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疫情秋冬还会有第二波吗?
通过对疫情特点的研究,相关部门称:“下半年疫情复燃属于大概率事件”!其实自武汉爆发疫情以来,虽然我国疫情基本上得到了稳定,但是一直存在。从武汉市疫情爆发到东北三省的疫情出现再到现在北京市的疫情复燃,也进一步的告诉我们时刻保持防范意识的必要性!
目前虽然我国的疫情得到了基本的控制,但是全世界其他国家似乎还处于疫情的剧烈爆发期。这也对我国的存在着很大的威胁。东北三省的疫情属于俄罗斯输入,北京市的疫情复燃属于欧洲输入。随着疫情病毒的变异,让我们防不胜防!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秋冬季节疫情的再一次复燃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第一:通过对疫情病毒的研究发现:疫情病毒在寒冷的环境下似乎更加的活跃。三文鱼通过冷藏箱运输到我国,经过了20多天的时间竟然还能存活,这也进一步的印证了这个说法!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变得更加的寒冷,也更加适合病毒的生存环境了。所以很有可能再一次迎来疫情的复燃。
第二:目前疫情病毒在时刻进行着变异,已经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了。通过北京市的疫情复燃,我们确信是通过三文鱼从境外携带过来的。而后期病毒到底还存在怎么样的传播方式,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去研究。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家间会通过各种方式在接触,这也为疫情传播提供了途径。所以秋冬季节有可能再一次复燃!
第三:新冠肺炎属于全球性的传染性疾病。再没有研究出疫苗之前就一直有存在的可能!美国作为医疗大国,目前确诊病例已经达到了220例之多,丝毫没有稳定的趋势。而我国虽然对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还要经过很多的流程才能确认是否有效。况且病毒还一直进行变异!所以从这一个层面来讲,秋冬季节很有可能再一次复燃。
虽然秋冬季节有可能复燃,但是所造成的人员感染应该是非常有限了。毕竟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疫情,并且时刻做着防控措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
大家觉得疫情秋冬还会有第二波吗?
截止到今天(20200625)为止,全球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已经高达953万,死亡人数已达到48万!其中位居榜首的就是美国,美国确诊人数已经达到246万,死亡人数12万!
为什么疫情在美国如此猖獗,这与他们所崇尚的“自由主义”密不可分!美国民众之前还沉浸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不能自拔,号称要“享受到人生最后一天”!不得不说,心大呀!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疫情初期对中国冷眼旁观,还有各种讽刺、污蔑!而在他的领导下,美国疫情发展不可谓不迅猛!他自己却说,已经做得最好,公开发表各种滑稽的言论!而美国民众也没让特朗普失望,配合他们优秀的领导,打砸抢烧,各种作妖!我们不是想看他们热闹,是怕他们拖世界人民的后腿!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政府在这场疫情中的不作为,势必是延长新冠病毒的存活世界,而现在的世界关系密切是一个整体,我国多多少少会受其影响,最明显的就是输入性病例!
而我们国内虽然在抗疫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的巨大胜利,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尚未结束,目前确诊患者还有473例,而且每天还有新增确诊患者(虽然很好),但是这足以证明新冠肺炎病毒尚未完全消灭!而华山医院感染科专家张文宏医生同样预测,今年10月过后或有疫情高峰期!所以说,秋冬后疫情反弹属于大概率事件!
我们国家的医药专家已经在加紧研制新冠疫苗,但疫苗研制需要时间和经验,我们需要耐心等待。而新冠肺炎病毒尚还存在变异的可能,也就是说疫苗也有失效的可能!所以,我们能做的,还必须坚持做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远离人群,避免聚集!饮食上也要注意多补充优质蛋白,提高免疫力!
纯属手打,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若觉得写的还可以,请点赞关注一下!大家觉得疫情秋冬还会有第二波吗?
我认为海外的疫情在秋冬季节来第二波的可能性非常大。
理由如下:
一、海外疫情第一波还没有结束1、当前疫情继续在海外肆虐,没有见拐点迹象,目前已经确诊逼近1000万大关了。以24日为例,又新增18万+。
2、北半球已经进入夏季,但是新冠丝毫没有因为高温天气而减弱传染能力,这一点很让人失望,我们面临的新冠病毒,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为狡猾、最为强悍的病毒之一。
3、印度昨日新增3.1万+,目前累计确诊近48万了。印度作为潜在的"王炸“疫情一旦失控,那么对全世界来说,是个灾难。
4、巴西作为南美疫情的“震中”,累计确诊近120万了,和印度同样令人担忧。
5、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新增人数继续维持在高位,没有见拐点迹象。
二、秋冬季节海外疫情再来第二波可能性很大为什么是秋冬季节呢?
6、现在一些国家在疫情还没有迎来拐点情况下,就着急复工,放松防控措施,过了一段时间后,难免带来疫情的反弹。
7、冬季基本不开窗,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不利于新冠防控。
8、秋冬季节感冒病人多,去医院看病,增大了交叉传染的可能。
9、冬季下雪、加之雾霾天气多 ,这些固体颗粒漂浮在空中,为新冠病毒寄生在其上创造了土壤。
大家觉得疫情秋冬还会有第二波吗?
大家觉得疫情秋冬还会有第二波吗?国内面临着全球第二波疫情的挑战,钟南山院士提过,在今冬明春交际的时候,疫情不会消失。
张文宏教授提过,今年11月份左右,会出现第二波疫情。
国内已经结束第一阶段的抗疫,然而,国外正处于疫情持续蔓延的第一阶段。世界各国的疫情还在爆发,印度和巴西等一些国家的病例人数暴增,疫情拐点迟迟没有到来。
还有几天,就迈入了炎热的夏天,然而,病毒却没有丝毫减弱的趋势,全球这场疫情,很可能会持续整个夏天,甚至蔓延到年底。
然而秋冬季节,寒冷的天气,却非常适合病毒的存活,它的复制能力会大大提升,如果人群过于集中,而没有采取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那么会面临着第二波疫情的到来。
张文宏:避免受到第二波疫情的波及国外疫情还在迅速地蔓延,全球死亡人数和新增病例人数还在飙升,因为各国对于疫情控制的效果和态度不同,导致全球疫情结束的时间,已经无法预测。
冬季的低温天气,反而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在秋冬季节,全球出现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并不意味着国内也会如此。我们的任务是做好疫情的防控,避免国内受到全球第二波疫情的波及。
在很长时间内,可能我们不得不面临着,境外输入性和本土偶发病例的疫情风险,但是我们可以做好个人的防护,特别是口罩,仍然是最重要的防护手段。
避免聚集性的活动,避免聚餐类的大型群体活动,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相关防护措施不能松懈,别给病毒可乘之机。
大家觉得疫情秋冬还会有第二波吗?
回答之前能不能先嘲讽一波?国外媒体担心第二波疫情,可是你们第一波都没结束呢。怎么心那么大,就开始担心第二波?专注当下,OK?
海外疫情失控,全球确诊量屡创新高现在关于海外疫情,必须实时更新,不然就跟不上数字的变化。截止6月25日,现在全球累计确诊946.2万。(心情沉重,这个时候真的不想省略小数点后几位,更不想四舍五入)
确诊量每天都在刷新纪录,这个时候,海外媒体担心第二波疫情来袭。倒也不是杞人忧天,就是觉得(可能略显刻薄):你们能不能撑到第二波疫情到来呢?
1.美国失控:多州疫情持续恶化 白宫“错误信号”代价高昂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4日下午,美国感染新冠病毒人数达到2369806人,其中121846人病亡。相较前一天,新增确诊病例达36956例,病亡人数新增919人。
美国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尔德23日在出席众院听证会时说,面对新冠病毒,美国失败了。
美国多个州疫情持续恶化,并且进入防疫的“关键时期”。如果接下来几周,美国确诊人数能够在大幅增长后下降,美国才是真正控制住了疫情。但是结果如何,只能再等。
2.欧洲稳定:疫情放缓,但是清零为时尚早
欧洲在此次疫情期间最早躺平又立刻清醒。当“群体免疫”从神话变成一个笑话,再变成瑞典的悲剧之后,积极抗疫的欧洲国家有些已经趋向稳定,有些还在泥潭中挣扎。
德国是这次疫情控制最好的欧洲国家,没有之一。但是欧盟一体,其他国家的疫情控制多少也会影响德国疫情的发展。因此,欧洲抗疫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希望他们能多多向德国学习(不必非要学中国,我们不自大。)
3.亚洲(除印度)疫情控制良好,是疫情控制的佼佼者
日本一直维持着低检测量,这也让人迷惑:一向最紧张最惜命的霓虹,为什么此次如此佛系。
韩国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可圈可点,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的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发展。只是不关闭夜店也是很迷。疫情期间喝酒蹦迪一人感染全店买单的事情,总觉得有些奇怪,不是韩国应有的水平。
印度的确诊量又暴增,莫迪带领全国人民做瑜伽,也是迷之操作。运动确实可以增强免疫力,但是用精神力抗击病毒,这个措施,恕我难以理解。谁理解了,给我讲讲也行。
秋冬疫情会不会卷土重来?国内坚持严防严控,有望平安度过我认为不应该用常规思维对待新冠病毒。新冠肺炎已经呈反季节流行的态势,秋冬时节卷土重来的前提是,大面积感染。但是我国的新冠疫情已经呈稳定下降趋势,大面积感染的可能性较低。
就我国目前的防疫局面来看,严防严控的前提下,秋冬会安全。
怎么做?
1.对内,严防聚集性疫情再出现。精准防控为主,发现一例隔离一例,检测密切接触者。严格控制疫情扩散规模,不惜一切代价将疫情控制在小范围内。
2.对外,严防输入性病例。坚持入关核酸检测和隔离14天的规定;同时加强物品、食品检疫,严格检疫制度。
3.严格控制人群聚集活动。改变现有社交生活模式,一切从防疫安全出发。
4.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新冠疫苗或将上市。只要挺过秋冬这一危险期,相信光明就在前方。
疫情之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这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与配合。保护好自己就是为社会负责。希望我们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在此之前,务必坚持严格防疫,务必积极配合。
未来就掌握在你我手中!
大家觉得疫情秋冬还会有第二波吗?
大家觉得疫情秋冬还会有第二波吗?秋冬季节发生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作为普通民众,就疫情预测来说,我们更应该相信专家们的话,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家”!关于第二波疫情,钟南山院士是这样说的:第二波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但不会出现第一波那么大的疫情暴发!
(下图:钟南山院士)
一. 第二波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第二波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就其原因来说:
1. 海外严重的疫情还会不断波及我国。
就美国、巴西最新的疫情来说,美国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累计246万余例,巴西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累计118万余例,即使如此,两个国家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还在以每天3万例以上的数字增加。与疫情严重的国家有交往,就必然受到影响,这或许是大多疫情好转国家的无奈。
(下图:海外一些国家的最新疫情)
2. 我们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和预防还需要一些路要走。
武汉疫情之后的两个月内,我们国家先后遇到了黑龙江省疫情、广东省疫情、吉林省疫情,以及当下的北京市疫情,这些疫情相接的出现,说明了新冠病毒从未走远,难以完全防范,也说明了我们在新冠病毒的认知、预防等不同的方面,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提高。
(下图:北京疫情的发生地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3. 秋冬季节的天气会为新冠病毒的传播创造条件。
秋冬季节本身不会引发新冠肺炎疫情,但是秋冬季节的天气易于新冠病毒的存活和传播,按照李兰娟院士的话说:“新冠肺炎病毒特别‘不怕冷’,在零下4摄氏度可以存活数个月。”
(下图:李兰娟院士)
二. 秋冬季节不会出现第一波那么大的疫情暴发!战胜武汉疫情的过程中,我们打造了全民防控的防疫体系,战胜北京疫情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更多的防疫斗争经验,这些都会为我们预防秋冬季节可能发生的疫情,或者最大限度地减弱和战胜可能发生的疫情,提供更多的信心和保证!
(下图:北京市进行病毒检测)
结束语:与新冠病毒的斗争是一场持久战,目前,我们还处在战略相持阶段,我们需要继续做好各种疫情防控措施,等待战略反攻的到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