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老君台遭炮击,13枚炮弹全哑,老君台完好无损,是真的吗?
老君台又名升仙台,是明道宫的一部分,位于老子的故乡河南省鹿邑县城内东北角。
据当地传说,老子修道成仙飞升就在此地。
老君台始建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经过了历朝的修葺。
到了民国时期,台高13米,台顶面积765平方米,底部面积略大。
山门下青石台阶32层,加上正殿的一层台阶共33层,对应了老子飞升33层青天的说法。
时间,1938年6月1日上午。地点,鹿邑县老君台。
这一天,侵华日军从安徽亳州由东向西往河南进军。
部队到达鹿邑县城东边时,由于不清楚鹿邑的防守情况。
这伙侵华日军的指挥官找到一处高地,用望远镜侦查城内的情况。
经过观察,发现低矮的鹿邑城内有两座高大的建筑十分的显眼,一座是鹿邑东城墙的角楼,另一座就是老君台。
日军以为是守军构筑的军事据点,于是架起迫击炮,要先行把这两处“据点”摧毁。
日军迫击炮手梅川太郎是一名技术非常的好,在通过测算距离后,仅一发炮弹就将东城墙角楼炸得粉碎,日军士气大震。
紧接着梅川太郎又调整炮口,对准了老君台,第一发炮弹打过去,日军指挥官通过望远镜观察,发现老君台安然无损,只以为是炮弹打偏。
紧接着第二发、第三发、第四发......依旧没有动静,老君台依旧完好地立在那里。
让日军感到奇怪的是,此时的日军距离城内的老君台不足三里地,竟然连爆炸声都未听见。
直到梅川太郎打出第十二发炮弹,依旧没有动静之后。
日军指挥官生气地将其一脚踹倒,自己亲自操作起了炮击炮,对这老君台发射了第十三发炮弹,结果依旧是没有一点动静。
在场的日军都愣在了当地,如果一发是哑弹可以理解,但是怎么可能十三发都是哑弹。
紧接着日军调转炮口对城内其他目标发射,无一例外的其它炮弹都成功摧毁了目标。
随后日军换成战斗队形向鹿邑县摸去,在经过微弱的抵抗后,成功侵占了鹿邑县城。
日军指挥官前往老君台,才发现这里不是所谓的“据点”,而是老子的升仙台。而此时的老君台上镶满了炮弹,一发在老君台西侧空地上,一发卡在大殿西边的房梁上,一发扎进了太上老君神像前的神台上,一发落尽了老君的炼丹房里......不多不少,刚好十三发。
来到此处的日军都大惊失色,不约而同地赶紧跪下叩首赔罪,嘴里念叨着“老君爷,请宽恕我”,“老君爷,保佑我平安回国”之类的话。
此事并非空穴来风,鹿邑县志也有记载,并且那名日本炮手梅川太郎在八十年代以后也时常会来鹿邑县,去老君台叩拜太上老君。
还在1997年时从日本空运了一个白色的日式和平碑树立在了老君台右侧的空地上,上面写着“祈祷中日永无战争,全世界和平”。
至今也没有哪位专家对这一现象给出合理解释。也许刚巧是那十三发炮弹是哑弹。也说不定是这里圣灵保佑显灵,却有此事十三发炮弹成为旅游胜地!
1938年老君台遭炮击,13枚炮弹全哑,老君台完好无损,是真的吗?
1938年,侵华日军进攻老君台,对其发射了十三发炮弹全部未爆炸。到底是老子庇佑还是另有起因呢?
老君台又名升仙台,是明道宫的一部分,位于老子的故乡河南省鹿邑县城内东北角。据当地传说,老子修道成仙飞升就在此地。老君台始建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经过了历朝的修葺。到了民国时期,台高13米,台顶面积765平方米,底部积略大。山门下青石台阶32层,加上正殿的一层台阶共33层,对应了老子飞升33层青天的说法。
时间,1938年6月1日上午。地点,鹿邑县老君台。
这一天,侵华日军从安徽亳州由东向西往河南进军。部队到达鹿邑县城东边时,由于不清楚鹿邑的防守情况。这伙侵华日军的指挥官找到一处高地,用望远镜侦查城内的情况。
经过观察,发现低矮的鹿邑城内有两座高达的建筑十分的显眼,一座是鹿邑东城墙的角楼,另一座就是老君台。日军以为是守军构筑的军事据点,于是架起迫击炮,要先行把这两处“据点”摧毁。
日军迫击炮手梅川太郎是一名技术非常的好,在通过测算距离后,仅一发炮弹就将东城墙角楼炸的粉碎,日军士气大震。
紧接着梅川太郎又调整炮口,对准了老君台,第一发炮弹打过去,日军指挥官通过望远镜观察,发现老君台安然无损,只以为是炮弹打偏。
紧接着第二发、第三发、第四发......依旧没有动静,老君台依旧完好的立在那里。让日军感到奇怪的是,此时的日军距离城内的老君台不足三里地,竟然连爆炸声都未听见。
直到梅川太郎打出第十二发炮弹,依旧没有动静之后。日军指挥官生气的将其一脚踹倒,自己亲自操作起了炮击炮,对这老君台发射了第十三发炮弹,结果依旧是没有一点动静。
在场的日军都楞在了当地,如果一发是哑弹可以理解,但是怎么可能十三发都是哑弹。紧接着日军调转炮口对城内其他目标发射,无一例外的其它炮弹都成功摧毁了目标。
随后日军换成战斗队形向鹿邑县摸去,在经过微弱的抵抗后,成功侵占了鹿邑县城。日军指挥官前往老君台,才发现这里不是所谓的“据点”,而是老子的升仙台。而此时的老君台上镶满了炮弹,一发在老君台西侧空地上,一发卡在大殿西边的房梁上,一发扎进了太上老君神像前的神台上,一发落尽了老君的炼丹房里......不多不少,刚好十三发。
来到此处的日军都大惊失色,不约而同的赶紧跪下叩首赔罪,嘴里念叨着“老君爷,请宽恕我”,“老君爷,保佑我平安回国”之类的话。
此事并非空穴来风,鹿邑县志也有记载,并且那名日本炮手梅川太郎在八十年代以后也时长会来鹿邑县,去老君台叩拜太上老君。还在1997年时从日本空运了一个白色的日式和平碑树立在了老君台右侧的空地上,上面写着“祈祷中日永无战争,全世界和平”。
至今也没有哪位专家对这一现象给出合理解释。也许刚巧是那十三发炮弹是哑弹。
1938年老君台遭炮击,13枚炮弹全哑,老君台完好无损,是真的吗?
梅川太郎:我就是那个炮击老君台的日军炮手,我的炮打得很准,但是13发炮弹无一爆炸,这足以说明日本发动这场战争是赤裸裸的侵略战争。我今天虔诚地跪在中国老祖先的面前,祈求中国人民的原谅。
老君台是老子故里鹿邑县城内东北隅明道宫的一部分,传说这里是老子得道升仙的地方,故又名拜仙台或升仙台。在宋真宗时期,老子被真宗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这个地方就一直被称之为老君台。
神话传说中的太上老君就是历史名人,道教鼻祖老子。老君台这里既是老子的故乡,又是太上老君升天之地。
1938年6月1日,侵华日军第4骑兵旅团藤田所部从安徽亳州方向进犯鹿邑县城,藤田部面对的鹿邑县并没有多少国军官兵,这个县城也并没有多大的战略价值,而且鹿邑县城内大都是一片民房,唯一的两个制高点一个是鹿邑县城门顶上的角楼,一个就是位于县城边上的老君台。
藤田部来到鹿邑县城外,在摸不清城内虚实的情况下,决定炮击鹿邑。日军选择了老君台作为攻击点。对于日军来说,这个制高点要么藏着国军的阻击部队,要么就是国军的指挥所。
藤田下达破极命令,执行炮击的是炮手梅川太郎。梅川太郎娴熟地将迫击炮架起来,一气呵成的将炮口瞄准了老君台,等待藤田下令开炮。
指挥官下达开炮命令,梅川太郎从炮口放下迫击炮,只见炮弹“嗖”的一声射了出去,直奔老君台,只是没有爆炸声出现。
这是个哑弹,梅川太郎不等指挥官下令,又从炮弹箱里拿出了一发迫击炮弹放在炮口等待指挥官下令。
指挥官再次下令开炮,炮弹不偏不斜地打到了老君台,可是依然没有听到炮弹的爆炸声,这个时候梅川太郎有点紧张,难道自己没有打准吗?即使没有打准,炮弹也应该要爆炸啊。
日军指挥官也很疑惑,来到梅川太郎的迫击炮前,仔细查询了一番,然后命令梅川太郎继续开炮,藤田要仔细看清楚他的所有操作流程。
梅川太郎还是一气呵成,从炮弹箱里取出炮弹,放在迫击炮口,等藤田的开炮手势用力划下,梅川太郎将炮弹滑入了迫击炮膛,炮弹丝毫不差的飞出了炮口,直奔老君台。
炮弹还是没有爆炸!
藤田大怒,立刻命令梅川太郎调准炮口,对准鹿邑县城门上的角楼,下令开炮。梅川太郎一炮打出去,炮弹将角楼炸得粉碎。
炮和炮弹没有问题!继续炮击此时鹿邑县唯一的制高点——老君台。
梅川太郎再次调整炮口后,将一发炮弹再次射向了太君台,诡异的是,这发炮弹依然没有爆炸。
愤怒的藤田接连下令继续炮击,梅川太郎一共发射了13发迫击炮弹,没有一发炮弹爆炸。
诧异的日军不敢再对太君台炮击了,胡乱的将县城一通乱炸后,非常谨慎的进了鹿邑县城。其时,鹿邑县城内的军民早已转移,根本就没有几个人了。
日军对县城进行了一通搜查后,藤田带人来到了他们炮击而炮弹未爆炸的制高点老君台。
此时日军才发现这里是一个道观,根据里面的道士得知此处正是太上老君得道升仙的地方,并且鹿邑县是历史名人、道教鼻祖老子的故乡。
藤田大惊失色,熟悉中华文化的他立刻跪在了太上老君的神像前不停的祷告、忏悔,请求太上老君的宽恕。
一通祷告以后,藤田派人查询梅川太郎发射的那些炮弹,他们只找到了12发炮弹,要么卡在了树杈上,要么卡在了横梁上,要么落在了神龛里,要么射穿山墙落入内室。总之,没有一发炮弹爆炸。
藤田大惊失色,迅速率领日军离开了太君台。而这些没有爆照的炮弹后来被当地人赵万成带领他的学生全部安全地转移、销毁。
而那最后的一发炮弹是2003年的时候自动在土里爆炸了,原来当初这一方炮弹落在太君台的松土里,最后被遗忘一直到几十年后才爆炸。
1983年,射击老君台的日军炮手梅川太郎专程来到鹿邑县老君台,向中国人谢罪,并且自己出资在老君台树了一座“谢罪碑”,而伟大宽容的中国人却将他的这座碑改为“和平碑”。
老君台现象至今无法解释,只能说中华文化之火、文明之光一直护佑着堂堂中华。
1938年老君台遭炮击,13枚炮弹全哑,老君台完好无损,是真的吗?
此事大约十几年前我就在好几个官媒上看到报道,千真万确假不了。
老君台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始建于汉朝,目前是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8年农历5月4日,侵华日军攻打鹿邑县城,到达城外十里地时,迫击炮手梅川太郎奉命向城内发射炮弹,凡打到别的地方的炮弹全部爆炸。但是打到老君台的炮弹,总共打了十二发,却没有一发爆炸。气急败坏的日军指挥官亲自上阵,打出了第十三发炮弹,却依然没有爆炸。惊得当时在场的日军个个目瞪口呆。
等到他们攻入城中,发现发射到别的地方 的炮弹全部爆炸了,唯有发射到老君台的十三发炮弹完好无损地躺在地上时,个个吓得魂不附体,集体跪倒在老君殿门外,恳求饶恕自己向老君台开炮的罪行,保佑自己平安回国。
这件事情在鹿邑县志当中也有详细记载。
1983年,当年炮轰老君台的炮手梅川太郎再次来到老君台,在老君像前长跪不起,虔诚谢罪。此后,梅川太郎多次来到老君台参拜。直到1997年,梅川太郎最后一次来到老君台,这次他从日本带来了一块白色的和平碑立在老君岩旁边。碑上用中英日三国文字写着: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如今这块和平碑一直立在老君岩旁边。
台湾的易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曾经三次来到老君台,试图解开当年日军发射的炮弹没有爆炸之谜。他见到了当年日军留下的十三颗炮弹,但谜底至今还是没有解开。
这个世界上,人类不知道不理解的神秘现象还有很多。我们常常说: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看来也并非无稽之谈。
1938年老君台遭炮击,13枚炮弹全哑,老君台完好无损,是真的吗?
关于这事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关于神迹显灵的事件,因为其真实性毋庸置疑,但真要说是神仙显灵也是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我也抱着怀疑的态度想要找出合理的解释,一开始我认为是当时的抗日群众,用了什么手法,弄哑了这些炮弹,想通过神迹事件吓退日军,可当时确实不是只发射了这13枚炮弹,为什么其他的炸了,就打在老君台的这些炮弹没炸,如此精准的预测日军哪颗炮弹打到哪里,这比神迹显灵还让人匪夷所思。
后来我想有可能是日军故意为之,因为近现代日本的崛起,是通过19世纪60年代的明治维新开始,当时日本大量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但在思想上推崇中国道家思想,说到道家思想无疑就是老子,所以他们来到老君台时,故意制造神迹显灵事件,一方面巩固自己国家政治阶层与民众阶层,对于道家思想的认可,另一方面愚弄我国人民的心智,以此将抗日斗争转向祈求神明显灵弱我心智,但还是感觉不可能,因为对于一场战争来讲,作为侵略一方,制造出来一个被侵略方的神仙显示神迹,这无疑是动摇己方军心,增加对方对于这场战争胜利的信心,这是弱智行为,所以也被我自己否定了。
现在我也不去想质疑这事的理由了,希望老子他老人家要是真的在天有灵,保佑我中华民族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吧,毕竟拜了您老人家两千多年了啊。
1938年老君台遭炮击,13枚炮弹全哑,老君台完好无损,是真的吗?
这事是真的!好多年前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叫,走遍中国,记者们到河南鲁山县采访,当地官员说,中日建交后有一个日本的访问团来鲁山老君山,有个七十多岁的日本人到了老君庙就在老君像前跪下。磕头祷告又给庙里捐款,他说,四十年前他所在的部队功打鲁山,这家伙是炮兵他对这老君庙发射了十几发炮弹,其中有几颗还扎在老君像的脚前可就是没爆炸。这伙日本人当时就愣住了,相信有神灵!他在中国时从不滥杀无辜,光求太上老君保佑,以后他又参加太平洋战争侥幸活了下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