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随了妈妈的姓,能把“姥爷”改口叫“爷爷”吗?

闺女的同学里就有一个把“姥爷”喊成“爷爷”的。

同学的妈妈是家中独生女,生过宝宝后就是自己的父母带,孩子会说话后就喊自己的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不是妈妈刻意教的,是身边的人基本都这么喊。

公婆基本很少来他们家,时间长了孩子跟他们也不亲近,孩子的外公外婆和他们住在一起,带了老大,又开始带老二。

老二也随着自己的姐姐喊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两个孩子加习惯了,也没改。

他们倒不是随了妈妈的姓,就是因为外公外婆带着他们,而身边带孩子的,孩子都是喊爷爷奶奶的,他们顺着叫而已。

这个叫法其实也没什么,不差了辈分就行,现在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一,一个上一年级,他们仍然没改变对外公外婆的称呼,外公外婆也听顺口了。

叫什么不重要,孩子眼里谁疼他们就跟谁亲,称呼什么的都无所谓了。

孩子如果随了妈妈的姓,能把“姥爷”改口叫“爷爷”吗?

孩子随母姓是不能把姥爷改口叫爷爷的,因为是由直系亲属的血缘关系决定的,因为孩子的主根在爷爷这,姥爷的那条根属于傍侧技,按血统伦说是不存的,同时这样改称呼也与中国传统风俗习惯是格格不入的。

孩子如果随了妈妈的姓,能把“姥爷”改口叫“爷爷”吗?

咱中国人一直把孙子作为传宗接代的人,把外㽒作为旁姓别人的宗外亲戚。所以,孙子是爷爷的正传,外㽒则不属姥爷的传人了。但按血统来说,不论孙子还是外㽒,都是直系的血缘传递。由于千百年来的风俗习惯,隔辈人喊爷爷就比喊姥爷听来舒服。再说了,喊什么,只是呼谓而已。小的愿意喊,老的愿意叫喊,又有什么关系。别说随了姥爷姓,就是不随姥爷姓,喊姥爷为爷爷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孩子如果随了妈妈的姓,能把“姥爷”改口叫“爷爷”吗?

南北朝末期,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所以,外戚,就算是亲外孙夺权,也叫改朝换代,而自己的亲孙子夺权,则叫篡位,而不是改朝。这就是外孙和孙子的区别。

按照现在的风俗,如果外孙改姓妈妈姓,很正常,法律也不会干涉;但如果把姥爷改成爷爷,就不合适了,就有了一种爸爸是入赘的感觉。

中国人的称呼,是一种很深的学问。

孩子如果随了妈妈的姓,能把“姥爷”改口叫“爷爷”吗?

首先说结论,能,只要你高兴,想叫啥都成,但,最好不要改。

不管随谁姓,爸爸的爸爸是爷爷,妈妈的爸爸是姥爷,不会因为跟谁姓而改变,大众的认知就如此。非要挑战长久以来的约定俗成,也不是不可以,只会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分享下我的亲身经历。

我们这边的习俗是男方这边称爷爷奶奶,女方这边称外公外婆。

从小我都管外婆叫奶奶,到长大一点后,专门问过我妈,为什么不是叫外婆而是叫奶奶,我妈说叫外婆显得生分,外外外的,有多外。

直到我生了女儿,我妈荣升外婆了,同样的情形又出现了。在我女儿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她就对孩子说:"来来来,奶奶抱"。当时我说叫外婆挺好的,你看,你在外面大街上随便一个陌生人,你只会教孩子叫人家奶奶,不可能教孩子叫人家外婆吧?外婆这个称谓是特指妈妈的妈妈,是具有唯一性的,多好。奶奶可以泛指所有上了年纪的老年女性。可我妈听不进去,依然坚持让孩子叫她奶奶。

带来的结果就是每每需要区分孩子口中的奶奶指的是谁,都要多费口舌,作些无谓的解释。

孩子如果随了妈妈的姓,能把“姥爷”改口叫“爷爷”吗?

不可以。虽然在英语中,“姥爷”和“爷爷”都是grandpa,但是在中国,绝不可以将它们混为一谈。“姥爷”和“爷爷”分别代表的是两个家族,“姥爷”是“姥爷”,“爷爷”是“爷爷”。那些把儿子的姓改成自己姓氏的女人,大概原生家庭都是独生女,想给自己的父辈立个后嗣。其实,大可不必。那些想法都是落后的封建思想在作祟。然而,孙子随爷爷的姓氏,却不是封建糟粕,那是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文化,跟吃饭得用筷子一样,是民族的传统,是不需要问为什么的。想开了,就好了。孩子只要健康,有出息,当“姥爷”的也一样高兴,以后长大了,也未尝不能好好地孝敬姥爷。因此,何必强求姓氏的改变,从而引起公婆家的不快呢?更何况,在将来财产的继承上,法律是按照第一或第二顺序继承人,亦或是遗嘱继承,不按姓氏继承。至于女子个人喜好或个中情感纠结,则又另当别论。否则,改母姓这件事真的是没有必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