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怎么内分泌治疗?

肿瘤内分泌治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变体内的内分泌环境导致某些肿瘤消退。内分泌治疗癌症的效果取决于激素与癌症的关系,而肿瘤对激素的依赖关系与肿瘤细胞的受体有关。有些细胞在恶变时,可全部或部分保留正常的受体系统并具有功能,细胞的生长仍然依赖原来的激素环境调节,即为激素依赖性肿瘤;还有一些细胞在恶变过程中,其受体系统很少保留或完全丧失,细胞生长不再受激素的调控,此为激素非依赖性肿瘤瘤。内分泌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激素依赖性肿瘤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

近年来,国内已经开展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测定,用于选择合适的乳腺癌患者,进一步提高疗效。同时新型的激素类药物相继问世使得临床治疗更加充实,因此激素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目前,内分泌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

  1. 他莫昔芬:他莫昔芬为合成的抗雌激素药物。结构类似于雌激素,能与雌二醇竞争雌激素受体,与雌激素受体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并转运入核内,阻止染色体基因开放,从而使癌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受到抑制。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者,特别是绝经后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疗效较好;晚期乳腺癌或治疗后复发者。对皮肤、淋巴结及软组织转移疗效较好。
  2. 来曲唑:来曲唑为新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芳香化酶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消除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来曲唑的体内活性比氨鲁米特强 150~200倍。它作用的选择性高,不影响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大剂量对肾上腺分泌无抑制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治疗指数。与其他芳香化酶抑制剂和抗雌激素药相比,来曲唑的抗肿瘤作用更强。主要用于绝经后ER、PR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3. 氨鲁米特:氨鲁米特主要阻滞肾上腺中的胆固醇转变为孕烯醇酮,从而抑制肾上腺皮质中甾体激素的生物合成。抑制芳香化作用比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作用大10倍。还能阻止雄激素转变成雌激素,在周围组织中具有强力的芳香化酶抑制作用。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主要由雄激素的前体雄烯二酮在脂肪、肌肉和肝脏中经芳香化转变而来。神经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对抗氨鲁米特抑制肾上腺的作用,所以使用氨鲁米特时应合用氢化可的松,以阻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这种作用。适用于绝经后或去势后的晚期乳腺癌,对骨转移者疗效较好,对雌激素受体阳性者有效率可达50%~60%,对他莫昔芬无效者仍可奏效。
  4. 氟维司群:氟维司群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亲和力与雌二醇相似;还可阻断受体,抑制雌激素的结合,并激发受体发生形态改变,降低ER浓度而损害肿瘤细胞,这种通过ER通道的作用与细胞增生标志物Ki-67的减少有关。可下调人体乳腺癌细胞中的ER蛋白,将ER下调在肿瘤细胞内,使肿瘤的生长最小化。由于本品不改变已存在的肿瘤ER状态,不影响新的ER产生,因此肿瘤继续被“程序化”为ER阳性,使该药物持续发生治疗作用。适用于抗雌激素疗法治疗后无效、病情进展或激素受体呈阳性的绝经后妇女转移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5. 依西美坦:依西美坦为新一代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药,对芳香化酶的抑制作用是氨鲁米特的40倍,与福美坦相当。对雄激素受体亦有轻度的结合力,但对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酮类激素的生物合成无作用。适用于绝经后乳腺癌,特别是对他莫昔芬耐药的患者。

乳腺癌怎么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怎么内分泌治疗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可能存在术后2~3年和7年两大复发高峰, 内分泌延长治疗可能更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复发风险、增加早期患者的治愈机会。对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 指南推荐采用他莫昔芬标准治疗5年后如仍为绝经前状态, 则继续采用他莫昔芬治疗5年是有效选择, 尤其是存在高危风险的患者;而对在治疗过程中转为绝经后的患者, 可选择延长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直至完成10年内分泌治疗。对于绝经后的患者, 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为标准治疗。

实现乳腺癌早期发现的主要措施是筛查,一般人群妇女筛查从40岁开始接受每1~2年1次的筛查,以X线检查为主, 致密型乳腺联合彩超检查;高危人群(明显乳腺癌遗传倾向、乳腺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胸壁放疗史)筛查可早于40岁,筛查间隔时间0.5~1年,可考虑MRI等影像手段。

本内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袁芃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乳腺癌怎么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方法如下:

1、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绝经前后的患者均可使用,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氟维司群等药物;

2、芳香化酶抑制剂类:仅限绝经后的患者使用,如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等药物,副作用为加重骨质疏松症状;

3、卵巢去势药物:适用于绝经前的女性患者,如戈舍瑞林等药物;

4、存在高危因素的绝经前女性患者,推荐使用卵巢功能抑制药物叠加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大家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我来为您解决。

乳腺癌怎么内分泌治疗?

对于癌症的病因研究中发现,内分泌也是可以引起癌症的,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雌激素过高可以诱发乳腺癌。

乳腺癌的治疗发展史中,最早通过逐步扩大手术的方式(只切肿块👉完整切除乳房👉👉切除乳房、胸大小肌,清扫腋窝淋巴),结果发现乳腺癌术后还是复发。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医学家思考内分泌治疗的思路,因为当时研究医生已经知道雌激素是刺激乳腺增生的机制,终于在1895年英国格拉斯哥肿瘤医院的Geoage Thomas Beaston医生首次用双侧卵巢切除术治疗复发转移的乳腺癌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就开创了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先河。

雌激素主要是卵巢分泌,手术切除卵巢减少体内雌激素,这就是早期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去势治疗)。不过这个需要手术,还是切除双侧卵巢,属于毁损性的,代价相当大,所以医学家开始研究副作用小的抑制雌激素的药物。

终于在1972年他莫昔芬(三苯氧胺)被研制出来,这个药物的问世让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到今天还是绝经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一线用药。

神奇的药物总有神奇的经历,比如第一个发现的抗菌药物青霉素是无意中发现的(苏格兰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博士外出度假时,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这件事给忘了。3周后他回实验室时,一只已经发霉长毛的培养皿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绿毛周围的葡萄球菌都消失了。他意识到这些葡萄球菌的消失可能与这些绿色的青霉有关。于是他把青霉的培养液滴到葡萄球菌中,几个小时后发现青霉附近的葡萄球菌都被杀死了。经过仔细研究,他发现,原来青霉生长时会释放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很好地抑制和杀死葡萄球菌。弗莱明就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盘尼西林(penicillin)”,即青霉素 。)

男性功能障碍的福音西地那非(伟哥),最早也是为了治疗心绞痛研制的,但可惜的是,通过受试者的使用,西地那非的预期效果没有出现,它对于心绞痛并不能达到临床缓解的作用。正当研发人员灰心丧气的时候,参与临床试验的医院传来了一些有趣的消息。虽然西地那非对心绞痛没有太好的效果,但这些受试者却很喜欢这个实验药品,即便是试验被迫停止了,但仍熄灭不了受试者索要实验药品的热情。经过调查,辉瑞欣喜地发现,原来西地那非有神用。

同样的他莫昔芬这个药物最早研制定位是避孕药,在小鼠实验中避孕效果非常理想,但在人体实验的时候,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结果,不仅不能够避孕,反而会引发不孕女性的排卵,药企公司也为此发愁,这时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阿瑟沃波尔,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他发现他莫昔芬虽不能避孕,但是化学结构和另一款乳腺癌的用药氯代三苯乙烯非常的相似,并没有放弃对药物的持续研究,要求在多做一次针对乳腺癌的临床试验。结果令阿瑟沃波尔十分兴奋,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他莫昔芬10毫克剂量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33%,20毫克组甚至达到了40%。更有利的证据是相比当时其它的抗癌药,他莫昔芬的副作用非常的小。

1990年来曲唑,阿那曲唑上市,2000年依曲美坦上市……越来越多的安全高效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涌现出来。那么,言归正传,乳腺癌怎么内分泌治疗?

并不是所有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都受益,判断乳腺癌是否需要内分泌治疗主要的参考是ER(雌激素受体)和PR(孕激素受体),这是乳腺癌标本病理免疫组化必做项目。ER和PR阳性内分泌治疗有效率50-60%,ER和PR阴性内分泌治疗有效率不到10%。所以我们看病理报告中,只要不是ER、PR均为(-),都建议内分泌治疗。绝经期首选他莫昔芬(5-10年),绝经后首选来曲唑。

因为内分泌药物主要都是口服的,而且副作用小,所以虽然治疗时间较长,但是医从性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建议再做完其他抗癌治疗(手术、化疗、放疗)后,再进行内分泌治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