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闽南人是中原南迁的河洛郎,那如今中原地区的人又来自哪里?
(殷商时期的天命玄鸟)
中原地区在各时期和各朝代是有各不同的游牧民族转化成农耕民族而来的!在考古中发现,殷商时期,殷人是从东北进入中原地区,他们的图腾是鸟文化,他们的甲骨文是用来祭祀和占卜的。西周灭殷商,周人是从陕西到达了河洛地区,他们延续了祭祀文化,用青铜器上的铭文,篆刻字祭拜祖先的文化,他们的图腾是龙和熊。秦祖先是甘肃礼县,他们作为犬戎或戎狄的一部分进入陕西,先灭掉了四川,后称霸中原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汉代早期的神话故事王母娘娘和伏羲与女娲)
楚汉相争,刘邦被楚怀王封为汉王。楚国姓芈,不姓姬和姜的华夏,那就是属于南蛮。刘邦建立汉朝,不喜欢和厌恶儒家,被司马迁在《史记.高祖列传》中形容为流氓。汉武帝时“独尊儒术”,被儒家认为是道统,那就是炎黄留下来的正宗华夏炎黄子孙的王朝。但是在汉朝时,胡人(匈奴)老百姓已经进入中原与汉人混居的,他们在甘肃、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都能看到。胡人将佛教引进中原各地区,在各地建立了大量佛窟,并将神话故事带进了中原,最有名是“王母娘娘与伏羲和女娲”的故事。
由于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喜欢屠城,杀得千里无人迹。魏晋时期,不得不将名正言顺的将胡人引进中原,作为兵源和收税。到了西晋八王之乱以后,历史上发生了“五胡乱华”,那就是匈奴、鲜卑、氐、羯、羌、等等游牧民族开始大量屠杀汉人,杀完了汉人在中原建立了十六个胡人政权。前秦苻坚本想灭掉东晋(汉人政权),淝水之战被打败,回来后就被杀。鲜卑拓跋珪崛起,在山西大同建立北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将110个鲜卑姓改为汉姓,北魏后分裂成东魏、西魏。鲜卑在进入中原时,主要有三大姓,那就是拓跋、慕容、宇文。拓跋来源于西域(今新疆),他们与回纥是同源;慕容来源于蒙古;宇文来源于东北。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时,这些鲜卑姓氏都混合为一体了。到了北周统一了中原,隋朝统一中国,隋唐都是由鲜卑拓跋掌权,所以唐朝建立,李渊和李世民被称别人称为来源于“拓跋达闍”的后裔。
隋朝建立,普六茹坚为了表示自己代北周的合法性,自称为“望族弘农杨氏后人”,改自己的姓名为汉姓“杨坚”;关陇贵族纷纷改胡姓为汉姓,大野渊自称是“五姓七望族陇西李氏后裔”,改为李渊。从东汉到隋唐建立三百年间,在中原胡汉混居的地方,胡人不汉化也要汉化了,他们分别是“匈奴、鲜卑、羯、氐、羌、柔然、回纥、突厥”等等胡人。到了安史之乱和黄巢造反时,历史上发生了第二和第三次“衣冠南渡”,这些到达南方汉化的胡人被称为客家人。
唐灭发生了“五代十国”,五代主要是沙陀人。沙陀人本是突厥别部,被称为处月。在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史思明被剿灭。但是河北清苑胡化严重,他们远离洛阳权力中心,他们长期供奉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排位。安史之乱以后,粟特、突厥、回纥、柔然等胡人都转化成沙陀。但是赵匡胤的曾祖父赵珽和高祖赵眺他们在唐后期都在做官,他们是最早汉化的沙陀人。他们在语言、服装还是文化上汉化的非常彻底,如果不是沙陀人是难以区分他们的。赵匡胤在河南开封建立北宋,到了女真灭北宋,靖康之难以后,历史上发生了第四次“衣冠南渡”,到达南方的是党项、契丹、沙陀、回鹘、突厥、柔然、女真、等汉化的胡人,也被称为客家人。
客家闽南人是中原南迁的河洛郎,那如今中原地区的人又来自哪里?
河南各地都去过,河南农村、老乡镇村庄的名字存在了若干年,许多村庄姓氏和村名都一致。比如洛阳叫白村、白园、白沟等,都以白居易为祖称呼的。我想,这该不会是少数民族人士占据此地后改为姓白再认白居易为祖宗的吧?虽然,有说是白居易家丁或看墓人后代,但那也是当时的人的后裔呀。还有,曹操在洛阳建立的九营十八屯,有不少屯子和营,村民姓氏和营屯名也一样,该不是巧合吧。这都多少年了,也一直传续着。其他地区也一样,好多村子都是一个姓氏,几千口子人,具体哪朝哪代开始迁移过来的大家也都不知道了。你说他们都是游牧民族后入,总得有点骑马放牧的踪迹吧!而这些村庄大多都是标准的耕读传统,如果中原人都跑路了,这些是跟谁学的呢?
还有就是山西移民一说。根据记载,确实有山西移民到河南的,但县志上说的是极少数,也不是因为中原地区没人了,而是农耕时代山西生存条件本来就不怎么宜居吧。如果你不信,去河南山西考察一下,看看和平时期哪些地方更容易生存。
至于形势动荡时期,少数民族内侵,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闲着没事来中原杀一通、抢一通吗?抢夺肯定是事实,但你抢富人权贵可以,抢一群种地的佃户和贫民干什么?抢他什么?先抢后杀然后留一帮骑兵改行种地?或者把中原土地都变为草场放牧?你把成功能攻城掠地的军阀脑子想的也太简单了。
在南方山区时,确实遇到过从中原逃过去的古人后代,譬如湖北江西交界有一石家湾子,人家是西晋石崇的后入,西晋混乱时逃过去的,整个村子也就几百号居民。可人家是石崇啊,西晋首富。你一旁边村子种地的,跟人家学跑路,人家带你吗?你有路费盘缠吗?
个人判断,所谓的南渡也好、迁移也罢,都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中原人还是留下来了。不过战争时期死亡率肯定高,人数变少也是事实,但中原还是以老河南人为主的。这些年说什么客家人都是从中部跑过去的,那纯粹是误传或者是别有用心的编篡。至于那些把现在河南人都说成古代乱华胡人的杂交后代,那纯粹是别有用心的胡说!这些人宣传这些的目的,无非是要黑河南,诋毁河南!这些王八蛋们污蔑埋汰河南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二年了,他们的目的和险恶用心大家都知道,只是不愿意去揭穿而已。
河南作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地之一、作为中华文化的圣地之一,历史上饱经磨难!河南人作为中国苦难史的见证者,更是极其不宜,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形成了现在河南人能忍辱负重厚积薄发的性格,正是几千年来风风雨雨的写照!这些人不是正宗河南人中华后裔,那么谁是呢?
奉劝那些为黑而黑,不分青红皂白无限地域河南的不明真相者,多读书多思考,不要再一直黑下去了。对于那些别有用心者,奉劝你一句,该收手了,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最终的结局是你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客家闽南人是中原南迁的河洛郎,那如今中原地区的人又来自哪里?
现在,吃席,在河南话和闽南话里都是吃桌。现在的闽南话和河南话有很多词汇是一样的,相通的。当时古代迁到闽南的只是一部分河南人,大部分是王公贵族,朝廷勋贵,王公贵族的家人,仆人等等,普通老百姓一般是没有资本,也没有钱,迁移又那么远的。何况古代交通那么不方便,现在河南还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也没有出过远门,别说千年前那么不发达的交通了。现在的河南人一大半都是古代留下来的,后来在元末明初的战争,大部分都迁到周边的陕西,山西。有经过明初移民,又迁徙回了河南。河南话里有很多上古古音。比如麻雀叫小虫。针对老虎的大虫的。笔直的意思叫直辇,这是古代皇帝的仪仗。平常走路比较规矩,比较直的意思。
客家闽南人是中原南迁的河洛郎,那如今中原地区的人又来自哪里?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专家讲坛讲,最早的中原人由来自东方的东夷人、南方的蛮夷人、西方的羌戎人构成。而河南人是侵扰屠杀中原人后迁徙定居的鲜卑人和匈奴碣氐羌等北方9支犬戎少数民族后裔,原中原人遭屠杀少数南迁。宋朝时还有犹太人跟随阿拉伯人、波斯人来到开封皇帝赐70多汉姓定居河南。明朝时又有部分外省移民,形成了现在河南多民族混居融合、共同相处的大家庭和不同的民风民俗。
中国科学院人类基因检测证实,陕西汉族是华夏族主体,山东是东夷族主体,河南是东夷.混Q1,广东是华夏主体.混瓯骆,广西是华夏.混瓯骆.百越,内蒙汉族是华夏主体.混c,甘肃混c,辽宁混东夷,江西湖北是混百越,浙江混百越(闽越),云南是混荆蛮,江苏是混荆蛮.百越,四川是混瓯骆,湖南是混瓯骆.百越,福建是混荆蛮及瓯骆。
新闻报道,河南某地的族人到内蒙古认祖痛哭流涕的新闻,基因检测证实还是成吉思汗那支的血统。1987年起以色列与中国在河南合作基因检测,据前段新闻报道河南开封有五个犹太人后裔女孩加入了以色列国籍,至今已有19人归化。中国著名学者司马南在节目中说,他去以色列参观旅游时遇到其中一人给他们当导游,全说巴勒斯坦人不好,当她说到巴勒斯坦女人当人肉炸弹袭击以色列时,司马南控制不住发脾气对她说,这女人的丈夫爹妈和孩子,如果不被以色列人打死,她会被逼得当炸弹吗?
客家闽南人是中原南迁的河洛郎,那如今中原地区的人又来自哪里?
河南是中原,一直都是人口大省,古代正常年代几千万人。你说几千万人都迁走啦?迁走的战乱后有些又迁回故乡的呢。。游牧民族鞑子一直人口都很少,像满清入关时整个满人才几十万人,来到河南的又有多少?
客家闽南人是中原南迁的河洛郎,那如今中原地区的人又来自哪里?
战争的目的是抢夺地盘以及这个地盘上的百姓,扩充自已的疆域,统治更多的人民,而不是把这个地方的人全部消灭。否则,占了个空地盘又有何用?战乱时中原人南迁,那也是极少数有钱有实力的人干的事,没钱没势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到几千里之外去,走不走得到都很难说,谁愿冒着风险前去?所以绝大多数人还是留在了原地。就是说现在的中原人绝大多数都是古中原人的后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