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情感”,你见过自私的母亲吗?

离异母亲缺席儿子成长11年,如今患白血病逼16岁儿子捐献骨髓:“儿子,妈妈住院后每天都在想你!”儿子:“别打感情牌!你想的是我的骨髓!”

42岁的王慧芳是一位离异11年的单亲妈妈,去年她被查出白血病,身边亲人都去做了配型,只有16岁的儿子陈斌配型成功。

可是儿子却拒绝捐献,王慧芳认为,这是受到前夫的唆使和阻拦。

在等待移植期间,她的病情转为恶性白血病,如果再不接受移植,只有3-6个月的寿命。

眼下她只能求助媒体,希望记者从中协调,说动前夫与儿子。

王慧芳生命危在旦夕,前夫和儿子此时消失,究竟是前夫阻止儿子捐献,还是儿子自己不肯捐呢?

一,儿子陈斌:打感情牌没用,是我爸不同意我捐

为了劝陈斌回心转意,外公外婆特地从北京医院赶回湖南,带记者一起前往陈斌就读的高中。

见到外公外婆到来,这位高挑的大男孩开门见山:“你们是想把我绑到北京去吗?”

外公:“我们是想让你去北京救你妈妈啊!”

陈斌不为所动:“如果你们敢擅自把我带到北京,我爸会直接报警和起诉,他是我的监护人,他不同意,医院也做不了手术。”

听到外孙这么说,外公着急了:“你妈也是你的监护人啊!你忘了小时候是在外公家里长大的吗?”

陈斌:“我爸养了我11年。”

外公却说:“我们养你的前5年,可比这11年艰难多了。”

原来陈斌5岁前一直在外公家生活,直到父母离异,他便由父亲独自抚养。

外公外婆试图以大学学费为条件,可是依旧遭到陈斌的拒绝:“算了别谈了,你们找我爸吧,我是未成年人,没有自主权。”

见到这幅情景,记者拿出王慧芳前一晚录制的视频,希望母亲的话能说动儿子。

陈斌摆摆手:“打感情牌没用的。”

视频里,传来王慧芳充满深情的声音:“儿子啊,妈在北京治病治了4个月,每一天都在想你!”

陈斌低头小声嘀咕:“是想我的骨髓……”

“儿子,因为你爸的阻挠加上你的犹豫,我现在只能化疗了,你再不来,我们再也见不到了……”

视频中,王慧芳更是直言,让儿子放下包袱,不要受父亲的限制,主动去北京捐献骨髓,这样他的人生才没有遗憾。

至亲连番劝说让这个16岁的大男孩慌乱起来:“我早就说了我愿意捐,我愿意捐啊!可是你们得找我爸啊,要他签字才行!”

原来陈斌也很关心母亲,从母亲生病第一天起,他就在网上了解了干细胞移植的各种资料。

他并非不愿意救母亲,而是父亲不同意。所以他不愿意违背父亲的意愿。

那陈斌的父亲为何要阻止儿子挽救亲生母亲呢?这中间又有什么瓜葛?

二,前夫:想让儿子捐,王慧芳必须转到省内公立医院

眼见外公外婆不愿意离去,陈斌借记者的手机拨通了父亲陈志坚的电话。

陈志坚冷静地表明了态度:想让儿子捐献骨髓,王慧芳必须要转到本地公立医院治疗,这样对母子俩都有好处。

他认为王慧芳在北京就诊的私立医院并不靠谱。

外公着急地解释为何女儿会选择在北京接受治疗,只是对方不愿多说,声称在外地出差,就挂断了电话。

陈斌也希望在本地医院捐献,这样他和母亲的身体情况都能更好地得到监控。

从学校回来,陈斌的外婆拿出以前的老照片,反复摩挲,想到女儿的病情,这位老人泪流满面。

她说自从女儿离婚后,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外孙,5岁的外孙再没有享受过完整的父爱和母爱

但是每年寒暑假外孙会来他们家长住,和他们二老感情很是深厚。

自从女儿得了病,原本亲密的祖孙感情,也变得复杂起来。

女儿王慧芳急需外孙的骨髓移植,另一方面,每天高昂的医药费,让她不得不将名下两套房产低价出售。

外公外婆带领记者来到王慧芳的住处,这是一套90多平的房子,鞋柜上摆满了高跟鞋,梳妆台上挂满了首饰,可以看出王慧芳是一个精致的女人。

而另外一套300多平的复式外加50多平的车库,也一直空着,就等着有人能够买下,换回女儿的治疗费。

房子待售,外孙捐献骨髓又悬而未决,两位老人从没有想过,人到晚年会迎来这么大的压力。

为了女儿,他们表示会拼尽全力,劝说前女婿和外孙同意捐献。

就在这时,陈志坚的弟弟主动给记者打来电话,透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内幕。

三,陈志坚弟弟:他们只顾女儿,从没想过我侄儿的感受

在电话中,陈志坚的弟弟透露:自从去年王慧芳想让儿子捐献骨髓后,就不断给前夫陈志坚施加压力。

在这次找媒体之前,王慧芳还找了陈志坚单位、市里以及省里的领导反映情况。

领导轮番找哥哥谈话,给他造成很大压力,所以哥哥才不愿意与王家人再次沟通。

说完这些,陈志坚的弟弟主动约记者及王家人面谈。

一见面,他就指责冲陈斌的外公外婆,从没考虑过外孙的感受。

先是瞒着陈家人,悄悄带陈斌抽血做配型;

配型成功后,王慧芳又每天给陈斌打无数电话,已经严重影响了侄儿的学习。

听到陈志坚弟弟的控诉,两位老人若有所思,又急忙解释:

“女儿的头发已经掉光了,状态很不好,医生说不移植只能活3-6个月,移植还有一线生机!”

陈志坚弟弟反问:“你们只考虑女儿,考虑到外孙了吗?你们轮番骚扰,有没有想过16岁的孩子能承受住这些压力吗?”

前些天,从未在他们面前哭过的陈斌,却号啕大哭。

陈斌亲口向父亲说,他很爱妈妈,但对骨髓移植也充满了恐惧。

这种纠结的心理,已经让一个16岁的孩子濒临崩溃边缘。

外公继续解释:“他只是稍微牺牲一点,不是大事,对生命没有威胁的。”

而叔叔却担心陈斌的身体健康,在他看来,任何手术都有风险,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外公打着包票:“如果有问题,我们全权负责!外孙在我心里就和孙子一样!”

陈志坚的弟弟表示,他们从没有阻止陈斌捐献骨髓,只是他们要保证孩子的安全。

所以他们建议:还是在本地公立医院做,这样对王慧芳的治疗有保障,陈斌的健康也能受到监控。

外公却解释:女儿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承受长途奔波,哪怕一次小感冒,都能要她的命。

这一次的会面,再次陷入僵持:双方态度坚决,母子此刻相距千里,骨髓移植又如何进行呢?

四,母亲王慧芳:儿子要是不给我捐献,一辈子都要受到道德的唾弃!

得知陈斌叔叔的想法后,王慧芳的情绪接近崩溃。

她向记者发来和儿子的聊天记录,证明儿子确实想为她捐献,只是顾虑前夫的感受。

在跟母亲的视频中,王慧芳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如果陈斌不来救我,以后哪怕他考上清华北大,再有出息,都是一个失败的人,因为他对亲妈见死不救,是一个不道德的人,要受人唾弃!”

最后王慧芳表示,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她都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正直且有担当的男人。

而外公外婆却陷入更纠结的情绪。

一方面他们也不愿外孙的健康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女儿的病情让他们心急如焚。

与女儿结束通话后,外公在家中翻出一叠报纸和一封写给外孙的信。

报纸上记载的是一个8岁男孩为父亲捐献骨髓的故事。

陈斌的外公说,他们一直在搜集成功案例,原本想将信件和报纸寄给外孙,企图打动他。

现在他们却陷入两难境地,一筹莫展。

这时,陈志坚的弟弟又单独约见了记者,说是受哥哥委托,有话要说。

五,当年离婚,王慧芳主动放弃监护权和抚养权,选择了房产

原来,哥哥和嫂子当年是协议离婚,嫂子主动放弃了儿子的监护权,选择了房产,而哥哥净身出户,独自一人带儿子。

得知王慧芳生病后,哥哥第一时间给了2万元红包。虽然10多年未见,陈家兄弟也都伸出了援手。

他们从未想过要将王慧芳逼上绝路。

那王慧芳为什么认为前夫阻挠儿子救她呢?

陈斌的叔叔无奈地笑了笑:“我们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毕竟捐献不一定能救活她,但有可能会损害孩子的健康。”

即便如此,哥哥也曾对儿子表示:如果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刻,你还是要给你母亲捐献。

他们最大的顾虑,是王慧芳现在治疗的医院并不正规。

这家医院只是王家人从网上搜到的,加了QQ群,觉得口碑不错,硬是从省内转院过去。

在陈家人看来,省内的公立医院完全有条件做骨髓移植,而且技术很成熟。

这样一是王慧芳的治疗更有保障,二是方便他们监管和照顾孩子。

只是王家人丝毫不采取陈家人建议,他们不念及哥哥的好,还屡次三番给16岁的陈斌施压。

陈志坚弟弟去学校给侄儿送衣服时,曾悄悄观察了他半个小时。

侄儿一直在发呆,老师连叫他几声才听到,整个人像失神一般。

这一幕让做叔叔的很是心疼,自从哥嫂离婚,侄儿大多数时候不是借住在老师家,就是由他照顾。

父爱和母爱的缺失,已经让他性格孤僻,所有现在他们会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记者也向两家人提出建议:陈斌在省内抽取干细胞,再送往北京。

这个建议,获得了两家人赞同。

六,母亲王慧芳:儿子,你要快点来救我啊,我等不及了

第二天,记者单独找到陈斌,传达了两家人最后达成的建议。

陈斌听后,随即吐出两个字:可以。

记者也拨通王慧芳的视频,得知儿子同意捐献,王慧芳喜极而泣,连连感激儿子。

陈斌依旧没有表现出热情,他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妈,你好好养着,我会救你的。”

王慧芳却急切万分:“儿子,你要快点来啊!妈已经拖成难治的白血病了!”

挂了视频,陈斌突然苦笑了一下,小声嘀咕:你要是经历了我的童年,就知道我现在的感受了……

当记者问起他的童年生活时,这个16岁的大男孩却摇摇头,不再言语。

写在最后

故事的最后,因为医院方表示干细胞运送存在风险,所以最终未能实现记者的建议。

而王慧芳体内的癌细胞已经达到70%,在数值控制之前,无法做移植手术。

这个结果,让人沉重,而整件事情的经过,更让人心疼16岁的陈斌。

自小父母离异,父爱和母爱的缺失,让他度过了孤独的童年。

如今母亲重病,却丝毫不顾及他的感受,只一味道德绑架,逼他就范。

都说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情感,可是对某些母亲来说,并非如此。

我们能理解绝症病人求生的欲望,但是爱护孩子是责任,亦是大多数母亲的本能。

王慧芳心急求治之时,却忘了孩子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再退一步讲,如果真的想让儿子移植,应该考虑儿子的感受,考虑一直照顾儿子的前夫的感受。

你要沟通的对象,是你的前夫,而不是未成年的儿子。

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评论区交流~

我是米粥的阅读时光,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

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您的喜欢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都说“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情感”,你见过自私的母亲吗?

没有!母亲都是奉献、奉献没有之二!

都说“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情感”,你见过自私的母亲吗?

百人百姓,什么样的人都有,大公无私,自私自利。

都说“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情感”,你见过自私的母亲吗?

女儿被继父欺凌反被亲母呵斥,这样的母亲最自私,只顾自己快活。

张莲一共有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是嫁给了老实巴交的李叔,但是这段婚姻最后以李叔变残疾告终。

张莲与李叔生育了一个女儿,名叫李爱丽,在爱丽8岁那年,李叔出去干农活时被机械压断了腿,因为当时交通不方便,李叔被送往医院抢救时,由于出事故到被治疗的时间间隔太长,为了保命,李叔被截掉了双腿。

出院后,张莲担起了家庭的所有重任,毕竟是一个女人,维持温饱是没有问题,但是想要让生活过得更好,这无疑是难以实现。

张莲最终扛不住家庭的压力,在爱丽10岁那年,她与李叔离婚了,老实巴交的李叔没有为难张莲,他说自己也不想连累张莲,于是同意了离婚。

离婚后张莲带着爱丽改嫁了,改嫁后张莲的日子过得还可以,丈夫上进,对爱丽也很好,经常带爱丽出去玩,还给爱丽买各种礼物和衣服。

大家都说张莲命好,有个疼爱自己的老公,一般二婚的老公很少对继女好的,但是张莲的这个老公却不一样。

可是,就算丈夫对爱丽再好,爱丽始终很抗拒,张莲好几次问爱丽为什么不喜欢新爸爸时,爱丽却闭口不谈,只说不喜欢。

刚开始,张莲以为这是小孩子的天性,没有多大在意,每天晚上睡觉前看到老公到女儿的房间跟女儿说晚安的时候,张莲都觉得自己很幸福。

有几次,爱丽跟张莲说自己要回亲爸爸的身边,不想在这个家生活,张莲狠狠地批评了爱丽,说她不懂事。

爱丽被妈妈拒绝之后变得更加沉默了。

在爱丽13岁那年,有个周末,爱丽在房间里面睡觉,她以为妈妈和继父出去了,于是没有关门,谁知道在她睡着之后被一个黑影压住了身体,睁开眼睛一看发现是自己的继父。

爱丽害怕得大叫,张莲听到声音后跑向自己女儿的房间,发现丈夫正压在女儿的身上,一只手捂住女儿的嘴巴,另一只手不断地在女儿身上抚摸。

看到张莲站在门口,爱丽舒了一口气,以为张莲会救她,但是张莲退了出去,装作没有看到一样,过了两分钟张莲才装作不经意路过,叫了丈夫和爱丽。

欺负爱丽未得逞,张莲的老公显得有些生气,但是还笑呵呵地对爱丽说,刚刚你说床上有虫子,在哪里我帮你找。

爱丽被继父欺负之后变得更加胆小内向了,可能是出于害怕,爱丽忍不住跟张莲抱怨继父经常对她动手动脚的。

张莲听到女儿的控诉不以为然,还让爱丽别乱说话。

张莲的丈夫看到张莲并没有责怪自己,胆子变得更大了起来,之后居然当着张莲的面对爱丽动手,爱丽忍受不住了就反抗,没想到反被继父暴打,张莲默默在一边看着,看到女儿被打的厉害才帮忙。

爱丽很是绝望,她哭着骂张莲不配当母亲,张莲气得给爱丽一个耳光,没想到这个耳光却要了爱丽的命。

爱丽被张莲打了之后跑了出来,跑到一座桥上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等到被救上来时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

张莲被爱丽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傻了,李叔一家人来到张莲的家找回公道,张莲的老公急忙推卸责任,马不停蹄地跟张莲离婚。

张莲一下子失去了女儿还被老公离婚,精神失常了。

这事在我们当地传得沸沸扬扬的,大家都说张莲太傻了,看到女儿被欺负居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道爱情真的比女儿的命重要吗?

这是我见到过最自私的母亲,为了自己的爱情不顾女儿的安危,让女儿在绝望中结束自己的生命,简直太可悲了。

都说“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情感”,你见过自私的母亲吗?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情感″这句話是正确的。但是每个母亲由于环境、文化的不同,母爱的付出也不相同。有的母亲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这是人性的弱點。例如以前的农村用女儿的彩礼钱给儿子娶媳婦,还有的用换亲方法,舍弃女儿幸福而达到自己目的。还有的父母为了自己家庭幸福,女儿挣的工资,除了生活费外,一切都交给父母,至此女儿到了近四十岁无法有自己生活的小天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