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学校义务教育不收费,民办校每生每年交数万元,可为啥还有一些中小学生上民办校?
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教育大环境下,私立学校也成为了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年义务期间的公立学校由国家财政部拨款,所以学生不用缴纳学费,而私立学校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要缴纳高额的学费,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家长把自己家孩子送进高额学费的私立学校呢?其实私立院校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优势。
第一:学生的学习时间充足。很多的私立学校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住宿的地方。学生基本上都是一周才回家一次,他们吃住在校,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功课。
第二: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问题。走进现在的农村,很多公立院校都是空空如也,倒是县城的私立学校甚是火爆,其实并不是因为公立学校不好,而是大部分孩子的家长要去外地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怕影响学业,于是花钱送进了县城的私立学校。
第三:私立学校对于学生的生活照顾比较到位。特别是小学生,父母工作没有时间照顾,于是让孩子们选择住校,一般情况下,住校的学生都有特定的生活老师照顾他们的起居,甚至洗衣服都有专门的人员,服务相当到位。
第四:私立学校要以口碑求生存。一般情况下校园的环境比较优雅,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安全意识比较强。教学设备比较先进。更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但是私立学校也并不是没有缺点的。在一定程度上,私立学校的成绩并不是那么的真实,由于为了留住生源,有些时候私立学校考试都是自己命题,自己老师改卷,要么在考试前给学生划出考试重点,间接的告诉学生答案,要么改试卷比较松懈,间接的给学生高分,以便获取家长的欢心。所以我建议孩子太小的话,不适合去私立学校。
公办学校义务教育不收费,民办校每生每年交数万元,可为啥还有一些中小学生上民办校?
我的孩子明年要上小学,同时我曾经是一名教师,对于公办和民办的选择,我发表下我的看法。
一优质教育资源是商品公办学校不收费,民办学校每年收数万,还是有人愿意上民办校。我的理解是,它和在市场上买菜是一个道理,花5块钱买一斤香菇,花300块钱买一斤松露,都是菌类差距很大,花大的价钱买的是它的营养和稀缺。
择校也是一样,为什么民办校可以标价每年几万让人来抢购,因为它可以提供相应的价值给你。民办校从生源开始选择,划定较高的分数线或者设置较高的门槛保证了他们的生源优于公办校。民办校提供更高的待遇聘请有经验有成果的教师保证了他们的教育优于公办校。民办校花费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在硬件设施和后勤保障上保证了他们的条件优于公办校。最终表现在数据上,民办校有更高的升学率和重点率,这些价值卖几万块一年,应该说是物有所值。一分钱一分货,从古至今不变的真理。
二家长的期望决定了需求市场经济重要的内容是供需关系,在选择民办校这个交易中,家长的期望导致了供需的不平衡。家长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心理,加上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使得这次交易的供需平衡被打破,需求的增加无形中又放大了民办校的价值。所以民办校可以按照需求的程度给自己标价,最终出现了一年需要数万块的结果。但是家长的期望明显要大于这数万块一年的学费,也就是说,只要自己的孩子可以进入好的民办校,那么还是物超所值的。
民办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应该用市场的眼光来看待它,只要是它提供的价值能够匹配上它的价格,那么有人选择民办校就很合理了。公办学校义务教育不收费,民办校每生每年交数万元,可为啥还有一些中小学生上民办校?
我的孩子在民办私立中学读书,对于这个问题我阐述下个人观点。
首先说明一点,并不是所有就读于私立校学生的家庭都是富裕家庭。以我家孩子就读的私立校为例,大多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双职工家庭,一部分的经商家庭,少部分家里算是很富裕的家庭。孩子一年学费一万多,加上住宿伙食等等大概两万多。当然,如果孩子课余时间参加课外辅导那费用是不算在内的。从经济上,对于如今更重视教育的家庭来说,这属于还可以接受的范围,所以这也是选择私立校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很多家长宁可花更大的代价让孩子就读私立校也不愿意去免学费花销低非常多的公立校?不否认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普惠了广大人民,但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客观存在。以我家孩子为例,地处城乡结合部,对口初中生源极差,师资力量极弱。外来工子弟摇号划片基本就丢在这些资源极差的学校(市区中学很少会安排外来工子弟就读),造成生源质量普遍差(不是对外来工子弟有歧视,而是家庭教育差,从小养成不良习惯的孩子占了大部分,也不排除个别优秀生源),每年毕业两百多个学生,能考上普高的就寥寥十多个,一级达标中学更是凤毛麟角。(这还是东南沿海的省会城市的现状,教育资源的不均已经是如此明显,更别提其他地区了。)平时这学校上课如同菜市场,放学后校附近学生群聚抽烟的抽烟,打架的打架,初中生早恋现象校园霸凌屡见不鲜,老师根本无法管理。这种学校,又如何敢把孩子丢在里面念书呢?反观私立校,严格管理,生源质量相对较好,就算没有考取好的成绩至少也不至于初中三年染上一堆坏毛病。对于教育资源薄弱区域的优质生源的家长来说,私立校是自己孩子在教育上的唯一更好的也是无奈选择。
公办学校义务教育不收费,民办校每生每年交数万元,可为啥还有一些中小学生上民办校?
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上学,公办学校的学生也不断地流向私立学校。公办学校每班一年级原有学生四十多人,到五、六年级就只剩十几人了。公办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
能不能据此就说,公办教学质量差,私立学校教学质量很高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家长把学生送到私立学校去?下面做一下分析:
1、私立学校最大的优势,学生是掐尖来的,而公立学校学生是均衡分配。师资与生源相比,关键是生源。各学校都在挣生源,有好的生源就意味着有好的教学成绩。私立学校对优生给予很大优惠,比如不要学费等,到各学校掐尖挖优生。
2、学生家长无能力,无时间,无精力做好家庭教育,让学生在私立学校接受全天候教育,而达到自己省心的目的。很多公立学校的学生,不是寄宿学校,每天回家。孩子上下学,家长每天送两次,接两次,很多学生父母都打工上班,时间不合适,给他们造成很大负担。晚上学生做作业,有的家长辅导不了。私立学校学生吃住在校,一个月一放假,学生家长不用接送孩子上下学,不用在家辅导孩子,特省心。虽然一年花几万万,但现在人们富裕了,完全拿的出来。
3、私立学校实行按工作量发工资,教师积极性高。教师加班时间多,对学生课下辅导多,容易提高教学成绩。私立学校教师的工资,由工作量的大小决定,跟教学成绩挂钩,而且奖励数额较大,跟职称无关,这些特点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老师们可以在八小时以外对学生进行辅导,容易提高教学成绩。但在公立学校是办不到的,放学后,教师不能延迟放学,怕安全出问题,晚上老师更是抓不到学生,完全靠学生自己自觉独立完成作业,效果不是很好。
4、私立学校办学的盈利性目的,造成对学生成绩的宣传有不同程度的夸大。有的学生从公立学校转到私立学校,数学成绩从原来的40分,一周多的时间,提高到85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学生家长不懂教育,他相信啊。我有几个同事在公立学校退休,到私立学校教学,他们反映说,私立学校老师成绩有两个表,一个是真实的,是内部自己看的,另一个成绩表是假的,是让学生家长看的。
其实公办学校的优秀老师,比私立学校的优秀老师多得多,私立学校的老师有两类,一类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没有教学和管理经验,而且经常辞职变换工作,另一类是在公立退休的老教师。私立学校年富力强的老师少,年轻和老年教师多。
学生在私立学校进步与否,是没有根据的,很公立学校没有可比性,试题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监场和批阅宽严程度也不一样,怎么能知道成绩提高了呢?
学生家长只要看到孩子领到了奖状,不管试卷拿没拿家来,就只顾高兴了。只要在家长会上,听老师说孩子进步了,考了前几名就满足了。至于考的什么内容,难度多大,是小测,还是单元测,试题与复习题相似度多大,别的同学考多少?一切都不知晓。
成绩好不好,只有到中考和高考时才知道,但到那时知道连高中没考上,已经晚了,几万元白花了,而在公立学校没花的学生却考上了高中。
5、私立学校的老师工作单纯,外部干扰少,公立学校老师教学以外的事较多,比如扶贫、填表、开会、外出培训等牵涉了老师们的精力。私立学校靠死缠烂盯,机械训练提高的成绩,到了高中就显现出弱点,许多学生学习都很吃力。公办学校义务教育不收费,民办校每生每年交数万元,可为啥还有一些中小学生上民办校?
明知公办学校义务教育不收费,为什么家长宁願花高价将孩子往私立学校送呢?这个问题首先得讨论“义务"两个字,是义不容辞的义务?还是“任务"观念!目前农村中小学校,特别是小学,教师的责任心几乎都是怀着打工的心态,一天教几个钟头,批改几本作业就没有事了,我们村里的小学就是这样的,全校几十个学生,请了些代课老师,我堂弟就在其中,每月工资1000元,早上吃了早歺去学校,下午回家做自已的事情了,至于教学质量问题,表象还是好的,到期末考试,随便给个分数,发几张奖状,老师,领导,家长都皆大欢喜,为什么?因为好学生都去了私立学校,留下来的大都是接受能力很差,谁还願意把孩子放在这样的学校读书呢?私立学校就不同了,首先它的责任心就相当吸引人,尽管是以营利为目的,但是目的背后的效果就是家长们所梦寐以求的,私立学校不但吸引家长,同时也吸引了公立学校的老师们。
公办学校义务教育不收费,民办校每生每年交数万元,可为啥还有一些中小学生上民办校?
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勉。一,现在的教育均衡问题还需要继续抓是抓好。实实在在落实到位。为啥存在公办学校不去,而去私立学校。宁可花更多的钱。就是因为,公办学校虽然条件都改善了,但是师资力量还没有补齐短板。二,现在去私立学校较多的,在中心城市里。因为,由于外来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原来的公办学校普遍不够用。势必造成上学难。这样,私立学校就来了。家长为了孩子能上学,掏再多的钱也愿意,但实属无奈之举。三,一些私立学校的夸大宣传,也让许多家长为了下一代不惜重金。其实,孩子在小学阶段,不是让他学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养习惯,为进入紧张的初中高中打下基础。不是说,你在小学学好了,进入中学就比其他学生好。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是在小学阶段。但是,公立学校有公立学校的好处,一些优秀的私立学校也有自己的长处。就看家长如何选择,如果选择好了,就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还是踏踏实实让孩子既来之则安之吧,快乐地度过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