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结束成绩还没公布,有些家庭就办起了升学宴!这是自信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升学宴成为了部分家长之间攀比的手段。如果孩子考取双一流大学还可以理解,在我的身边有些孩子只考了一所大专院校,家长们竟然也为其举办升学宴!作为旁观者的我就觉得挺尴尬的,家长们到底怎么想的呢?

目前高考才刚刚结束,成绩还没有公布。一部分家长开始办起了升学宴其实可以理解的。一般情况下大致分为两种可能,要么孩子的成绩特别的优秀,目前已经被保送了,已经是一名准大学生了。所以家长们为其举办了升学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家长举办升学宴的目的不在乎孩子的成绩如何,主要是为了收取份子钱!

很多时候,家长为孩子举办升学宴已经变了一种“意味”,并不是自信那么简单了。具体有哪些目的呢?

第一:“炫耀”的心理。虽然现在的大学生已经非常普遍了,但是在一部分虚荣心比较强的家长看来,自己家孩子考上大学也值得庆祝。于是大张旗鼓、非常高调的举办升学宴。哪怕自己家孩子只是考取了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家长们的虚荣心!

第二:收取份子钱。很多时候,特别是一些位高权重的家长们,他们总是有各种理由举办宴会收取份子钱。当然孩子的升学宴也是收取份子钱的重要途径。于是不管孩子们考取了一个怎么样的学校,必须举办升学宴。

其实这种风气是特别不好的!升学宴很多时候只是满足了家长们的目的,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想法。之前有一个只考取大专院校的孩子,其家长为其举办了升学宴。该名考生遭到了同学们的集体嘲笑。所以我认为,如果真的是为了庆祝孩子升学,亲朋好友聚一块简单的吃一段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操大办为了收取份子钱那完全就没有必要了!

高考刚结束成绩还没公布,有些家庭就办起了升学宴!这是自信吗?

高考成绩还没公布,有些家庭就办起了宴会,多少有点自信的成分,但是,这种提前办“升学宴”的家长,个性是有点张扬的。

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吧(有点揭短了[捂脸])。

记得2010年之前,高考结束后都会估分,然后会公布一、二本科分数线,再根据自己分数填志愿。

有个同学姑且叫小明吧,生活在小县城,8号走出考场,自我感觉良好,并且当天下午就拿到答案估分了,可能自我感觉很理想吧。然后小明同学分数估了560-570的样子。

小明的父亲在当地也算有头有脸的人,听闻儿子分数估了这么多,根据往年经验(一本线530左右),远高于一本线,大喜过望,高兴的不得了。心想,别说上一本了,上重点大学都希望,上大学那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于是,当机立断,给亲朋好友各个打电话报喜。并且把该请的不该请的叫一块,搓了两桌,那叫一个高兴呀。

到场祝贺的人,纷纷拿出份子钱道贺,还不时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没过多久,真实分数出来。一本线没多大差别,而小明同学的分数只够上三本的。小明的父亲看到这样的分数,羞愧难当,恨不得地上找个缝钻进去。小地方那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小明爸爸好长一段时间门都不敢出,老脸没处安放呐。

不知道看了这个故事的家长,还想不想提前办升学宴。

高考刚结束成绩还没公布,有些家庭就办起了升学宴!这是自信吗?

每年的七八月份,火热的暑期,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各种各样的“升学宴”,“谢师宴”火爆上演,甚至,演化为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现象,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究其原因,有着复杂的社会生态和心理根源。

(1)感恩心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乐善好施,感恩戴德。尚文惜才,师道尊严,“谢师宴”名正言顺,自古有之。曾几何时,“谢师宴”和老师的关联越来越淡,就逐渐演变为“升学宴”。

(2)从众心理。如今的社会上升学,就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人到中年,供养儿女上学到中学毕业,每个家庭都要承担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孩子经过中考、高考拼搏之后,有了一个良好的归宿,意味着人生一个新的征程和起点。给孩子庆贺一下也在情理之中,人之常情。

(3)攀比心理。现在,社会上各种亲戚群、同学群、朋友群应有尽有。群里面常常发布通知,今天张三家,明天李四家,各种红白喜事、升学宴请,可谓名目繁多。送红包送礼金非常流行。虽然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但家家都有孩子,家家都要操办,谁也不甘落后,攀比之风甚浓。

(4)商业心理。这几年餐饮行业本身就不景气,每到高考升学季节,愈演愈烈的升学宴,给该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商家要赚钱,做东的要收礼,各有所图,一拍即合。在商家的炒作下,有的家庭在高考成绩还没有公布,就办起了“升学宴”。这样的“升学宴”和“升学”还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忙到最后,做东者收获的是高兴和劳碌,商家才是最大的赢家。

@海簋百川 认为,现在的“谢师宴”未必和感恩老师有关,“升学宴”也未必和庆贺升学有关。有的家庭在高考、中考成绩还没有公布就提前操办,也未必是自信的表现。亲爱的小伙伴们,你说呢?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评论!

高考刚结束成绩还没公布,有些家庭就办起了升学宴!这是自信吗?

我觉得这不是自信,也不能叫升学宴。一般高考过后,家长会带孩子一起去吃顿大餐,在我看来,这更多的是为孩子洗去一身的疲惫,让孩子能够享受放松下来。我的都知道,学生为了参加高考付出了多少努力,在高考没有结束前,全身心就全部投入贯注在高考这件事情上面了。那考完试了,当然得放松放松啦,吃吃美食,然后再游玩一下,都很正常。

不管孩子考得好与不好,在成绩没有出来之前,也是一个定数了,你想与不想它都在那里了,何必给孩子施加压力呢?该放松就得好好放松,尽情享受暂时抛开书本的日子!

记得我们刚刚高考完那会,我们家里也是订了一个KTV,然后任我们在那里尽情地唱歌、尽情地吼叫,把高考全部的压力都释放出来。然后接着那几天,家里几个亲戚轮流请我们几个同时参加高考的去吃饭,目的就是给我们庆祝终于高考结束了,终于暂时没有压力了,也不过问我们考得好与不好,就想让我们尽量放松下来就好。

所以,如果家庭给高考后的孩子办理“盛宴”,我觉得都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因为什么自信,就是纯粹想让孩子放松下来,吃吃好吃的东西而已!

高考刚结束成绩还没公布,有些家庭就办起了升学宴!这是自信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个升学宴已经和高考成绩公布没太大关系了,也不是对自己孩子的自信,好像越来越成为一种必然。

个人看法: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每个人的想法做法各不相同。你认为正确的事,也许别人认为是错误的,反之也是如此。其实静下心来一想,做好自己的事比啥都强。

仔细一想,孩子升学也确实是一件人生大事,也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的重视升学宴成为重要环节。亲朋好友礼尚往来,适当的庆祝一下,无可厚非,但如果非要千方百计的通知别人随礼那就不对了吧!

其实这个升学宴我感觉好像是亲戚祝贺孩子升学的前身。有的父母为了鼓励孩子一下,小范围庆祝一下,这也是对孩子有面子,对孩子的一种肯定认可和总结。

如果说抱着一种收礼金的心理去办这场升学宴,我感觉真的不可取的。当然一种情况除外,清华,北大😄

高考刚结束成绩还没公布,有些家庭就办起了升学宴!这是自信吗?

升学宴是否办,真的是见仁见智,各有说法。

孩子十二载寒窗,考上了一本以上的高校,虽不能与旧时金榜题名相提并论,但对孩子本身,或者是家庭来说,确实也是喜事一桩,值得庆贺。在我们这个地方,崇文送学的风气,源远流长,深植习俗,因此,孩子考上二本以上高校,基本都摆酒庆贺,甚比婚嫁丧葬更隆重,本人也吃了人家不少升学宴。

2019年,自家小孩高考,理科600分,排湖南省7500多名,最后被吉林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小孩虽认为没有正常发挥,但我们做父母的还满意,在是否摆酒这一问题上,全家意见一致,不打算麻烦亲友。高考刚结束,我们就邀孩子的老师到家里吃了顿饭,感谢老师们对小孩的辛勤付出,且高考成绩远未公布,与孩子的成绩无关,仅表家长感谢孩子的难忘师恩,尽管老师们再三推辞,终难敌我们盛情,最终赴约。8月23号,吉大开始报到,我们准备20号陪孩子同行,见我们没有办升学宴的打算,三亲六朋,七姑八舅,左亲右朋,这个上门劝说,人家孩子没考得你们好,都设宴祝贺,你这不是打别人的脸吗?这不是破坏我们这良好的风俗吗?那个随点礼金,你不收的话,别人说是退回前些年你送我孩子的;还有的丢下礼金就走。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有些习俗也真的很难改变,万般无奈,只好循俗就例,送学前夕摆了二十桌,为表待客之忱,把酒席和烟酒提高到我地最高档次,最后才皆大欢喜。

因此,是否举办升学宴,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是根据习俗,适当为宜。但对题主说的,成绩尚未出来,就办宴席,还真不知当事人是什么心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