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买房,如何兼备“自住”与“投资”属性?
你这个想法很高级,我佩服。
——既然是刚需,那就属于买了一定会住进去,不然自己没地方住的;但是,同时又要具备“投资”的属性。
如何做到两全其美呢?
这个和任何理论无关,属于技巧性的问题。告诉你具体做法:
选择成交活跃的住宅区,买了之后,产权过户办好,立即挂高价待售同一区域房价也有一定波动范围,价不在高,在会不会碰到急要的人。这种房子,你买到手的价格应当也便宜不了。没关系,反正你是要住的,反正你要的就是活跃小区房。
到手之后,将房子手续办好,然后稍许收拾一点特色出来,以便为后续的高价转卖增加点理由。
第一步完事之后,就委托中介或者自行公布售卖价,这个价格一定要高出“减去所有中间费用后再加一定百分比”的额度出来,不然达不到投资的目的。
中间费用是固定的,额外的百分比,可以根据买进的时间慢慢累加,满3个月或者满5个月修改一次对外报价。
如遇同城房价上涨,你同步上调,遇到下跌不用理会——反正你卖不掉也是要住的。
对了,哈哈,这就是守株待兔。以“不抱有一定要卖出的心态去卖房”,马云不是说过嘛“万一成功了呢”,瞎猫碰见死耗子的事,是可以有的。
所谓命运,命是天注定,运是靠“碰”的,把握完美了,合称“命运”!
刚需买房,如何兼备“自住”与“投资”属性?
自住和投资怎样才能两全?
买房在中国人的意识当中,几乎是稳赚不赔的行为,尤其是刚需者,买房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居住需求,不少刚需者在买房还存着投资的打算,因此抛开专业的投资者和炒房客,一些刚需者在买房之时,对于房屋是否会升值也相当看重。
既然已经谈到了升值的问题,刚需者显然是出于投资的角度考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买房要么考虑自住要么考虑投资,二者可能兼容吗?不要一厢情愿了。
从自住的角度出发,买房时考虑的,是怎么满足本人或者家庭的居住需求,首先需要考虑的一点是,自己的经济能力允不允许买房,以自己目前的经济能力能够负担怎样的房子,而投资则不同,投资所考虑的是在如何令房子升值,如果获得收益,然而对于不少购房者来说,也许面对升值性较强的房子,自己根本无力承受,根本买不起,然而自己目前的需求是需要一套可以居住的房子,那么投资在自住面前,就是不成立的。
其次是考虑自己的工作需要问题。不少人买房都是为了接近自己的工作地点,方便日常工作,但是投资的话,却会存在矛盾。好比说在温州工作,为方便工作需要在温州买房,然而选择在上海买房的话,无疑升值性更高,获得的收益会更大,然而只能买一套房子的情况下,是为了投资在上海买房呢,还是为了改变自己无房可住多的局面在温州买房呢,在迫切的住房需求面前,投资性同样失去了意义。
再者是考虑到家人的身体状况。同一楼栋当中,一楼的房子几乎是最便宜的,而三到四楼是最有价值的楼层,如果家里有老人且老人腿脚不便的情况下,是选择进出方便的一楼,还是选择更有价值的三四楼,出于自住的考虑,所选择的必然是一楼。
最后一点是居住的舒适度问题,既然是投资,那么看重的必然是投资的回报,自住的话,买房几乎是一辈子的事,怎样居住的更舒服,才是购房者主要需要考虑的事,从投资角度来看,市中心一套60平米的房子,必然要比远离的市中心的一套普通一百平米的房子更具价值,一两年之后,市中心的房子直接翻一两倍也不无可能,而普通住宅就算价格上涨,也赶不上市中心房价上涨的速度,但家中人口较多,市中心的房子显然不够住,有必要集在市中心吗?为什么不选择可以容纳家庭成员的普通住宅呢?
实际上,自住既然是为了住,那就不用考虑买卖问题,卖了房子,自己最后住到哪里去呢?还不是无房可住,难道只有一套自住房的家庭,要因为房子价格暴涨,卖掉自己居住的房子吗?而专门的投资者,房子既然是用来卖的,根本不需要考虑自己居住的需求,因为自己根本住不上,而应该考虑怎样航才能转卖出去,怎样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自住和投资如何两全?根本不可能两全,从卖掉房子的那一刻起,房子的自住性就已经消失,自动转化为投资行为。
所以广大购房者在挑房之时,真的清楚自己买房的出发点吗?首先是要清楚你为什么要买房,然后才知道该买怎样的房子。
刚需买房,如何兼备“自住”与“投资”属性?
刚需,房地产政策怎么走、市场怎么走就跟着走,投资跟着政策和市场一起走,这就是刚需和投资的区别。
1、刚需“不敢”或“害怕”投资。
(1)对于刚需购房者,常挂在嘴边额一句话钱是辛辛苦苦赚来的,而不是投资钱生钱;
(2)购买期房时,考虑的是地段太偏,没有配套,价格虚高,楼盘会不会烂尾,不愿被房地产开发商拿自己的钱来盖房子等。
(3)购买现房时,经常咨询的一句话是“房价会不会跌?,会不会买贵了?”
2、投资有风险,也需要具备一定风险的抵御能力。
(1)对于投资买房,投资有风险,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同样有风险,钱不能生钱的时候就是在亏钱;
(2)投资新房时,政府发展那里?土地出让成本是多少钱?开发商往哪里聚集?发展区域的定位是什么?规划项目都有什么?未来的空间有多少?
(3)投资二手房时,专业、专业、足够专业。
3、刚需买房,如何兼备“自住”与“投资”属性?
买房、卖房都有一个市场价格作为参照,多看房,多对比,多了解,该出手时就出手。
(1)、不去看房、不去做对比、不去了解市场,一厢情愿的认为房子涨跌都是不对的;只有看完房子,对比出来之后,谈价议价,
(2)、购房心态平常对待房价,“别听风就是雨”,不以个例的高价或低价来做参照“事出反常必有妖”等。
(3)、死磕一个社区或者一个区域,做到足够专业,才能真正的捡漏,
总结: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售房人认为房价不会跌,还会微涨,也不愿大幅降价,只能微调;购房者认为房价到顶,不会再涨,持观望态度,择机捡漏;当遇到合适的房子和合适的价格时则需要果断出手。
刚需买房,如何兼备“自住”与“投资”属性?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我分几个角度告诉你:
1)满足刚需的城市,一二三四五线都可以,哪个地方你负担的期,哪个地方你觉得住得舒服,哪个地方是你未来想要长期呆着的地方,你就买哪里!
2)刚需+投资的城市,一线,新一线,强二线
因为对于未来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来说,两极分化会非常严重。三四五线的城市空置率非常高,炒房客囤积的房产非常多,所以未来一旦实行房产税和空置税的征收,这些房产毕竟下跌和无人接盘。
而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以及强二线城市的人口流量非常大,房子供不应求,因此拉长5-10年的周期来看,这些地方的房产更抗跌,并且投资和刚需的价值也更高。
3)刚需+投资+炒房!
中国的房地产未来已经不可能够具备这三个条件,因为“住房不炒”是未来的重点和趋势,许多房源买到手里3-5年想高价卖出变得不再可能。
这不仅仅是政策上的力度增加,成本增加,更多的是调控限购,以及住房不炒的影响!
中国房产总市值65万亿美元,大约450万亿人民币,已超过美国+欧盟+日本总和,后者只有60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还是我们国有资产总和66.5万亿人民币的7倍。
因此,未来的房价是绝对不会在允许前期内被爆炒的!那么你是刚需,还是投资,就根据自己的条件,自己的资金,自己所在的城市,进行一个综合考虑即可。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刚需买房,如何兼备“自住”与“投资”属性?
你都说是刚需买房了,还考虑什么投资,只能说在刚需的基础上选择性价比高一点房子。
刚需买房,如何兼备“自住”与“投资”属性?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兼顾自住与投资】,是一个很迷的标准:自住,最重要的是上班通勤方便、生活购物方便、子女上学方便等,再苛刻一点,还要楼层好、采光好、绿化好等等,而投资,考核的唯一标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是【涨幅】。绝大多数情况下,二者很难兼得。
如果一定要选,我的建议是:自住优先于投资,选更适合自住的成熟片区。除了要有更好的居住体验之外,要选择相对稳定、配套设施相对齐全的区域,如果可以是主城区更佳。因为主城区的话,周边工作、生活配套完善,自住需求旺盛且稳定,因而流动性好、变现能力强。当然,作为刚需,肯定是要在自己资金承受范围内去选择最优产品。
买房兼顾自住与投资,可以做到,但要分清主次,切不可贪多求全。这也告诉我们另一个事实,买房最重要的还是选对城市。其他诸如片区、地段、交通、笋盘、信贷、杠杆...都只有在选对了城市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甚至可以说,只要选对了城市,再避开远郊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兼具了自住与投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