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坚持亲子阅读多久了?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看《为爱朗读》一书,书中因为一个承诺,父亲从女儿9岁到18岁,一天都不曾间断地进行一场马拉松式的亲子共读。朗读生活给了女儿超越同龄的生命的丰富,帮助她度过了没有母亲陪伴的青春期,让她成长为强大、自信和快乐的孩子,拥有丰富和自足的世界。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家长们也在进行着默默的坚持?是否也收获了亲子共读的丰收?

我作为两宝妈妈,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的两个孩子都很喜欢阅读。儿子上中学了,女儿6岁,在她们差不多5岁的样子都能独立看书。

先说说我儿子吧,从小特别好动,多少人都说他有多动症,可是遇到他喜欢的书,就会静下来,独自看书。他的知识量超过同龄的大部分人,主要喜欢历史地理,名著。他的阅读习惯没有刻意来培养,现在想起来主要是因为他自己的兴趣,小的时候给他讲故事都很少。

我女儿特别喜欢阅读幽默才子帮,每天晚上上睡觉前都必须看书。她小的时候还经常给讲睡前故事,后来自己识字了,基本都是她自己看。

要说两个孩子的阅读习惯都没有刻意的培养,兴趣就是最好的引路人。

孩子读书你不能限制非得读大人觉得有用的书,孩子没兴趣再有用也没用。

你坚持亲子阅读多久了?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从宝贝小时候开始就陪他阅读,一直坚持到现在,有五年的时间了。以前从没有想过以任何形式记录这种阅读形式。去年开始接触到图书漂流的活动,一下子爱上了这种亲子阅读形式,并且每天做到阅读分享,给自己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

说到阅读带来的好处:儿子现在中班,一直是别人眼里的别人家孩子。她们总是问我,你都给你儿子报了什么班呀?你每天都教他什么呀?你家孩子怎么认识这么多字呀?……实际上我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给他报各种兴趣班,我也没有逼迫孩子天天学习,而我们每天坚持做的就是亲子共读。现在每天睡前不读读故事,就好像没发睡觉了😊,读的书多了,孩子认识的字自然就多了,理解力,表达力也会大幅度提升。

而且阅读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坚持的。喜欢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坚持做。阅读习惯的养成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阅读的收益更是有目共睹的!

你坚持亲子阅读多久了?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不是我自己的故事,是学生的故事。感觉她的妈妈很了不起。

上一年级的时候,孩子的基础不是很好,尤其数学。甚至不会使用尺子。孩子书写想当慢。每天做完作业就已经很晚。原因是家长在知道孩子学习很吃力的情况下,每天坚持学习国学经典。

有一次数学老师看着孩子几乎是全错的作业本,拿起电话叫来了家长。了解到原来是家长每天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个小时的国学经典,回家后天已经很晚了,七岁的孩子早瞌睡了,所以数学纯粹是在半瞌睡状态下写的,能不错吗?

后来孩子的情况还是老样子,家长宁愿孩子数学不好也要坚持读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因为背诵大量的经典国学达到了博闻强记,一篇课文读一两遍就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语感,理解能力特别好。

每天,家长坚持风里来雨里去,和女儿跌跌撞撞地行走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之路上。

家长本来是小学没有毕业的几乎文盲的水平,却神奇地能把女儿背诵的内容都能背下来。有一次因为孩子迟到没有背下国学内容,她和孩子被老师当众批评,脸上挂不住竟然和国学老师吵了起来,发誓不去学习了。结果只隔了一天,又和女儿风雨无阻地去了国学班。

她女儿的语文自是没说的,语感,词汇,记忆都有同龄人无法相比的优势。到但数学还是有困难。

十几本国学张嘴就来,熟读成诵。昨天给我发来孩子的语文成绩,初中班级70多个同学她孩子遥遥领先。孩子的母亲带着哭腔说,多亏自己的坚持。是的,母亲的坚持,成就了孩子语文能力的提升,也成就了孩子对国学的热爱。

相信所有坚持陪孩子读书的家长都会有收获。

读书是我们最美好的姿势,是我们能在孤独寂寞中唯一相依的精神食粮。我们在书中看见世界百态,看见人情冷暖,更多的看见前路的希望。所以故事对人生的启迪有多大,只有读过的人才有资格说,书籍对人生的影响有多大,看看那些喜欢读书的人,笑看云卷云舒的潇洒的人生态度自会有答案了。

读书,书中有我们向往的生活,丰腴着我们的精神,健全我们的人格,看见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不可复制。这大概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吧。

你坚持亲子阅读多久了?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第一步:尽早进行亲子阅读并坚持

在大宝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老师推荐了一本书,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就从那时起我认识到了给孩子阅读的重要性,于是就给大宝买了很多的绘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揽大宝入怀,和他一起看绘本。一般都是他翻书看图画,我把故事讲给他听,大宝很喜欢这样的互动,我也很享受这样的亲子时光,觉得特别温暖。就这样我们2年时间里读了很多国内外优秀的绘本,有的绘本大宝特别喜欢,会请我反反复复的读,我一般都是有求必应,爽快满足。我们的亲子阅读开始的已经相对完了些,其实亲子阅读开始的越早越好,一般2岁左右就可以开始了,孩子一般都会喜欢,但特别考验父母的耐心,亲子阅读关键在于父母的坚持。

第二步:指读阅读轻松识字

亲子阅读的习惯我们一直保持着,等到大宝到了大班以后,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那就是尹老师书里提到的指读法。指读就是用手指指着书上的字,按原文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不增加自己的语言。这个方法我没有用在前两年是因为我觉得太小的孩子还是以图画为主,那样想象力就不会被破坏。我们差不多指读了靠一年的时间,眼看就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突然有一天惊奇的发现大宝能把报纸上的一段文字都读下来,而且里面只有少数的字不认识,一点都不影响他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原来字真的是不需要一个一个的教的,在用这种指读的方式阅读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就认识了很多很多的字,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

第三步:从亲子阅读向自主阅读过渡

指读带来的好处到大宝上小学就体现的更明显,当同龄人才开始学习拼音的时候,他已经不用拼读就认识很多字了。学校里老师也有了阅读的要求,希望孩子能在家开始自己阅读一些带注音的读物。因为他识字量比较大,所以看书基本是不要看拼音就能读下去,他不爱看有拼音的书,所以我们就选了没有注音的文字书,里面带有好看的插画,比全文字的书有吸引力。选这样的书是为了让孩子从绘本到全文字书之间有个过渡。开始的时候还是我读他听,每天睡觉前的半小时我们都是一起度过的。后来我告诉大宝一直我读给他听,我的嗓子有点吃不消,大宝很体谅我,于是就想了你读一段,我读一段的法子,这个方法我们娘俩觉得挺好,不累还能比个赛什么的增加互动,也增添了不少乐趣。

第四步:完成自主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就这样一起读着一直到到了一年级的寒假,大宝的识字量大幅增长,自主阅读已经完全没有问题。按照他的阅读水平已经可以读全文字的书籍了,但是当时全文字的书对他来说还是缺乏吸引力。怎么样找到让他喜欢的书呢?于是有一天我和大宝去逛新华书店,在那里我翻到了一本《猪小锅和狼小怪》的童话书,这本书内容丰富有趣,插图也相当可爱,我猜大宝应该会喜欢就买了一本试试。刚买回来的时候,我把书给了他,他随意的翻翻,根本没看内容就放在了一边。一个星期过去了,他依然没有去摸那本书, 于是想起了尹建莉老师书上说的话--读书有时是需要引诱的。那就让我来试试看吧,一天晚上我坐在大宝的书桌前,拿着这本书自己看了起来,看到有趣的,我就故意夸张的哈哈大笑,大宝被我的笑声吸引来了,我把书里有趣的的情节讲给他听,他一下就迷上了,要我继续读给他听。我听话的先读上了一段等读到精彩的部分时,我就借口说有事要去忙,让他等等,等我忙完事再读给他听,还特意让他不要自己先读,一定要等我回来。结果是没等我回来,他自己已经迫不及待,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瞧,小鱼儿上钩了。一本书很快就看完了,还没有看过瘾,后来我们把一整套的《猪小锅和狼小怪系列丛书》搬回了家,还买了很多大宝自己选的书。从此大宝便开始了正真的自主阅读,真没想到会过渡的这么顺利!

后来学校有特定的必读书要求学生要读,我也按要求买了,但有的儿子不喜欢,我没有强求。他只看自己喜欢的书,读书的时间也没有象老师要求那样。他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一切由他自己决定,因为我不希望破坏了他的阅读兴趣。

就这样他慢慢自己调整着,偶尔不想自己看的时候,要我读给他听,我也爽快的答应。读到好笑的情节就一起哈哈大笑,读到主人公不幸的遭遇就一起惋惜,一起叹气,一起愤怒!这是一种很美妙很幸福的感觉!

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没有特殊的情况,大宝临睡前总会主动看会书。

有一天晚上洗漱完已经9点了,有点晚了我怕他再不睡觉,明天起床会困难,我就嘱咐他别看书了早点睡吧。他衣服脱完准备睡觉,我也以为他要睡了,我到他房间准备道晚安,结果看到他在穿衣服,我就纳闷的问他怎么了?他说:“妈妈,我还是想起来看会书,我今天不看怎么觉得好像什么事没做完似的,难受啊!”听完这话,我是又惊又喜,这应该算是一个质的飞跃了吧!

到这我和大宝的关于阅读的那些事讲完了,可阅读还在继续。

你坚持亲子阅读多久了?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我想谈谈我是如何坚持陪女儿诵读国学经典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还是从孩子读国学经典说起吧。国学机买回家后,面对十几本精美的国学书籍,怎么指导孩子听读?从哪一本开始读?用什么样的方法读?万一孩子不愿读了,怎么办?层层疑惑,当时给我带来很大压力。同时,我也在思索,能不能先给孩子制定一个读书计划?

时间太长,不敢定。先给孩子制定一个月的听读计划。一页A4纸,四个小表格,每个小表格画分七天,代表一周的读书内容。每天晚上,吃完饭,按照小小的格段,读完当天的内容。读书结束后,在上面划个红对勾。然后再放国学机,让孩子听。中间,也有不愿读、不想读的时候,孩子不止一次的问我:妈妈,读这些国学经典到底有什么用啊?大道理我不敢跟孩子讲,怕她听不懂,就跟她讲小道理。用书上的句子给她讲,孩子仰着小脸,听着听着就笑着点头了。

就这样,一天天,一周周,一月月,我和孩子跌跌撞撞的坚持了下来,就为了每天睡觉前能画上那个红对勾。

在陪孩子起读经典的过程中,自己也随孩子一起学,有时孔子说的话读不懂了,就上网查查。如果孩子很想知道一段古文的含义,我便翻译给她听,她不想问的,我就不给她作过多的解释。因为必竟初衷是让孩子能坚持听和读,没必要让她去背,去理解每句的意思,“好读书,不求甚解”吧。

在“读书计划”的牵引下,孩子已连续坚持读经3年,那些精美的句子,有时我说上句,孩子会马上说出下句;有时听到国学机里刚一读,她的小嘴也跟着一起朗读了起来,因为这些内容都熟记在孩子的大脑里了。当我把那盛着满满红对勾的5页A4纸,拿与孩子看时,她也惊叫了起来,想不到,我们已经读了那么多了。孩子的内心是丰盈的,我的收获是满满的,自己和孩子都有成就感,都很了不起,每天的付出都看得见,摸得着。

“读书计划”像一根精确的准绳,时刻牵引着你往前走,它是当初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的,所以你不用去怀疑它,担心它,好好的沿着“它”走就行了。

“读书计划”像一台定时小闹钟,当我们忘了今天该读哪些内容的时候,你只要瞄它一眼,它就会提醒你,帮你记起,让你迅速投入到读书的热情中去。

“读书计划”又像一把严厉的戒尺,当你因其它状况不愿读,没有完成一天天的计划时,格段上连续的空缺会狠狠敲打你,让你因懒惰虚度光阴,你会马上想办法挤时间把那个红对勾补上去。

读《大学》,善做事,读《中庸》,会做官,读《老子》有《智谋》,读《论语》善经商。通过诵读,孩子内心是丰盈的。我们种下经典的种子,终有一天,这些圣贤深刻的种子会发芽,会在孩子的心灵开出奇异芬芳的花朵,继而长成参天大树。

你坚持亲子阅读多久了?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说实话我是的懒妈妈,大概是从娃娃五个多月的时候开始给他读绘本的,不过是属于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但是尽管是这样也是有效果的,宝宝现在一岁四个月,一个多月前开始自己拿书让我给他读,现在每天都会读,是被娃逼的,他每天都会自己拿本书过来塞我手里,不给读就哭。

所以说各位请相信坚持亲自阅读肯定是有效果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