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巨头形成垄断,干掉了实体门店和商场,还会干掉社区超市吗?
社区超市的业态是不可能被取消的,但是他们有可能变得越来越萎缩。电商巨头当然最最大的希望就是消灭社区超市,让所有的现在客户和潜在的客户都到网上去订购商品,但是他们的想法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因为这种街头巷尾的超市,其实面对的顾客都是那种即时性满足需求的消费客户,而不是提前做好计划的客户。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假如一个人加班之后,非常辛苦快到小区了,此时他可能非常肚饿,同时他还想给自己一些闲暇的放松。此时在小区门口有一家超市,你觉得他会提前在办公室去网上买一堆东西,然后坐在家里慢慢等送上门来,还是下车之后直接奔向那家超市,将东西买回之后直接回家呢。除了这些商品的需求满足及时性区别之外,其实还存在着一个更多的心理满足感。这是对自己辛苦工作的一种酬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放松。
其实这就是社区超市的价值所在,也是他们不可能被替代的最主要的原因。与这个社区超市的商品价格是不是高昂没有关联,也与这个超市是不是一定会有着自己最喜欢的商品无关。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超市有可能就是代表着自己生活的家的一部分,代表着自己可以随时得到需求满足的储备,代表着自己除了工作之外还有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电商巨头来说,他们其实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街上所有的商铺都关门了,所有民众的需求都在网上进行提前订购,坐在家中等待送达,满街跑的只有快递员。在这种目标下,他们其实将那些综合性的百货商场基本上给消灭了,因为那些百货商场有着多层的中间流通渠道,而使得价格相对比较高昂,而且整个消费的体验感非常差。因为百货商场是等客上门的,客户需要搭车才能到那里,而且坐个电梯还要进行选购,最终有可能选价格方面还非常的高啊。
但是社区超市可不一样,它就相当于一个民众家中的小仓库,但是又不需要占据民众的家庭面积。现在房价都已经很高了,家里一平方米是好多钱,如果买很多东西放都没地方放。那么社区超市就相当于自己的外置冰箱,外置仓库,有时候还相当于自己的24小时的深夜食堂。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电商巨头能够代替民众另外一个仓库,另外一个储存食物的冰箱吗?或者是一个随时可以调用的厨房吗?这就是社区超市不可以替代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这些电商巨头他们不需要去消灭社区超市,而是想控制社区超市建设,他们的所谓线上和线下结合为一体的庞大销售网络。河马生鲜、苏宁小店,不都是这样吗?
电商巨头形成垄断,干掉了实体门店和商场,还会干掉社区超市吗?
国家必须要监管了,任何行业都不能有垄断,任其发展下去非常的危险,因为商人永远是利益为先,但在某一领域形成垄断后就会出幺蛾子!
电商巨头形成垄断,干掉了实体门店和商场,还会干掉社区超市吗?
我觉得很有可能。我今年刚搬进一个新的小区,刚开始买东西不是很方便,距门口100米处原来有家大一些的超市,一般都是去那里买东西。随着入住的人越来越多,紧挨门口两边又开了两家小超市,老板们做生意很活,办卡可以打折,邀请业主入群后发一个微信就能送货上门,虽然菜价有些贵,但是年轻人都图个方便,不用再下楼了。
因为小超市这么方便,就很少再有人去那家大超市了,没几个月那家超市就关门了。这样一来,两家小超市的生意就更好了。小超市打败了大超市。
没多久,小区有个业主,加盟了一个购物代理,又建了一个群,每天发布一些商品的图片信息,不仅可以送货上门,关键是里面的水果蔬菜米面油等都比门口小超市的便宜很多,非常实惠。这样一来,许多人都在这个群里网上购物了。当天下单,次日送达。
最近又有美团在小区建了一个群,在门口的快递店取货,商品更加便宜丰富。这样下去,门口小超市的日子又不好过了。
现在真是感觉到了处处充满着竞争,这样的竞争优胜劣汰 ,对老百姓来说是得到了实惠,对商家却是致命的打击,往往是刚装修了门店交了一年的租金,开不了几天又面临着赔本关门。
网上购物已经成了许多老百姓的购物习惯,我很久没有逛过商场了,偶尔去一次,看看哪样东西都比网上贵,所以根本就不准备掏钱。
所以,现在电商垄断也是大势所趋,老百姓也不想回到以前的实体店购物模式了。
电商巨头形成垄断,干掉了实体门店和商场,还会干掉社区超市吗?
再下去不仅实体店实体企业要完蛋,国民经济将完蛋❗
电商巨头形成垄断,干掉了实体门店和商场,还会干掉社区超市吗?
垮了,真的垮了,农村待不下去了!
我农村老家的大表哥让我给他在城里找份工作,他说在农村日子过得真难。
垮了,在老家当地的方言里,意思是“人烟不旺,萧条”。
在我的印象里,农村老家最兴旺的就是小店,还有每月阴历二五七的赶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我来回忆一下:1、80年代前。
农村乡镇有供销社,那是最吃香的地方,女人如果能嫁一个供销社的男人,会让很多人羡慕。
人口大村也会有小卖部,但货品不多,好多东西都没有。
改开后,勤劳的农民趁赶集的时候把家里的农副产品卖了换点日用杂货。
2、90年代。
供销社依然存在,但风光已减弱。几十平米的小超市大行其道。
基本都是镇上沿街的店面,自家开的,自选商品的方式让农民大开眼界,也让农民品尝到“顾客是上帝”、“想买啥就买啥,不用看供销社冷冰冰的脸色”的滋味。
小超市的兴起,着实在农村老家火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还有一两家在开着。
丈夫出门打工,寄钱给老家的婆娘,豪爽的说:想吃啥就买,别抠!
那时候留守的媳妇,拿着老公寄回来的工钱去镇上小超市买东西,成了一道风景线。
3、2000年后。
出门打工的也越来越多,留守媳妇也跟着男人出去挣钱了,老家成了老人带孩子的画面。
镇上的小超市少了,大超市来了,几百平米的大超市出现在了镇上,东南西北都有,给人一种农村没有大超市就落伍的感觉。商品的丰富不亚于城里,过年那段时间,生意好的不得了。
大超市的出现,碾压那些小超市,虽然还有一些小超市在顽强的生存着,但一落千丈来形容,很贴切。
那时候,打工的人家很多都推到老房,盖起新房,也是农村最辉煌的巅峰。
新房、大超市、快递自提点,成了农村繁荣的标配。
4、2010年后。
农村人眼界提高了,格局变大了。
到城里去,到城里买房去,做城里人,这是农村人成功与否的标记。
在城里有房,开私家车回村里,无论是里表都很“满足”。
有房有车,并不一定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村人也有份。
随着农民进城,农村老家的人气大减,很明显是就是,大超市的生意差了很多,但还能维持,多赚点少赚点而已。
可这两年,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等电商巨头下沉到农村市场,以快递自提网点为中转,以便宜有好货的营销策略“打动”了农村里仅留的人口。
而淘宝天猫京东拼夕夕这些电商,早已在农村铺开运营了很久。
电商的力量,哪是那些大超市小超市可抵挡的,用螳臂当车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超市里有的,电商都有,不但品种更多,价格更有吸引力。
相比有很多农村人见识过超市里卖的“粤利粤”、“雷碧”、“康帅傅”、“七个核桃”等等。
而电商在牌子上都很“诚实”,不会做这些猫腻,还能差评还可以退款不退货。
又好又便宜,这就是杀招,杀得农村实体店遍体鳞伤。
农村尚且如此,城里的实体店更是雪上加霜。
肆无忌惮的电商巨头,运用资本的威力大杀四方。
只求市场,不求盈利,烧钱烧钱再烧钱,只为干掉实体店,让电商巨头以摧枯拉朽之势布局垄断。
实体在苦苦挣扎,但两大硬伤,更是让实体店自残。一是居高不下的房租,二是经营态度。
实体不是被打败,就是正等着被打败,各种原因,成就了电商的伟业。
等我再过十几年做爷爷的时候,还会有实体店吗?
我是“阅尽人间冷暖”,谢谢你倾听我的诉说,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电商巨头形成垄断,干掉了实体门店和商场,还会干掉社区超市吗?
城市、乡镇,没有了街面商铺、店面,都就是鬼城了!更可怕的是,多少人会因此失业、倒闭、倾家荡产… 电商平台必须严管,电商巨头更要严管!
电商平台里的无证径营、偷漏税、以次充好、以假冒真
比比皆是,严重冲击、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国家的国际形象!不管不行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