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帮忙看看我收藏的这个石质八角砚是哪个年代的?价值多少?

此砚是石质的(具体属于那种石材不清楚),边长16CM,厚度1.5CM。底部呈黄色。

这个是特征明显的“半个端砚”。

说得精确点,应该是一个就端砚的盖子。

分析如下:

1、是旧物无疑,最晚也是80年代

这种器型是以前古风盛行时非常实用的砚台款式,没有任何花哨的工艺,所有的制作目的全冲着“使用”而去。

这张图的特征显示,石头材质为“宋坑”质地可能性最大。

这种质地纯净的宋坑石材,如果是现代做砚的话,应该就不一定舍得做这种规整形制了。

现在人大概率一定是依据”最大化原则“,来按照石头本来的形状稍作打理做个”让砚台尺寸最大“款式的。

另外,图片看,实物整体的包浆自然,使用痕迹和岁月自然老化迹象明显。

2、厚度显示为盖子,而非“正砚”

端砚在2008年以前,石料(砚台)都不是很精贵的,尤其是除了“老坑、坑仔、麻子坑”以外的种类,因此,以前做的砚台,这么大的话很少只有1.5cm厚。

因为砚台要“放得稳”嘛,太薄用起来很不方面容易跑的,尤其中规整的“正器砚形”,常规砚台都会超过2厘米厚。

因此,你展示的这个六角形,是盖子,而不是砚。

其丢失的一部分有可能款式是这样:

也有可能是这样:

这方砚的质地非常纯净

尽管这只是一个盖子,但是,我绝对敢肯定,这个盖子的石质非常纯净,很适合磨墨,根本不像另外的回答里面所说的粗糙。

如果你经手过各种材质端砚的雕刻、打磨、磨墨20年,就会一眼看出,这样外观的材质(盖子)用来磨墨效果是很不错的!

你可以试试,用一个正宗的墨锭(最好不要有砂子)就在第三图的那一面磨磨,感觉肯定不会差。

因为,那个年代,端砚的这种宋坑石质一点不稀罕,稍许有杂质的、不好用的,开采石工都不会费力拉回来。(这也是现在有人去肇庆砚山原石材开采洞旅游时,还能捡到好石头的原因)。

我这有一款完整的,和你那差不多。

值多少钱呢

这个砚不是完整的,我的建议是,你就别管多少钱了,如果以后有机会再能寻摸一方“伴侣”,将她配齐了——

那你就兴奋吧!

这样玩才是“有深度”的玩家,

如果你一搞到啥玩意,自己还没弄懂,就急着去问别人

“这个东西值多少钱”,

那么,极有可能,一辈子有很多“未来价值连城”的宝贝都从你手头溜走了!

——我说的是可能啊~呵呵。

所以,现在的市场,砚台上有点“新老价格倒挂”的感觉。、

故严重建议:

将兴趣和这个小盖子都保留住,且等时光且休闲吧!

请大家帮忙看看我收藏的这个石质八角砚是哪个年代的?价值多少?

谢邀你好题主,图片上是一方八角形砚台,观其造型和底部做工粗糙,底部不平整,这种石材应该是取自当地可以用做砚台的一种石材,看表面四周好像被墨汁吃透,好的砚台或者说名砚石材是关键,做出来的砚台可以哈气研墨,而不被砚石所吸收,说白了就是这种石材不吸水而产生的效果,根据判断图片上的这方砚台是清末民国时期所制作的砚台价格方面不好估价,它不是古钱币收藏面广,给个参考价人民币三百元,这是各叙己见有误见谅谢谢。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