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笔筒是用什么木制成的?有没有收藏价值?

这个笔筒不错,图片看不像是黑檀材料,因为里面透着红,尤其第一图,暗红色的木质明显。

图片明显显示,材料有棕眼,基本属于紫檀一类无疑了,是否小叶紫檀还得细看。如果实物无做久,小叶紫檀可能性大。

从与手的大小比例来看,笔筒高度估计在有16cm+。

整体雕刻也是手工的,题材为竹林七贤。

另外,笔筒发图,最好带底部样式拍照。

木质笔筒,整木掏空的实底(有的中间有个小圆洞)与拼地对成交价格的影响在一倍以上。

无论如何,这都是个不错的笔筒。可收藏!

价值保守估计8000上方,如其他地方无任何瑕疵,且为小叶紫檀整挖的话,价格过3万也不算高。且后续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这个笔筒是用什么木制成的?有没有收藏价值?

恭喜题主,你可能要发一笔小财了!

这个笔筒,我从图上看像是小叶紫檀或黑檀的,上面雕刻的是“竹林七贤”,包浆明显,有一定年头,值得收藏!

我是书法和收藏爱好者,对于文房内的用品留心较多。笔筒是近年兴起的收藏杂项,它既有实用性,又具有收藏、欣赏、把玩价值,历来为文人所喜爱。而文人把玩的东西,都具有一种情感的寄托,笔筒或砚台上都会绘上有内涵的诗文或场景。

这件“竹林七贤”笔筒,虽雕工不是很精湛,但恰恰说明是手工的,有明显的手工痕迹。

“竹林七贤”是中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他们当时常在山阳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是不同流俗的文人,历代文人心中敬仰和向往的形象。

从这件藏品不同侧面来看,竹林松涛之下刚好是七位文人形象,或对弈,或弹琴,或长啸,或煮酒烹茗......正符合“竹林七贤”特征,无疑。

从材质上来看,笔筒上布满金星,很有可能是小叶紫檀的,那就值钱了!最次估计也是黑檀的。

因为只有照片,不能完全判断,题主可以就近找一些懂行的人士看看实物。笔者认为这个有收藏价值,建议好好保存。

各位网友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这个笔筒是用什么木制成的?有没有收藏价值?

从图片上看有些年头,包浆也可以,看着好像是小叶紫檀或者黑檀。上面雕有竹林七贤,雕工也还可以,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如果要讲升值空间的化,那就要看是否名家作品,或者名人名家收藏过,要不就没有多大升值空间。收藏讲心情收藏的是好心情。

这个笔筒是用什么木制成的?有没有收藏价值?

竹笔筒,有些包浆。民国?

这个笔筒是用什么木制成的?有没有收藏价值?

有漆的东西好难判断,棕孔较粗。如果好轻软就无什么价值。较重的大多数是近来用维纳木做旧仿老器居多。(绿檀)质感无法知到,好难回答。

这个笔筒是用什么木制成的?有没有收藏价值?

我是默默,我来回答

看到您的图片,我很高兴你能喜欢文房用品的收藏,而且文房的收藏会越来约成为收藏的热门。

您的这个笔筒,估计有很多的宝友已经给了您一些鉴定的意见。那么我就谈谈我的感受吧。

笔筒是文房案头重要的文具,供放置毛笔用,虽未列入纸墨笔砚文房四宝之列,但仍普遍受文人偏爱,故笔筒均制作较精美。

此笔筒取紫檀精料制作,直筒式,镶有脐状底,活装,为的是给木料经历冬夏,热胀冷缩留有余地,这是老的木质笔筒的共性。外壁雕山水人物风景图,郁郁葱林,隐约其中,配有竹林七贤的典故。雕工精致,细腻入微,层次清晰,疏密有致,包浆丰厚。工匠的巧夺天工,制成颇具文人雅趣的笔筒,造具有古雅之风型。

紫檀笔筒风格各异,颜色各不同。

笔筒虽不及文房四宝那样被广受喜爱,但是喜爱笔筒之人却对它们怜惜有加。

笔中自然藏春秋,浓墨且绘山水就;纸上千军万马在,砚台端放饮香茗。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辅助的工具,例如:笔筒、笔洗、镇尺、笔山、笔架等。

而这些古代文具的收藏一直都是国内收藏家们的最爱,除了笔墨纸砚等常规收藏之外,笔筒的收藏也逐步形成一种热潮。笔筒作为一种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置笔工具,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备受文人雅士喜爱。

而对于热衷笔筒的人来说,它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其更大的价值在于欣赏及收藏。笔筒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它的外观,还在于笔筒本身所蕴含的文人情调。

笔筒的造型多为圆形,材质大多采用瓷、竹、木、漆,当然也不乏有玉石、翡翠等质料。笔筒的装饰方法较为繁多,有刻、镂、雕、绘等,明代《长物志》称:“笔筒湘竹、棕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

明清笔筒的传世品极多,虽形置变化不大,但材质却颇为丰厚。

圆筒式的小叶紫檀笔筒,体积较小,笔筒的外壁镶嵌精选螺钿、蝴蝶图案。纹饰布局也相当疏朗有致,雕琢镶嵌均精细得当,富有生趣的图案,再经紫檀的深沉木色衬托,愈显清新莹润,朴素雅致,可谓是简洁之中见典雅,平淡之中见奇趣!

紫檀木笔筒当属笔筒中非常高贵的一种,相比之下,小叶紫檀木笔筒的价值还要高。刚刚制作出的小叶紫檀一般色彩偏红,久而久之,颜色渐渐变深,并始终布满油润。

就传世的明清笔筒来看,它本身不加雕饰的文理和色泽更显得朴实无华,素雅大方。紫檀木属于热带植物,由于其生长期长达百年以上,所以很多树干都会出现中空现象,即“十檀九空”,还有就是“百年寸檀”等讲法。

所以,能够鉴别出好的紫檀木也是很有必要的,除了要懂材质外,还应熟悉雕工刀法,对于笔筒,还应从工艺水平、年代早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清代扬州竹雕大家潘西风曾在笔筒上写道:“虚其心,坚其节,供我文房,与共朝夕”。一个小小的笔筒能有如此深邃的文化内涵,又怎能让人不对它喜爱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