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农村里面,合村并镇实行了,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呢?

在一定程度上,合村并镇有没有真的对农村居民更加有好处?现在绝对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我们看看国外他们的乡村,基本上还是按照过去,自然而居、自然形成的村落在继续发展着。人为的将农村居民合并在一起,形成新的大村落或者大镇子。好像是感觉管理有序了,但其实能解决新的问题吗?

整齐划一是一种美,错落有致也是一种美。过去的村子行延续下来,其实是有着自己的道理的,例如旁山而居,依水而居,不但生活劳动都方便,人也能获得生活的乐趣。但是现在全部进入到所谓小区之中,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一家挨着一家。早晨也听不到鸡叫了,晚上也听谢谢不到狗吠了。农村居民接触不到土地,那是一种脱离了地气的感觉啊。

凡事肯定时必有一利,也必有一弊。可能小朋友上学方便了,教育条件也变好了。可能收回的土地可以干一些更大的事情,可能也增加了基建投资,扩大了当地的GDP水平和就业水平。但是有些农民去自己的土地可就麻烦了。过去养的鸡鸭鹅可都没有了。有些家庭还给自己养的年,猪也再也不存在了。在这个程度上,可能自己的收入都会有了明显的下降。

尤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采用的手段也是比较粗暴,那么给予农村居民的感受更加的差。每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都有着自己的感情。但是用感情得不到尊重而被粗暴的剥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对抗情绪啊。今年山东推行的这项建设,不就暂时终止了吗?

一个好的方案肯定是要站在用户或者居住者的角度上去思考,而不是站在所谓大局的角度去思考。如果这项制度推进后,给了农民更多的创收来源,而且又提升了农民的出行效率,同时给下一代更多的成长、教育和发展机会,那才是一个好好政策呢。不是

所以一切都要看效果而定,而不是简单的认为这就是一个好的促进内需的好事情。

假如农村里面,合村并镇实行了,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呢?

说实话,合村并镇对于农民究竟有什么好处,我至今都还没想明白。在我眼里看来,合村并镇对于农民根本没有什么好处,相反还会增添农民的压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1、合村并镇并不是新鲜事物,在过去的历史时期,已搞过几次,没有一次是真正让农民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我记得时间最近的一次是2004年,当时我们这个镇并村以前有18个村,并村后变成了7个村。在过去的18个自然村里,农民办事只需要去各自的村委会就可以办理了,路程相对也不远。可是并村以后,因为村域面积变大了,群众到村里办事路程也远了,实际上更是加重了农民办事的时间。

2、合村并镇如果仅仅只是对村级行政区划进行简单的调整,那对于农民来说毫无意义。无论你区域如何调整,农民该办的事情还得要办,该做的事情还得要做。但是你行政区划调整了,地域面积变大了,丝毫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因为村级面积变得过大,根本就不利于上级政策精神的及时传达,农民更会变成“睁眼瞎”。

3、如果合村并镇还涉及到村民的集中安置,那从大概率上来说,对农民也是一种损失。比如搬迁就要涉及拆迁,而农村拆迁补偿一般都相对较低,并不能完全按照农民建房的成本给予恰当的补助,这实际上就是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4、在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沟壑众横,根本就没有条件进行合村并镇。在这样的地区,我认为并不是村域面积越大越好,而是越小越好。因为面积越小,更有利于农民办事和政策精神的及时传达;同时,如果村域面积变得很大,农民又被集中安置的话,那农民过去的土地在耕种上会更加的不方便,必然会让土地撂荒的更加多。

总之,在我看来,合村并镇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基本没有好处,没有必要开展合村并镇工作。你们认为呢?

假如农村里面,合村并镇实行了,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呢?

随着城镇化的加剧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这些年我们的农村变得越来越冷清,很多村变成了空心村。大多数村子里你能看的只有中老年和留守儿童,青壮年全部离开农村去外地了。也就造成了很多农村的荒废,所以撤村并存对农民当然有好处,由于我一直待在农村,我就针对这一事情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好处一、这些年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新农村,我也看了不少村庄,有的村庄才几十户人,但是政府建设新农村是一视同仁的。造成很多村小但是区域不小,所以修路各种新农村建设花了不少钱。假如把小村子统一迁到一起组成一个大村子,那么政府可以统一规划和建设。这样政府资金更有效得利用,也能把农村建设的更好。

好处二、把小村庄集中到一起,村庄范围扩大,那么政府会把配套的设施做好,比如学校和交通。水电和物流也方便了,孩子们上学路也少了。形成大村庄商业各方便也便捷了,村民生活更为方便。

好处三、把小村庄集中更加节约耕地,由于往往很多村庄小面积却不小,造成很多耕地被浪费,如果集中了,把原来村庄的建筑面积可以开发出来作为耕地,这样也会增加很多耕种土地。

假如农村里面,合村并镇实行了,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呢?

合村并镇是我国未来的一个趋势,不光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存环境,改善我们农民的居住条件,另外合村并镇过后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整合资源,缩减基层干部的数量的极大的减轻财政负担,相对应也减轻了我们农民的负担,而且搬迁过后的老房子,也可以用于复耕还田,重新留转起来发挥它的作用,所以于情于理,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好事。合村并镇后又进行新农村建设,这对于农民来说有什么好处

不过这里需要说的,目前我国对于合村并镇并没有强制实施的说法,也就是合村并镇虽然是未来趋势,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村庄都会会实施合村并镇的,因为目前合村并镇主要是,来自生存条件比较差的村庄,或者人口流失比较大的村庄,以及由于重大项目需要拆迁的村庄这三个方面。

另外我们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很多村庄都建起了小别墅,小楼房,生活条件并不差,这些家庭并不见得愿意去合村并镇住进小区房,加上目前合村并镇确实也有一定的弊端!

比如很多老人们住惯了独家独院的小平房,一下子让他们住进小区房,他们会觉得上下楼特别不方便,农活工具没出存放,去地里干活比较远,住进了楼房种菜养鸡又不能搞,以前吃菜都是自己种,现在吃菜都要买等等问题,所以合村并镇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刀切的急于求成。

而且以目前国家的财政情况来看,恐怕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钱,去到处搞这个合村并镇新农村的建设的,当然合村并镇的好处还是多多的,我们这里已经有了好几个试点,因为临近煤矿,因原址煤田开采,生活区域形成了塌陷区。

所以在前几年当地政府的努力下,统一拆迁规划,附近六个村庄合并搬进了一个大社区,新区以生态和谐宜居的理念,高标准的规划设计,配套医院,大型超市,娱乐广场,银行,宾馆,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宽敞干净的街道,漂亮的新房,生活环境的提高,加上娱乐活动的丰富,嫣然就像一座小城市一样。

总的来说,合村并镇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特别是那些存在的大量空心村来说,房屋资源和土地的严重浪费,大大制约了我们农业的快速发展,另外一些生活贫困住在危房的农村老人,也可以通过合村并镇搬进宽敞明亮的新社区,留下的老房也可以通过拆迁复耕,整合资源通过流转集中管理,实施规模化,科学化的农业发展。

关于合村并镇后又进行新农村建设,这对于农民来说有什么好处?你知道还有哪些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假如农村里面,合村并镇实行了,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加快了城镇化率,经过合村并镇后很多农民成为城镇居民,按照城镇的配置由原来的村委会改为社区村民委员会 (或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依法享有的权利不变。

第二、节约了政府的财政开支,提高运行效率。合村并镇后很多基层的单位取消,职务减少自然会降低财政支出,同时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过去很多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效率低下)。

第三、便于提高村干部的管理水平。过去很长时间很多农村的村干部都连任或者几个人轮流做,这些村干部因为自身能力或者其他原因对于村经济发展作用不大,合村并镇后无论是从几个村集体中选举还是直接委派对于提高村干部管理水平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第四、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因为很多农村随着居民迁出和外出打工,出现了很多空心村,这对于居民生活还是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

假如农村里面,合村并镇实行了,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呢?

农村合村并镇,前阶段山东试点过,后来因反对声音多,紧急取消了。其实从我个人观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排斥合村并镇,有反对声音只是因为没因地制宜,该合村并镇的地方没搞,不该合村并镇的地方反而先启动,才出现问题。合村并镇若是做好了,起码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合村并居后,空心村、老龄化的村子,农民的社会福利将得到改善。比如有些地区的许多县市,因处于丘陵地带,山地比较多,在远离城镇的一些村庄,空心村、老龄化已经很严重了,村庄里主劳力就是六、七十岁这帮老人,60岁以下的都很少,往上则是耄耋之年的老农们。衰老的村庄,自然无法拥有好的医疗设施、学校、影院、养老等公共福利设施,若是合村并镇,则这些都会拥有,老人的晚年生活也会更有保障。

下图是我前两天访村,在一个村庄的村头拍的,四个老人从左到右依次是:92岁,90岁,81岁,81岁。

二是合村并居后农村有了人气,老人可以逃离空心村的凄凉。我经常会去访村,有些村庄甚至整条胡同七八幢房子,只有一个屋里有人,还是位八十多岁的孤单老人。大家想想吧,一位老人住在这样的地方,该有多么孤寂。

城里人不理解农村老人为什么爱坐街头?其中一个原因不言而喻,每天出现一次以示存在,万一哪天没出来,自会有每天聚一起的村里老伙伴登门探望,看有没有不好的情况发生。

有人可能觉得我危言耸听,那是你没真正走进这些空心村看过。丘陵地区不比平原地区,村庄小,地块小,土地不平整,瘠薄,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能用的还是半机械化的小型农具,我一直在想,一旦农村这波六、七十岁的农村人干不动活了,而年轻人不想回归,农村将何去何从?

上图是在苹果园干活的农村大叔,今年70岁。他告诉我说,城里的儿女都不让他种地了,说年纪大了怕他累坏了。他已下了决心,果园里的苹果树要伐掉,不再栽种。

三是合村并居后,在外工作和打工的子女可以放心。说句不好听的,10年后,现在60岁的70岁,70岁的农人到了80岁,一批耄耋之年的老人走了,村庄会更空荡,只剩下一幢幢无人居住的民居。在外的农民子弟,一想到自己的老父亲老母亲孤零零住在村里,周围的房屋都是空的,连个比邻的邻居都没有,会有多担心?

如果一个个空心村,就近整合成新农村,让农村老人们比邻而居,或有统一的养老中心,带有就近医疗保障,他们在外打工也心安。

阿兮觉得,合村不一定非要并镇,可以是就近选其中一个村庄,进行旧村改造,利用起闲置房屋,搞成合村并居,根据空心村情况看,4-10个村庄一并居,可以成片的耕地,集中机械耕种收获,丘陵薄地,索性退耕还林。这样的好处是,花费少,流转土地大户雇人干活也方便,可能是未来老龄化严重地区的可行性方向。解决了老农的焦虑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农村人未必不愿意。

有人可能会问,那前段时间的合村并镇试点,为什么紧急叫停?阿兮分析,之所以农民不愿意,是因为试点地区多是平原,利于现代农业大机械作业,而且村民年龄比我们胶东地区年轻差不多10岁,有活力有想法。在这样的地方搞一刀切,农民都要上楼,而且还要先扒掉农民的房子,让农民自己出去租房住,等着遥遥无期的拆迁楼房建成,搁谁也不愿意吧?

总之,合村并镇有利有弊,对有些地区利大于弊,对有些地区弊大于利,不能因试点出了点问题,就全面否定的。大家同意阿兮的观点吗?

关注@阿兮随笔,看接地气的三农播报与解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