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民众收入排第1名,到底有多少收入呢?
现在各项统计数据也已经出来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排名也已经出来了。其中北京上海一马当先,成为了我国各个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前两名。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7.8万元,而北京达到了7.5万元。再往下没有6万元的,5万元俱乐部,也只有浙江省达标了,浙江省民众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7万元,之后全国大部分省份民众就进入到5万元之下了。甘肃省垫底,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0万元。这样看来,我们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又一次拉大了。
那么人均可支配收入7.8万元,是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呢?假如是上海一家3口,夫妻带个未成年孩子,那么这个家庭需要一年最少可支配收入得达到23.4万元。如果带着两个未成年孩子,那一年最少可支配收入就达到31.2万元。当然如果孩子达到现在倡导的3岁孩子,那么一年最少可支配收入平均数就必须要达到39万元。
那么此时一定我们要讲一讲什么叫做人均可支配收入,他可不仅仅是指公司收入,它是指: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的总和。也就是将一个家庭所有到手的收入总和。包括工资收入,租金收入,投资收入以及所有的收入。听起来包含的范围很广泛,但是它的定义其实还是很狭窄的,因为它仅仅是指到手的收入而不是名义上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不是税前收入的,他其实是拿到手中可以支配的所有收入的总和。如果民众每月拿到的都是工资的收入,那么在此情况下,可支配收入的范畴就是扣除社保养老金缴纳费用之外,再扣除个税支出之外,剩余的到手收入。那么这个收入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开支、房贷支出、投资理财等等支出,属于自由支配的支出。
那其实我们就完全可以测算出来了,假如是夫妻二人没孩子,7.8万元的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是工资性收入,平均每月到手近6500元,倒算出社保公积金以及个税,基本上可以测出税前工资约为9000元。如果三口之家,可支配收入平均数需要达到23.4万元,平均夫妻二人到手收入为11.7万元,每月到手近1万元,倒算出来,基本上每月税前工资约为1.4万元。如果四口之家,一年最少可支配收入就达到31.2万元,平均夫妻二人到手收入为15.6万元,每月到手近1.3万元,倒算出来,基本上每月税前工资约为1.85万元。
如果你在上海达不到,那肯定是在平均数以下了。看看这些指标,你最终决定生几个孩子?另外对于年轻人来说,看着这个排名,如果想到外去发展,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了吧?
2021年,上海民众收入排第1名,到底有多少收入呢?
上海民众收入排第一名,到底有多少收入,上海的收入分配高底重了,一般的只有七八万,十万二十万,三四十万,五六十万,好的人才一二百万,上次一个人才单位找年新开价一百五十万,这个没有办法的!才学高年新就高,没有文化和才学只有拿底工资,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了!
为什么要人才,人才能给创造上海财富,所以工资就高了,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读书,做个人才,创造自己的财富!
自己不努力永远拿不到高工资,苦力赚钱越赚苦,轻松赚钱越赚越有味,好好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拿到高工资,创造自己的生活财富,努力奋斗,前途无量!
2021年,上海民众收入排第1名,到底有多少收入呢?
2021年各项经济数据已经公布,大家最关心的收入数据体现出了到底哪个地区才是全国经济最发达、收入最高的地区。
上海又一次排在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首位,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78027元,换算成月的话为6502元。
为什么要用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地区民众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工资收入不同。
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仅包括工资收入,还包括了经营收入、财产转移净收入、投资收入等,是全口径收入的体现。
有些人可能工资不高但投资技术高超,获得的收益远多于工资,也可能拥有好几套房产,每年的租金收入很高。
判断一个地区民众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得看全口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体现这点。
第二,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到手收入。
工资收入一般是指税前收入,也就是没有扣除五险一金、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这个数字往往与揣进口袋里的金额存在一定的差距。
人均可支配收入剔除了五险一金和个税,给出的是真正到手、能够用来消费的数字。
第三,人均可支配收入囊括了无收入人均。
计算平均工资的统计基数是有工资收入的人。换言之,未成年人、退休老人、全职太太等是不会被统计进去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不同,将全部人口均统计了进去。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够体现家庭的真实收入情况。
比如,a家庭是三口之家,只有父亲拥有每月1.2万元的到手工资;b家庭也是三口之家,父亲每月工资1万元、母亲每月工资6000元。
a家庭的平均工资是1.2万元,b家庭的平均工资为(1万+6000)/2=8000元,a家庭高。
a家庭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万/3=4000元,b家庭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万+6000)/3=5333元,b家庭高。
用平均工资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两个家庭的收入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哪一个指标更加真实呢?不言而喻。
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何最高?2021年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7.8万元,比排在全国第二的北京多出了3000元,比gdp最高的广东省高出了3.3万元,比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了4.3万元。
上海之所以能够连续多年占据第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工资收入较高。
工资收入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一项,也是最重要、占比最高的一项。作为一线城市的上海拥有很多的高薪岗位,工作机会多,这也是上牌外来人口多的原因。
二是上海民众的投资理财水平高。
上海是大陆城市里金融水平最高的地区,金融行业发达使得民众拥有很多的投资理财渠道,上海人的投资意识也远高于其他地方的民众。
以我周围的朋友为例,几乎没有人将全部资产都存入银行的,理财产品、股票、基金、信托、债券等多种金融产品让上海人整体投资收益高。
三是上海的养老金、最低工资标准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将退休人员也涵盖了进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高低会影响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低。
上海平均养老金水平是全国最高的,比北京、深圳、广州都要高出一筹。
另外,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2520元,这个数字也是一线城市里最高的。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财,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2021年,上海民众收入排第1名,到底有多少收入呢?
2021年,上海民众收入排第1名,到底有多少收入呢?
国家统计局更新公布了31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从数据来看,除上海和北京继续远高于其他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成为“7万元俱乐部”仅有的两两个地区之外。浙江成为其他省份中最耀眼的“明星”,以人均可支配收入57541元,独享“5万元俱乐部”。而且,比排名第四的江苏高出了1万多元。
所谓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都是能够转化成购买力的。因此,用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还是比较恰当的,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最合理的还是要看购买力,也就是说,同样的钱,在不同的城市,购买的能力不一样。上海的居民收入排名全国第一,比排名第三的浙江多出2万多元,按理,应当是非常高的。同时,又要看到,上海的生活水平也很高,特别是房价,会让同样的收入无法与其他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相比,购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住房。在这样的情况下,可支配收入还不代表绝对1的购买力,只有购买力强的收入,对家庭来说,才是真正的消费能力。
2021年,上海民众收入排第1名,到底有多少收入呢?
我们上海一年收入差不多,但物价暴涨日常生活成本昂贵,这笔钱所带来的生活质量没有大改变,如果是我上海的收入拿到其它省份地区花,才能说一年收入属于好的。
2021年,上海民众收入排第1名,到底有多少收入呢?
2021年,上海人的平均月工资收入为9580元,上海人的全年平均工资总收入为12万元,上海人的工资收入水平位居全国第一,坐实了,毫不动摇。
下面再出示一组比较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即上海人最低工资收入标准为2590元,全年总收入为3万多元。
以上的两组数据,一个是上海人月工资收入平均标准与上海人最低收入标准。看过这两组数据的人,如果是生活在上海、北京两大城市里面的人来说,或许,会觉得很正常,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而如果是生活在除上海、北京以外城市与地区的人则会感概颇多,会觉得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里面的人幸福感爆棚,工资收入水平位居全国第一,令人心往神驰。而如果是生活在全国三线以下城市,尤其是生活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来说,他们会说,他们全家人的工资总收入都还抵不上上海一个人的工资收入,难怪全国人民都心仪、羡慕、向往大上海人的生活呢。
上海既是一个高收入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高消费的地区,上海市的生活成本也位居全国第一,所以说,上海人的收入与支出还是成正比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