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存款遭全面下架,谁哭了?谁笑了?

按照银保监会和央行的最新规定,所有由第三方平台代销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全部下架。虽然早有预兆,同时有多个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也已经开始逐步下降自己代销的银行存款,但是当规定出来之后,还是形成了极大的后续反应。在此过程中确实有人哭,有人笑。

有着直销银行牌照的银行和互联网银行笑了,有着金融科技力量的银行笑了,六大行笑了。第三方金融平台哭了,其他的银行哭了。当然在证券投资中的一些大银行的投资者小。唯一对于存款市场中的主角之一,普通储户来说,也是有人笑有人哭啊。

其实整体存款市场的大趋势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整个存款市场的利率还是在下行通道之中,利率市场化的进展也没发生改变,监管部门对于中小银行和互联网银行的扶持也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就是过去同中小银行合作的那些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不允许进场了,他们想在存款市场中渔利是不可能的。没有金融牌照,没有存款经营资格,那么他们在无法掌握储户的信息,也无法参与。

过去有很多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抓住中小银行和互联网银行没有存量客户的弱点,要求进行合作营销,他们帮助银行进行导流,但是要求银行将存款产品放在其平台上进行售卖。他们同银行收取代销费用,或者以此去提高客户在平台的用户粘性。看上去双方都得利了,但实际最终中小银行没有得到客户的终极数据,也无法掌控客户的风险,同样也违反了反洗钱的相关规定。银行承担了金融风险,但是最终也没有得到客户。

此次监管发现了这些风险,将所有平台代销的互联网存款全部下架。但是可以让银行自主利用金融科技,售卖互联网存款。也就是说银行可以自己建设手机银行,网上银行APP等等互联网用途的软件,自己的存款产品放上去,同时向全国进行吸收新增存款。互联网存款变成了银行牌照的专利方向。

之前如果有过金融科技基础的银行,其实目前都在加快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建设,争取快速补充这些市场空白,抢得互联网存款的先机。所以储户也要随之而变,盯住这些开展了网上银行的中小银行,追踪他们的新存款产品,直接进行购买。有可能会买到更高利率的存款产品。

会动脑子的聪明存款人笑了,因为现在是银行通过自己的渠道售卖存款,那么很有可能将过去给第三方平台的收益都贴到了存款利率上,从而让存款利率变得更高。那么挑挑拣拣有可能会碰到很大的惊喜。

其实六大银行肯定是比较高兴的,因为很多互联网存款产品下架了,那么这些储户又得回归传统银行存款渠道,四大行肯定是最大的受益者。

如果觉得好,请点赞、评论和关注!

互联网存款遭全面下架,谁哭了?谁笑了?

中国人民银行为首的各大银行笑了,以阿里巴巴为首的网络银行哭了。

互联网存款遭全面下架,谁哭了?谁笑了?

实际上金融行业和市场的乱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互联网存款已经有几年的历史了,这几年互联网存款风生水起,活跃了金融市场,也为一些小银行开辟了融资的新途径,小银行的优势在于整体的运行成本低,可以用高利率吸引民间存款,事实上小银行也是互联网存款的受益者,普通老百姓投资也需要高回报,所以互联网存款小银行和普通老百姓实现了共赢。随着互联网存款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大银行的吸储能力直线下降,这时金融行业的管理者以互联网存款非法为由,打压了互联网存款的新模式,受害者当然是小银行和普通的老百姓,这也是所谓的宏观经济调控。

互联网存款遭全面下架,谁哭了?谁笑了?

互联网存款遭全面下架,谁哭了谁笑了?

近期,监管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互联网存款业务尘埃落地,又一个所谓的互联网创新业务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本次发布的存款新规要求,银行除了在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存款业务之外,不得在任何一家第三方平台销售自己的存款业务。

新规一经发布,几家欢乐几家愁,谁在哭?谁又在笑呢?

首先无辜躺枪的是消费者。当时冲着高息去支付宝或者京东金融这些互联网平台买的存款 ,现在一下子要按活期计算了,利息受到了损失。不愿意提前退出的,每天还得提心吊胆,害怕那天起来一睁眼,平台也没了,到哪去找自己的存款呢?

存款当然是不会丢的,但毕竟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对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说,存款新规的落地实施,又断了一条求财的路,肯定不是一个好事情。但这些互联网平台毕竟财大气粗,虽然少赚了一点钱,但不会伤其筋骨。

对于银行来说,确实有人哭,有人笑。对国有银行以及全国股份制银行,及一些大的城商行来说,他们会笑得很开心,因为他们不需要再做无谓的竞争了,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而对一些小银行以及一些农商行,还有一些民营银行,他们会哭得很伤心。因为他们失去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流量之后,又会重新回到过去无人问津的局面了,资金来源就成了问题。这也是近期银行股分化的原因。

受到影响的还有股市的投资者,存管新规由于利好于头部银行,一些资金开始抱团这些银行,使得这些银行出现了超大的涨幅,那些先知先觉的资金获得了较大的利润。

而对于一些小银行股则是不好的消息, 上涨趋势被迫中断出现了调整,也让一些中小银行投资者受到了损失。

总之,这个世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有人在哭,有人在笑。

互联网存款遭全面下架,谁哭了?谁笑了?

老用户笑了,因为老用户仍可在互联网平台上购了小行的存款产品,只是利率更高了。比如九十天产品,目前存入则可享受4.4%的无风险利率……

互联网存款遭全面下架,谁哭了?谁笑了?

最近,不少投资人发现支付宝上找不到银行存款的路口了,原来,根据监管部门新规,支付宝、腾讯理财通、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滴滴金融、携程金融、陆金所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先后下架了互联网存款产品。

一个政策出台,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互联网存款消失的背后,大家的反映又是如何呢?

01 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中小银行,受到冲击。

中小银行名气弱,揽储压力大,而互联网金融平台虽然用户广,自己却不能发放贷款、吸收存款,二者一拍即合,互联网存款应运而生。

此次产品被监管层叫停,主要还是由于系统性风险。互联网存款的存在,让那些犄角格拉的小银行也能拿走全国各地的存款,并且由于银行自身的规模限制,他们远不需要匹配对应的资金监管要求,各中风险可见一斑。

产品叫停,中小银行立刻失去了吸收存款的“优质渠道”,而支付宝等金融平台也失去了赚取渠道费用的机会,双方肯定都会受到冲击。

02 投资人失去“高息存款”产品,但是资金安全受到保障。

“互联网存款”有着传统四大行大额存款的高息优势,并且还具备活期存款这种灵活性,而最关键的是,因为这些产品最终明面去向是银行,所以还具备50w以下保本保息的优势。这样的产品当然让投资人喜欢。

现在这款产品被叫停,不少投资人也很懊恼,觉得失去了一款安全稳健的好产品。

当然,刚刚也说了,互联网存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在他“金装”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大量的风险,此次监管层叫停产品,事实上也维护了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03 接下来,我们的钱要去哪里?
  • 首先,不少中小银行开始自建渠道,以往的高息存款依旧可以买到。例如,武汉众邦银行推出的“武汉众邦银行”小程序,在小程序中,该行一共推出了4款“众惠存”系列产品,分为每满7天、90天、180天、30天付息,年利率在3.65%-4%之间。

当然,中小银行的自建渠道还不完善,使用体验不一定好,并且很多民营银行线下网点少,银行存款不方便。除此之外,统一平台消失,咱们还得下载不同的软件去买存款,很麻烦。

  • 其次,资金回流四大行存款。民营银行的存款通道被堵,风险承受能力差的投资人只能回流四大行。此时,四大行的大额存单、定期存款再度成为选项。
  • 最后,2020年公募基金收益较高,基金定投适合大多数普通投资人。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被越来越多人看见,最近基金销售火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配置一定的基金,但是要做好基金筛选和节奏掌控。#理财大赛第三季#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

如果觉得我写得好,请帮忙点个赞,让更多人看见,多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