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的家庭收入达到多少,才算是中产标准?

德先生居住在上海,对这问题有深刻的体会。

定义:中产阶级首先必须是有产阶级,记得一定是有产,有产阶级是指固定资产+现金+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负债后所剩余的部分,必须是正值或者达到一定标准。

中产阶级标准不等同于中等收入标准,现在很多时候,我们是将这两者概念混淆了。

1.按照统计局数据,2019年上半年,北上广深四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3.3万元。那这么算下来,四城市的家庭全年可支配收入(按照家庭为三人计算)应该是:

3.33万元×3人×2=19.98万元。也就是说,家庭年收入达到20万以上,才能算得上中等收入家庭标准。再次记得,仅仅是中等收入,如果想达到中产阶级,还需要很多因素。

2.一套房子要不要?当然需要,这是中产家庭的最起码标准。按照国家规划的人均住房标准,要达到67平方米,那么三人家庭居住房屋应该达到200平米。如果有一套200平米的自住房,记得无贷款哦,那就是妥妥的中产家庭的入门门槛。

第1个中产阶级家庭标准,200平米自住房(无房贷)+年净收入20万(税后收入)

3.为什么要求没有房屋贷款?因为如果有房屋贷款,那必须相应在年收入上增加房贷支出部分。假如定义在四城市200平米的房屋一年房贷支出最少达到25万,那么在拥有一套房贷,房的基础上年收入必须要增加25万,

第2个中产阶级家庭标准:200平米自住房(有房贷)+年净收入45万(税后收入)

4.无房但是年薪百万的人,不能算为中产阶级,因为他没有资产,不是有产阶级。当年范志毅不就说过,“只有百万年薪在上海无房,不能给予家庭基本保障,不能娶我的女儿。”

其实如果达到以上两个中产阶级标准,那么随着生活需要,其他的一些中产阶级标配的资产自然都会有,例如一辆代步汽车,出国旅游,完善的商业保险等等资产配置。

总结一下,不论在何地方,没有一套自住房和中等收入以上,是不敢去想是否达到中产阶级标准这个问题。其实在上海,一般中产阶级标配还得有一套投资房或学区房(大小不限)。

大家对比一下标准(房产+中等收入),看看自己在自己所在的城市,能达到中产阶级标准吗?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有专业,变得通俗,如果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北上广的家庭收入达到多少,才算是中产标准?

北上广多少家庭收入才达到中产标准?说不准,也没有规定的标准。谁是上层标准,谁是中层标准,谁又是底层标准。根据国家统计局2O19年披露各阶层收入人数占比数据。

中等收入月5OOO元一1万元之间O.8亿人。月收入1万元一1O万元之间有O.4亿人。

高收入人群,月收入1O万一5O万有25OO万人。月收入5O万一1OO万元,有5OO万人。

低层人收入,1OOO元以下,有5.6亿人,月收入1千至2千之间有3.1亿,月收入2千至5千之间有3.8亿人。

中国社会目前9O%收入5千元以下,62%月收入2千元以下,月收入过万的711O万人。

过去喜欢把有钱人称乎为老板,现在老板遍地开花,大小老板多如牛毛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爰把有钱人称乎为富豪、土豪、地主,这样一叫,有钱人听的舒服也开心,没钱人也跟着凑热和。

中产是个新名称,平日里没有人这样称乎,感觉这"名字″没有实际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又怎样能划清谁是中产阶级,谁又不是中产阶级,有些隐形资产和隐形收入也是云里雾里看不清楚的。同样有些人房产几套,轿车也有,外表看是富人中产阶级,其不知债台高筑,银行欠贷款,社会上欠巨债,所有的资产都是别人的,还说什么中产阶级。

北上广的中产家庭,应该是有一套房,有代步车,个人收入6OOO元以上,全家收入万元以上,不欠货款,不欠外债,有一定的存款,可算上中产家庭。

北上广有二套房,其中有一套房是房货。有代步车,个人收入月万元以上,家庭收入月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可算中产家庭。

北上广的家庭收入达到多少,才算是中产标准?

朋友们好!

现在中产家庭的标准可能比较难以定义。一般来说,北上广的家庭收入要达到20万左右,而且至少要有一套房产,这样可能才能够达到中产的标准。下面来分析一下。

家庭净收入要达到每年20万左右才算是中产家庭

在北上广,家庭净收入要达到每年20万元左右,才能够算的上是中产家庭。根据北京人社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北京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达12.7万元,也就是大概每个月平均收入在10583元。

这个收入肯定是税前的收入,如果除去个税和五险一金的话,北京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平均净收入是9.7443万元。

如果每个家庭有两个从业人员的话,那么中等收入家庭的标准大概就是每年能够有20万元的净收入。

因此,从收入的角度来说,如果家庭年净收入达到了20万元的话,也就算是中产家庭了。

中产家庭要有一套房子

在北上广还要有一套房子,这样才能够算的上是中产家庭。现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中,可以说房价是比较贵的,如果没有房子,那么每年20万净收入,可以说也很难算的上是中产家庭的。

如果想在北上广过上较好的中产家庭的生活,可以说房产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北上广没有房产,那么现在仅凭20万元的年收入去买房可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现在在北上广来说,一套房子小面积住宅可能也要300万以上了。因此,如果买房子首付100万,贷款200万20年的话,按照年利率5.39%来算。每个月需要还贷款13633.79元,一年需要还16.36万元。

如果仅凭20万元的年收入的话,还完每个月的房贷,每个月也就是剩下来3033元了。而且想靠着每年20万的净收入存下来100万首付款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的。因此,仅凭20万的净收入,可以说想在北上广买房子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因此,如果想在北上广过上中产家庭的生活,必须是要拥有一套自己的房产的。

综上所述,想在北上广过上中产的生活,在有房子的前提下,每年净收入达到20万元就够了。

感谢阅读!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北上广的家庭收入达到多少,才算是中产标准?

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什么?

中产阶级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在每个国家、每个地区,中产阶级的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们来看一下不同机构的中产阶级标准是什么样的:

麦肯锡标准:中国的中产年收入在9~36万元

福布斯标准:在城市里,年龄25~45岁之间,年收入1~6万美元

国际统计局标准:年收入5~42万元

这些机构的中产阶级标准,给人的感觉是整体偏低,主要是因为现在物价水平太高了。

不过媒体和个人眼里的中产阶级标准就要高多了,有人认为要有1000万美元才能达到中产阶级标准。

我认为的在北京市中产阶级的标准

我认为中产阶级的标准不能用某种单一的衡量标准,比如我们夫妻俩年收入超过50万元,但是我丝毫感觉不到自己过得有多舒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单是房贷和孩子上学的钱就要花去一半,再加上生活费用和看病的费用,每年能省下来的钱并不多,消费水平偏低,买东西还是要精挑细选。

我生活在北京,就来说说,我认为的中产阶级标准是什么样的。

1. 在北京有2套以上房产,总价在1000万元以上

中国人看重房产,即使积蓄再多,没有房子就不算过上好日子。在北京,交通条件和居住条件好一点的房子,单套价格就得上千万。有一套房子还不够,还得考虑老人和孩子,一个家庭至少有两套以上房子,才会觉得没有经济压力。

2. 1~2辆车,总价在50万元以上

如果是外地人员留京,近几年在北京买车的难度太高了,比买房难度还高,买房起码有资质、有钱就能买,买车还得靠运气。

在北京买普通油车需要摇号,摇号需要有资质,有北京户口、工作居住证、社保或个税连续交满60个月(5年),断1个月都不行。有些人从2011年开始摇到现在都没摇到号。以前新能源汽车没人买,现在新能源也要排队了,现在申请要排到八九年之后,可怕。

很多人过去上河北的牌照,但是2019年11月开始新政,要清理外地车牌,每年只能办理12次进京证,每次最多停留7天。河北牌照的车不能随便在北京开了。当然,你也可以租别人的车牌,但汽车是挂在别人名下,期限也不能保证,很麻烦。

所以,如果家庭有1~2辆自己的汽车,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3. 家庭月净收入超过50万元

什么是月净收入?就是在扣除各种生活开销之后,能净攒下来的钱,生活开销包括房贷、车贷、吃穿住行、人情往来、孩子教育费用、家人看病费用等等。

我们家庭收入超过50万元在北京依然过得很苦逼,还着高昂的房贷,承担着高昂的教育费用,有车都不敢开着上班,因为停车费太贵了。但如果我们夫妻俩有两套房子,没有房贷,上公立的学校,那么生活就会过得很惬意了。

4. 每年出境游至少1次

我个人非常喜欢旅游,但是生完孩子基本没出过远门,一是带孩子不方便,二是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只能在周边玩。其实中国很多地方我都去过了,但是没出国玩过,如果很有钱的话,我觉得每年至少要出境游1~2次,才能达到中产阶级的标准。

5. 偶尔买点奢侈品,无需压抑自己的消费

我有个同事,月薪1万元,就敢买1万元的LV包,我赚的更多,却连3000多元的包都嫌贵。我觉得中产阶级,每年是可以适当为自己买几件奢侈品的,不管是鞋包、或是电子产品、再或是手表之类的。起码逛超市、商场的时候,不用总盯着打折的商品。

6. 追求健康和兴趣爱好

中产阶级光有钱还不行,还要有人生目标,比如健康、兴趣爱好等。中产阶级应该是注重运动的,有一定业余时间,用来跑步、健身、登山、滑雪、徒步等等,并且有一样运动是比较擅长的。另外还要有一定的兴趣爱好,比如绘画、看话剧或电影或演唱会、做个美食评论家。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数据,说是达到财务自由需要有2.9个亿,我觉得,在北上广深要想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至少需要有5000万才行。

北上广的家庭收入达到多少,才算是中产标准?

我的回答最专业

中产是一种状态,是多个指标的综合,不能简单用钱来描述,我努力以钱来衡量吧。假设一家三口,两个大人一个孩子。

第一,体面的生活,那你需要在北京市市区有一套100平米的小三居,因为如果你不是大富豪,还需要上班,那你从郊区开车到市区往返上班,也是会花费大量时间,郊区配套不成熟。折算成钱,大概700万。

第二,有质量的生活保障,那需要一年15-30万的消费,包括日常,交通,子女教育,交际。

第三,中产的茁壮健康性,消除基本顾虑的存款,你需要购买保险,健身,有相当比例的收入来源于房租或分红,也就是一旦家庭出现风险,不至于变贫穷。那我认为,你需要有300-500万存款,房租或分红或者利息一年有12万以上。

第四,社会资源的争取上,你应该有北京市的户籍,这样可以享受到北京市的相关政策,子女应该上区或市的优质学校。应该已经具备一辆平时不太开的中档汽车,重点是已经有牌子。

第五,生活圈子,应该和科教文卫,国企央企的社会精英处于同等的文化知识阶层。有知识,有文化。可以部分辅导子女学习。

第六,夫妻双方父母,也具备一定的社会保障,比如退休金,医疗保险。

北上广的家庭收入达到多少,才算是中产标准?

根据2018年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新中产家庭的净资产中位数是在371万左右的,平均负债为112万元,主要是集中于房贷。

并且负债率是在持续降低的,去年是23%,几年是18.4%!而在大部分的中产家庭之中,56%的新中产拥有房产,其中39%是自住房产,17%是投资房产。

当然了,你所看到的只是中国一个中产家庭的收入,其实这样的家庭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以及大部分的二线城市都是很容易达到的。

因为在这些城市里,大部分的房产市值都可以达到200~300万,甚至400~500万之多,所以想要达到一个中产的标准,其实还是相对三四五线城市的家庭较容易许多的。

那么,在中国什么样的财富才是一个财富自由的标准呢?

2018年,胡润发布了《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其中提到了财务自由的门槛:

三线城市都需要6000万的资产,是的,你没看错,6000万的资产,而且还只是一个三线城市的标准;

二线城市是8000万!

一线城市的财务自由标准是1.3亿!!!

是不是非常可怕??

还没有结束,这个1.3亿只是数据的报告结果,但是在真正高净值家庭人群的观念里,1.3亿也并不合格,因为惨杂着大量的房产和虚值。所以,如果撇开二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在真正的北上广深城市之中,财富自由的标准可能需要达到3.2个亿!这才是顶级富人的最低门槛标准!!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财经背后更多的逻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