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面对五虎上将,敢单挑从来不怂,为什么遇到颜良文丑却不敢迎战?
许褚面对五虎上将,从来不怂,敢于上前单挑,但为何遇到颜良文丑却不敢迎战?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许褚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莽夫,许褚乃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猛将,人家不仅有超强的实力,而且脑瓜子聪明的很,这也是为啥许褚能够在数次与敌交战中,得以幸存下来!
真实的许褚
事实上,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在三国正史中,只要一个名将能屡次从战场中活命,这就说明这个名将是非常聪明的,有自己的一套保命策略,要是真如大家想象中的莽夫,那这个人早就死于战场了,根本不可能活下来!
很多人一向认为许褚这人比较耿直鲁莽,敢打敢冲,和张飞是同一路人,事实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之前的文章我们分析过,说张飞这个人其实是非常精明的,之所以敢于屡次单挑吕布,是因为刘备关羽都在他身边,他没有生命危险,现在我们再看许褚,其实他玩的套路和张飞差不多,他基本是很少面对生命威胁的。就拿他敢于单挑五虎上将的作战来看,就可以发现,许褚很少面对死亡威胁!
土山之战,许褚和徐晃围攻关羽,结果最后被关羽轻易击退,令人大跌眼镜。很多人好奇,许褚的水平有超一流,徐晃的水平有强一流,为啥两人加在一起都不如关羽呢?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许褚这家伙,到底在干啥?
再说到许褚和张飞的交战,虽然每次他都处于下风,但面对张飞,似乎许褚是从来没有生命危险的,除了最后一次的汉中之战。当时许褚奉命去押送粮草,结果喝醉了酒,还强令大军行进,最终遭到了张飞的伏击。张飞喝醉了酒后,是不会去挑战吕布的,可当时喝醉了酒的许褚,竟然敢去单挑张飞,最终被张飞挑落马下,这应该算是许褚唯一一次遭到死亡威胁了,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完全是许褚自己作的,要不是他喝酒喝大了,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情?此前许褚数次面对张飞,可从没有如此窘境啊。
壤山之战,许褚面对赵云,两人交手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之后拦截刘备时,许褚力战赵云,加上于禁李典前来,所以许褚此战也是没啥危险性的。至于说许褚对战马超,那其实也没啥危险可言的。当时两人说好单挑,曹操率领大军就在许褚背后,只要许褚稍有差池,曹操就能够上前解救,所以别看许褚和马超打得激烈,甚至许褚都主动脱掉盔甲挑战,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可总的来说,许褚作战,几乎是没怎么遇到过危险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大家认为许褚这人勇猛敢战,单挑从来不怂,面对五虎上将,根本不怕,认为许褚乃是一个不怕死的人。事实上,这种看法是错的,是大家被许褚给迷惑了,许褚哪里是不怕死,他是根本就没怎么遭到过死亡威胁!不信你看下面这场景,当许褚面对死亡威胁时,他是怎么干的!
当时刘备假借征讨袁术之机,带兵离开曹操,郭嘉程昱劝曹操收回成命,他们认为刘备不是甘居曹操之下的人物,这次走了肯定不会再回来了,于是曹操派出许褚前去催刘备回来。而刘备好不容易离开了曹操,自然是不愿意回去的,于是对许褚说了这么一番话!
许褚对刘备说,曹操请你回去,有要事相商,而刘备则说,将在外君名有所不受,不愿意回去,让许褚自己回去复命,就说程昱、郭嘉是在故意陷害自己,除此之外,刘备还威胁到,如果他刘备真是个不仁不义的人,马上就可以把许褚砍为肉泥!赤裸裸的威胁啊,而许褚面对这种威胁,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的一样,鲁莽起来,而是唯唯诺诺地退了出去。
原文:你回去,替我禀覆丞相:有程昱、郭嘉累次问我取金帛,不曾相送,因此于丞相前以谗言谮我,故令汝赶来擒吾。吾若是无仁无义之辈,就此处砍汝为肉泥。吾感丞相大恩,未尝忘也,汝当速回,见丞相善言答之。许褚观见关、张以目视之,连声应诺而去。
一向被大家认为勇猛敢战的许褚,面对刘备的威胁,只能连声应诺而去,为何?不就是因为关羽张飞就站在那边吗?要是再敢多言,惹怒了刘备,关羽张飞动起手来,许褚可就真有危险了!所以说,别看许褚外表看起来鲁莽,成天喊打喊杀,但他私下里可聪明得很,真正面对死亡威胁时,人家可不会傻乎乎的喊打喊杀,还是保命要紧。了解了真实的许褚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看看他面对颜良文丑时,为啥就不敢出战了?
许褚面对颜良
白马之战,袁绍派手下大将颜良做先锋,颜良手下有精兵十万,而当时的曹操,手下只有五万精兵,所以说,当时的情形其实是不利于曹操的,正面对决,曹操很可能惨败。于是为了增加军队士气,曹操选择了于颜良军阵前挑战。曹操首先派出了手下降将宋宪,准备试探一下颜良的武力,结果宋宪三回合就被颜良给斩杀了。宋宪乃是曹操派出的试探性人物,曹操并没有拿出真正有实力的猛将,所以宋宪的死,对曹操来说,并没啥大不了的,在宋宪死后,他还大夸颜良,说颜良真乃勇将!
紧接着,宋宪的朋友魏续主动请战,曹操也想再试试颜良的武力,因为宋宪三回合就死于颜良手下了,死得太快,看不出颜良的真实实力,所以曹操还是很乐意看到有人再去试探一下颜良的,结果这次试探的结果也不咋样,因为仅仅一个回合,魏续就被颜良给斩了。再这么斩下去,不要说打击颜良军的士气了,自己这边的士气很可能就要快速崩溃了,于是曹操向手下询问了,谁敢去和颜良一战?
原文:操曰:“谁敢当之?”徐晃愿出。操令急迎之。徐晃出马,与良战二十合,败回本阵。诸将栗然。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曹操这回是真怒了,之前虽说也没想过打赢颜良,只是派的旗子上去,但这两颗旗子输得也太惨了,现在需要有人找回场面,于是徐晃应声而出。在当时的曹营中,徐晃战力彪悍,算是第二高手了,抵挡颜良应该问题不大,可结果徐晃不到二十回合就败于颜良,令人大跌眼镜!按照正常思路,排名第二的徐晃都战败了,那排名第一的许褚就应该主动站出来去挑战颜良,为曹操找回面子,可书中却说曹营众将战栗,无人再敢出战,而曹操见没人再敢出战了,也只能宣布撤退,暂避颜良锋芒了。那么问题来了,许褚不是号称作战勇猛,从来不怂的吗?为啥不敢去迎战颜良呢?
实际上,这就得说到我们上面所分析的真实许褚了!在外人看来,许褚这人敢于单挑五虎上将,从来不怂,可真实的许褚,却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没有生命危险时,他当然不怂,可有生命危险时,许褚也不会傻乎乎的冲上去的!
白马之战,颜良二十回合就击败了徐晃,而许褚五十回合打平徐晃,短时间内无法做到击败徐晃,这就说明,颜良的战斗力,是要远强于许褚的,如果许褚争面子,贸然上去单挑颜良,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许褚这么聪明,自然是不会上去的了。也有人说了,如果许褚上去出现危险,曹操可以率军前去营救啊,曹操后面可是有五万军队的!可大家不要忘了,就整个战场态势来说,当时颜良军十万,实力可是强于曹操的,许褚怎么敢确定曹操会为了他冒险率军营救呢?万一被颜良军击败了怎么办?
许褚面对文丑
颜良被关羽斩杀后,袁绍又派出文丑前来进攻,结果文丑大军中计,被曹操搞得军队大乱,眼看就要全军溃败了,曹操稳操胜券,于是向手下询问,谁能去拿下文丑?徐晃在之前面对颜良时,面子丢大了,所以此时自告奋勇,和张辽二人冲向了文丑,准备拿下文丑赎罪。
当时的曹营众将估计都以为文丑不行了,非常好拿下,结果看到真实交战后,大家都被震惊了。因为张辽和徐晃二人联手,竟然不是文丑的对手,徐晃又一次被打得灰溜溜地逃跑,让人大跌眼镜,单从文丑在此战的表现来看,人家绝对算得上是河北名将,是有真实力的!估计许褚当时也被震惊了,张辽和徐晃加起来都不是文丑的对手,自己上去估计也不一定能够拿下文丑,自己干脆就不上了,再加上关羽突然冲过去了,要和文丑交手,这一下许褚更加有理由不出战了,反正有人替代自己上场,自己只需要保护好曹操就行了!
事实上,曹操为啥如此看重关羽,不就是因为曹营众将的战斗力比不上关羽吗?而且曹营众将表面上看起来老实,但一个个的都精明得很,真有危险不一定指望得上!就拿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来看,尽管许褚实力不一定有颜良文丑那么强,但他要真冲上去,也会让曹操脸上增光不少的,可看看许褚的表现,敌人都打上门了,仍然不敢迎战,这让曹操怎么看?
结语
总的来说,许褚面对五虎上将,敢单挑从来不怂,其实是因为他这几次单挑都没有真正的危险,他后方都有人,即便是战败,自己也能保住性命。而面对颜良文丑时,情况就大有不同了,颜良战力远超许褚,且颜良军队多于曹操,许褚可不敢保证自己遇到危险时,曹操真的愿意为了他全军出击,所以说当时的许褚,只能和众将一样,低头做人,不主动出战!
事实上,白马之战的许褚,才是真正的许褚,这才是比较真实的人!真正能屡次从战场中活下来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精,要是看不懂形势,鲁莽的冲上去,早就被教作人了,哪里还能功成名就?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许褚面对五虎上将,敢单挑从来不怂,为什么遇到颜良文丑却不敢迎战?
许褚不敢迎战的原因是因为他打不过文丑颜良,真要上去打肯定也会败阵。从战绩来看,许褚的战斗力肯定不如文丑和颜良的。
先说一下颜良的战绩,颜良刚刚开始挑战曹操军队的时候,曹操还不知道颜良的实力如何。为了不让自己的嫡系产生死伤,曹操先派遣了一个炮灰宋宪上去送命。宋宪是吕布的手下,当年背叛了吕布投降曹操,这种卖主求荣的人曹操不会重用,让他打头阵试试水最合适。宋宪冲上去,三个回合就被杀死了。曹操看到宋宪被杀,没有丝毫的怜悯,还夸奖颜良:“真是勇将呀!”
魏续看到兄弟被斩杀,愤怒的请求出战,他认为自己比宋宪强一些,可惜一个回合魏续就死了。宋宪和魏续都是吕布的八大健将之一,同张辽等人都是平起平坐的,武艺肯定不会太差,绝不是潘凤武安国之流。这两个人被杀后,曹操的将领们就都开始怂了。曹操在部队里面大喊了一声:“还有谁能够出战!”受到鼓舞,徐晃冲了出去,徐晃是曹操军队里面武功最高的战将之一,他和颜良打了二十回合,战败回来了。徐晃回来之后,曹操的将领们中再没有一个敢出战的,《三国演义》称曹操诸将粟然,都吓得不敢乱动了。
文丑的战绩比颜良还要辉煌,他战平过常山赵子龙,击败了张辽和徐晃的夹击。虽然文丑没有杀过知名武将,可是交手的武将的质量都非常高,武艺最起码在准一流水平。再来看许褚的战绩,许褚最辉煌的战绩是战平了马超,实际上许褚在和马超的战斗中,气势上还是输了一节。马超不紧不慢很从容的打许褚,许褚则是脱光了衣服,明显要比马超打得更费力。
在对战张飞的时候,许褚两次被击败。一次是赤壁战败逃跑的时候,一次是许褚喝酒押运粮草,这两次许褚都败的比较惨。第一次是战败逃走,还算情有可原。第二次喝酒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喝酒的张飞还能够战平吕布,假如张飞喝了酒,许褚最多也就战平张飞。
许褚在早期的时候还战平过徐晃,两个人打了50回合不分胜负,这个结局也就说明,徐晃和许褚最起码是同一水平线相差不大的武将。徐晃已经二十回合败阵了,许褚再上去肯定也是败退回来。如果这样分析的话,关羽的武艺应该是在五虎上将中最高的。在对付马超的时候,诸葛亮和刘备也说过:马超武艺高强,需要请关羽来,才能够斩杀他。假如说关羽的武艺比张飞和马超更高的话,许褚不敢应战文丑和颜良在逻辑上也就比较成立了。
除了小说中的情节决定了许褚不能战文丑颜良之外,小说的创作环境也决定了许褚不可能出战文丑颜良。《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是拥刘反曹,像文丑颜良这样的大将,肯定要让刘备的武将来杀才最合适。假如让许褚败给了颜良,那么就等于贬低了马超和张飞,只有忽略掉许褚,才是最合理的结果。
许褚面对五虎上将,敢单挑从来不怂,为什么遇到颜良文丑却不敢迎战?
方圆论坛观点!
许褚,字仲康。典韦之后曹操的首席保镖。同时也是曹魏阵营第一猛将。曹操称许褚为“吾之樊哙也”可见许褚有多么猛。而且许褚曾多次救了曹操的性命。建安十六年,曹操讨伐韩遂马超等诸侯,曹操在渡河的时候遭遇马超领兵前来劫营。眼瞅着曹操就要命丧当场。这个时候许褚赶过来扶着曹操登船逃跑,他左手用马鞍挡箭,右手推船渡河,最终许褚身中数箭,但是却平安把曹操护送过河了。由此马超惊叹许褚的勇武。
而许褚之名传天下也是因为马超的缘故。有一次曹操和马超,韩遂在阵前谈话,马超仗着自己武力强盛想要偷袭曹操,但是又畏惧许褚的武力。于是就问曹操,你的虎侯在哪里。曹操用手指了一下旁边的许褚,许褚怒目而视马超,马超畏惧不敢在想着偷袭了。正是因为马超问虎侯,虎痴之名才名传天下,被人所熟知。
就连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都评价许褚称“天下瓜分汉欲忘,四方豪杰尽鹰扬。葛陂许褚投降后,自此何忧吕布强”罗贯中认为许褚之强可比吕布。这也从侧面夸赞了许褚武力强大。
颜良文丑乃是河北名将。并且还是袁绍帐下最厉害的武将。武力值显然不会太低。颜良曾与徐晃交战20回合战败徐晃。曹魏阵营众将皆胆寒。因为许褚曾与徐晃交战,50回合不分胜负。显然颜良武力值在许褚之上。而文丑武力值也不低,文丑曾经射翻张辽,击败过徐晃,还和赵云大战60回合不分胜负。就以徐晃做为例子。可见颜良文丑都比许褚要厉害。
所以许褚遇上颜良文丑没有出战也就情有可原了。而历史上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完全是带有偷袭的性质。而正史中颜良是被关羽杀死,而文丑是死于乱军之中。再有许褚之所以没有出战,一方面是认为自己不是对方的对手。另一方面是他明白曹操的心意。当时刘备败逃之后曹操估计刘备最大的可能就是跑到了袁绍的那一方。如果关羽杀掉了颜良文丑那就彻底和袁绍结仇了,而且袁绍还可能怪罪刘备,这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颜良文丑的实力被严重低估了。而且颜良死的也挺冤的。被关羽仗着马好偷袭而死。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许褚面对五虎上将,敢单挑从来不怂,为什么遇到颜良文丑却不敢迎战?
许褚遇到五虎上将单挑从来不怂,为啥碰到颜良文丑却装聋作哑,不敢应战?
这提问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曹操原来的贴身护卫典韦,建安二年(197)已经战死在宛城,而颜良,文丑与曹军对垒是在建安五年(200),大背景是袁绍军力占据绝对优势,曹操处于极度下风,在这种状态下,不说袁绍的间谍,情报人员,曹军内部也是人心慌慌,不少人虽然嘴上不说,心中都开始另打主意,此时,曹操本身的安全保卫,就十分重要。
三国演义中没有明确说,颜良出战时,许褚具体处于啥位置,但两个最明显的事实,使得罗贯中先生写到这里时,用两段稍稍隐晦的故事,有意提升关羽武力,同时拉开其他猛将,包括许褚等人与关羽的距离。
这两个事实:一是三国志中明确,颜良是被关羽所杀,罗贯中先生不能把这件事写成另一个人;二是三国演义前面的故事里,罗贯中塑造的第一猛将---吕布,也在建安三年(198)被曹操干掉,这样就必须加快关羽成长,提升步伐。当然斩颜良距离三英战吕布的初平元年(190),已经过去十年,这期间关羽事实上的进步,可能也是很大的。
基于以上原因,罗贯中运用两段描述,刻画了关羽这一段巨大变化:第一,颜良出马头两阵,先斩宋宪,魏续,这是原吕布部下的八猛将之二,接着,让曾经与许褚五十合战平的徐晃,出战颜良,仍然叫颜良二十合打败,这其中含义很明显,表面看颜良武艺高于许褚徐晃,实质则衬托关羽;第二,在这之前,曹操打算收服关羽时,曾经让曹操令许褚,徐晃左右两路夹攻关羽,仍被关羽奋力杀退。通过这样的渲染,后来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就顺理成章,不至于生硬转弯,大师的文笔堪称出神入化,恰到好处。
不过,话说回来,假如十年后吕布仍然活着,关羽,吕布在战场再次相遇,很可能关羽一人就能把吕布干爬下。这也不是凭空乱说,吕布曾经称刘备贤弟,说明吕布比刘备,甚至比曹操年龄都要大。
有种说法是吕布死时47岁,那么,190年三英战吕布时,吕布约三十九岁,正是能打年龄,而当时关羽二十八、九,两人有9-10岁差距,但最主要是184年黄巾大起义,自此乱世开始,关羽,张飞,刘备闯荡江湖才五六年,且全在下面,层次低,见到的场面有限;而吕布则早得多,而且多在高层,见多识广,包括武艺的历练,也就条件更好一些。因此,当年三英战吕布,才能打胜,十年后具有年龄优势、进步很快的关羽,单挑打赢吕布,是完全可能的。
综上所述,结论如下:颜良文丑临阵时,许褚不是怂逼,而是因为双方军事实力差距,许褚负有更重要责任,一是曹操不会派许褚去对付颜良文丑,二是许褚本人职责也不能随便显摆能耐;关羽能斩猛将颜良,也不是偷袭的说法,而是经过多年历练,成长进步,套用“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话,说明武艺这个过程耗时更长,更加熬煎人生。(1:31)
许褚面对五虎上将,敢单挑从来不怂,为什么遇到颜良文丑却不敢迎战?
《三国演义》中,每个武将除了自己练就的一身出众的武艺之外,还各自都有自己独门绝技。当与较强的敌手相持的时候,就会使出绝技,奇招致胜。
举个例子,比如说猛将张飞,他的独立绝技就是狮吼功,他已经练到了九重的功力,遇到了比较强的敌手,他就施展出这门绝技。例如与袁术手下的大将纪灵对阵的时候。张飞“大喝一声”,就使用了狮吼功,严重干扰了纪灵的正常发挥,把他刺于马下。
纪灵是很厉害的,曾经与关羽对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他的武艺是很高的。但张飞放了大招,就把纪灵干掉了。
其它一些武将也各有绝技,比如说黄忠是“百步神射”,典韦是“月光小飞戟”,夏侯惇的绝技就是“一目了然”神功。
那么,袁绍麾下的大将颜良是什么绝技呢?颜良有一身独特的装备,叫“炫目黄金甲”。这厉害了,与敌将对战,他的金甲鳞片剧烈抖动,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刺眼的光芒,瞬间就使敌人眼花缭乱,判断失准,然后他就能瞅准破绽,发动攻击。
所以颜良能够凭此神技阵斩曹军两员勇将,还能在二十招内把徐晃打得落荒而逃。
那许禇也有独门绝技吗?当然有,许禇的绝招就是“裸体诱惑”。
许禇轻易不使用这个绝招,只有遇到劲敌时候才会施展。比如他遇到了马超,本来他武艺并不如马超,但许禇脱得精光,施展“裸体诱惑”的绝技,就能与马超战成平手。
但许禇这项独门绝技有局限性,只能用来对付马超和赵云这种小白脸子,(许禇曾经与赵云三十合战平)。当遇到了张飞和颜良这种大络腮胡子,就不顶用了。所以张飞就是许禇克星,看到他赤身裸体,丑态毕露,大喝一声,就冲过来了。张飞三次把许禇打跑,最后还一矛挑到他肩上,把他捅落马下。
我们明白了,当颜良耀武扬威得时候,许禇是不敢上阵迎战的,他的绝招对颜良不起作用。所以,他和其他曹军将领一样,“皆慄然”。
但关羽是不怕颜良的,因为关羽也有独门绝技。除了赤兔马快以外,他长着一双丹缝眯眯眼,不收光,颜良的“炫目黄金甲”对关羽完全不起作用。
当关羽从坡上冲下来的时候,颜良正在麾盖下乘凉,他发现情况不对,连忙抖动黄金甲,想亮瞎敌将的钛金眼,但关羽那双丹缝眯眯眼根本就不收光线,一下就冲到面前了,颜良再想抵抗就来不及了。就这样,河北四庭柱之首,猛将颜良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命归西。
许褚面对五虎上将,敢单挑从来不怂,为什么遇到颜良文丑却不敢迎战?
先说一下许褚,他是曹营一流猛将,与大将典韦齐名。许褚字仲康,谯国人。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过人。曾倒拖牛尾百步,吓退了群贼。
徐褚战绩:曾裸衣战过马超战平,单挑吕布二十合未败,战典韦战平,战徐晃五十合未分胜负。可看出许褚真是一猛将也!
再说那颜良、文丑都是袁绍手下一流猛将,二人齐名。绍遣大将颜良为先锋,领兵十万进攻白马。沮授谏说:“颜良性狭,不可独任。”绍说:“吾之上将非汝等可料。”
笫二天,颜良率十万大军与白马排成阵势。操骇然,环顾吕布旧将宋宪曰:“我闻你乃吕布部下猛将,可敢与颜良一战?”宋宪领令出战,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马下,接着魏续出阵,只一合,便劈魏续马下。接着徐晃与颜良大战,只二十合,徐晃败回。曹营众将慄然,不敢应战。
为什么曹营众将都胆怯了呢?因宋宪、魏续都是吕布部下八健将,也都是勇将。眨眼功夫二人双双丧命,大将徐晃只打了二十合,便败回本阵。说明颜良真实一员名副其实的猛将也!
许褚未何不敢应战呢?许褚看到了颜良的勇猛,自己自叹不如,没有必胜的把握,就连五子良将的徐晃都二十合败回,所以许褚不敢战颜良。
那许褚又未何不敢战文丑呢?因徐晃、张辽二人双战文丑都未取胜。还有那五虎将的赵云与文丑大战六十合不分胜负。许褚看到了文丑的实力,的确是一流猛将也!所以许褚不敢迎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