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安检的时候什么东西会被没收?
2015年,我和同事两个人坐飞机出差,办理托运后,我们就登机出发了。
到了目的地,我们去取行李,我顺利拿到行李,同事的行李却没有到达。去问咨询台,咨询台联系了出发地,出发地说包里有不符合托运的东西。
同事想了半天,感觉可能是充电宝的问题。他有一个大容量的充电宝,随身带着不方便,于是放到了托运的行李中。
咨询台说待那边检查过后,行李托运过来会联系同事来取。于是,我们先回去等待。两天后,咨询台给同事打电话说行李到了。
同事取回行李,一看行李箱的拉链开着,行李箱都散架了,勉强用打包带系着。
应该是安检人员用专用设备打开了密码锁,弄坏了行李箱的拉链,找到了充电宝,把充电宝没收了,把行李箱托运了过来。
出差返回,同事再也不敢把充电宝放在托运的行李箱里了。
而我要拖运的行李箱却出了问题。我出差,一般习惯拿两个不同型号的剃须刀,以防剃须刀在需要的时候掉链子。
过安检时,我被叫住了,问我为什么拿两个剃须刀。我回答说怕一个不好用,所以拿了两个。
安检员却不相信,反复摆弄着两个剃须刀,说我不能把两个都带走。
我只好说:“好吧,那我就留下一个。”
于是,经过安检员同意后,我留下一个不太好用的,拿走好用的剃须刀。
这次返程,我被没收了一个剃须刀,然后才通过安检,平安地返航,回到了家里。
过安检的时候什么东西会被没收?过安检的时候,水果刀、易燃易爆品都会被没收的。
坐火车和坐飞机安检的严格程度不同。
比如打火机,坐飞机就不能带进去,而坐火车就可以,数量不超过两个。
比如白酒,坐飞机要求不能随身携带,可以办理托运。而坐火车可以携带整箱未开封的酒。50度以上的瓶装白酒,只能随身携带两瓶。
因此,坐火车和坐飞机前,一定要查资料了解一下,哪些能带,哪些不能带,早做准备,以免安检时遇到麻烦,东西被没收。
亲爱的朋友,您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并关注@晴朗哥讲故事吧,我还会持续更新,谢谢🙏!
过安检的时候什么东西会被没收?
有一年带着3岁的孩子,她带了一个玩具水枪。过安检的时候那个工作人员说不能带,这属于危险物品。
我说:也没有水,是空的,就一玩具枪哪儿危险了?!
他说玩具枪也是枪。。。
过安检的时候什么东西会被没收?
我去年从北京站回家,过安检的时候,工作人员说我的行李箱里有不允许携带的物品,要求打开检查,翻出了一瓶化妆品,是一个带喷头的美白隔离防晒霜,告诉我要么找个快递递回去,也可以交给她们保管,让亲戚朋友取回去。我只是路过北京,怎么可能会找人拿回去呢!我正在犹豫要不要找个快递递回来。旁边的一个工作人员拿过去看一看,说我这个瓶子是塑料的,是可以带上火车的。我才知道那个工作人员把我的这瓶化妆品看成是铁的了。也明白了像发胶喷雾的肯定是不能带上火车飞机的。
过安检的时候什么东西会被没收?
16年上海回合肥的动车安检,我买的陶瓷刀(没拆封)没被没收,后面一位大哥带的匕首应该是让没收了。
结婚之后去日本玩了一趟,听同行的旅客说日本产的陶瓷刀好就跟风买了一把,放在行李箱里托运回来的。
飞机安检没问题,在上海坐地铁时安检也没问题,坐回合肥的动车过安检的时候被安检人员叫住了,说让开箱检查一下。打开给工作人员看了一下,确认陶瓷刀的包装没有被打开之后,对方就挥挥手示意我把行李箱弄好就走。
正在整理因为找陶瓷刀而翻乱的行李箱的时候,听到后面一位大哥嚷起来了:“他带的不也是刀吗?为什么他的可以带上动车,我的就不行?”
我好奇地回头看了下他被检查的东西,好家伙,竟然是一把匕首。估计工作人员也挺无语的,说了句:“人家的是没开封的陶瓷刀,是菜刀。你这是匕首,还是开了刃的,是管制刀具,不能带上车的。”这位大哥听了这话就没吱声了,应该是被没收了。
后来这把陶瓷刀在家里用了三四年,直到被不小心弄断了的时候还特别锋利,质量确实好得很。
不过现在好像陶瓷刀也不让带上动车了。
过安检的时候什么东西会被没收?
一把裁纸刀,这个我认,的确违法。
一把间隙尺,不锈钢的,被判定为危险物品。
过安检的时候什么东西会被没收?
2019年10月份我去北京。在我们这高铁站过安检的时候,我的行李箱缓缓通过了,当时我背着一个包站在那儿让安检人员做检查。
当身上检查完,我过去拿行李箱的时候,这时安检人员说:“大姐先别走,你的身上有危险物品。”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我怎么会有危险品呢?他对我说你过来看一看,当时在屏幕上显示有一把小刀,我一下明白了,我的包里确实有一把水果小刀。安检人员对我说:“大姐,这把刀不能带到车上去,很危险的,为了安全你把它留下登一下记吧。等你回来再上我们这儿把它领走。”我当时登记好了以后,就对他们说:“我不要了,那只是我带着削苹果皮用的刀,”安检人员对我说随你吧。就这样,我把水果刀留在了那里,我就检票上了火车。
等到回来我也没有去领它。从那以后我就记住了出门身上不要带危险品,你在安检那里是过不去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