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放假公园里面连小学生都没了,小学学习那么重要吗?

中学生没有我能理解,前几天公园里小学生打羽毛球的什么的很开心,这几年就一个也见不到了

我女儿今年上小学六年级,她平时就很少去逛公园。

我家离植物园非常近,步行也就10分钟的时间。

如果提前有同学好朋友约好了去公园玩,那她是非常乐意去的。

如果说让她陪爸爸妈妈去公园散步,那我女儿就提不起兴趣了,她会觉得很没意思。

现在小学生五六年级的孩子,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耍,一起聊天,不喜欢陪大人一起逛公园。

因为大人逛公园就是看看风景、散散步,没有特别有趣的娱乐安排,除非是给孩子花钱的娱乐项目。

比如公园里的体能训练娱乐场地,比如坐个旋转木马,或者海盗船等这些收费的项目,孩子还愿意接受去体验。

那么小学生不去逛公园,在假期都干什么呢?

一、小学生放假不出门,不一定都是在学习,也有的是在家看电视玩平板扣手机,不愿意出门,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我家女儿平时就喜欢宅在家里,如果作业写完了,就会忍不住拿手机看看视频,或者打开电视,看她喜欢的影视明星演的娱乐节目。

也有的时候钻在她自己的小屋,做做手工,摸摸一些小玩具,自己玩耍。

二、有的小学生是在小区里面和同班同学或者同龄人一起玩耍。这样她们就近就能解决了消遣娱乐的时间,何必再跑到外面的公园去呢?

我女儿自己有微信,假期里经常和小区里的同学相约在楼下玩耍,或者带同学来我家里,要么她去同学家里玩。

还有几次她非常喜欢和同班一个女孩在一起玩。但那个女孩家离我们家有点远,我女儿就骑自行车去找她。有时候那个女孩会走路来到我家里找女儿玩耍。

女孩们钻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嘀嘀咕咕的,不知都聊些啥。

一边聊天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着视频。仿佛这就是她们最幸福的时光。

三、近两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出门每个人都要戴上口罩。因此大家都有了很强的自我防护意识,能不出门就别出门

而且现在又是大冬天,天冷,去逛公园的人就更加少了。一般都是特别注意养生保健,需要锻炼身体的成年人才会早晨或者傍晚去公园散步锻炼。

另外天气好的话,会有大人带着2~4岁的幼儿去公园空旷的场地上玩耍。

四、公园毕竟是公众场合,人员复杂,如果没有家人或者亲朋好友陪同,作为小学生不可能单独一个人来公园玩,自己玩会觉得很没意思。

我女儿喜欢提前和同学约好,是去逛公园还是去逛商场?其实去哪里都无所谓,她最在意的是有能聊得来的好朋友陪在一起,就会觉得很开心。

五、也有一些自律性的小学生在家会自学,或者上网课,喜欢在家看课外书。

这一类学霸级的人物,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咱也只有羡慕的份。

以上几点是根据我家的小学生所总结出来的几点原因吧,仅供参考,谢谢观看。

为什么现在放假公园里面连小学生都没了,小学学习那么重要吗?

现在别说公园了,就是小区广场都没有几个人溜达,这与疫情防控有些关系,也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关系。

成年人工作忙,有节假日也喜欢在屋里玩手机,或者是和家人朋友一起饮酒作乐,就是不愿意到外面锻炼身体。

中小学生的节假日都被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给填满了,写作业和上补课班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学累了就拿起手机玩玩游戏放松放松,或者是倒头睡大觉了,一觉醒来之后天已经很晚了,起床吃完饭接着写作业,写完了之后还有补课班要上呢。

现在的孩子休息时间很少,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户外好好玩玩,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是没有保障的。

孩子的学习成绩重要,而身心健康更加重要,希望全社会能够重视这个问题。

为什么现在放假公园里面连小学生都没了,小学学习那么重要吗?

现在的孩子们学习压力很大,希望家长给孩子们玩儿的空间。另一方面还是由于疫情原因,不让孩子们聚集。这样下去对孩子们成长是不利的。玩儿是孩子们的天性,希望在安排好孩子们学习的同时,要安排让孩子们出去玩儿。学习重要,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是更重要的。现在一直说双减政策,希望学校和家长做到双减。一定要给孩子们有有玩儿的空间。让孩子们茁壮成长,并让孩子们开心快乐的度过童年时期。

为什么现在放假公园里面连小学生都没了,小学学习那么重要吗?

家长对小孩的期盼比较高,要求严,报培训班多,这就使小孩失去了好多娱乐的机会,所以在公园见小孩都少了。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也要让小孩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要得到发展,不能片面的追求学习。所以该让小孩玩还让小孩玩,该让放松还让放松。如果刻意让小孩儿学习知识,其他方面偏废了,将来这个小孩发展不够全面,也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现在放假公园里面连小学生都没了,小学学习那么重要吗?

现在的孩子,尽管物质生活很富裕,但从精神层面上看,没有他们的父母辈的童年生活精彩。

70后中年人的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田野里、池塘边、小溪中,随意奔跑打闹、男孩还可以用自制的弹弓练瞄准。那一代人的童年是恣意的。

80后的人物质条件逐渐好转,这代人作为首批独生子女,是孤单的,只能找小伙伴或者小邻居玩。

90后是在蜜罐里泡大的一代,童年时期有的被家长送这送那参加特长班,也有的家长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00后的孩子,家长大部分都会给孩子报各种班,学各种特长,每天穿梭在不同的地点去学习。哪有时间逛公园?锻炼身体?

近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原本就出门不多的小学生们更不出门了,上网课、看视频、一切围绕电子产品转,别说公园里,就是小区广场和健身器材区都没有他们的影子。

这种现象特别让人着急,小小年纪的他们,不主动做体育运动,身体条件能健康吗?

为什么现在放假公园里面连小学生都没了,小学学习那么重要吗?

放假公园里的孩子们多起来的时候,或许就是儿童教育有根本起色的时候吧?

昨天和朋友聊天,她分享喜欢的一篇文章,大意是一个不婚女孩拼劲力量赚得一两百万的年薪,然后恣意挥洒体验享受花钱的乐趣,各种高级奢侈,极尽满足,她问我这是不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

说这话的时候,我们刚从王府井大街的中环广场出来,刚刚看过了一家敦煌元素的中国设计师品牌包包,一个小包也得个万八千元,她说住别墅的才能配这个包吧?一般收入的拿着这个包都没衣服配。

当然有钱任性,不过老百姓也可以偶尔吃顿肉吧?我很可能去买一款这个包,尽管我是住小房子。在我看来,这个包不仅是使用功能的包,是艺术品,可以把玩,也可以当摆件,为什么我身边朋友可以花一万五六买个Lv,而这个艺术品却不可以?

这是不是一种生活态度?精神深处的某种需求反映在生活里面就是我们看到的世间百态吧?小孩子连玩都放弃,精神自由思想自由在哪里呢?创造又从哪里来?

谷爱凌一天睡十个小时,我们的孩子呢?玩的空档都难,这不仅仅是物质的经济基础问题。思想认识决定人生高度,我们穷了太久,吃饱吃好了也仍然害怕物质的不安全,好些时候就仍然想着工作谋活计老话题,物质追求依然是好些人的目标,比如为花钱而拼命赚钱的那种。

我们已经可以吃好喝好了,孩子玩好睡好才能发展创造,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幸好国家出手双减,也算及时,不然内卷的巨大耗费在教育里面大行其道实在是悲哀。

期待孩子们玩得更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