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这边征信修复,收费800,高吗?
现在骗子是越来越会骗钱了,作为借款人已经很不幸了,欠款逾期之后,有可能遭遇到违规催收、征信瑕疵、高额罚息等等问题。结果最近这两年,还要时不时的被所谓征信修复公司欺骗,再被骗掉一笔钱。
央行和银保监会早就反复强调,从来也没有过金融信用修复这项业务。所有的信用修复,尤其是涉及到可以将欠款逾期记录消除或抹掉的说法,都是不真实的,可以说就是骗人的。在2020年11月24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声明,发现有不法网站假冒银保监会名义,以提供“信用卡违规处理”为名,骗取网民姓名、信用卡账号、取款密码、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涉嫌从事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
为什么说金融信用修复是一个伪命题,是一个骗钱的新招数呢?因为我们看相关文件,在《征信业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举例:如果一个人信用卡或者金融机构的贷款发生逾期,那么银行等金融机构会登录央行征信,将此逾期记录就会登载上去,客户状态为“逾期未还款”,客户还款后,征信信息会变成“逾期已还款”,此消息会保留5年,之后不再记载。如果一直没有还款,那么一直不能消除。
在此情况下,如果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任何过错,其实借款人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还款结清,那金融机构自然会改正状态,借款人等待5年后就查不到了。第三方的任何所谓征信公司都不可能自己去改状态,也不可能让金融机构在未还款情况下改正状态,这是与法规有违背的。
那么如果觉得此笔贷款有问题,造成了自己还款逾期怎么办?也就是认为借款本身就是有错误和瑕疵的,那么按照征信管理规定,就只有三种方法,那就是:
1.借款人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那么征信机构和金融机构要进行核查,确认相关信息确有错误、遗漏的,那么进行更正;如果觉得没问题,就不会改正。
2.借款人认为金融机构的此笔借款有问题,已经侵害其合法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可以向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投诉。受理投诉的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书面答复投诉人。如果投诉成立,那么金融机构需要改正征信信息。
3.借款人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经过法院判决,如果胜诉,金融机构或者征信机构,自然会改正征信信息。
从头到尾看一看,跟这些征信修复机构有什么关系。他们既没有相关资质去做这个事情,也没有能力去修复这个事情。他们一般来说就是通过信息修复的噱头,代理借款人逾期事务,去同金融机构协商还款方案。如果协商失败,前期收费也不会退;如果协商成功,再收取更多费用。但是注意即使协商成功,也只是将欠款逾期的状态改成“逾期已还清”,并不能消除逾期记录,也不能阻止曾经逾期的信息记录存留5年。
当然还有一些更坏的所谓征信修复机构,他们其实就是一些网贷机构的马甲。他们掌握了借款人的信息,主动联系提出可以协商还款,然后给出一些所谓的协商方案,免除一些费用回收借款。这其实是一种新型的催收套路。在不知不觉中,借款人还对这家信用修复机构感恩戴德,还支付了费用。但是通过这些网贷机构同信用修复支付机构的合作,掩盖了当年非法放贷、高利放贷、收取砍头息、违规催收的事实。
最近看到华夏信财就是如此,高度怀疑某本信用公司就是网贷公司马甲,其中三重收费(前期200元,中期1000元,后期减免金额的35%),这样一来,华夏信财网贷的违法违规性是不是被掩盖了?借款人为了解决方案,还多花了钱?最少那1200元是不会退的,最后即使同意了,征信状态只不过改成了”逾期已还款“,5年仍然存在。
其实辨别这一类机构还是容易的,看看收款人都是个人,就明白,这一切就是骗局,只不过骗的深不深了。有些只想骗点借款人的小钱,有些不仅仅是骗借款人小钱,其实更是帮助违法网贷机构做了催收,背后还有丰厚的回佣。
大家现在明白了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