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家庭没有车,摇了五年号都没摇上,刚需该怎么解决?

看到这个题目,我在想,怎么才算刚需呢?什么情况是必须自己有车才能解决呢?

说实话,我最初和你一样,迫切地想拥有一辆车。于是,我和爱人于2012年9月在摇号网上注册,开始了漫长的摇号历程。

我老家是唐山下面县市的。北京离唐山不远,我每次回老家,都去四惠长途汽车站坐大巴,不到三个小时就能到我老家县城。

我之所以迫切地想拥有车,就是希望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能够开车回家,把给老人买的东西放到车上,轻轻松松地往回走,而不必拎着大包小包赶长途汽车。

我从开始摇号起,每个月必看摇号情况,每次都怀揣希望去看,又每次落空,就这样持续了8年。终于到了2020年6月的时候,我幸运地摇中了汽油车号。

而我很快就买了一辆车,上了车牌,开始梦想着开车回家。

但是我并没有像所想的那样常常回家,疫情发生三年来,我回家的次数历历可数。

我想,既然不能开车回老家,那就开车上下班吧。我所在的单位离家挺远,每次开车上下班,都会在一个半小时以上,也必然会堵车。这耗油又耗费精力的,还不如我坐地铁快呢。于是,我又开始坐地铁上下班了。坐地铁不用费脑子,还能浏览头条写头条,何乐而不为呢?

列位说了,有了车,开车出去玩就方便多了。我们一家三口都很宅,窝在家里的时候多,一起开车出去的时候真的很少。

所以,我发现,我曾经迫切想拥有的车,拥有了之后,却没有发挥那么大的作用。现在,它就放在小区外面的道路停车位上,我有一个月没有动它了。它每天经受着阳光暴晒和风吹雨打,落叶掉在车上,槐树的树胶黏在车身上,几天不洗它,它就惨不忍睹。

而买下它,花了我28.3万大洋。三年来,交保险已经交了2万多,更别说偶尔开车得加油了。前段时间,汽油价格猛涨,今年六月份,95号汽油甚至突破了十块钱一升,真的是连踩油门都不敢踩了。您说,这车还能开吗?

所以说,您五年没摇上号也别急,慢慢摇。终有一天您会摇中。等您真摇中了,您可能就像我一样,发现有了车以后可能大多数时候就是个摆设,它并没有多大作用。

其实,有买车、养车那个钱,真要是有需要,打车一点问题都没有,比买车省心省力省钱多了。

您可能说了,您现在非常需要自己有一辆车。在摇号没摇中之前,如果您的经济实力允许,那就去租一辆开呗,感受一下开车的乐趣。我敢保证,您拥有之后,就不会觉得这是什么必须拥有的刚需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晴朗。亲爱的朋友,您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欢迎点赞、评论并关注我,我还会持续更新,谢谢!

北京人家庭没有车,摇了五年号都没摇上,刚需该怎么解决?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五环以里,有车有房,但是我的车差不多有好几年没怎么开过了。在一定范围之内电动车是最方便的,稍远一点公共交通足够到达,再远的地方平时去的比较少。我身边的北京人很多人的名下有房有车,也有很多人的名下没有房没有车。说到刚需,从某个角度说,其实也没有什么错误。人们生活好了,希望换一个大房子是刚需;生活好了,希望有辆车也是刚需。个人觉着,生活在京城一定范围之内的人,车的用途本身未必会比各种公共交通更合适。

我身边的很多人已经越来越多的把汽车放下,用其他的交通方式来去解决平时的出行问题。比如每天通勤,如果不开车,至少这段时间可以看看书,打打游戏,聊聊天,睡觉。当然谁都知道下楼就上自己的车风吹不着,雨打不着,还没人挤。但是这一段时间却会浪费在堵车的路上。

其实对于北京这样当年规划出现了很大问题的城市,解决汽车的问题也就只有几种方式:第一、限制购买;第二,加大汽车的使用成本。相比较,第1种方式对民众的影响可能更小。至于发展公共交通、人们意识转变等等,是这些措施的辅助措施。也许再过两年北京真的会取消限购,就像中国其他城市一样,但那会儿汽车的使用成本一定会非常高,当然到那会儿公共交通也会更加发达,人们的意识也会有个转变。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汽车就不再会成为一个家庭的刚需了。

北京人家庭没有车,摇了五年号都没摇上,刚需该怎么解决?

我的回答最专业

第一,建议你买个时速80的,老年代步车,其实就是三蹦子。

第二,这种车,在北京最牛,不用上牌照,不用驾驶证,不用买保险。

第三,最关键的是,警察不管,见到你,警察躲老远。

第四,速度可以开到80。可以上高速,可以上二环,最多长安街不能上,也仅限于天安门附近。

北京人家庭没有车,摇了五年号都没摇上,刚需该怎么解决?

需要买车的家庭往往都涉及到老人病人出行,孩子上下学等等特别现实的问题,现在城市已有五六环了,用车是无可避免的,赶上急事或刮风下雨深夜出行是真抓瞎,那些说为什么不坐公交不打车的人基本上属于信口开河,挤不上车等不来车打不上车是经常的事。私家车,已不再单单是奢侈品或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用品,它如同手机一样成为必需品。你可以质疑一个人为什么买上万的手机或者为什么三天两头换手机,但你不应该质疑一个人为什么非得要一部手机,然后告诉他打公用电话、写信、亲自跑去当面说都能跟人联系上。人家肯定懒得理你甚至想抽你,对不对?

然而,就是车这样一个必需品,很多家庭却没有资格拥有。有些家庭只得购买老年代步车,但这车既不合法更不安全;有的只能上河北等外地牌照,但这种车进个二三环是异常困难,且现在政策更严了。如租用他人京牌车则要额外支出一笔高额费用且不受任何法律保护。也就是说除了开自家京牌车以外,开其他车的情况都游走于法律边缘。

那么,为什么一个城市原住居民在合法纳税且不违法的情况下,却不能自由购买一台属于自己的汽车呢?

可以说,北京市民(有户籍者)为买车一事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和牺牲。那些拥有多辆车的家庭,和拥有京牌车辆的外埠居民,在这件事上“占了很大便宜”。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一方面确实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难题,一方面也是管理者缺少前瞻性造成的。而现在的摇号政策,又属于不分青红皂白一刀裁。

更合理的策略是,(1)以家庭为单位,将购车指标无偿发放给无车家庭,已拥有京牌车辆家庭不享受此待遇。(2)对主动放弃购车指标的家庭给予适当的奖励,或其他方面的福利优惠等。(3)政府出面以合理价格回购已有的京牌,原车辆由车主自行处置,这样可以把一些“用不着”的车牌收回。因为有了前两条,所以这些车主也就不会觉得自己手里的京牌有多么牛叉,有多么奇货可居而惜售,用不着不如处理掉更划算。这样也能缓解可能因牌照发放过多而造成的管理压力。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如同买彩票撞大运似的摇号只是一个具体程序的公平,无法体现整个问题处理方式的公平,多少有点推卸责任的意思。只有制定更为积极,切实可行的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民生。

北京人家庭没有车,摇了五年号都没摇上,刚需该怎么解决?

我先生从11年开始摇号,到现在了,还没中呢……

我是生完老二,闺女,没出月子,就中的签。

在这之前,在我生完第一胎,觉得没车不方便,我们就买了一辆十万以内的车,上的河北牌。

怎么说呢,有了孩子,就觉得没车是真不方便了。周末带孩子出去,有车哪都想去,周末都能开车去趟天津,去趟坝上。十一七天假,跑了近两千公里,还没出北京……

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是刚需,还是有办法解决的。

首先,你住哪?六环外,好多地方外地车牌还是能开的,买个便宜的,代步确实方便。

如果住六环内,外地牌不让开,那就考虑考虑别的办法。

据说现在电车也要排好几年了。等不起的话,就去租一个牌,虽说不合法,有风险,但你是刚需啊!这是最快,最直接的办法。其实这个对车牌的主人是最不好的,他要承担很多风险,对租牌开车的人来说,风险是小的。

再有就是可以考虑法拍车,每年都有几次的,那时候你就别考虑车值不值,值的是车牌!第一时间以最高价格拍一辆,你就有牌了,然后你就可以再去换车。因为你刚需,就别考虑钱了。法拍车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你主要拍的是车牌。你要是再有几年摇不上号,拍个牌也不亏,时间长了,比租车牌划算。

最后一个,就是直接去租一辆车。这个我觉得更贵,更不合适。但是对于刚需的你,应该也能接受吧…或者知道这几天要出去,就去租一辆车备着。

北京人家庭没有车,摇了五年号都没摇上,刚需该怎么解决?

本人就是北京土著,没车,也从未打算买车,跟钱没关系,也从来不认为买车是刚需。不客气的讲,把买车列为刚需,很大程度上有伪命题之嫌!不想抬杠,建议所有把这事当刚需的人,先列出一个清单,把你认为可以称之为刚需的项目,都列出来,然后去查一查刚需的定义,我相信,能按照定义留在列表内的项目中,绝对不会有买车这一项!说白了,所谓刚需,具有明确的排他性,即不可或极小替代性,除非买车这件事是不可以被替代的,否则,就算不上刚需!这跟是不是北京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