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放贷350万,东明农商银行一员工获刑一年零六个月, 你怎么看?
“贷款千万条,合规第1条。掩盖不良率,亲人两行泪”这是很多农商行更多商业银行基层信贷员的现状,也是很多小的农商银行,在光鲜的外表之下,整体风险非常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为了掩盖贷款逾期,用他人新贷款来填老客户的旧贷款,“填坑人头贷”。也算是行业灰色规则之一,但是为此而获刑,确实不值得。
1.之前我就说过,银行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机构,是个风险厌恶型的企业。而银行对于贷款的考核又是非常严格,恨不能做到零逾期零坏账。所所以银行信贷员是一个相对高危的职业,自己要有比较高标准的职业准则。
2.银行信贷员如果自己亲手贷款逾期后,很多银行就立马要求信贷员变成催收员,工资只发基本工资,绩效全部暂时扣留。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信贷员为了绩效好看,为了多拿收入,就会同借款人合谋一气,想尽办法去掩盖贷款逾期。本来情景是一个正常的贷款逾期,经过这一番操作之后,反而变成了一个违规或者犯罪行为。
3.在企业信贷中,这种事情也屡见不鲜。银保监会在今年年初处罚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也是类似案件。企业贷款要逾期,行长会同企业老板,包装企业的关联企业作为新贷款借款人,借入新的贷款去填补原企业老的贷款。最后窟窿越来越大,从一笔贷款预期变成了整个企业的整体贷款风险。
4.过去银行出现此类事情时,一般都是内部处理。因为此项违规,还会涉及到中台的风控人员,但为什么此次信贷人员会判刑呢?主要原因,农商行的内部管理机制非常薄弱,信贷员单人作案也能成功。在一些中大银行,信贷员必须要联合其他岗位人员,才有可能成功。
总结一下。
1.如果农商行有一套严密的风控机制,信贷员,自己也办不了这事。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挽救这个信贷员,不至于坐牢。
2.信贷员也要严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不要为了所谓的新的考核,而冒个人的刑事风险。
3.银行同时要检讨自己的内部考核机制,是不是过于严苛?导致信贷员铤而走险,犯下这个大错。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如果觉得好,请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违法放贷350万,东明农商银行一员工获刑一年零六个月, 你怎么看?
银行一线信贷员,也算是个“高危”行业了!不过,违法发放贷款罪,且涉案金额高达350万元,判刑一年零六个月,算是比较轻的咯!
我们这2016年,城商行一信贷员也是同样的罪名,涉案金额100多万,还被判了3年多呢!据我所知,违规、甚至违法放贷,在一些小银行,虽然少见!从信贷员、审批人员、到银行领导,又有哪一个不知呢!可被黑锅的、承担责任的,却只有信贷员一人而已!
我们先来简单看一下,山东农商行一信贷员,涉案的两个案件案件一: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搭车贷款”的方式向5人发放累计350万元,至今均逾期未还。
案件二:2016年~2017年,串通用款人、顶名发放贷款。用李某1的名义借款、向李某2发放贷款470万元,用于归还李某2的到期贷款本息455万元。至今还欠457万未还(已还13万元)。
其中,案件一涉嫌违法发放贷款,获刑一年零六个月!而案件二,材料合法有效、有抵押、程序符合规定,虽未偿还,但却不违法、违规!
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对于案件一,除了量刑略轻,没啥可多说的!
我个人更关心案件二,虽然,不知道李某1与李某2之间是啥关系,但这种顶名放贷,堂而皇之的将债务转移,如果不加以制止、银行内部不加强管控,所带来的后果将是很严重的!
现如今,“荣登”老赖榜首位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欠款金额高达8亿元,不就是为其子顶债,现在两人均消失不见。如果,再过几年老人去世,且名下又无任何资产,此时,这笔欠款还能追回么!银行、借款人的损失又该由谁承担呢!
最后,向万能的悟空请教一下,谁能简单明了的解释一下,啥是“搭车贷款”啊!
总之,无论是案件一、还是案件二,仅靠信贷员一人,肯定是难以操作的,应该对于银行内部进行整顿!另外,相比于案件一,我个人觉得案件二,这种“暗度陈仓”的操作,后果会更加的严重,更应该严查才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违法放贷350万,东明农商银行一员工获刑一年零六个月, 你怎么看?
银行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从上到下都应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所以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客户经理违法放贷被罚,凸现出该行当时内部控制确实存在偏差,需要完善和改进。但分析问题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例推演全部。四大行为什么资产质量这么高,除了当年四大财产管理公司接收不良资产外,之后体制的完善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问题的聚焦点应该是监督、督促银行加强内控管理,以长远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企业成长,讥笑、嘲讽没有任何意义。
违法放贷350万,东明农商银行一员工获刑一年零六个月, 你怎么看?
这个要看放贷的具体情况,我们支行有一个客户经理违规放贷,挪用客户资金,共计500多万吧,判了7年,你这就判1年多,够轻的
违法放贷350万,东明农商银行一员工获刑一年零六个月, 你怎么看?
他自己有这样权限吗,上边不批能放出去吗?别说350万,就是3万上边不批你都弄不出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