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狠心把女儿送人的父母,晚年会后悔吗?

女儿刚出生一个月就被父母送人,20年后亲生父亲患癌症,想见女儿最后一面,女儿:不见,不要骚扰我家人!

一,女儿刚出生就被送人,如今重病老父亲坚持要寻亲

20年前,已经有一个女儿的杨建民夫妇生下二女儿。二女儿出生一个月,就被送给同工厂的工友,此后再无联系。

20年后,杨建民是一位有3年病史的胃癌晚期患者,身体每况愈下,他开始思念素未谋面的二女儿。

为了满足丈夫最后的心愿,妻子孙梅香和女儿杨小萍陪同杨建民踏上寻亲之路。

说起将女儿送人的初衷,杨建民夫妇称:因为当时家庭贫困,实在无法养育两个孩子,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当年,他们对二女儿的养父母承诺,20年内不会上门打扰女儿的生活。

如今20年已过,再加上丈夫身患绝症,我想对方应该能理解吧。”妻子孙梅香如此推测。

从当年的中间人口中得知,二女儿在养父母家过得不错,杨建民夫妇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虽然中间人的婆家与二女儿的养父母同村,但是她也不记得这对夫妇的名字,只知道丈夫姓徐,妻子姓苏。

杨家人只能根据地址,从广东来到湖南碰碰运气。

20年的骨肉分离,等待着杨家人的又是什么呢?

二,虽是养女,但被一家人视若掌上明珠

来到二女儿所在的村子,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个女孩名叫徐智恩,周围的人都知道她是徐正名和苏丽霞夫妇抱养。

虽是抱养,徐智恩却被一家人视若掌上明珠,养父母和哥哥对她极尽宠爱,一直供她读书。

20岁的徐智恩长得很漂亮,亭亭玉立,生活得也很幸福。

不过尽管徐家一直隐瞒,几年前女孩还是从别人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世。

那段时间,徐家过得并不消停,徐智恩大发雷霆,养父母也以泪洗面。

得知记者的来意,邻居告诉众人:徐家已经在县城买房,老宅不再住人,只儿子和儿媳偶尔回来。

杨建民的大女儿找到徐家老房子,找人要到妹妹养父的联系方式。

看到手机号码,思女心切的杨建民突然胆怯了,他怕自己贸然给徐家打电话有些唐突,委托记者帮忙。

徐正名夫妇正好在附近卖煤球,电话一接通,对方并未推脱,当下同意与杨家人见面。

三,夫妇俩靠走街串巷卖煤球,养大儿子和养女

远远的看见一辆小型卡车,车厢装满乌黑的煤球,徐家夫妇个子不高,身材瘦削,正忙着搬运。

年过半百的徐正名两只手各提几十只煤球,吃力地朝买煤球的人家走去。

面对杨家人的到来,徐家夫妇很是冷淡。

徐正名更是寡言少语,对记者的询问,一边继续忙碌一边简单告知:为了养家糊口,他们走街串巷做煤球生意已经10年了。

徐正名的妻子苏丽霞身材瘦小,面相很和善,她的两只手沾满了煤灰,对待徐家人,有些局促不安。

孙正香率先走向前,告诉苏丽霞:"我们来这里,没别的意思,就是想感谢你把女儿拉扯大。"

苏丽霞说:“我不需要你的感谢。”

在苏丽霞看来,虽然女儿不是她亲生,但是她是心甘情愿把女儿养大,不需要任何人感谢。

20年前为了方便带出生仅1个月的女儿,她和老公辞掉工作回老家。

因为头胎是儿子,二胎属于超生,除了给女儿花400多元上户口,他们还额外交了2000多元的罚款。

这在当年,对并不富裕的徐家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是苏丽霞夫妇毫无怨言,苏丽霞说:“我从来不后悔抱养我的女儿,我也一直拿她当亲生女儿看待。”

四,养女得知身世后,情绪激烈,心结难解

善良的夫妇俩也从未想过隐瞒女儿的身世,他们原本等女儿长大后,将实情告知,由女儿自己做选择。

可是前两年女儿还是从同学口中得知,回到家里大闹了一场。

她哭着问养母苏丽霞:“为什么我不是你们亲生的呢?”

女儿激烈的反应让人心疼,苏丽霞也流着眼泪说:“不是亲生的又有什么关系呢?妈妈对你好就行了。”

因为苏丽霞的这句话,才让女儿暂时放下被亲生父母抛弃的伤痛。

在一旁的生母孙香梅向苏丽霞解释:“当年并不是抛弃女儿,是实在不得已才将女儿送人。”

听到这话,苏丽霞情绪激动起来:“如果不是你们抛弃她,难道女儿是我抢来的吗?明明是你们不要她了!”

徐家人贸然来访,让朴实的苏丽霞乱了阵脚,她担心杨家人会把女儿抢走,言语间急得眼泪都出来了。

看到苏丽霞着急的神态,记者上前安抚:“您放心,他们不是来跟你抢女儿的,他们也抢不走。”

就在这时,杨建民突然给苏丽霞跪下

“感谢你多年来对我女儿的养育之恩!我现在只想见她一面!如果你同意我们可以做亲戚走动,不同意我们也不勉强。”

即便杨家人的到来让养母苏丽霞心有不满,不过她说在得知消息后,已经第一时间做了女儿的工作,征求女儿的意见。

只是女儿反应依旧激烈:“他们从小就把我抛弃了,我不见!”

五,女儿:我现在过得很好,请不要骚扰我的家人!

在看了杨家人随身携带的病历单,得知杨建民身患癌症晚期后,善良的苏丽霞还是放下情绪,当场同意给养女通电话。

只是电话那头的徐智恩依旧表示:“没必要见面。”

在苏丽霞耐心的劝说下,徐智恩同意和亲生父亲通话。

拿起手机的那一刻,杨建民的手一直发抖,因为情绪激动,他将女儿的名字错叫成“小军”。

他哽咽着说:“小军,爸妈对不起你。”

父亲满怀深情,但徐智恩也只是冷冷地问:“你们现在来,是什么意思呢?”

杨建民:“我就是想知道你生活得好不好,看你生活得幸福,我就心满意足了。”

杨建民的话音未落,徐智恩直接说:“现在你也知道了,我生活得很好。”

最后她表示:“希望你们不要再来我家,不要再骚扰我的妈妈,我的家人!”

杨建民表情凝重,不过当即表示会尊重女儿的意见。

姐姐杨小萍也拿起电话,劝说素未谋面的妹妹:“希望你可以理解一下我们的心情,爸爸现在病重,不用你负责,他只是想看你一眼,哪怕你发张照片也好。”

经过劝说,徐智恩同意留下联系方式,但依旧不愿与亲生父母见面。

拖着病躯,一番长途跋涉,杨建民一家最终没能如愿见到20年前就分离的女儿。

记者也劝说杨家夫妇:“养父母辛苦将女儿拉扯大不容易,现在是女儿不认可你们,希望你们能理解,以后不要主动打扰徐家人,除非女儿愿意主动与你们相认。”

杨家人也当场表态,会尊重女儿的意见,不再打扰他们的生活。

写在最后

这个事情曝光后,曾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谆谆劝告”:

“毕竟是父母生下了你,现在他身患绝症,身为女儿,无论如何也应该见一面。”

相比网友的评论,我更赞同记者最后的说法:尊重女儿的意愿。

见与不见,选择权在她的手里,旁人无权干涉,更不该道德绑架。

当年那些把女儿送人的父母,晚年会像杨建民一样后悔吗?

在我看来,当年但凡出于主观意愿将女儿送人的父母,大概率不会真心后悔

身为父母,如果养不起请别生,如果生了狠心送人,亲情在他们眼里就是笑话,晚年说后悔也是假的。

而所谓的迫不得已和苦衷,不过是为了当年的过错找借口罢了。

如果真的后悔,又怎么会不顾孩子的感受,贸然打扰?

既然将孩子送人,不管后悔与否,都不该再主动去打扰,这不仅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更是对养父母的伤害。

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呢?你们认为被送养的女儿应该认回病重的父亲吗?欢迎评论区交流~

我是米粥的阅读时光,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

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您的喜欢,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当年狠心把女儿送人的父母,晚年会后悔吗?

有一位男子,他的妻子难产去世,留下嗷嗷待哺的女儿。男子急于迎娶新欢,毫不犹豫将6个月大的女儿送人。没想到他再婚后,现任妻子一直没有为他生下孩子。男子不甘心,千方百计找到女儿想认亲。女儿说的一番话,怼得男子哑口无言,羞愧难当!

男子叫王二先,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区,家庭条件很拮据,初中没毕业就出门打工了。

别看王二先家里穷得叮当响,但是他相貌还是不错的。1米73的身材,不胖不瘦,关键是能说会道,很开朗。在他上班的工厂里,也整天有女孩子围在他的身边。

刚过20岁,王二先就谈了女朋友。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怀着对未来的憧憬,相恋1年后就结婚了。

结婚后,王二先继续出门打工,把怀孕的妻子留在老家。妻子很勤快,和丈夫家里人也相处愉快,就算怀孕了,也是抢着做家务,把家里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想不到的是,王二先的妻子难产。当时农村的医 疗条件有限,医术也没有现在那么精湛。王二先还没赶回家里,他的妻子已经推进产房,生下女儿后大出血去世了,叫她也再无应答。

王二先跪在亡妻的面前痛哭不已,还誓言旦旦表示,无论多难都要把女儿抚养长大,以抚慰亡妻。

妻子去世后,王二先为了挣钱,不得不把女儿托付给父母,自己又南下打工。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还未等亡妻坟头的青草长起来,王二先就有了新欢。

这个新欢,是一位工厂领导的女儿,长得很漂亮,还是城里人。王二先对她一见钟情,对她展开猛烈的追求,全然忘记了自己刚刚去世2个月的亡妻和嗷嗷待哺的女儿。

王二先的花言巧语很快就打动女孩的芳心,同意和她交往。

女孩的父亲,也就是工厂的领导,见到女儿心仪的对象长得一表人才,看到宝贝女儿也是对男子有意,就没有反对,还有意栽培。

女孩父亲承诺,王二先只要好好对她的女儿,努力工作,定会成全他们的婚事,还愿意为他在公司谋得一份好差事。

就这样,王二先每天和女朋友同进同出,花前月下,不亦乐乎。

他们才交往两个月,王二先结过婚还有一个女儿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女朋友的耳朵里。

听到这样的消息,女孩一时懵圈,躲在房间里哭了起来,任由旁人劝说就是不开门。

当女孩的父亲听到王二先有一个女儿的时候,也是勃然大怒,当即要求女儿和他划清界限。

无奈宝贝女儿整日茶饭不思,对王二先还是念念不忘,饭也不吃,班也不上。

王二先异常苦恼,把电话打回家里去了,向父母说起他和女朋友的事。

父母一听也是犯了难。

10天过后,父亲悄悄给王二先打来电话,说事情已经解决。

原来,王二先的母亲生下3女1儿,重男轻女的父亲本就颇有微词。他希望自己唯 一的儿子结婚后能给自己能多生几个孙子。无奈事与愿违,儿媳妇只生下一个女儿,还搭上了性命。

当他听说自己的儿子又在外面找了女朋友,还是城里人,又因为自己的孙女而闹了矛盾的时候,他心生一计。

为了儿子婚事能成,他四处打听,要把孙女送人。

父亲刚开始打听,甚至还没来得及告诉王二先,就有老乡来牵线,把孙女送给一个外地人抚养了。

而当王二先听到自己的女儿已经送人,也没有关心孩子被送去哪里,谁介绍的,连送给了谁都不知道。

他甚至觉得,这下孩子的事情已经解决,自己和女朋友之间没有了“累赘”,两个人定能和好如初,婚事也就成了。

果然,王二先顺利再婚。

再婚后的王二先确实迎来了事业的转机,在老丈人的关照下,在公司站稳了脚跟,当上了公司高管。后来在城里买了房,把在农村生活的父母接出来身边,一家人的生活迎来了大变化。

遗憾的是,王二先的现任妻子,10多年了一直不能怀孕。他的父母有诸多不满,不顾挽留,又回了农村老家。

王二先也是有苦难言,现任妻子很好,岳父母帮助自己很多,帮助自己升职,帮助自己买车买房。对自己没有过多要求,只要求对他们的女儿要好。

王二先也不敢表现出不满情绪,妻子比较强势,万一让她发觉自己嫌弃她不会生孩子,恐怕得落一个净身出户的下场,所以他选择了隐 忍。

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着,没有任何波澜。

几年后,王二先的父亲去世。

他临终前拉着儿子的手说:“儿呀,无论如何也要有个后啊。实在不行,就去把你的女儿认回来,不然等你老了都没人为你养老送终,会很凄凉啊。我一直在为当初把孙女送人而追悔莫及啊!”

父亲的话时刻在王二先的脑子里闪现。看到自己身边的同龄人都有儿有女,大手拉小手从自己面前走过,真是羡慕得很。

年过半百,他想认回女儿的心愿也是愈发强烈。因为,送出去的女儿,是他这辈子唯 一的血脉。

又过了几年,王二先的妻子终于松口,同意丈夫找回她的女儿。

可是父亲已经不在,当时他说过,是一位老乡做的中间人,可惜那位老乡也在10年前就去世了。

女儿被送去哪里,连母亲都无从知晓。

后来经过重重打听,终于有一位邻村的村民为他提供了新线索。

这位村民说,他的邻居有一亲戚,曾经带着女儿来探亲,听邻居说亲戚的女儿是抱养回来的。村民还说,看起来,那位女孩真的和王二先有几分相似。

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邻居,人家却含糊其辞,不愿意说出亲戚的地址。

王二先通过多方打听,还是顺利地找到邻居的亲戚家,叫老李夫妇。

老李夫妇70岁左右,看起来憨厚老实,一看就是善良的老人。待王二先一行说明来意,两位老人家却异常排斥,表示不欢迎他们的到来。

这时候,房间里出来一位面容清秀,穿着白衬衫的女孩。

她就是老李夫妇的女儿,今年25岁,刚刚大学毕业。

王二先仔细端详着眼前的女孩,突然间眼角湿润。他敢保证,这女孩就是他的亲生女儿,因为她跟自己长得真是太像了,看起来年龄也相仿。

女孩看到一群陌生人堵在自己的家门口,脸色黯淡下来,忙问老李夫妇:“他们是谁?”

得知王二先的来意后,女孩的态度变了。她表示老李夫妇就是她的亲生父母,一再强调自己不是抱 养的。还斥责王二先说的话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而老李夫妇后来无奈表示,这个是自己的养女没错,但是并非是王二先的女儿。因为和王二先女儿送人的时间对不上,自己早于2年前就抱养了女儿。

老李夫妇还说,自己的养女是外市亲戚的孩子,因为自己无法生育,亲戚想生儿子却连生了3个女儿,所以选择把小女儿抱给他们抚养,取名为圆圆。当时还签过字,长大了也只为老李夫妇养老送终的。

而王二先却不相信,因为连旁人都能看出来,圆圆的神态,相貌,连走路的姿势都和自己特别像。

他想让圆圆去做亲子鉴定。

这些话惹恼了圆圆。

她一边哭一边向旁边的人控诉着:“从我记事起,就知道自己不是养父母亲生,可是他们却对我视如己出,别家孩子有的我都有,从来不让我受委屈。”

“一直以来家里都不富裕,养父还身体不好,我的养母也视力不好。但是他们毫无怨言,自己省吃俭用,却含辛茹苦抚养我长大,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供我读书到大学毕业。”

圆圆一边哭,一边回过头来反问王二先:“如果你是真心想念你的女儿,为什么这么多年从来不打探女儿的消息?为什么连女儿在哪里都不确定呢?”

“如果你现在有其他子女,你还会记得那个被抛弃多年的女儿吗?你又还会选择认回她吗?”

“就算我真的是你的女儿,我在养父母家里也过得很好,你们可以放心离开了。”

圆圆一连串的控诉和反问,怼得王二先哑口无言。

老李夫妇不忍心看到女儿难过,他们挡在女儿与王二先中间,一再强调自己的女儿真的不是王二先的骨肉。

王二先却坚决要带圆圆去做亲子鉴定。

老李夫妇只能无奈地说:“要不要去做亲子鉴定,我们都尊重女儿的决定,她同意做就去做。”

圆圆却没有丝毫犹豫,表示拒绝!

她含着眼泪说:“我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是养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抚养长大。在我眼里,他们才是我的亲生父母。”

“我考虑得很清楚,即使我真的是你的女儿,我这辈子也不会与你相认。想让我去做亲子鉴定,休想。也恳请你以后不要再来打扰我们的正常生活。只有你离我越远,我才有可能更幸福……”

圆圆的决绝,让王二先瞬间哑口无言。她自知想认回女儿已经无望,只能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不舍地离去。

王二先跪在亡妻的坟前,不断地扇着自己的耳光,追悔莫及……

总结:

我们常说:“孩子是上天恩赐给自己的天使,一定要好好珍惜父(母)女缘分。”

“既然选择把孩子生下来,那就好好呵护,尽心陪伴孩子成长,也是父母的一种幸福!”

文章中的男子,为了迎娶新欢,把亡妻抛之脑后,把亲生女儿视为“累赘”,毫不犹豫将她送人。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男子再婚后,现任妻子却不能为他生下一儿半女,令他遗憾。也许这就叫凡事有因果,人在做天在看吧。

当他年过半百,想到老无可依的情景,才想把女儿认回来,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实属自私自利。

既然当初把女儿送人,十几二十年来都没有打探女儿的消息,现在又何苦去认亲呢?终究落得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纯属自作自受。

我认为圆圆做得对,对于从小把她抛 弃的父亲,没必要认。她体会到养育之恩大于天,养父母为她付出所有,相信她定能尽心回报。

既然爱孩子,生下来就要对孩子负责任,责无旁贷把孩子抚养长大。

选择了把孩子送人,就不要为了一己私利打扰人家的正常生活,尊重孩子的想法,更要为孩子想要的幸福生活着想而努力!

大家说对不对呢?

当年狠心把女儿送人的父母,晚年会后悔吗?

前几年听婆婆说以前把第三个没几个月的女儿送人了。在她去世前五六年,平均每年提个几次,口里都是希望她过得好。在她去世前三年,就开始说她诸多心愿中,想找回她,认回她。我老公说“怎么找?她过得好,咱不去打扰她,让她难做。过得不好,你看了是不是更心疼?”她大,小女儿就说“找回来,就天天呆你身边伺候你?不用过她自己的生活?”她就不吭声了。

我从小到大没看见过,把孩子送走的父母!婆婆是第一人。她晚年可后悔了,不然又可以道德绑架,折磨多一孩子了。

当年狠心把女儿送人的父母,晚年会后悔吗?

既然当初狠心抛弃,就不该去打扰孩子的生活,伤害太大了,除非是孩子自己想认亲。

我大姐家姑娘,是她亲生父母偷偷放在家门口,然后收养的。虽然也有人告诉姑娘她是收养的,但是她不信,因为她在家比哥哥还受宠。后来她亲妈让她舅舅跑过来认亲,当时备受打击,疯了一样的在家闹腾,各种抱怨。

因为她平时比较听我的话,大姐就让我劝她。后来我跟她说,你应该心存感激,亲妈把你生得如花似玉,女孩一般长得像爸爸(我大姐夫眼睛比较小[捂脸])养父母对你比对你哥还宠爱,又给你安排那么好的工作,有几个女孩子能那么幸运呢?

她慢慢的也想通了,现在已经嫁人生子。不过,她不肯认亲妈,也不告诉别人自己是抱养的,连她老公也不知道。

当年狠心把女儿送人的父母,晚年会后悔吗?

既然当初选择把孩子送人,为何事后还要后悔,此事多此一举,也不能改变什么,倒不如一切往事不要再提,一切真相都隐瞒,让孩子安安稳稳地生活下去,也算是亲生父母心疼孩子、爱孩子的另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吧!

由于农村封建思想重男轻女的观念,娟子在刚生完第二个女儿后,毅然把孩子送给老公的亲哥哥雨峰抚养。

雨峰与妻子一直很恩爱,怎奈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小孩。得知弟媳怀了第二胎,就打电话给弟弟:“弟,如果弟媳怀的是女孩,等生下来就送给我来养,你看行吗?”娟子的老公是个没有主见的男人,听到自家哥哥这样讲,又心疼自己的哥哥老了没人养,就答应了哥哥的请求。

第二胎生下来,果然又是个女儿,远在另外一个市里,国企上班的雨峰夫妻俩赶到了娟子所在的城市来抱养孩子。

尽管娟子夫妻俩有些舍不得孩子,可一想到还想要生个儿子,一咬牙,心一狠,就让雨峰把孩子抱走了。

不知道有多少次娟子想孩子了,想要打电话给雨峰问问孩子的情况,可最终还是忍住没打。娟子心想:既然选择送走,何必再去牵挂。

由于娟子和雨峰,不在同一个城市,几年也难得见一面,有时见上一面,娟子见到孩子不知道说什么好!孩子在叫娟子“小婶婶”时叫得也很生疏。

虽说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可孩子毕竟这么多年不在自己身边长大,关系变冷漠,不亲近也是正常的。娟子长叹一口气,事已至此,一切只能顺其自然。

一转眼,孩子13岁了,读初中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全校,总是排在前三名,娟子反而自我安慰:如果孩子留在自己身边,说不定成绩没有这么好,没有这么有出息呢!

孩子既已送人,事情已成定局,后悔也没什么用,不能改变什么,倒不如坦然面对现状。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过得好,只要孩子在别人家过得很好,何必再去牵挂呢!

当年狠心把女儿送人的父母,晚年会后悔吗?

当年狠心把女儿送人的父母,据我所知,晚年百分百会后悔,因为亲眼所见,公公的干兄弟,为了生儿子,在连续生下三个女孩后,把老三送给了只有两个儿子的大舅哥家。

大舅哥夫妻俩对女孩视若珍宝,两个哥哥也把妹妹捧在手心里疼爱呵护,供她读书,女孩也知道上进努力,十九岁考上大学,大舅哥夫妻俩又给女孩买电脑买衣服置办开学装备,亲妈也送衣服送钱去了,女孩笑呵呵的说:姑,你也不容易,钱留着自己花吧,衣服给姐姐们穿,我爸妈给我买了很多都穿不过来了。”亲妈哭着回家了。

现在亲生父母年纪大了,女孩也早已毕业留在北京工作,放假开车回家,大包小包的礼物,给俩哥哥的,给养父母的,给嫂子侄子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当然也没有亏待亲生父母,每年过年都会发红包给姑姑姑父拜年。把她送人后,亲生母亲后来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孩,再也没送人,只是自己的四个姑娘都不会好好读书,只知道吃穿打扮,唯一一个上进有出息的,始终成了侄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