暗中计较,看,我又超了一辆奔驰!宝马又怎么样?还不是被我秒了?
虽然这仅仅是他自己在自娱自乐,人家压根不知道他在和自己比。但是这个时期的司机就是这样,速度慢不下来,见车就要超,见缝就要钻。要是车上有亲戚朋友,或者妹纸,就更不得了了,更要炫耀一下自己高超的技术了,车子开得更加狂野了。
我个人感觉,这个时候的司机开车,更像是车子在控制他,而不是他在控制车子。作为一个老司机,我觉得,会开得慢,是比开得快更难的。很多司机开得快,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技术有多好,而是因为他的水平还不够,开得慢了,觉得心和手脚,都无处安放,所以他只能像一只没有脚的小鸟一样,不断地飞,不断地超车。
当有一天他能慢下来,并且能慢得很自然的时候,他才会发现从前开车,真的好像是车子在控制自己,而不是自己在控制车辆。
话说回来,一辆动力过于强悍的汽车,对于技术半生不熟,又自认为很厉害的司机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大杀器,真的不知道哪天他会伤到别人,或者伤到自己。或许等有一天真的伤到了,他才会明白,原来从前我见车就超,见缝就钻,能够一路风驰电挚,不是因为自己的技术有多好,而是别人让着自己。
有一天别人不再让着自己,或者自己的速度快到别人反应不过来,就出事了。
3故障率更高
首先声明,这个没有权威的科学根据,只是我自己认为的而已。为什么我会有这种看法呢?实不相瞒,我哥是做二手车的,而且一个人开了两个店。所以,我经常会帮他去接车,甚至是做整备。当然,遇到一些价钱不贵,又有赚头的车,他也会算我一份。所以我对车还是比大部分普通人了解得多。
根据我的观察,动力越强悍的车,排量越大的车,还真就是越容易出问题。拿德系车来说吧,德系车的动力,稍微懂点车的人都知道,那绝对是碾压日系车的。不管是BBA还是大众(大部分车型,不要拿个例来说事),但是德系车有些问题就是比日系车多。
比如说,水温高,这种情况德系车身上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日系。烧机油,这种情况德系车身上出现的几率也高于日系,甚至渗漏机油,这种情况德系车身上出现的几率还是高于日系。
所以我认为,是不是动力越强悍的车子,相对来说就越多问题。毕竟,同等排量的情况下,动力越强劲的车子,代表着他的技术越先进,发动机,变速箱,之类的零部件工作强度越大,甚至可能内部温度都会更高。当然,和大家说明,这条没有权威科学根据,只是我自己想象的而已。
拿大众的双离合变速箱来说,双离合刚装配上大众车的时候,是不是发生了很多问题?但是双离合变速箱是从什么地方被大众移植过来的呢?大家可能不知道,是跑车,已经真正的赛车。所以,双离合变速箱对于动力的适配,无疑是比CVT和AT是要更厉害的。
只是由于当时这是最新的技术,已经机构等等原因,双离合变速箱出现问题的几率,真的要比CVT,AT要大得多。但是你要是论开得爽,CVT和AT和双离合真的没得比,尤其是CVT,简直被双离合碾压得渣都不剩。
同样拿日系,拿我最熟悉的丰田来说,很多人都说丰田车质量好,夸张到能够“一车传3代,人走车还在”。但事实上,你知道丰田车质量最好的是哪款车型吗?不是凯美瑞,不是汉兰达,更加不是被丰田内定为丰田品牌轿车标杆的皇冠。
而是最不起眼的花冠,和卡罗拉。其他方面不说,就发动机而言,我可以这么说。你找100台1.6排量的花冠和卡罗拉出来,可能都揪不出5辆会烧机油,渗漏机油的。
但是,6.7代的凯美瑞,2.0排量的都没事,2.4和2.5排量的发动机,烧机油几乎是通病,我可以说70%以上都会烧机油,只是看轻重的问题。包括汉兰达,甚至是无数人心里的经典情怀车丰田皇冠,都会烧机油。
所以我才会有这种想法,是不是排量越大,动力越厉害,发动机就越难造?最起码要求会更高?
说完了动力强悍的缺点,再来说说优点
1好开
这是必然的,车子的动力越强劲,肯定是会越好开。一辆车的操控感,驾驶感好不好?动力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不信的话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动力差的车子,有几辆是好开的?油门踩下去,光听见发动机吼,却看不见速度提上来,简直都急死人了。就算把方向盘调得再紧致,把悬挂调得再硬朗,这车开起来的感觉能好开吗?
作为一个老司机,我并不喜欢开快车,但是在我开车的时候,我还真喜欢开一辆动力更强的车。毕竟虽然平时我并不开得多快,但是我想不想开得快,和车子能不能开得快,这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再老的司机,也有需要开得快的时候。
2安全
前面说过,动力太强悍,对某些司机来说非常不安全,现在我又说安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是的,因为这是有区分的。对于新手来说,动力确实不重要,因为他不需要。对于半生不熟的司机来说,动力差好过动力强,因为他根本慢不下来,因为他开车时更像是车子在控制他,而不是他在控制车子。
但是对于一个老司机,一个知道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的老司机而言,驾驶着一辆动力储备更充足的车子,其实是更安全的。
平时在市区行驶可能不太感觉得到,因为市区平均车速不快,而且车辆密集,超车需求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国道的时候,动力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因为走国道经常需要超车,而且超车很难。
国省道
是的,在国道,省道上,超车是比高速更难的,因为高速车道多,车流少,而且车与车之间的间隙都比较大。最关键的是,高速人车分流,方向分流,司机超车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对面也有一辆车,正极速向你迎面驶来。
但国道,省道,超车就很麻烦很多了,因为国道省道的车流杂乱无章
国道上有小汽车,有大货车,甚至还有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和行人等等。车况极为复杂,而且国道,省道的车道少,国道还稍微好那么一点。你知道什么叫省道吗?听着名字好高大上,但实际上双向两车道,就已经能叫省道了,你说气人不?
每次回农村老家,走省道,前面总是积压着一大堆车子,速度缓慢,你想要超车,光超一辆还不行。他们一辆跟一辆,就更货车似的。至于为什么会这么慢?可能你要超完车才发现,最前面的源头,是一辆拖拉机(大货车,或者三轮摩托车)
这个时候你想要超车,难度有以下两个:
国省道,道路狭窄,人车流量复杂
1国省道的路况并不像电影里美国那种公路那样,是笔直的,基本上全程都是弯弯曲曲的,你不能提前很远就观察到,对面方向有没有车子来?自己可不可以安心借道超车?
2没有超一辆的说法,如果想驶离缓慢区,你得一口气超好多辆。
所以,在国,省道超车的难度很大,往往可以说是机会稍纵即逝,如果抓不住,又要跟着车龙排好久,都找不到合适的超车机会。
这个时候,有一辆动力强悍车子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你超车会更轻松,也更安全。为什么说更安全呢?因为借道超车超到一半的时候,如果看到远处对面方向也有车来,开动力强的车子可以很从容地一脚油门完成超车。
但是开动力弱的车子,你会犹豫,到底是该继续完成超车好呢?还是退回去重新寻找时机好呢?老司机的知道,开车要胆大心细,最怕的就是犹豫。因为你一犹豫,哪怕仅仅是几秒,就很有可能出事了。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想完成超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想退回去本来的车道,但是这个时候本来的车道居然密密麻麻跟着间距很短的车子,自己一时半会居然找不到缝隙钻回去,除非硬来。这个时候是不是就很容易出事?因为你已经进退失据。如果有一辆动力强劲的车子,问题早就解决了。
配置的优缺点有些配置看起来很美好
对于土豪来说,也许是配置越高越好,因为土豪不差钱。但是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配置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因为很多配置,其实是消费者根本不想要的,只是厂家硬塞给你的,毕竟配置只分低,中,高配,而不能自己DIY。
我把配置分为好几种,第一种可以称为,浪费钱,还不重要。
但用得不多,问题不少。
如天窗,除了无聊开来玩,一年开不到1次。毕竟下雨不能开,会被淋到,大太阳不能开,会被晒死。跑高速不能开,噪音能把人弄疯,市区不能开,不然等红绿灯时前车的尾气能把你呛死。唯一能开的机会,似乎只有在郊区野油时,或者景区里面,在一些没下雨,太阳不晒,空气看起来听清新的时候。但是这种场景一年到头有几次?而且要提防天上忽然掉落的鸟屎,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我不想说。
危险!能开天窗的场景真不多。
一个普通天窗,会使车辆的价格至少贵大几千,要是双天窗,全景天窗,价格就差得更远了。有了这些天窗以后,花的钱多了不说,安全性还下降了,因为车顶的加强筋数量少了。而且还会漏水,哪怕你一次都不开,都可能会漏水。我就试过,修车店说是天窗排水管道堵塞了。
听说现在很多全景天窗的车主,现在还要在车内垫纸皮,或者粘报纸,因为晒的时候太热了,开空调都不管用。
白送给我都不要!
除了天窗以外,还有什么车内氛围灯,自动启停等等,我觉得都是多余,浪费钱的配置。没有一点作用,反而坏处多多。如车内氛围灯,其实一点都不好看,把自己的车弄得跟90年代的歌舞团似的,有意思吗?直接拉低了车的档次不说,拉那么多电线,装那么多灯泡,说不定还增加短路,和着火的机会。自动启动就更加不用说了,谁用谁知道。但部分车主都是能关闭都主动关闭了。
还有一种配置,是一般重要,因为它属于享受型
电动座椅带记忆
如电动座椅,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座椅通风,高档的音响,后排空调出风口,充电口,换挡拨片,定速巡航,甚至按摩座椅等等。
这些配置呢,属于可有,也可没有。有了这些配置,你开车时会觉得更享受,更舒适,但是说没有吧,也不会少块肉。
有一种配置,我觉得很重要,就是安全配置
多动能方向盘
如ABS,ESP,安全气囊的数量,自动刹车,甚至包括多功能方向盘。这些关于行车安全的配置,我觉得都很重要。为什么我会被多功能方向盘定义为安全配置,而不是上面享受或者娱乐型配置呢?
因为我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很多年前的一个凌晨,我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街区,由于是凌晨,路上没人没车,我的车速也不快,于是我放松了警惕。由于车上播放的音乐,后面有一首是我特别喜欢的,我也快到家了,自然想在到家前把那首音乐调出来听。于是我就分心了,一边开车,一边在中控的CD机那里按,下一首,下一首,下一首。就是分心的那么一两秒时间,我直接撞上了一颗大树。
就是自从那一次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多动能方向盘,居然也是一个安全配置,因为它可以让你在开车的时候,盲操作式地调曲目和音量,避免分心驾驶。
总结,买车哪个更重要?通过我的分析,大家应该会发现,动力和配置,都有它的重要性,也有它的缺点。哪一个更重要,只能看自己的情况来分析。如果不计代价地来计算,肯定是动力越强,配置越高的越好。而且说句实在话,很多时候我们消费者没得选,因为买车不能DIY,不无论是配置还是动力。高配的,机会涵盖了所有配置,包括许多你不想要的配置,至于低配的,可能你想要的配置很多都没有。而且动力越强(排量越高),配置往往就越高。
如同一车型的2.0豪华型,配置还真不如2.5豪华型丰富。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并没得选,买同一车型,你掏越多的钱,自然能得到动力越强(排量越大),配置越高的车。除非你是不同车型之间的对比,比如说凯美瑞VS帕萨特,蒙迪欧。
那么买车哪个最重要呢?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我觉得答案是不一定的,是因人而异的。而且最重要对很多人来说,一辆车最重要的东西,可能还真不是动力和配置。
有些人认为是油耗的大小,因为他跑的公里数比较多。
有些人认为是可靠性,因为他很怕去修车。
有些人认为是空间,因为他经常要大包小包地家庭出行,甚至自己就是做点小生意的,经常要利用车子来拉点货。
有些人认为是品牌,因为他需要一辆看起来更高端的车,来提升他的档次和气质,别人合作伙伴或者客户,会认为他没实力。
有些人认为是保值率,因为赚钱不易。
所以说,一辆车什么最重要,真的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十全十美的车,你只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经济实力,尽可能地挑选一辆切合自己实际的车。
买车哪个最重要?动力还是配置?
当然动力重要了。虽然不是太懂车,但买车不就是为了出行方便,动力好爬坡加速容易,开车顺心。配置基本的有就可以,有些配置高端功能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吧!
深有体会的是,10年前我家买的起亚智跑2.0,朋友家买的别克,具体哪个型号我也没记住,因为买的时候一起去看的车,2家意见不统一,各买了自己喜欢的。买回来后一起跑了一次长途旅行,优劣就明显了,朋友气的不行。智跑相对来说动力好,加速超车都比较快,朋友的别克提速慢,上坡速度起不来,一路上都是我们走走停停要等他的车跟上。从此看见别克车一律不感冒[呲牙]
买车哪个最重要?动力还是配置?
我认为是配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