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清华数学系读大一,假期回家后一从房间出来就跟我说“我太菜了”,我该怎么办?
在人性的弱点中我们知道:越有钱的人越小气,最希望你过得差的人往往是你最亲近的人。读书学习也是一样,最优秀的人往往是比较自卑的!因为稍微有一定落后,就会感觉到和别人相差了一大截。在清华这种人才云集的环境下,孩子失去了之前的优越感,难免会有一些自卑。所以可以理解为正常现象!
虽然我的成绩一般,但是我读书的时候同座的成绩却是出奇的好,后来高考之后考取了北京大学。在平常的测试中,每次考试,他总是在旁边唉声叹气,嘴里骂骂咧咧的说着:“自己太愚蠢了,多么简单的题都会做错”!可是每一次分数出来,他总是前三名。让人特别的生气!
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孩子在清华大学里面就读,肯定会有些吃力,当孩子说一些自卑的话,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我想大概有以下几种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鼓励法。孩子能够考取清华这样的名校已经是非常优秀了。我相信作为父母肯定也为其自豪。所以当孩子出现自负的情绪时,家长一定要对其多进行鼓励,经常性的对其进行夸奖!这种说的夸奖不仅仅是刻意的夸奖,不仅仅是直接对孩子说:“你已经很棒了”!当然这也是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制造一些小悬念,在和别人聊天的过程中夸奖自己的孩子,故意让他听到。还可以找一些亲戚朋友,通过他人的语言,间接的对孩子进行夸奖,达到鼓励支持的效果,慢慢的让孩子摆脱自负心理,重新回归正常阳光的生活中去!
第二:谈心法。我相信环境对于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能够考取清华这样的名校和家长平常的教育和严格要求也是密不可分的,长时间的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差劲,达不到父母预期的要求。所以作为父母要降低自己的要求,抽空和孩子谈谈心,告诉孩子目前的他已经很棒了,远远的超越了自己的预期。作为家长真的不应该对孩子要求的过于严格。更何况孩子现在已经读大学了,家长应该尽可能的不干预孩子的大学成绩,并且有空的时候在孩子出去走一走,散散心。心情愉悦了,摆脱了自负的心理,慢慢的会重新充满自信,在学习上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对比法。我们都知道身边考取清华这样名校的学生真的是寥寥无几。所以当孩子再说出自己太菜了这样的声音时,家长可以引导性的帮孩子对比一下,看一看身边的孩子,有些学生甚至本科都考不到,更不要提这种双一流的名校了,所以家长可以很自豪的告诉孩子即便你在清华里面最后一名,和其他孩子相比你依旧有优势。另外每天晚饭后家长们可以试着带孩子出去走一走,跑跑步,不要整天让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学习。这样是一个特别不好的现象,上进是一件好事,但是过度的上进,不加以调整的话,很有可能走向不可逆的境地。希望家长们重视。
其实很多人都羡慕成绩优秀的孩子,我倒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比起健康阳光的身体状况,学习成绩真的不算什么重要的事情!生活中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说学生:“我天天辛辛苦苦的工作赚钱,就是为了供用你读书,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吗”?我特别不认同这种教育方式,简直就是道德绑架。
有一句话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在人生这个长远的时间轴内,学习真的是人生很小的一部分,成绩好坏不要紧,只要孩子的身心健康,价值观正确,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长大就足够了。
还听到有家长说:“天天坐在教室里面,吹着空调,不愁吃穿。多么悠闲呀!多么轻松呀”!其实我也想吐槽一下,作为家长即便再轻松的工作,我们每天周而复始的重复做一件事是不是也会觉得很累。孩子们读书也是一样,周而复始的重复一件事,其实读书并不轻松,有时候,脑力劳动要比体力劳动要累很多!所以不要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于严格!身边有一个同学,在父母的严厉要求下考取了名校,最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现在已经快三十岁了,基本上丧失了自我生活的能力,每天还要有人时刻的看着。这就是过于要求孩子的结果。
孩子考上了清华名校,却表现出来明显的自负心理,真的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也希望家长在帮助孩子调节的同时,反思一下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的帮助孩子告别自负情绪。你们觉得呢?欢迎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孩子在清华数学系读大一,假期回家后一从房间出来就跟我说“我太菜了”,我该怎么办?
首先祝贺你有一个优秀的孩子!你的孩子刚进入清华大学,回家会有这样的感觉,说出“我太菜了”这样的话,也属于正常,我觉得你没必要太担心,但是也不能大意,更不能置之不理,因为这种情况表明,至少你的孩子在意识方面、思维方面或多或少出现了偏差,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因势利导,和他一起分析和面对,帮助他走出这个认识的误区,始终做到淡定从容,充满希望地走向未来!
在此给你五点建议,供你参考。
一是作为家长一定要稳住,客观理性地看待孩子目前遇到的困惑。心理学上常说,假如孩子出问题了,往往是家长、是原生家庭先出问题的结果。所以,作为家长,遇到孩子成长中的问题,要努力克制自己,冷静地和孩子一起面对,为孩子答疑解惑,做孩子的坚强后盾,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学会包容和接纳,正视进退和得失,逐步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二是开诚布公地和孩子交流,全面了解他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人际及心理等状况。听到孩子说出“我太菜了”这样的话,作为家长,或许会觉得意外、失望或者一时难以接受。然而,正确的做法是,要及时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尽可能多地了解他的情况和内心感受,从他的讲述和表现中,捕捉到他心理的细微变化,加以分析和判断,有针对性地给他一些必要的建议,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和生活,笑对每一天。
三是和他一起参加实践活动和体育锻炼,学习一些新的技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看得出,你的孩子很优秀。但是他进入清华大学以后,由于环境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落差,自信心一定程度上受挫,消极悲观的情绪已经或多或少存在。鉴于此,应该让他行动起来,进行体育锻炼、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帮助父母做饭、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健身活动等等,通过学习一些技能和社会知识,充实自己,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增强自信心,努力成就更加优质的自己。
四是和他一起分析学业现状,设定一个或者几个具体的、稍加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学习成绩小目标。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要让他有所期待,有意识地朝着实现自己阶段性小目标的方向努力。实际上,设定目标的过程,就是认清自己、理清思路的过程,就是面对现实、谋划未来的过程,也是肯定自我、重拾信心的过程!
五是切忌和他讲大道理。人都是只爱听故事,不爱听别人讲大道理。所以不要和他讲道理,尤其作为一位理科生,更要鼓励他博览群书,多接触一些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看看历史书籍、人物传记、优秀期刊、文学名著等都是很有好处的。总之就是要鼓励他多读书,或许某天,他自己就可以从励志故事和名言警句中汲取营养,获得成长。总而言之,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知识必将得到积累,心智也会变得成熟起来,自我定位和认知也会逐步变得更加合理准确。
我坚信,在你的有效疏导和悉心照顾下,你的孩子一定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加优秀!在此,祝你阖家幸福!吉祥安康!祝你的孩子开心顺利!
孩子在清华数学系读大一,假期回家后一从房间出来就跟我说“我太菜了”,我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很正常,孩子肯与家长说,是件好事,因为孩子压力够大,家长知道后可做些工作,以免刚进清华的"学霸"走向另一极端,一般讲,名校学生,因学习问题走极端的,有且不在少数。
被视为"天之骄子"的清华学子,为何会有:我太菜了之说?细想想十分正常。在外人看来,能进入清华的,必是学霸中的学霸,人中龙凤。就高考或竞赛成绩言,的确是这样。记得伟人说过:有人群的地方,都可分为左中右。哪有学生的地方,学习成绩必有上中下,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的高考成绩,是靠考出来的。进清华的学生,高考成绩必然高之又高,问题是这成绩是怎样取得的?有三种可能:1、天赋极高。2、有天赋加热爱,所以会钻研。3、勤奋、勤奋、再勤奋!先说第三种,我一学生考上北大后,给我信,讲到班里有一老大哥,以上北大为目标,高考四次,上了三年高复班,最近以数理化三门,几乎满分考上北大,学生惊呼:与这样同学为伍,自己完了。我告诉他:不可能!因为他的优势是高考,而不是学习。果然一年后,此老大哥学得很苦,却落在后面。
我一学生,在北外高翻学院当老师。一次浙大英语学院院长,与我谈起两学生,分两年考上北外高翻,前一年的很优秀,后一年的很一般,不知如何混进去的。学生拜年,我问起此事,学生告之:前一学生很糟糕,后一学生很有灵气。说明什么?英语本科生,在读硕学习高翻时,本科的成绩,并不是高翻的依据,或重要依据。这如高考成绩,与之清华的教学与学习,不是一样吗?
所以客观评价孩子的学习能力,要有动态的,水涨船高的思维形式,不可沾沾自喜于考上名校,考上清北,就功德圆满,万事大吉。而应当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
孩子在清华数学系读大一,假期回家后一从房间出来就跟我说“我太菜了”,我该怎么办?
我儿子在北大,大二了,大一上学期一直被各路大神虐,总要回来复读,但是坚持下来,现在已经好多了,虽然学习很累,还被虐,但是有方向和目标就好了。
孩子在清华数学系读大一,假期回家后一从房间出来就跟我说“我太菜了”,我该怎么办?
让他立刻转系,转到金融或者计算机之类的,否则长期压抑容易得抑郁症。
我在国内外都一直读比较好的大学,所以知道好大学里不算优秀的学生的心态。能考到清华以及国内其他985,智商和勤奋程度都可以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是把佼佼者们集中在一起,不是那么聪明的可能真就是垫底了(此处已经不考虑勤奋的因素了,因为没有不勤奋的)。而对于一贯优秀一贯俯视别人的“前优秀者”而言,这种一下子不优秀的失落感是巨大的,尤其在数学这种极其靠天分的学科上,如果大一菜,很可能就会一直菜到大四,如果你家儿子内心足够坚韧,那就让他坚持被同学按在地上摩擦四年,出来也能去个好研究生院或者找个好工作,如果内心不够坚韧,还是立刻转系,否则无论是挂科还是抑郁都不是题主愿意承担的。
我在美国的一个室友以前也是国内最好学校最好专业的,本硕阶段常年第一,到了美国藤校博士项目之后发现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再加上生活的种种不适,有段时间天天在屋子里哭,半夜一边往国内打电话一边哭,后来她妈妈来陪了她一段时间才慢慢缓过来。所以,如果实在不行,那就转系或者出国,真没必要在数学系和一群那么有天分的人死磕——学纯数学学到最后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发展,何必呢。
孩子在清华数学系读大一,假期回家后一从房间出来就跟我说“我太菜了”,我该怎么办?
能考上清华的都是优秀中最优秀的,既使不像中学里那么突出,也一样是优秀的。
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突破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量变到质变,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惊喜的。
人生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有些人早慧,有些人晚熟,没有可比性。像俞敏洪,在北大的时候非常普通,比他有才华的同学比比皆是,但三十年以后,他是北大的杰出校友。
相信自己,不要有杂念,未来一定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