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很多有名的诗都离不开愁容满面,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这样的疑问,对,也不见得对。
诗歌的情绪“喜怒哀乐”都有
诗歌自古以来都是围绕“生活、历史、情感”等等主体的,其“中心思想”就是“感情的外泄”、“借景生情”、“以诗喻情”等。
因此,诗歌散发的情感,表现喜怒哀乐的都有。
如著名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便是通篇透露出气势磅礴的景象。
诗歌的派系,古今都有很多类别
诚然,你说的都离不开愁容满面可能有点过分了,诗词里面的“婉约派”是主要表现“凄凉”气氛的,以李清照为代表的诗词,有不少。如《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凄凄惨惨戚戚……”
与之对应的就是“豪放派”,代表人物理所当然就是苏轼为首,“老夫聊发少年狂,……”哇塞,多爽的气势!
古代的诗词,粗分以这2派为主。如果再细分的话,还有按地区、人员、年代的,当然这都是“外人”按照这些诗词的风格来归类的。
现代的风格更多
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悲惨事件更少了,因此大多都是以“抒情类”为主,“愁容满面”的内容明显是更少了。
如非常著名的诗人臧克家《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根本没有一丝“愁容满面”的感觉哦
因此,在我们中国的诗歌艺术文化上,从历史走到现在,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呈现的,不可能也不会只以“愁容满面”之妆容面对世人的。
我觉得很多有名的诗都离不开愁容满面,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愁,贯穿一生,即便是再快乐的生活也会有忧愁陪伴。
我觉得很多有名的诗都离不开愁容满面,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艺术本就是生活的提炼,文学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大众的喜怒哀乐在精神层面的表现通过文字来展示,这就是一种文化上的反映,用散文、评论、诗歌抑或小说来表达,就是最好的文化传承。
我觉得很多有名的诗都离不开愁容满面,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谢邀。
我觉得很多有名的诗都离不开愁容满面,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诗是什么?诗是抒情言志的韵文。
我们就算把言志的诗去掉,不看什么家国情怀,天下苍生的作品,只看家长里短,喜怒哀乐的小诗,同样是包含了人类所有的感情在里面。
喜、怒、哀、乐,一个都不会少。
那为什么题主会觉得读到的名诗都是惆怅的作品呢?
用王阳明的话说,“心外无物”。你看到的是你自己重视的,其他流派的作品你虽然看到了,但是选择性忽略了。
因为你自己喜欢这一种悲伤、惆怅的感觉,你的心思细腻在这个方面,自然会在这种情感上倾斜更多的关注。你在读到一首作品之前,潜意识已经告诉了你,不哀怨、无好诗。你会自然地和喜欢写作这类作品的诗人产生通感,觉得他写到你心坎里面了,这真是好作品。而没有带着这种你喜欢的情绪的作品,就被认为不怎么好了。
甚至很多作品,本身并没有离愁别绪,但是在你的主观意识中,会产生这样的影响发散。
这就是所谓的“作品脱离作者”存在的意义。
喜欢自己所擅长的,这是一种正常的、偷懒的阅读理解方法。用流行的话说,就是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
只有在接触到前人作品的时候,放下自己的成见,正确领悟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感情,那么,各种各样的情感、灵思都会在你的脑海中激起反应,自然就能读到各种各样风格的情绪表达,随着诗人一起喜怒哀乐了。
而不仅仅是感受到诗人愁容满面的好作品。
释放自己的文采局限,超越自身的感受局限,才能感受到无数诗歌杰作后面的灵魂。
有人要说了:“国家不幸诗家幸”。
这是有道理的。而这种诗家幸也只是因为大时代、大环境的流离颠沛让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巨大的波动,提升了诗人的认识层面,从而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特色和观感的有价值的作品,这在诗词史上是不可缺失、最重要的史诗作品。
如果专攻这类作品,就像杜甫的诗,那自然是沉雄顿挫,忧国忧民,一辈子都愁容满面。但是对于整个诗坛来说,这种作品虽然重要,毕竟不是全部。
说到底还是读者自己的选择。你选杜甫,自然沉郁,你选李白,不就浪漫了?你选王维,不就空灵了?
诗坛上下几千年,怎么就只剩下愁容满面了呢?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我觉得很多有名的诗都离不开愁容满面,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人的一生,幸福是奇迹,不幸是常规,诗人对人生的痛苦悲哀有着更为敏锐的感应和表达,幸福总是相似的,痛苦各有不幸,‘我寄愁心与明月,陪君直到夜郎西’是对朋友的牵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漄’是对家人的思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亡国的悲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爱情的绝望……因为有了文学,有了诗词,痛苦有了承载,悲哀有了美感!
我觉得很多有名的诗都离不开愁容满面,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艺术来源于生活,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也必然描绘的是诗人的日常生活情景和所思所感,而且包含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会只去写人的忧愁悲伤。
就拿写秋天的名诗名句来说,虽然“枯藤老树昏鸦”“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名句都在写秋天的萧条和人的离愁神伤,但也不乏积极乐观的诗人和诗篇,比如刘禹锡的那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所以,就像抖音上悲惨的视频往往容易获得很多点赞量一样,古代忧愁悲伤的诗词也是更能获得人们心灵上的怜惜,更易被传诵出名。但抖音上同样有刷屏的欢乐跳舞视频,搞笑视频等,古诗词中也会同样有欢快的诗篇。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孟郊。
孟郊的诗歌虽多写世态炎凉和人间疾苦,充满穷愁困苦情绪,代表作《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是写得感人至深,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愁容满面的诗人,也会有春风得意高兴的时候,于是便写出了另外一篇欢快的名诗《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总之还是那句话,中国现存古代诗歌数量巨大,内容包罗万象,喜怒哀乐都有表现,感兴趣的可以按门类分别找来阅读阅读哦。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