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贞洁”大于天,为何遇到采花贼却不反抗?

中国古代女子的“贞洁”也就是“贞操”来源于南宋时期的“程朱理学”中的朱熹。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控制女性的性欲望。女子死了丈夫不能嫁人,并为寡妇立“贞操碑”。由于南宋战乱不断,再加上朱熹本人睡寡妇、养双尼姑、将死去的儿子的媳妇睡了怀孕。所以,朱熹的儒家贞操思想并没有被推广出去。

在北宋以前,中国对男女之间关系没有看的那么重,都是乱性的!中国有“臭汉、脏唐、宋不清、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之说。两汉时期庶民是乱性的,你看大将军卫青和皇后卫子夫以及姐妹们都不是一个父亲,他们只知道母亲叫卫媪;汉武帝的母亲王志在进宫前就生下了一个女儿,王志的母亲臧儿还生下了与王志同母异父的弟弟田蚡和田胜。唐朝是鲜卑族,他们的乱性就不介绍了。北宋是沙陀人,在宋仁宗赵祯时期,还有女子赤身裸体下身兜一块布进行相扑,司马光当丞相时,认为是裸戏破坏“公序良俗”给禁止了!(这种裸戏在日本还保留着,只不过有女变成了男的。)

元朝有十户长制度。也是元朝强行推广的十家人家有一个户长,户长一般有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户长有女子初婚第一晚的权利,所以在元朝有摔头胎的传言。也就是说,在元朝没有“贞操”的概念。明清儒家鼎盛时期,也是一脉相承的父系关系奠定了基础。可是明朝发生了许多匪夷所思的奸情案!譬如:寺庙里有和尚与香客(女子)通奸,尼姑庵有尼姑诱奸书生并杀害书生,这种事情在明朝期间屡见不鲜。所以说,一般女子被採花大盗奸污以后不会发声,事情就不了而了之了。

清朝也是儒家鼎盛时期,它采用了满清十大酷刑、文字狱、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在专制和严酷的打击下,没有看到有採花大盗。如果民间有通奸行为,南方是睡猪笼(就是将人捆绑起来,放在一个竹笼,沉到河里。)北方是坐木马!所以,女子的贞洁(操)观,一直留在今天人的记忆中,影响了今人对女子的世界观!

古代女子“贞洁”大于天,为何遇到采花贼却不反抗?

你以为古代的采花贼是那么好当的呀。

古代的采花贼首先要有武功,一般都是飞檐走壁,穿堂入室如履平地。

就如西门庆在和武松对打的时候,都能踢飞武松的单刀。

虽然说西门庆不是武松的对手,但他的武功也不是平常人可以对抗得了的。

《三侠五义》中的采花大盗——张冲,连武功超群的南侠展昭都差点被他干掉,要不是展昭的剑质量比采花大盗张冲的剑质量好,展昭都差点被张冲杀了。

所以说,古代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遇到如此强悍的采花贼,她们连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只能从了。

再者说如果采花贼长得帅,那就更好了。

古代女子“贞洁”大于天,为何遇到采花贼却不反抗?

明知道反抗无效,何苦要做无所谓的挣扎。到时候不但名节受到了伤害,甚至性命也容易受到伤害。

如果反抗有用的话?又有谁能够不反抗呢?

一:有关于性命问题。

我们首先要做到这样一个道理,作为采花贼一般都是穷凶极恶的。这种人没有把自己的姓名当成一回事,早晚都会被绳之以法,所以他们会在相对自由的日子里,做出一些丧尽天良的事情。

一个小女子遇到了这种情况,她有能力去反抗吗?反抗的结果是香消玉殒,所以只有流着泪水默默的忍受,毕竟首先得保住性命,这是不反抗的原因之一。

二:有关于名节问题。

因为宣扬的贞洁问题,所以多数人就害怕自己受到的伤害被暴露,不要说什么自己是受害者,风言风语以及口水都能把人淹死。

在古代,面临着这样情况的小女子应该怎么办呢?不忍受难道还有别的出路?一旦大喊大叫被别人知晓,那么全世界都知道了自己被伤害过,就连上吊自杀也洗不清自己的名声。所以不敢张扬,是怕自己被更多的人知道,从而名节受损,不敢苟活。这就是名节大于性命的特点,风言风语是一个小女子不能承受的。

三:有关于侥幸问题。

当然也有比较天真的行为,就是希望自己的沉默换来最小的伤害,也是希望采花贼能够良心发现,从而放过自己。

尽管这种希望很渺茫,但是她们也会带着这种希望。放个自己之后虽然受到一点伤害,也许还可以把泪水藏在肚子里,然后在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的活着,毕竟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呢?

这就是我分析的原因,不知道有没有人认同。

古代女子“贞洁”大于天,为何遇到采花贼却不反抗?

四个字,人性使然!

古代女子“贞洁”大于天,为何遇到采花贼却不反抗?

从生理上将女人在男人面前就是弱者,想反抗也是图劳的,因此法律才规定妇女儿童保障法,此外就是动物界雌性在雄性面前也是弱者。

古代女子“贞洁”大于天,为何遇到采花贼却不反抗?

古代女子本来地位低,一旦遇到不测将更是无地自容,将终身魔影缠身所心能满则满,满不住顺其自然否则就当烈女?很难想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